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与助人的艺术散文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低谷时渴望有人同情、困难时希望得到帮助是人的一种天性,而乐于同情别人,热心帮助别人,则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不过,不恰当的同情,不合时宜的帮助,不但不会给人带来温暖,反而会给人带来伤害,带来痛苦,使人心生厌恶而不好表达。因此,学会同情与帮助别人,也是一门学问颇深的人生艺术。
同情与帮助别人都需要怀有一颗平等之心。弱者需要我们同情,难者有待我们帮助,但同情弱者、帮助难者不能有“我是强者”、“我是胜者”的优越感,更不能怀有“看他可怜”的心态。权贵对下属的赏赐,富豪对饥民的施舍,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之感,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同情与帮助。对不幸落水之人,我们只需默默地伸出友爱之手援其上岸,而不必喋喋不休的'去追问其落水的原因、落水后的无措、被救上岸的感受,也不必泪眼淋淋地呵护其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同情应该像一缕春风吹拂其悲伤的情绪,帮助应该像雪中送炭温暖其寒冷的心田,使其自尊心在我们的同情与帮助下得以复苏、得以唤醒、得以增强,而不能像一股潮水去淹没其心房,冲击其自尊。否则,会使其感到一种压力,一种憋闷。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许多城里的孩子并没有把乡下贫穷的孩子看成是困难的救济对象,向他们捐赠书本、文具也不是因为看着他们可怜,而是真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要“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刻苦自立、奋发向上的精神。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与帮助就应该像这样,形成一种心灵上的相互交流,而不应该是单向的救济与施予。
同情不能沦为溺爱。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在他所著的《良心磨练》一书中说:“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有可能挫伤一个人自信自强的能力,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他的发展。”同时又强调:“真正的援助必定能促成自助,能够促成自助的援助才算是真正尊重人的援助。”因此,我们同情和帮助别人不仅要恰逢其时,更要恰到好处,而且应该重在精神援助,妙在同而无迹,助而无痕,真正使人扬起生活之风帆,做到自立自强。
同情要联成“屏障”。一个人的同情与助人之心就好比一粒沙子,即使贵如金子,也难以抵挡不幸潮水的冲击;众人的同情与助人心联在一起就如同一道“屏障”,巍然护卫着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安宁。当我们把体现同情心的个人助人行为汇集成社会行为时,就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放大效应”。加入希望工程,点燃了民族未来的希望火炬;投身扶贫行列,催动了全民共富的滚滚车轮;参加关爱活动,护卫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正是通过这些社会性的援助行动,我们才走出了过去仅仅同情和帮助亲人和熟人的狭小天地,克服了同情人时隐时现、帮助人时弱时强的不稳定状态,进入了一种坚定、自觉、博大的全新境界,因而使我们的同情之心和助人行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现实动力。
我们在同情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感到自己心灵的提升,也会体会到大千世界的美丽,更能感悟到人间社会的温暖。
【同情与助人的艺术散文】相关文章:
晒幸福的艺术散文12-15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解析01-31
与茶有约散文11-19
裁剪与制约散文11-17
独与立散文11-15
女人与浪子散文11-15
分别与离别散文11-07
门与路散文11-04
人与风景散文12-19
遇见与风景散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