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的日子散文
常年在外奔波的我,适逢年节都是要回家的,每年无一例外。家里有句老话,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就是这句老话的落实者,不论腰包是否钱多钱少,我都会尽我所能为常年在田地劳作的父母带上一些心意,或是买只烧鸡,或是提几斤水果,或是索性回到家后临行时塞给父母百十元钱,尽管父母总是推脱不要,但这确实是我对父母的一点微薄心意,尽管这点东西或钱或许不能改变什么。至少有这份心,懂感恩。
回家的日子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九上午,我和哥早早关了店门,收拾好各种物品,哥开车出了小区门口,走进一家超市,花上几百元购置了几份礼品。必竟哥也是常年在外做生意,极少回家又极少回家探望花甲之年的父母,这点东西理应如此,我也挑 选了几件,放在车子里。心里暖暖的,回家过年的心情是迫不急待的,又是洋溢着幸福气息的。
车子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子络绎不绝,南来的北往的,都被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节气息笼罩着。坐在车子里,透过玻璃窗望着车外向后飞快移动的树木,一闪而过的车流,欣赏着车子外晃动着的景物,恍惚中瞥见回家的路近了,更近了。
约莫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车子停靠在了家门口,我们下了车,把东西拿下来,搬到屋子里,父母正在忙于张罗年味,看到我们依旧是喜笑言开的笑容。驱寒问暖的,而后又给我们做饭。莫名意志心里生有一份份感动与暖流,家才是幸福的港湾,家才是温馨的地方,有家真好!
阳光照耀下的院子里,父母早为庭院打扫的干干静静,各类农具放置得有条不序,尤为夺目的是院子各门窗刷了绯红色的漆面,显得整个庭院光彩照人。看着眼前庭院的整洁素朴,想象洁净背后父母付出多大的辛苦啊!想象父母对我们又是怎样的舍身处地啊。丝丝的情感又跃上心头。
当我陷于这样的氛围之时,侄儿们欢快的嬉戏惊扰了我。挪动脚尖,跨入堂屋,迎入眼帘的依旧是往年不变的摆设,正中一长桌子,中间奉有各路神灵塑像,是母亲信奉神灵的专属。右边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桌子,上面放有各类杂物。左边一多人坐的沙发,墙壁上挂有两个相框。里面放有我们家人不同时期的`照片,仔细看去,又会勾起逝去时光回忆的。
餐桌上父母已为我们备好了各色美味菜肴,还有煮好的热气腾腾的饺子。顾不得多想,我们几个已动起筷子,饱餐一顿。让这回家过年后的第一顿饭的香味从嘴里滋润到心间,氤氲着菜香饭香,年味荡漾在整个屋子里。
到了傍晚,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旁,畅所欲言,说说笑笑,孩子们凑在一起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凝聚一份喜乐融融的氛围。
之后陪父母搓搓麻将,忙了一年了,是该让父母放松了,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输赢无所谓的,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在一起。图的就是一个乐,一个乐字蕴藏了儿女对父母的多少层深情啊!伴着屋外大街小巷不绝入耳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年味显得越加浓郁。
第二天从睡梦中醒来,天已大亮,我们起床洗涮,茶足饭饱之后,走出屋子,迈出庭院,看看大街上敲锣打鼓的热闹,这已是许久不在家所激发的热忱。四处望望,平坦的马路上停靠着车子,眼前平地崛起的二层小楼,还有三三两两的小孩追逐嬉戏的场景。时而有过往街坊邻居走过,打声招呼,说声新年好,互相客套一般,然后扬长而去。对面邻居家的春联贴的金光闪亮,赤红色的纸张垫底,嵌上明黄色的大字,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喜意浓浓。
常年在外打拼的我,对于老家日新月异的变化由心的感到自豪,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好转了,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先前过年憧憬的好吃好喝的已成为平日生活中的一部分,农村人仰望城里人拥有私家车的奢望已变为现实。时代的发展势不可当啊!
每年过年少不了的项目是当属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这也是年年过春节的一个盼头,哥嫂们陪伴父母打麻将,我则坐在屋子里看春晚,逢上斗乐搞笑的小品相声,博得我呵呵一笑。屋外鞭炮时而不断的炸响声,烟花窜入空中散漫的灿烂,一股脑的投入春晚,静觉一切与我无关了。
年三十除夕夜晚是新旧元年交替的跨年时刻,为此,在我们乡下村里有”熬更”的习俗。所谓的“熬更”即是守岁的意思。听老一辈人说,年长者守岁意味着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则意味着延长父母的寿命。这种说话也不知道是否灵实,反正我是不信的。也许这只是老一辈人对希望的一种寄托。也是美好夙愿的向往吧。
除夕夜十一点半左右的时间里,新年逼得更近些的时候,听吧,隔着窗棂的缝隙钻跳入的噼哩啪啦连绵不绝的鞭炮声轰轰的响。一家响过挨着一家响,或是鞭炮齐鸣,响彻天地。以此,辞旧迎新的这一刻活跃在爆竹声声辞旧岁的声响里。
这一夜是难以入眠的,哪怕是睡意再困顿的人,想着一年的逝去,想着一年的开始,心里翻腾着,会有何感想呢?我心里感觉一片空白。想着想着但还是入了梦乡。
待我从父母细微的脚步声中醒来时,钟表时针已指在十点半的位置上。匆匆穿好衣服,洗涮完毕。推门而出,眼睛豁然一亮。庭院满是鞭炮炸开的纸屑。早起的侄儿蹲下身子手拿小棍儿戳捡未炸响的哑炮。正月初一,新的一天的开始。新的一年的开端。照例我们还是要出家门拜年的,主要的还是给本家的长者慰问拜年,以示礼仪。更重要者是促进家族的和睦。本家长者的子女也来我们家给父母问安拜年。然后就是街坊邻居一来一往,互相往来,关系更融洽。
一年里最最美好幸福的一天当属春节这天了,小孩子们可以尽情的玩耍,青年们可以肆意的娱乐或睡大懒觉。随心所欲。而这天我所提议的共度美好时光的另类方式侧是旅游。旅游地点不是北京。也不是其它的名胜古迹。正是我的所在家乡----瓦岗寨。对于通晓历史的朋友来说,当属是一个既熟悉又响亮的名字了。说起大名鼎鼎的混世魔王----程咬金。一定不会陌生。这就是显赫一时的程咬金的故里,瓦岗寨也是隋末瓦岗军起义的遗址
春节期间,瓦岗寨景区对外开放参观皆为免费。为此每年的春节这天通往景区的道路上
人山人海,络绎不绝。道路两旁,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电动三轮,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来参观旅游者多数是我们寨乡周边十里八村的男男女女,趁着春节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心情。我们一家人也挤入人头涌动的人群中,哥嫂们牵着侄儿侄女们的小手,我跟在后面给他们用手机录像。作为日后的回顾。
好在天公还作美。没有下雨,只有丝丝的风,时节虽是初春,拂面感觉还是淡淡的凉。费了好大功夫,终于随着人流涌到了景区门口,抬头望去,古朴典雅的松木建起的大门横匾上赫然六个鎏金大字“瓦岗军点将台”,两侧各挂一大红灯笼,显得格外的喜庆。
景区园子很大。花草河塘布局有致,园中小道弯弯曲曲,走在绿树两侧间隔的小道上,碰上来来往往的陌生面孔,似乎不觉得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是给人一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稍走不远就是供奉当年瓦岗军起义的各位英雄塑像的小屋,供奉香火的人也有,只是很少,还有塑像前面放有前照玻璃的功德箱,专为祈福香客自愿捐献所用。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我站在小屋门口看了一会,有位年轻的女子跪在塑像前圆形的小棉垫上,直着身子,目视塑像,双手对掌。虔诚的对着塑像在祈祷什么。我想这个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我觉得无味,转身就另寻别处景致了。
年轻朋友在园中消遣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荡秋千,射击,划船,逛迷阵,进鬼屋,等一些刺激项目了。这些活动我都玩过,也都感受过,所以论起特色来,我还是乐于划船,虽然坐在船上划桨掌握不住方向,想向左调头又不听使唤,划的手舞足蹈,乐的坐在舱里的孩子们哈哈大笑。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脚步再往里迈,就是大殿了,也是烧香许愿的屋子,逢年节日都有信客光顾,多数是年老人和一些妇女跪拜。或许愿,或还愿。寄予一年新的希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逛到中午时分,家里父母在电话里催促我们回去吃饭。于是我们哥嫂,孩子们纷纷聚集。之中我们各自因为来景区观光的人多,都被挤的七零八散。好在我们是驱车来的,电话联系在停车的地方汇合。从景区出来的道路上依然人涌如潮。比平日里奉逢会的人还多。
临行时我们在路边的照相摊上拍了张我们四兄弟及四妯娌还有侄儿侄女们的合影。回到家后,桌子上已放满了一盘盘美味佳肴。边吃边与父母谈论去景区的所见所闻。……。
傍晚,哥嫂他们依旧陪父母打打麻将。只是不同的是爸给我们讲起了他们小时候过年的故事,因为家穷,一年才吃一回饺子。所以总是盼着过年,盼着能吃一顿饺子。看看现在简直无以论比噢!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心里,幸福是物欲的满足,幸福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说说笑笑。无所谓金衣玉食,香车宝马。只要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和和美美,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咱庄稼人的幸福。爸意味深长的道出了至理心声。深受鼓舞,所以我一直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时而回味渐忆渐新。
正月初六过后,年味越加的飘远,越加的淡。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家短居几天又陆续要重归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短暂的相守又成了漫长的分离。我们也各自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离开了家。踏上了又一年的奔波之路,家里又剩父母二人。家里先前的欢声笑语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新年既是旧年的结束又是新春的开始,一年过去又要盼下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