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徜徉白水带的散文

时间:2021-03-27 12:47:2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徜徉白水带的散文

  曾几何时,我变得如此固执地日益亲近大自然。

徜徉白水带的散文

  因顺路的缘故,去得最多的是白水带。

  白水带是森林公园,几座不高不矮的山峦拥着一带白水,有宝塔,也有寺庙。

  起初,只为强身健体,每周隔三岔五地到白水带走走。走了一两个月,便走成了习惯。若非狂风暴雨,则每日下班后必到白水带走一回。如果哪天因故未去,就好像欠了谁的帐似的,心里忐忑不安。白水带,已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去的时间,黄昏;去的地点,多为桃湖。

  桃湖,安躺在大华山、葫芦山和红桃山这几座山合围的怀抱里,犹如一面边缘不甚规则的大镜子,倒映着岸上的竹、树、凉亭和小桥。

  去桃湖的路不少,但我总喜欢拣柏油路左侧那条更富自然之趣的林中小道走。小道状似弯曲的羊肠,花岗岩石条铺成,无烟、无尘、无尾气。拾级而上,满眼的绿,盈鼻的香:树香、草香、花香、泥土香。

  上到寻源台,横过公路,穿过依山势蜿蜒搭建的爬满盛开着黄澄澄的炮仗花的'藤萝架,再顺阶梯而下至红桃山脚,便来到了我以为颇有点罗曼蒂克情调的所在——桃湖了。那时,才开始了我真正的徜徉。

  路,迂回曲折,绕着桃湖。“桃湖”也者,水面约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形似一面边缘不甚规则的大镜子,湖边早些年栽下的初春盛放时曾引得万人空巷的桃树,也只剩下了入口处的几棵——名实不甚相符,但一路走去,有洁白素馨的姜花,或红或黄的艳丽的夹竹桃,浅蓝粉紫的妖娆的紫薇,还有高大的绽放着一树火红的凤凰木,挺拔的青松,秀丽的翠竹,以及许许多多叫得出名叫不出名来的草本、木本、藤状植物,令人赏心悦目。

  走在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也无人事的烦扰,只有唧唧的虫鸣,啁啾的鸟语和徐徐的清风。筋骨尽情舒展,心灵彻底放松。常常是,带着一身疲惫遁入山林,在环湖路转上一两圈,再沿着来路走出山林时,人已变得神清气爽,耳聪目明了。

  走得多了,哪里有棵朱槿,何处几树阴香,某段有片竹林,哪个弯里有几张石桌石凳,沿途多少个电话亭,甚至哪株桃树上结了几个果实,都了然于心。每次与它们相遇时,就会陡然产生一种如唔老友的感觉,十分亲切。

  有同事问,日日走湖,时时看熟悉景物,不感到单调和乏味吗?我答曰:大自然永远也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和乏味的,只要你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善感的心灵,还有一对聪敏的耳朵。

  亲自去感受一下吧,才进得釜山公园对面的石牌坊大门,一股裹挟着大自然清新气息的晨风或晚风朝你扑面而来,你就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甚至浑身的细胞都在瞬间被强烈地激活了,那时恨不能长一双安琪儿的翅膀快快飞入山林呢。同事似乎有点会意,赧然一笑。

  我没有告诉她,秋冬时节,走在山林中,你还会不时看到眼前出现一树红叶,或掠过一只飞鸟。有次,走在半山腰,我欣喜地发现在一棵相思树的枝桠间,站着一只身子灰黑,头上顶着一簇白色羽毛的小鸟,样子实在美丽极了。我私下给它取名叫白头翁。走在石板路上,你还会不时邂逅到三五只驮着黄斑色华宇的硕大蜗牛和倏忽间就不知游走到哪里去了的粉嫩色的小蜥蜴。至于,那摇曳于草间的一朵小花,哪里突然飘来的一阵草香,都会让你感到惊喜。

  我也没有告诉她,在距桃湖不到百米的下方,有个月牙小泉。泉水是从山体的石缝间流出来的,清冽而甘甜。小泉上有伞状的树木遮荫,下以卵石垫底。环境虽无柳宗元笔下所描写的小石潭的深邃清幽,却也能让人联想起杨万里《小荷》诗中的两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还有,我无法用言语传达给她的便是:每次去时,夕阳欲坠,回时,华灯初上,踩着石板路上那美如唐诗宋词般的斑驳树影,听着林中各种昆虫合奏的小夜曲,心灵便澄澈、宁静得像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一样……有时,一阵微风掠过林梢,片片落叶在眼前翩跹着簌簌而下,那种不可言喻的凄美更是让你顿生莫名的感动。

【徜徉白水带的散文】相关文章:

徜徉的造句01-20

徜徉造句11-30

留白散文11-16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译文及注释鉴赏01-17

关于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的作文12-16

醉了在如诗的岁月里徜徉现代诗01-13

心向阳光,一路徜徉励志文章06-30

白侯图的经历01-19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