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书有益的散文

时间:2021-05-23 12:13:0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读书有益的散文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读书的“益”,不一定是具体可用的东西,读书从来都不是教你发财,而是看世界的能力。因为了解得更多,而知冷暖,明是非,能够接受世界上存在的多元的价值观,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理解他人与社会。慢慢的,会变得有趣、渊博、慈悲、心胸开阔。

读书有益的散文

  书读得多了,就像认识的人多了一样,发现书也有好恶之分,也有好坏之界。中国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有近三分之二的图书从面世就注定了堆落在书库的命运。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良莠不齐,有些书只是喧嚣的产物,有些是政治的产物,有些是权贵的产物,所以,我们常捧和常读的大都是人所共知的一些大家名著。

  读书的人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阅读者,这部分人会用客观的标准去选择读物,也会因为实际的需要而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通读某一套书、某一领域的全部书籍,比如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比如做节目的媒体人,比如研究史学和名著的专家·······另一种是感性的阅读者,他们会凭自己的生性和喜好去选择,因此,可能他们所读的书,可能会比较狭小,却着实能真正体会到无用之乐。

  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读书的选择更多地是以自己的喜好来做判定。当初在师范学校期间,一度沉浸在看“闲书”的自由中。没进师范之前,在那个唯读书高,考学校分配工作的年代,每每看到一本杂志或者一本课外的书,不管是有益无益的,适宜不适宜的,所有的这些书都会被家长呵斥,要好好读书,课外书就是“闲书”,是无用之书。上了师范后,终于可以自由地选择“闲书”,喜不自制。九十年代,是个文化发展极为繁荣的阶段,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各种学术和思潮,包括国内外文学名著和文化名人齐涌进中国。师范的图书馆里,放满了成列成列的外国名著,还有很多当时极为畅销的香港、台湾作家的书:琼瑶、岑凯伦、金庸、古龙系列丛书,席慕蓉的诗歌、罗兰小语、汪国真诗集·······那真是太多太多了。班上不少女孩子,除去练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如醉如痴。那时,我们正流行手抄本,大家用仅有的奖学金,买来精致的笔记本,一本一本地摘抄下去。还记得当时,我们每晚临睡前的'“卧谈会”就是谈论书和译制片,因为不少名著都是孤本,同寝室的同学自然成了最为团结的一党,大家一本一本地传着看,直到这个宿舍里的所有人看完,才将书交回图书室。阅读是有感染的,当时的我们,是完全凭着自己的兴之所至,选择读书,那是比电视剧还吸引我们的所在。

  工作后,我大都是选择和职业相近的书籍来进行知识的扩大阅读。家里书柜的藏书也是泾渭分明,分为几大阵营:教育类、社科类、理论类、哲学类、国学类。仔细分析,这一路走来,我经历了三种职业和岗位,我阅读书目的大体变化,是和我的工作和年龄阶段息息相关。每一人生阶段的读书选择,都应证了我每个阶段对特定知识的所需和体悟。

  白岩松的《白说》里有篇文章: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仰些什么。他对读书有什么好处,给了一个极为通透的答案“解惑、解气、解闷”,读到此段,我不禁拍案叫绝。

  “解惑”我是深有感受。面对林林总总的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无数挣扎和困惑。我信奉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读得太少,想得太多”。一本一本的读下去,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答案。原来,我对圣贤们写的那些经典国学书籍,迟迟不敢阅读,总觉得那是放在高堂之上的圣书,它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让我怯而止步。人到中年,本应不惑,但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来时去路时,依然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无意翻开《论语》的时候,竟然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安宁与答案。《论语》并没有那么高深和遥远,它可以是每个人的人生坐标,也可以是君主治世之道。不是吗?孝敬之道、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是我们每个生活在世上的人必须修炼的功课,也只有这样,则“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句话里,既包含了为人、为友之道,也包含了为官之道,人正则随者众。还有我们现在常说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不都是《道德经》给我们警示的道理。那些经典书籍里,自始自终充满着智慧,它洋溢在字里行间里。我们读书,是为了找寻自己的精神寄托,有时候是找寻自己困顿的答案,但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增加领悟生活的智慧。

  读书是件孤独的事儿,也是现代人面对孤独的一味解药。至今还记得陈道明的那篇《做点无用的事儿》,文中有句话:“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说得极是。生活在矿区,远离市郊,能自得其乐的事情不多。搓麻将成本太高又伤身,打球健身需要场地和时间的准备,书法美术需要有足够的兴趣和基础,各类文体活动则对设备和氛围有要求,这些消遣“解闷”的能事儿远不如读书来得容易。先不说省市图书馆里一年四季为市民免费开放可供借阅的海量图书,就算是自己从心选购的一些书,投入的成本是屈指可数的数百元钱。一本书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智慧,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窥见自己的内心,了解人性,解惑解闷,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有益的散文】相关文章:

朱自清散文读书心得09-11

关于读书的散文该怎么写12-04

朱自清散文读书笔记04-06

文化苦旅散文读书心得02-19

散文的读书笔记(精选6篇)04-17

优秀散文的读书笔记6篇11-23

沈从文散文集读书心得07-29

朱自清散文读书心得5篇11-23

朱自清散文读书心得(通用5篇)02-28

《毕淑敏散文集》读书笔记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