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感谈人生随笔散文

时间:2021-04-08 08:11:02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感谈人生随笔散文

  当薄荷小妹听说我还准备再谈人生时,她忍不住问,你还谈《人生》啊。我表示肯定,一则路遥的这两本书曾赋予我过无限的激情和另类思考角度,一则是再谈三谈发表出去后,身边很多朋友就这两篇文章和《人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要么就不谈,要么就谈个痛快吧,这篇也许是我谈《人生》的终结版,不过在近期我还会抽时间写一些关于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的文字。

感谈人生随笔散文

  整个《人生》有三个精妙之处,分别是它的题记、写作的背景及角度、结局。

  题记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段话感动了许多读者观众,因为生活的无常,生活的抉择,让我们大家有太多的感慨,而这句话可能就是对人生最好的总结。

  写《人生》的背景情况,是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之后,并对新中国的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番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他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尊严、道德激情,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在苦难面前始终强调人的强健的生存意志和乐观的生存态度,乃是路遥的人生本质。路遥用一种对生活的质朴而博大的爱,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

  同时路遥把人们内心的苦楚、卑怯、愤恨、欢乐与喜悦都刻画得异常真实,如《人生》中加林民办教师的被替换,他与巧珍的爱情,加林拉粪与张克南他妈冲突等莫不如此。

  困窘、屈辱的苦难体验给路遥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记忆,因而其作品贮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形成了路遥作品所独有的苦难情结。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灌注了关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形成了路遥小说独有的苦难意识,并在苦难的磨砺中主动地建构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理想的人生。而笔下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等似乎是路遥自己的另一替身或者影子。

  路遥把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笔下那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去,以独有的思考方式,使《人生》达到一个新的文学高度。

  还有一个精妙之处,就是《人生》的结局,加林最后回到高家村,父老乡亲们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安慰他,让他在人生抉择失误后对人生活下去还没失去希望,“我的亲人哪……”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感情。故事并没有结局,生活仍在继续,也许加林最后很安分地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也许改革开放后,加林走出了农村,在大都市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结局是什么,留给广大读者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

  评论《人生》就要结束了,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巧珍,她对爱情的追求,她的至善至柔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爱原来这么伟大,又这么卑微。

  路遥以朴实语言铸造俗事的人生,以平凡的叙事锻造出高尚的精神世界。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让一代又一代读者心头一热的名字,路遥也成为了无数青年,特别是农村穷苦家庭出生的青年的精神楷模。

  感谢路遥,感谢《人生》,感谢《平凡的世界》,有一天我一定要踏上陕北的那块黑土地,去看看那些至亲至爱的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