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散文要点参考

时间:2021-04-10 11:18:1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关于散文要点参考

  散文要点篇一:散文阅读要点

     议论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2.表现手法(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关于散文要点参考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感情,深化中心。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形成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或

  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能表达强烈思想感情。议论,增加语势,增强说服力;抒情,可淋漓尽致。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4.布局谋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二、储备基本知识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主体事物。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便于心理描写,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答: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色、声、香结合起来使收割场面更为生动形象;表现了麦收时节农民的丰收、忙碌、喜悦。1、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句子的表达特色):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情感)

  示例:请谈谈“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小花),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的表达技巧。

  答:运用拟人手法,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分析)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情感)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1、抒情方式(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2、描写方法: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俯仰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

  合、绘声绘色

  ④、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⑤、细节描写。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4、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对比、衬托、渲染、映衬烘托、联想、想象、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5、叙述的技巧:顺序、倒叙、插叙、补叙体味表达特色2、提问方式:

  (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勾画重点词语,把准题干重心。

  【操作规则】答题步骤: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几乎,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

  难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三、快速读懂

  有效方法:理顺思路,提取勾连,浓缩成文思路: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阅读化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

  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提取,以层次为单位,提取主体内容。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第三步:添加勾连,浓缩成文

  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后勾连,适当添加关联词。散文考察的目的:对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载体:倾泻主要情感的重点文段对重点文段的把握:就是对关键句子的鉴赏体悟

  结论:散文考察的方法方式都是围绕着相关的句子展开的!思考:考察句子的形式大概有哪些?明确:(一句话,三种问)

  1、品味一句话的表现力(表达特色)2、分析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含义

  一、品味一句话的表现力(表达特色)

  示例:“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2、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或: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

  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理解或鉴赏标题的解题思路: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如:《春天的梦》(05全国卷1)第4题: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示例:(1)作者这样写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温暖和希望。(2)作者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和呼唤真情的主旨。【解答】如果能抓住“春天的梦“的比喻义(春天如梦,给人温暖,给人希望),注意其虚实意义(一是实指自然界的春天,一是其比喻社会的、人间的“春天”),再结合文章的主旨(寒冬中对春的渴望),就能准确答题。三、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含义常见句子:

  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观点句:即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贬抑扬,则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

  突破口,有时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理解。

  变式句:根据句式变换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

  变的那一部分上。

  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来判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矛盾句:貌似矛盾,实际上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

  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

  含蓄句:要通过句子的字面意义来思考它没有明说出来的意义。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含义: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赏析句子:抓关键性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内容和情感等方面欣赏其妙处或表达效果。

  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2、提问方式:

  (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练习:“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二、分析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如:《泥泞》(广东)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呢?(4分)答:文章开头写雪,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内容:2分),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作铺垫(结构:2分)。

  2、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内容(本身)作用+结构(上下文)作用

  提问方式: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

  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示例: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

  答: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提问方式:2、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诗词有何作用或为什么要引用这些文字或诗词?【答题技巧】引用的作用:

  1、可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具有说服力;2、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3、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蕴,增强文章感染力;4、点明题意,文题相应,铺垫对比,结构严谨;

  5、诗文相间,生动活泼,文采斐然,使语言更雅趣或更具文化底蕴。注意:不过,掌握了这些作用后,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阳台上的遗憾》(05重庆卷)第4题: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新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答案示例:①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②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和仿拟对象,减弱了古今对照的效果;③不引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容。提问方式: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或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答题技巧】

  1、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比喻义,象征义,反语义,双关义;2、理解代词的词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3、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课堂小结(要点意识)

  1、品味一句话的表现力(表达特色):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情感)2、分析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内容(本身)作用+结构(上下文)作用3、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含义: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日历》(福建卷)第2题:“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解答】你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你完全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

  《造心》(06天津卷)第2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答案: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心”的光辉与阔大,生动形象,颇具感染力。【解答】从修辞的角度看,这句话用了比喻和夸张;从内容上看,“金箔”强调色彩,“整个宇宙”强调范围阔大;从效果来看,生动形象,颇具感染力;从情感角度看,是赞许。整合以上信息,可作如下赏析。

  提问方式:1、指出文中某个句子,然后问为什么这样说或这样说的原因(根据、依据、理由等)是什么?

  【答题技巧】这种“句子”类题目与理解句子的含义题不同,这类题目,一般都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答题的依据,但其答题依据不在句子本身,而在其上下文中。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观点句还是结论句(主要有这两种)。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其次分析该句子所涉及(或管辖)的范围,确定信息的来源。然后在有效区内捕捉、筛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一般不要直接抄写句子。

  《一日的春光》(05全国卷3)第3题:作者说“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花的原因。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散文要点篇二:小说和散文区别要点

  小说和散文区别要点

  散文是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写实性文体

  一、真实与虚构

  现代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要求写真人真事,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散文中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至少也应有相当根据;但它所允许的艺术加工程度要比报告文学大些,它强调人物事件的主要方面符合客观真实,不像报告文学那样,要求所写的人物言行乃至时间、地点、事件都必须准确无。(当然,散文也允许适当的虚构,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文学环境的宽松、作者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改变,散文也变得越来越自由开放了。比如贾平凹的游记就有大量的虚构性成分。余秋雨的《道士塔》、《这里真安静》等作品,更是将小说的场面描写、戏剧的情节冲突移植到了散文中。于是,“有限制虚构”的观点被提了出来。如鲁迅的《野草》,比如冰心的《小橘灯》,我们一般当散文来读,可冰心说那是虚构的,还有孙犁的《山地回忆》,一般也当作散文,其实也是虚构的)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小说面面观》第3),而小说虽也是取材于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但只要有想法,故事就可以虚构,是可以凭空发挥想象力演绎出来的。

  二、关于第一人称“我”

  散文是以人以景以物抒发作者主观感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散文描写时注重的是一个“情”字。散文创作主要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作者说这山美,这山就美,作者说这水美,这水就美,作者说这人美,这人就美。

  散文中的“我”,常常是作者自己,与小说中的“我”有很大的不同。散文写作是作者感情的发泻,文随情动。散文则否,可以作者直接进入文本,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散文不是叙述,而是自述,是作者的自我叙述;散文侧重抒情的时候,散文便与诗歌接近,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又是作者的自白。

  小说创作的主体要做“隐身人”,把叙述对象抛给读者,自己最好躲得远远的,最好不要参与到小说中来指点评说,那种超然物外的隐身叙述,被认为是小说的高致。

  小说创作时,虽然也是作者感情寄托,但作者的感情却被小说中的人物控制,当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的个性形成后,小说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发展了。这时候的小说创作则是文随小说中的人物而动了。此时,不是作者想把这个“人物”如何就能如愿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运则是随由他牵动的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了。小说则以情节烘托人物,以环境衬托人物,以故事刻划人物,小说描写时注重“刻划”二字。

  散文中的“物”,“景”,“人”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可以相互“烘托”“衬托”。但小说中的“物”和“景”则是为小说中的“人”服务的,是刻划小说人物的导具,三者之间有主次之分。

  小说创作时作者的意志则要受小说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和他的个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写一个坏人,当作者在描写这个坏人和这个坏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时,这个坏人会无意中成为一个好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吴存恩的猪八戒就是例子。这也是很多作者在创作时,人物形象和他的命运在行文中和作者构思时的安排发生了大的改变的原故。

  小说创作时,虽然也是作者感情寄托,但作者的感情却被小说中的人物控制,当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的个性形成后,小说的故事就不以作者的意志发展了。这时候的小说创作则是关于文随小说中的人物而动了。此时,不是作者想把这个“人物”如何就能如愿以常了,文中人物的命运则是随由他牵动的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了。小说创作时作者的意志则要受小说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和他的个性所支配。作者本意是想写一个坏人,当作者在描写这个坏人和这个坏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时,这个坏人会无意中成为一个好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和吴存恩的猪八戒就是例子。这也是很多作者在创作时,人物形象和他的命运在行文中和作者构思时的安排发生了大的改变的原故。

  三、关于主旨

  散文创作不能像诗歌那样与客体直接同一,不能像诗歌那样高喊“我是天狗”,“我爱你,塞北的雪”,但作者又必须把自己对客体的感受告诉读者,散文的主旨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如比杨树象征北方农民坚强的性格、菊花象征君子、荷花象征高雅的读书人。

  小说一般都不明确揭示主旨,作品的内涵让读者去品味、感悟。四、关于情节

  散文的情节常常是两两对比,事不过三。情感变化呈带状渐次展开,经过不过的反复,在结尾时达到矛盾的解决和境界的飞升,一般是以圆合收场的。以《背影》为例。

  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小说面面观》第75)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

  一般来说,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这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例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二)以事见人、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来完成对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三)见微知著,涵泳细节的内在意义

  小说的情节往往由若干个场面构成,而场面总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个情节令人难忘。犯人在最后受判时画押,通常总是迟疑而颤抖地执着笔,无可奈何地画上一笔就算,鲁迅写阿Q的画押就大大不同,是独一无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即使没有看过《阿Q正传》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为人,单就这一细节来看,阿Q的麻木无知就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了。如此抓住场面和细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着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四)品味技巧,领会情节的艺术匠心

  每篇小说的情节铺设都有讲究,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埋伏笔,什么地方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例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每次各不相同。一进,只让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母,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那位曾向刘姥姥伸出援助之手的琏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同时,又要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五、关于人物

  写散文是在审视自己;写小说要直面人生,审视普遍的人性,但不能像写散文一样直抒胸臆,要将自己的看法结合到作品中去;散文和小说最重要的都是真实,散文需要的是感情真实的倾诉,小说需要的是理性真实的想象力。而虽然涉及语言文字的美,可以次之,不必像诗那样讲究,但也不是说文字可以随随便便。

  扁平人物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多一个因素,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小说面面观》第59)

  小说的意义,或者说小说的价值,应该是在于作者用他的想象力,探寻发掘人们日常生活见惯了的平面现象并作出解剖,从而指出掩饰在道德伦理等等可疑的人性之谜,引起读者作出深思。汪曾祺说:“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思想”。汪曾祺先生强调的“思想”,就是那种既有自己理解而且有独特感觉的东西,而不一定是什么“主义”之类。

  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另一要素。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应当通过对人物外貌、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小说也有只写一个人物的,但通常总描写一个以上的人物,除了主要人物即小说的主人公外,还描写众多的次要人物。

  六、散文的语言

  1.关于找点:找点是选点的前提,找不到点赏析就无从谈起。在这个环节中,一要对散文语言的赏析点了然于胸,心中有点找点自然不难;二要按图索骥,千方百计地找到赏析点。点在文中的分布成随机状态,无规律可循。找点时我们须“登临高层”,摄全篇于眼底,反复“扫射”,凝神捕捉,终能获得发现的惊喜。

  2.关于选点:选点是评点的序曲,点选得得当,赏析才能顺利进行和深入。选点的原则是适合自己,一忌草率马虎,二忌舍熟取生,三忌自不量力。一句话,要根据自己的“家底”和“能耐”来定。

  3.关于赏点:

  (1)字词赏析可从字词的本义及其用法入手,根据句意及上下文推断它们在选文中的意思,弄清作者借用的是比喻义,还是派生义,然后具体解说作者如此谴字用词的高明之处。

  (2)赏析辞格是语言赏析的重头戏。我们对常用辞格要能准确辨识,并能从文中找到运用某种辞格的例句。赏析时要具体阐明运用这种辞格的表达效果。比如,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情趣横生;运用排比增强气势;运用设问发人思考;运用对偶古朴典雅。本文运用了多种辞格,可从中选择一种赏析,具体写出欣赏的理由或原因。

  (3)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章使用的色彩元素,可直接找表现颜色的形容词或带色彩的事物;第二要有一颗慧心,仔细揣摩和领会作者调配色彩的匠心;第三要有一双巧手,精当写出自己的心得。

  (4)从句式安排的角度赏析,一要熟悉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二要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和技巧,三要理解选择句式的意义和综合使用句式的表达效果。

  (5)散文语言具有抒情性,但情感的表达特点各有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曲折;有的真挚热烈,有的深沉冷峻;有的激越豪放,有的婉约含蓄。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散文语言,不但要了解散文表达情感的各种方式,而且要用心谛听作者感情脉搏的律动,进而走进和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感受形诸文字。

  还是以《寂静钱钟书》为例,设题者认为“寂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的“格调”,与之无关的内容就做了删节。

  吴宓赞其:“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一次又一次地惊讶了国人,感叹了世界。

  而且但凡他看过的书,只消阅读一遍,基本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对于这种“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同窗们自叹弗如。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世人知晓钱钟书,多因《围城》蜚声在外。但真正奠定他在学界地位的,还是那部《管锥编》。这是先生

  研读了《周易》等十部中国古籍所作的札记和随笔总汇,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西语原文,引述了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该书自问世以来,不要说读懂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通读一遍的人,也屈指可数。

  当追思会现场主持人问“谁知道钱钟书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什么”时,几十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答上来。答上来者,也未必晓得这部鸿篇巨著所记为何。

  无法亲入其中领略大师才华的人也许会问,《管锥编》对大众到底又能意味着什么?19日,前来参加烛光追思活动的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杜汇良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做学问就是‘心在焉’,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以上部分,主要叙述钱钟书的博闻强记,与“寂静”关系不大,命题者把它删去了。

  由于拒绝与媒体合作,钱钟书先生似乎成了一些人笔下“‘魔镜’中的影像了。”《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这样对他进行了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住了1600个日夜的病房内,合了眼。杨绛先生赶到医院,伏在他耳边轻轻说:“你放心,有我呐!”此前一年,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已因癌症离他们而去。清华学生在先生离世后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

  这段是写钱钟书的个性,临终前的伤心事和学生的纪念,也与“寂静”无关,也删去了。

  散文要点篇三:散文答题要点

  散文答题要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选材自由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阅读散文,要仔细体会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获得启迪和美感。散文的表现手法:

  ①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②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③对比:把两事物或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地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④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高

  尚的思想情操。⑤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⑥寓理于事:叙事揭示其中的内在哲理。

  ⑦运用典故:借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相关事实或词句,简练叙述内容,集中表现作者情感。

  ⑧融情于事: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具体叙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⑨衬托:为了突出事物的特点,把另外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散文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等类型。

  3.阅读方法。

  (1)抓“文眼”。“文眼”或揭示主旨,或点明写作缘由。抓“文眼”就要抓住表现或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线索”。散文的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组材的意图。

  (3)品“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练、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要认真分析散文语言优美、凝练、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欣赏。

  (4)悟“意境”。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散文要点参考】相关文章:

《散文家谈散文》的学习要点06-07

初中散文阅读知识要点04-14

散文鉴赏考试要点简介04-13

尊严散文参考02-17

中考语文哲理散文复习要点04-14

关于人生的散文参考12-25

繁华喧嚣的散文参考11-04

关于茫然的散文参考04-23

描写母爱的散文参考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