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描述兴趣的话散文

时间:2021-04-10 19:33:5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关于描述兴趣的话散文

  兴趣散文篇一:散文该如何欣赏

  看到一篇散文,写篇读后感还可以,如果人家提出要你欣赏一下,可能就作了难。因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片茫然。是欣赏他的立意,还是欣赏它的结构?是欣赏它的语言,还是欣赏它的气质?是了解它的创作技巧,还是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总之,欣赏有许多方面。如果是一篇短而浅的散文,全面地谈谈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一篇有份量的名篇佳作,或者是一部散文集,如果全面地欣赏分析,没有宏观的把控能力,可能就要感到吃力,甚至于写出来自己不满意或作者不以为然。

关于描述兴趣的话散文

  欣赏散文,其实还是美学范畴,是一种审美活动。就是说,你对一篇散文或一部散文集读后,就感受美的地方发表评论,它是不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写得这样美?这是一种以散文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也是沟通作品与读者的桥梁和途径,同时更是一种再创造。好的鉴赏文章本身也是艺术品。从欣赏主体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生活经验。只有经历过的东西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其次,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一位哲人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缺乏应有的艺术情趣和修养,就难以找到欣赏作品的途径。有些读者在一片叫好中感到茫然,谈不出哪里好来,就说明这种缺少艺术修养的情况。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谁要想作出伟大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那样,把琐碎的实际自然提高到精神高度。欣赏亦如此,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

  欣赏散文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一是看立意如何?即有没有真知灼见,独到的思想内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问,自然个性的张扬。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独到、个性突出,有着深刻生命体验的。反之就不是好的或优秀的散文。还是那句话:散文谁都会写,写好不容易!二看散文的构思技巧如何?有人概括为“新、奇、巧、妙”四字,也不无道理。一篇散文,特别是司空见惯的题目或题材,别人都写过,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价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结构上没有新意,很可能就会落入俗套。欣赏者就可以从这里发现问题,越是老题目,越要看有无结构上的新奇巧妙。三是看意境创造。因为散文是造境的艺术,它不同于小说,看有没有故事,人物刻画怎么样?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就是对文学史的贡献。四是看语言特色。有没有语言特色,是衡量一篇散文成不成功的标志。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语言上有特色的,能不能创造出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也是衡量散文好或差的重要标志。我在评论米奇诺娃散文时,就抓住她在语言上的创造和特色进行评论,别的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语言有独特的价值。这就是我的发现。罗丹在《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就是性格和表现。”要善于发现散文语言的含蓄美、音乐美和智慧美。由

  于散文是介于诗歌与小说的文学样式,因此,在散文里读出诗意,特别是那些散文诗,更应该是美的语言。同样是叙述一件事或故事,散文也与小说不一样,小说平铺直叙即可,而散文却要求叙述时带有感情和节奏,要朗朗上口,要有诗意。所以,大家看于坚等人的散文好,好在哪里?在语言。他们原来都是诗人,后来转写散文,就把诗歌语言带进了散文,于是有了诗意:悦耳动听,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因此,有人主张,年轻人要想学散文,最好先从写诗练起,诗写好了,再写散文就得心应手。其它的方面,比如作者思维、写作背景、反映内容等,都可以在欣赏中一并了解,不是重点,有的评论者甚至于不去过问那些。

  欣赏与批评有没有区别?有的。欣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是欣赏的升华。凡是读散文者,都在欣赏,;有的只是欣赏,而不发表高见,即不对作品品头论足;有的在跟贴中说一两句观感,有的则诉诸文字,写出读后感或欣赏文章。所以,欣赏是大众的、普遍的、低层次的文学活动。而批评就不一样了,批评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揭示作品的客观价值帮助和提高欣赏者的鉴别能力。不但要肯定优点和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出缺点和失误。这就需要批评者集思广益,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批评不但引导读者欣赏,还对作者有益,能帮助作者总结成功与失误,提高创作水平。

  我个人的经验,首先要确定你读散文的目的:是纯粹的欣赏达到心灵的洗礼,还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如果是考试,我想这个问题你要请教你的老师。如果是纯粹的欣赏,那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专心,只有专心你才能深入文章的核心,体验作者的心境。好的散文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它会慢慢的把你带到它的世界里,就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另外,通常散文你看第一遍都不会有太清晰的思路,但不排除一见钟情式的触动(如果遇到,你就太幸运了)。因此,散文要反复地读、思考,如果你不是文艺工作者,我个人不主张对散文的表达方式,文章结构进行太深入的研究。相反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其表达的情感,内在的精神进行深入体会,因此读散文,很大程度的与读者的人生阅历有关,就如一个初中生读《匆匆》很难理解作者表达的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读《背影》却很容易体会父爱的伟大一样。或许有人会说不对其结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怎么深入其精神呢?对此我只能说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只是各异罢了。但是,最正确的方法是合适自己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明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以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境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学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ourbesttomakeourclasseslivelyand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4、备课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紧扣大纲,写好教案,备好教具,把知识吃透、记准,更重要的是备好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备课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做准备的。这就要求在备课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最适宜的教学方法,规划出最利于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教学过程。

  二、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以下几项工作: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是堪称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Englishcannotbetaught.ltmustbelearned,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4、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得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和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45分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亲切,充分尊重学生以求得心灵沟通,师生彼此理解、信任、合作。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教材的趣味性和幽默性,利用游戏,对话表演,演唱英文歌曲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增加课的趣味性。要充分利用学生求新,好奇与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尽量运用电视机、影碟机、录相机、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的科技含量,增加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英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于老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合作搭建了更为开

  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甚至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有利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作为英语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着想,充分尊重他们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散文篇二:感兴趣文章

  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让我们——追寻远逝的民族。

  ■“天书”之谜

  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Kervgn)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犹如天书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天书”究竟来自何方,它们又给世人传达怎样的信息呢?

  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了,后人见都没有见过。专家们断言:“天书”无疑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字。

  结论一出,人们兴奋异常,也充满期待,这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会不会由此显现出来呢?

  此后,在当年辽代的疆域内,又陆续出土了更多的契丹文字和文物,通过对文字的破解人们或许能更多地了解契丹。1986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发现一座契丹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它是迄今为止出土辽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丧葬制度明显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虽然墓中的尸骨已经风化,但包裹他们全身的银丝网络和盖在头上的黄金面具记录了主人生前的雍容华贵。墓中的陪葬品从金器、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骑马打仗之外的契丹。显然,这个贵族墓葬是了解契丹人所建立的丰富多彩的辽朝的一扇窗口。

  那么,一个消失的王朝,会通过这扇窗口显现出它的本来面貌吗?

  ■契丹王朝

  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

  丹的统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时至今日,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杨家将》,讲的就是1000年前,宋朝军队在杨家将率领下与强大的契丹军队激战沙场的故事。

  契丹民族不但创造了强大的军事王国,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辽寺和辽塔就是其文明程度的体现。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有的始建于辽代,有的在辽代翻修过。它们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尤其山西省应县的释迦塔,是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毁。不难看出,创造如此辉煌文明的民族,一定有着相当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同时,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汉族人才以外,还通过和宋朝的贸易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这个马背上的枭雄,确实在中国北方开创过一派繁华的时代。

  然而,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竟如同过眼烟云一般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大辽灭亡

  契丹王朝的灭亡不难从史书中查到。据记载,大辽和北宋对峙长达160多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终灭掉大辽的却是曾经归附于契丹的女真人。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大辽的疆域内攻城掠地,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10年后,完全取代了盛极一时的契丹王朝。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员耶律大石带领下被迫向西迁移,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这个帝国也一度强盛,但最终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之后,契丹的残余势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销声匿迹了。

  契丹文化的消失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改朝换代频频发生,但原有的文化传统总能代代相传。然而契丹王朝灭亡后,整个契丹文化也随之消亡了。

  分析发现,从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这短短的300多年间,中国出现了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迭也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地位和相关文化都发生了转换。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辽朝后,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一次见于史书的杀戮就持续了1个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这时遭到舍弃。

  另外,金朝刚建立时,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汉字和契丹字。当女真文字参照汉字创立后,金朝皇帝就下令废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可能由此失传。以此类推,契丹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凤翥,在破解古老的契丹文字方面造诣深厚。他是目前全世界认识契丹文字最多的专家。

  刘凤翥说,关于契丹文字有两个缺憾:一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契丹文字都是在碑刻上发现的,都是墓志铭。二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用契丹文编写的书籍。因此,不仅解读契丹字还有许多困难,而且从已经破解的文字中也很难找到足以反映契丹全貌的描写。针对有学者推断契丹文字并不成熟,还不足以记载历史的观点,刘凤翥认为契丹文字已经比较完善,只不过它失传得太久了。

  在北京的颐和园,有一座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墓就在其中。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在他出生时大辽已经消亡65年。当时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统治着中国北方,种族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契丹人在4种等级中排行倒数第二,处处面临歧视。但耶律楚材却非比寻常地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曾经担任相当于宰相的高职。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契丹人,却在辽代灭亡仅仅几十年之后就忘却了本民族的文字,以至于耶律楚才要重新学习契丹文字。

  在耶律楚材撰写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曾经提到他在西辽学习契丹字的经历。耶律楚材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他学会了契丹字,却几乎没有使用的机会。在他去世后,史书中有关契丹人的记载也只剩下了片言只语。耶律楚材成为契丹人最后的亮点。

  ■契丹人哪去了

  契丹文化消失了,那么,契丹作为一个民族,为什么也在历史中渐渐消失了呢?

  据史书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代南京城附近的契丹人,再加上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数量决非少数。不断出土的文物就是他们留下的脚印,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进一步考古证明:在整个金代,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也就是说,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自明代以来,契丹人却销声匿迹了,时至今日,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却没有当年响当当的大契丹。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学界推测大致有三种可能: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时,散落到了全国各地。

  ■契丹人后裔

  就在人们寻找契丹人蛛丝马迹的时候,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当地传说,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从此便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是不能给出定论的。

  与此同时,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本人"宗祠里,人们发现了一块牌匾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本人"说,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

  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但如何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呢?毕竟漠北和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专家们决定利用DNA技术揭开这千古之谜。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根据这次测定结果,结合史料,历史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召殆尽,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零星分布在各地。

  ■大辽灭亡

  契丹王朝的灭亡不难从史书中查到。据记载,大辽和北宋对峙长达160多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终灭掉大辽的却是曾经归附于契丹的女真人。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大辽的疆域内攻城掠地,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10年后,完全取代了盛极一时的契丹王朝。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员耶律大石带领下被迫向西迁移,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这个帝国也一度强盛,但最终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之后,契丹的残余势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销声匿迹了。

  契丹文化的消失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改朝换代频频发生,但原有的文化传统总能代代相传。然而契丹王朝灭亡后,整个契丹文化也随之消亡了。

  分析发现,从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这短短的300多年间,中国出现了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迭也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地位和相关文化都发生了转换。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辽朝后,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一次见于史书的杀戮就持续了1个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这时遭到舍弃。

  另外,金朝刚建立时,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汉字和契丹字。当女真文字参照汉字创立后,金朝皇帝就下令废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可能由此失传。以此类推,契丹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刘凤翥,在破解古老的契丹文字方面造诣深厚。他是目前全世界认识契丹文字最多的专家。

  刘凤翥说,关于契丹文字有两个缺憾:一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契丹文字都是在碑刻上发现的,都是墓志铭。二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用契丹文编写的书籍。因此,不仅解读契丹字还有许多困难,而且从已经破解的文字中也很难找到足以反映契丹全貌的描写。针对有学者推断契丹文字并不成熟,还不足以记载历史的观点,刘凤翥认为契丹文字已经比较完善,只不过它失传得太久了。

  在北京的颐和园,有一座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墓就在其中。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在他出生时大辽已经消亡65年。当时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统治着中国北方,种族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契丹人在4种等级中排行倒数第二,处处面临歧视。但耶律楚材却非比寻常地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曾经担任相当于宰相的高职。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

  兴趣散文篇三:《散文》卷首语

  上一个龙年是2000年。

  十二年前的此时,编辑部还在张自忠路上,办公楼的过道里同事们进进出出,见面即使不寒暄,也能看得出一种内在的热烈:千禧年,恰是龙年,被我们一并遇上了!几经商议,数易其稿,那年1月的《散文》是大红封面,上有金色飞龙。金龙与红底子交接的边缘有着反白,以衬出飞龙发出的光芒。记得美术编辑的身后站着一排人,他们睁大着眼睛,对着掌控反白程度的美编,异口同声地喊着:白点,再白点!

  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光芒四射的金龙。

  现在,这本《散文》就在我眼前,它安静得像一本再普通不过的皇历。我和同事们静静地看着它,仿佛看到一些价值在悄悄地离去,而另一些价值在悄悄地来。

  我们并不,也没有资格和理由去鄙视上个龙年的那一幕。我们只不过在民间性的祈祷仪式中,学会了回味和体认——有时,我们的确需要一种“热闹”,只要这“热闹”来自对生活和生命的敬重。这“热闹”不是因为某种悬赏而造成的逐利性的拥挤。我们比十二年前更清楚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加入一场旨在“讨好”的竞赛;我们,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去拥抱文学的最基本的价值。

  总有些善意的读者把《散文》的编辑比做好的厨师——我知道,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有一点要说明,即便我们很清楚市场上的菜是靠什么在提味,我们也不愿意端上一盘味精给您吃——因为那样,实在是陷害您的身体。

  从《日本绘画史》谈起:《散文》2012年第二期卷首语

  读秋山光合的《日本绘画史》,生出一个感想:这实在是一部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史。

  在很长的时间里,佛教绘画及唐代宫廷绘画影响着日本的艺术精神和趣味:灵鹫山、春天的宴乐、隐士对弈、白象……这些中国人信仰和生活里的事物,不断地出现在日本寺院及贵族的绘画之中。日本对中国艺术的尊重与学习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譬如《芥子园画谱》就曾经掀起日本“文人画”的风潮。

  中国人乐于看到这样的影响史,但这并不是日本绘画史的全部,日本绘画史还有另一种描述。这是一种类似胡适式的在文言传统之外勾勒出的白话文学史、郑振铎式的在高雅传统之外梳理出的俗文学史。日本人的确借用甚至挪用过我们的笔墨,但他们最终还是在舶来的艺术观念前感到了不适,他们没有放弃寻找与日本的自然及生活相匹配的艺术:他们用平缓圆滑精致的线条来描绘自己的大自然和女人,而放弃一味呈现仙风道骨的铁线勾画;他们用写实笔法描绘宫廷斗杀,他们不躲避血色的残酷场景;他们的绘画不甘于仅仅为小说叙事提供插图,日本人用连续的绘画来重塑故事,进而,他们建立了独立的绘画叙事——日本漫画

  可不是无根的艺术,它有着深厚的传统。

  一个写作者也必然有着自己的写作史:一方面,这种写作史有着浓重的“影响史”的因素;至为关键的是另一方面,种种影响,最后应当参与到“我”的意义的“建构史”当中。

  <散文>2012年第三期卷首语

  为了给孙甘露先生回一封信,去年的某个时候,我申请了新浪微博。几个月过去了,在微博上也不想发什么声音了,偶尔看看亦是为了稿约。我不能适应的是资讯的如此繁芜畅达。我不想成为某段历史的遗老,但我认为生活也许真的出了点问题。我时常想起全镇人共享一台手摇电话机的时节:信息的交换并没有阻绝;只不过,剥落了漆皮的电话、手摇的摩擦声,以及逐级的转接,这一切都显示着信息交换的难度。曾经得到过这种“难度”的滋养,所以我不太相信那些轻易就得到的所谓“真相”。

  沈从文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写过一条街上的生活——我想,那条街上也许连手摇电话也是没有的,但游子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这条微弱的信息让街上的一个妇人痛哭,到了晚上,焚烧纸钱的光芒映照着街上的屋檐,不懂得世事的孩童却趁着这光亮高兴地玩耍。

  信息当然是重要的,但这种“重要”并不在于它是简明的意见或者生活哲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生活就将被抽象地消费,任何琐事都将被看作无意义——那么,另一种文化专制将毁掉生活、毁掉人,当然,也毁掉文学。

  文学于人,其实不在于知道了什么,而是在于自己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燕巢——《散文》第四期卷首语

  不二法门:2012年第五期《散文》卷首语

  走,才能出牢笼:《散文》2012年第六期卷首语

  的确有很多观念历千载而活着。

  《论语》里的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我想这个意思是很明白的,学以致用。而这个用,又是很有讲头的,日常的生存能力是小用,行政能力是大用。

  所以,在我们的文学传统里固然可以寻到很多美妙的小园林,待视野稍宽察史略有纵深,你会发现,这园林的墙外千年一境也:这是一个骨子里浸透了实用思想的世界,文学话语只不过是它的附庸物只不过是它的子系统。《荀子》里讲子贡、季路这样的普通人何以成为天下列士,乃是受了文学礼义的教化啊!当我们进入文学内部,微观修辞学可能会在技术层面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可能让我们忘乎所以。而权力——这一最大的实用主义者,此时正用它宏大的语法把文学纳入其中,并使文学为它提供修辞:权力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它让文学把人们引上这条大道。

  对文学而言,这样的传统是既成的,而且还在不停的生成——传统是活着的隐喻,不是我们能够随时叫停的游戏。

  其实,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接着往前走。停下来抱怨,传统就是囚牢。向前走,传统就是河流,于是两岸必见未知景色。

  本期李汉荣写父亲的一篇短文,为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他走出了“孝”的囚牢。

  自由是什么:七期《散文》卷首语

  什么都是可以写的。怎么写也都是可以的。我也不想反驳这些话。我只想提醒你,你拿起笔来试试,我敢保证,当你拿起笔,你才能知道自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大国之大,是谓有大疆域。疆域不仅指国土,我还想把它引伸到政治经济文化之影响力。疆域之大,即是实在之自由,本非为一人一国天造地设,疆域与自由均是开拓的成果。我想仅仅会吟咏魏晋人的几句话是不够的,我也不想为旨在获得自由而另外新添一个名为“抖机灵”的修辞格。

  我也十分欣赏那种灵光一现式的表达,但我仍然要说,这不是文学的全部。西方人常对被永久监禁的人幽上一默:你将得到的不是一部分时间,而是全部时间。对在文学上毕生致力于精神疆域开拓的作家来说,他将面对的远非灵光一闪这等趣味,他把自己关进了永生的监狱,他以此来获得自由。

  文学的确不是世俗生活中的上班工作。但作家必须有另一种工作方式,那就是流浪汉的情怀。在这一情怀之下,生活之此之彼可在瞬间里互换,价值之是之非可在明灭中互照。

  你可以离开你的家乡,在一个时代的黑夜,在汽笛声里你飞身蹿上火车车厢的挂钩。你也可以从来不曾离去,像康德那样与故里相守。

  但你的精神要流浪,到文化规划区外边去看看,在那里的软泥上印上你的脚印——只有这样的标志,我们才能确证你的自由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懂得什么是人迹罕至,你也许就懂得了自由。

  统一场:《散文》2012年第九期卷首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早已习惯这样来消费时间。对时间的消费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我们的叙事。

  《三国演义》,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叫做“三国梦”。若是民间艺人为我们讲这些故事,英雄枭雄奸雄武士谋士美人,一个个走来又一个个走远,曲终一槌鼓,月白风清,闻者梦破。

  我们的政治文化向来有重史的传统,史可鉴得失可资治也。这可能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叙事,偏好时间的大跨度——大跨度的时间里,容得下兴衰,透得出沧桑。这不光是叙事模式,这其实是我们赖以发现真理的途径:我们相信,真理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浮现出来。

  “真理”如期而至,在夕阳几度红之后,我们所见不过依旧是青山。而人,此刻却成为重复故事里束手无策的人,价值虚无的人,坐等梦幻破灭的人。

  这当然不是一个错误,我是觉得写作者不应该沉湎其中,贪恋一途。对散文写作而言,时间跨度的叙事模式本不是最大的拖累——即便你回忆旧时光,即便你在叙述家族史,散文里的时间只是些闪光的碎屑而已,你用这样的碎屑解释世界或重建世界。现实中的你,甚至小说中的你,时间对你意味着限定,你要么在此时要么在彼时;但在散文里,时间恰恰成为你实现自由的场域,你在此时同在彼时。

  真实的人生,是面向结局的叙事;散文不是,散文里的时间不是矢量,散文是一种统一场。

  三个借用:第十期《散文》卷首语

  人常常舍不得说破某些东西。是的,不说破,留着一点念想,生活才获得一些滋味。比方说,人生无常。这是我们心里时时闪着一句。但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忍把这句话过早地传授给下一代人。我们教给下一代人,是这样的观念;人生只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在阳光下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但是,人生无常,这毕竟是每个人迟早要发出的感慨,毕竟是人迟早要面对最根本的挫折。所以,酒、致幻的药物以及宗教向我们走来,我们用它们来安慰这无常的人生。

  当然,当你有阅读的兴趣,拯救这无常人生的还有文学。但,文学又不是酒,又不是致幻的药物,也并非宗教——尽管,文学需要一定程度的非逻辑主义的力量;尽管文学需要恰到好处的仪式感。文学是一只蜜蜂,它要四处奔波,采集它能够采集到的、在它采集传统里也没有对它自身构成致命的花粉。

  如果,我们把这无常的人生简明地用一个数轴来表示,我想:类似宗教那样的情感与思,占据的是原点的位置;真实的人生则在世俗利益的牵引下向正负两侧运行;酒及致幻药物则为我们提供一种漫溢的状态,这一状态让我看见“理念人”与“真实人”的错位关系。

  正因如此,我想,好的文学,定是从以上的三者中分别借用了:宗教的定力,世俗的实在,幻想的勇气。

【描述兴趣的话散文】相关文章:

描述读书的散文04-26

描述过年的散文01-27

描述春天的散文01-25

描述秋天的散文12-11

描述自我散文02-14

描述爱的散文03-26

描述价值的话题作文05-09

描述孝顺的话题作文05-08

描述春天的优秀散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