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水沟探源散文
扶风县绛帐镇古水村北边的莽原下有一个天然大水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却闻名遐迩。它离我们高中只有七八里路程,景致还算不错,就成了学生们常去的游玩地方。我记不清高中时去过了多少次,但独独对最后一次记忆犹新。因为那次,我不仅欣赏了水沟的全貌,而且探得了它的源头。
我同桌李保平是从外校转来的,没去过水沟,他听说那里的风景不错,一直很想过去领略一下,只是不知具体所在,好几次叫我带他去。马上快要毕业了,课业越来越紧,再不去也许就没机会了,就在那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与他相约去了。
我们沿着学校门前的渭汇渠,一路说笑着逆流行了不到半小时,再向北走约二百米,眼前出现一个大峡谷,将东西绵延起伏的高原给切断了。峡谷的入口处是两方池塘:一方池塘是养鱼的,水满满的,蓝悠悠的,看不见鱼儿的出没,只是池面鳞波闪闪,远处看去,仿佛撒满银片;另外一方池塘早已干涸,有些地方露出大片的黑色淤泥,有些地方纵横交织许多裂口,记得以前来时,这个鱼塘里的水还是满的,还有大片的莲叶与荷花在水中摇曳呢。保平说这就是水沟吗?他显然是有些失望,我说不是再往前走。
过了池塘,向北爬一个小土坡,就有一道三四米高的长满野花野草的大土坝横亘在眼前。登上大坝,脚下就是一片汪汪洋洋的湖泊了,一阵清风吹来,湖面荡起了不尽的涟漪。放眼北望,只能看到左右两个岸,却不见水的来头,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绿色的带子向峡谷深处钻去——这便是全镇里有名的古水水沟了。
“这水是哪里来的呢?”保平这么一问,就勾起了我要去探寻水源的兴趣。
我们沿着水沟西岸的山腰向北前行。脚下的羊肠小道曲曲折折、盘盘旋旋,忽上忽下似有似无。路的左边是断崖峭壁,右边就是好几米深的水沟了,稍不留神,就有跌入水沟的危险,幸好路边生长了密密麻麻的树木、藤萝及野草,才不至于让我们寸步难行。走着走着,忽然就到了另一番天地:眼前出现了一大块平地,是一大片苹果树,地头坐落着一个很简陋的土屋。我想这大概是谁家的苹果园吧。立马感到了口渴,想去讨碗水喝,走上前去,见门上挂了锁,就只好继续行路了。虽然,没能喝到水,我却由此想到了诗人陶渊明,想到了他笔下的桃花源,心想:既然这个地方名叫“古水沟”,历史肯定很早了,不知这里是否也住过隐士,如果有,会是谁呢?
穿过了苹果园,一个斜坡引我们钻到峡沟里去了。想不到本来还是很宽阔很平静的水沟陡然就变成了一条窄窄的水流淙淙的小溪,更想不到还有几个女人在这里搓洗着衣服,说着闲话。问了才知道,她们是前面沟老头村的。峡谷越来狭窄,我们就顺着溪流的来向往向前走。不觉就到了东岸的'山坡。没走上几步,半山坡上有一座庙,庙前有个凉亭。我们想在凉亭下歇会脚,走上前去就看见了亭里的一口井,井口上没有辘轳。没有辘轳怎么打水?掀开井盖一看,不禁吃了一惊,想不到这半山腰上的井,水位离井口还不到半米,手轻轻一探,就摸到了那温润清澈的水。这回我们俩都以为这口水井就是水沟的真正源头了。欣喜之际,一个农民伯伯从这里经过,说这只是一口吃水井,并非水沟的源头。于是,我想起了一个谚语:“井水不犯河水”。
我有些气馁,想要返程,保平却来了劲儿,说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放弃的话就可惜了,不如再往前走着看吧。继续前行,才没一会,我们就听见了水流的响声,下到一个小沟渠里。就看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泉眼,“咕咚咕咚”地向外冒着水。走上前去,又看见草窝里又有几个这样的泉眼在冒水。我想这肯定是古水水沟的源头了。不远处正好有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在放羊,经他证实确实就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为能找到水沟源头而高兴,就跪在那里,先用双手掬了泉水喝了一气,接着用泉水洗了手脸,然后就把水往对方的身亡泼洒了起来……
找到水源后,我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欢乐,忘却了时间正从我们手边流逝,忘却了长途跋涉的艰辛。
【古水沟探源散文】相关文章:
悠悠古泊情散文05-01
夕阳下的南溪古寨散文03-25
《水调歌头》古词鉴赏01-25
格拉古兄弟的故事11-21
《古别离》原文及鉴赏03-10
《古蟾宫·元宵》原文欣赏12-20
流芳万古成语解释01-13
参天古树童话故事10-29
古怨别孟郊唐诗鉴赏02-05
《越中览古》唐诗鉴赏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