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

时间:2022-03-14 16:13:30 课文 我要投稿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借鉴。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2

  本节课的学习,利用两课时学完,重点侧重了两种语文能力的培养:一是朗读能力,二是说话写话能力。下边详细阐述:

  一、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这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最突出的就语句有描述型的,也有对话型的。

  1、描述性段落的朗读指导。

  如第一自然段。课始,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后,出示谜底小蝌蚪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再引导孩子看着板书看着图片说成一段话。

  然后再请孩子读第一自然段,发现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蝌蚪的,思考作者的观察点和自己观察点的不同,作者的表达与自己的表达有何不同。这个环节就在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也就是进行对比阅读的训练。在对比后,再次对课文第一段进行欣赏性阅读,这时有个别读,小组读,老师范读,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逐渐达到会背诵。第一段的学习顺利完成。

  心得:这一段的学习,我将读的训练,说的训练、写的训练,巧妙的融为一体。看图时训练说话,朗读中对比发现,发现后总结写法,总结后仿写金鱼。感觉训练地扎实有效。(这一点后边会讲到)

  最值得强调的是朗读的指导,假期里我有幸听到了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协会的秘书长于同云老师的讲座,几天的讲座听下来,彻底颠覆了我对朗读原有的理解,“低近高出、眼中有人、心中有画”、“朗读时忘掉自己的声音,忘掉自己的嘴巴,忘掉稿中文字”,这些谆谆的教诲、殷切的叮嘱,久久的在我的心中回荡,我反复的领悟,不停地琢磨,一有机会就进行自我训练。我想在我学习的基础上更好的引导我的孩子进行准确的朗读。所以课堂上,我把讲自己假期里学习的收获无私的教授给了学生,不断的引导孩子朗读要用自己最舒服的声音来读,用嘴最自然的腔调来表达,朗读时要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画,声中要有情。比如第一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我告诉孩子们,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是读给谁听得,想说给谁,读的时候就像在对着眼前的人说话一样,自然的说出来,不要拿捏强调,矫揉造作。在读小蝌蚪样子的时候,你就想象着眼眼前就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反复的训练,耐心的引导,终于使孩子们找到了自己最动听的声音。那一刻,我很激动。

  2、对话的朗读指导

  对话朗读的指导更多的通过分角色表演读的方式来完成。

  课文中小蝌蚪和鲤鱼阿姨、乌龟先生的两次对话,我分别和孩子们进行了分角色的朗读,在角色的扮演中,在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中,使朗读的训练得到了提升:

  例如:小蝌蚪与鲤鱼阿姨的对话:我直接就请孩子们来扮演角色,我读旁白,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角色扮演读的优点和不足。两次角色扮演下来,我感觉提高不是很大,就主动说:“小朋友们,我来扮演两个角色,你听听,我读的怎么样?”说完,就示范起来。小蝌蚪我努力读出天真可爱的神态,鲤鱼阿姨是成年人,我想要稳重一些。真没想到,我有意识的区别声音的朗读竟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率直的王璇哈哈哈大笑过说:“李老师,鲤鱼阿姨是女的,你读成男的啦!”一句话羞红了我,我尴尬极了。没办法啊,我亲爱的孩子,我何尝不知道的她是女的,可老师的嗓音不行啊。虽然引导孩子朗读的方法没有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好自身嗓音的条件,就冒然采用这种方法,结果课堂上闹出了笑话。当时的尴尬是不是该用“咎由自取”来形容呢?哎,懊悔。

  不过两次对话的朗读指导除了这个瑕疵之外,有些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两次对话中旁白中动词的运用,“迎上去”和“追过去”,不同的动词表达不同的心情,体现不同的情景,我引导孩子体会“迎”“追”的不同。追字的感受相对容易,迎的难度就大了,迎字孩子仅仅感受到了小蝌蚪的礼貌和客气,没人能理解到他们的方位是怎样的。我就和坐在前排的李祖庭来表演“迎”。我扮演小蝌蚪,祖庭扮演鲤鱼阿姨。“鲤鱼阿姨在教小鲤鱼吃食物。”我故意站在“鲤鱼阿姨”的后边问孩子们:“小朋友们,我是小蝌蚪,我应该在鲤鱼阿姨的什么地方游啊?”孩子们思考一下,说:“在鲤鱼阿姨的前面。”我马上游过去,停在鲤鱼阿姨的前面,并热情的游到阿姨的跟前问她:“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我用表演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迎,是小蝌蚪主动积极的游过去,表现出了他们急切想找到妈妈的心情。就这样,在表演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后分角色朗读。几次的体验后,孩子们的朗读越来越好。

  二、说话写话

  课堂上,关于说话的练习无处不在。每课文我都做到一课一得,精心的寻找语用点,一般是根据文字表达到额特点来设计,以据此来拓展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积累,巩固孩子的表达。再有就是文中的看图说话,比如这课文:课始,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后,出示谜底小蝌蚪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再引导孩子看着板书看着图片说成一段话。

  最普遍的就是课堂上所有的发言就是说话,我不断地提醒孩子,站好了再表达,想好了再交流,说话字正腔圆,语言流畅,落落大方,自自然然。这些要点,我时时刻刻的提醒孩子,不断地纠正孩子们的姿势和腔调,特别是表达中的语病,更是及时的更改。我是真心的希望在我的语文课上,让孩子时时处处都在语文的“场”里,在这个“场”的包围中,希望孩子们的每一句话,都沾染上语文的气息;每一个词,都浸润着语文的露珠;每一声腔调,都饱含着语文的味道。

  课堂上,孩子们随心随性的表达,我都努力的和口语交际联系起来;小朋友脱口而出的发言,我都尽力的和写话交集在一起。没有刻意,最大程度上做到随意,在“随意”中留下“刻意”的痕迹,板书就是最好的证明。课堂板书的设计我很用心,既兼顾内容,又表现写法;板书内容的书写既已在我心中,在课堂上又想让这些词语出自孩子们的口中。看似我随意从孩子的口中截取的“心怡”的词语,实际上在引导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下足了功夫。

  本节课就是这样,在学习第一段“小蝌蚪”和“青蛙”的外貌描写之外,我就引导孩子尝试着描写“小金鱼”之类的小动物,进行简单的外貌描写。课件显示小动物金鱼,引导观察,进行仿写。训练完后,布置作业,再次进行仿写,小白兔或者小乌龟,或者小鸭子等等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讲读和写、说和写紧密的结合起来,使训练真正的做到扎实有效。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原文04-06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7-21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1-17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朗读07-18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2-02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01-17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03-10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01-15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讲解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