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走进窑湾散文

时间:2023-08-21 17:10:58 松涛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进窑湾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窑湾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窑湾散文

  走进窑湾散文 1

  秋意阑珊的季节,我慕名来到新沂市窑湾镇。

  当我在古镇流连时,仿佛缓缓推开了一副沉寂多年的历史画卷:一座座哨楼威严耸立,猎猎战旗呼啦啦作响。三面环绕的骆马湖、大运河和老沂河,宛若绵长柔韧的血管,生生不息滋养着繁华或衰落的古镇。伸手可触的古建筑,廊檐出夏,青砖斑驳。曲线优美的黛瓦间摇曳着泛黄的秋草。苏北水乡古镇的质朴雅韵,就这么水灵灵地从老街深处轻烟流云般扑面开来。

  说起窑湾的历史,要追溯到隋朝。隋炀帝下诏开凿京杭大运河,河道在这里明显拐了一道弯。当地人垒土成窑,利用运河中的淤泥烧制日常用品。南来北往的船只每经此地,习惯在静谧的河湾里歇个脚,补足生活所需。那边水上船家乘着碧波而来,朗朗地问:“何处湾船?”这边湾上人家爽爽地答:“窑上湾。”日久,窑湾成镇并得名。

  千百年来,窑湾通体舒坦地枕在大运河温柔的臂弯里。浩荡的大运河水,目睹了她曾经年轻富饶的姿容,也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民国初年是窑湾最鼎盛繁华时期,古运河上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千里。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经济繁荣。后来,由于铁路的开通,运河漕运优势丧失,窑湾日渐衰落,商贾纷纷迁徙,只留下一条条老街和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在岁月的风烟里无声颤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古建筑被毁于愚昧的浩劫。世纪末,又有一部分古建筑湮没在崛起的高楼和钢筋水泥中。古窑湾,风华不再。

  当岁月流逝,顽强支撑起古镇的,是窑湾人高傲的风骨。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迷惘、困顿和失落后,窑湾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找回了行将失去的自我——古镇大可不必另起炉灶追逐时代的大潮,她的厚重历史、古朴醇香、形单影只正是她独一无二的财富。古镇,涅槃重生。

  漫步古镇,感觉时光流到这里便慢了下来。秋阳都挂上檐角了,沿街的老店才渐次开门。店主只是静静坐着,并不主动兜揽生意,一句招呼“来啦!”仿佛是旧时相识。三两个老人,倚墙有一搭没一搭唠嗑,沧桑的皱纹里闪烁光影。古镇静谧,没有城市的喧哗和噪音,游人在无言伸展的长街里徜徉,由不得地步履轻捷,慢语轻声。

  窑湾象征运河文化的古建筑别具特色。他们既不同于北方的四合院,也不同于江南的临水小楼。挺拔的廊柱、飞挑的檐角、婉转的回廊、毗邻相接的过街楼典雅精巧。鳞次栉比的兽背斗拱,高低错落、套套相连的高大屋群,依稀可见当年的繁盛。昔日的楼堂馆场,虽然人去楼空,可身形具备,风韵犹存。房屋正脊、屋檐、山墙等处刻着的`鸟兽、花锦和八卦图形,历经千年风雨剥蚀,依然栩栩如生。穿过民宅狭窄的前庭,立刻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惊叹。三五进院落,地基一进比一进高,反映出古镇人期盼步步登高的美好愿望。

  那座明清风格的绣花楼保存完好。我仰望着雕镂精美的格子窗,想想当年那位情窦初开的富家女,手执绣球,期望着心仪的男子与她目光纠缠,心有灵犀。可她望啊望,等啊等,翩翩佳公子却因为她没有裹出三寸金莲始终没有出现。女子终身未嫁。83岁去世时绣球依然悬挂在窗子旁,只是已褪去鲜艳,落满尘埃。转身离去时,感觉窗子后面有一双幽怨的眼睛,从清澈到浑浊,从青春到苍老,从未合上。

  关于甜油和绿豆烧酒,来前就多有耳闻。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无需问路,循着香味就走进了历史悠久的赵信隆酱园店。第二道院子是甜油作坊间,院子里排列着百余口油缸,蔚为壮观。芦苇篾编制的斗笠状盖子,灰白陈旧,昭示着流年的风雨飘摇。主人介绍,甜油是不同于酱油的佐餐调味品。它选材优质黄豆和面粉,工序复杂精细,长达半年。绿豆烧酒厂也仍然传承着古时的制作流程。关于酒名的由来,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和纪晓岚一起到窑湾微服私访。两人来到一酒家,店家上酒。乾隆品酒,赞酒香醇甜美,回味悠长。观酒呈金波绿色,极像绿豆汤,便问:“这就是绿豆酿制的吗?”众人不敢反对,连声诺诺。乾隆欣然赐酒名“窑湾绿豆烧”。其实,此酒是以小麦、高粱为主原料,辅之以红参、当归、砂仁等40多种名贵中药材,并加入冰糖、白糖酿制而成。如今,甜油和绿豆烧酒已作为名特产,携带着千年古韵,走出窑湾,远销国内外。

  到了窑湾,山西会馆内的古槐树是必看的风景。这棵有1800年树龄的老槐,主干粗壮,成人双臂搂抱不来。岔枝苍劲虬髯,形似龙爪。传说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后古黄河决口,洪水从西北方向朝窑湾汹涌而来。当洪峰冲到古槐树前百米处,突然拐了一个弯,向东南方向而去,窑湾因此免遭生灵涂炭。从此,窑湾人把古槐奉为镇子的庇护神。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1937年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窑湾,老槐树被炸的枝叶断裂横飞。之后整整八年,它没有绽放新芽,古镇人都以为它死了。可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老槐树竟然枯木回春,青枝绿叶生机勃发,一树槐花开得满镇飘香。这样有灵性的植物,怎能不仰视膜拜?

  傍晚,在运河堤岸俯瞰,窑湾灯火初上,深邃安详,青灰色的主色调和簇拥的古建筑还原出古镇的原始风貌,像王家卫电影里的经典背景。时光在这里溯流而上,无声回放着窑湾曾经的沧海桑田,和一个个古老美丽的传说。

  如今,苏北古镇的别样精致,红尘之外的一片净土,正诱惑着寻找心灵慰籍的现代人纷至沓来。窑湾,像一位撩开面纱的古典美人,素面朝天,落落大方,静候世人的鉴赏和品评。

  走进窑湾散文 2

  早上,爸爸早早地就把我叫醒了,我睁着朦胧的睡眼问道:“干嘛呀?人家正睡觉呢!”“今天我们去窑湾古镇……”“什么?”我刚听到“古镇”两个字,就睡意全消,“真的去古镇玩吗?”“那当然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啊!”我立刻起身穿好衣服。吃过早饭之后,我们一家六口经过一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窑湾古镇。

  窑湾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交汇处。频发的山洪挟裹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于是用泥土烧制砖瓦就成了当地人谋生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窑湾古镇有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民族史话馆、文革记忆馆、大清邮局、窑湾典当博物馆。

  进入窑湾古镇风景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炮楼,我们随着人群挤了半天才挤上炮楼。又挤了好长时间,才挤到用铜制做的古人和炮之间,我还和它们留影纪念呢!我和爸爸沿着河边走到一座咖啡馆前边,看见了小毛驴、黄包车,还有古时候新娘出嫁时才坐的轿子,特别漂亮。古镇的街道上非常热闹,人山人海,道路的两边有各种小吃、饰品、纪念品、琳琅满目,几百米的街道逛了一两个小时才逛完。

  景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信隆酱园店。满院子的大缸散发出一股很浓的酱香味儿。在我们拍照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不就是酱油吗!旁边一位工人师傅听到了,马上说道:“这不是酱油,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特产:甜油。它类似于酱油又不同于酱油……”还有绿豆烧,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绿豆做的点心呢,问了以后才知道是当地的一种酒,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喝了后,感觉像是绿豆烧出来的,所以叫“绿豆烧”,其实里面一颗绿豆都没有。这里的东西并不贵,云片糕、小炸鱼都很棒,糖葫芦也蛮有特色的,这里的人很朴实,服务态度也很好,我们买了一些甜油、绿豆烧、云片糕等特产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大家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这个当年非常繁华的运河古镇来看一看!

  走进窑湾散文 3

  上个星期天,我们一大家子人“自驾游”来到了徐州东面100多公里处的新沂市窑湾镇参观游玩。

  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不停的跑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骆马湖岸边。爸爸说窑湾是一个历史悠久著名古镇,可我怎么看它这么残破,不像个好玩的景点哪?

  下了车,七转八转,问了好几个行人才找到那条窄窄的小巷子,巷口一家小商店的主人说,这就是窑湾镇当年最繁华的商业街了。巷子的`最南头,相隔十几米,分别有两个木结构的门楼。上面的青瓦已经缺三少四的,门楼的木框架也很破旧了。

  门楼里面大约10米的地方,小路的路西,有三间高高的门面房,穿过房屋,就走进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面露天摆放着大约有五六十口大缸,里面全是腌制酱菜,许多缸的上面还盖着苇席编制的尖顶的遮阳盖子,就像“稻草人”戴的大帽子。缸里面的酱水被太阳晒着,发出一阵难闻的气味。妈妈告诉我,那是缸里腌制的酱菜正在发酵产生的气味。原来,商店里买的那些好吃的酱菜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二姨家的妍妍姐姐说,这里是他们的“老家”,他奶奶年轻的时候就住在那间不大的东屋里。姐姐说的时候显得很自豪。我们都在院子里照了像,留作纪念。

【走进窑湾散文】相关文章:

走进初三_抒情散文04-11

走进初三抒情散文04-09

走进夏天的散文初二随笔10-22

走进山野走进静美心境散文(通用43篇)10-10

我和奶奶走进麦地里散文04-12

走进人间天湖的散文随笔(精选10篇)08-25

月牙湾06-22

游马拉湾06-29

游西湾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