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张良用素书成就刘邦帝王业散文

时间:2021-05-10 18:04:1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张良用素书成就刘邦帝王业散文

  日前,温总在记者会上,引用了一段话:“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这段话出自《素书》。

张良用素书成就刘邦帝王业散文

  《素书》这本书,据传是汉代黄石公所著。之所以说“据传”,是因为这本书出世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西晋时,天下大乱,有盗墓贼将汉留侯张良的坟墓打开,在盗取墓葬财物时,发现张良头底下枕着一本书,没有作者名字,因为同时和这本书一起埋葬的还有一块黄石,因此后人把作者名恍定为黄石公,于是传著于世。

  据旧史传闻,张良得到这本书也很传奇。

  相传,黄石公当时在下邳一座叫做圯桥的地方见到张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可传之人,见到张良第一印象是不错的,为了进一步考察,黄石公故意将自己的一只鞋扔到了桥下,对张良说:“小子,把鞋给我取回来。”张良感到很意外很不解,但还是强忍着不快跳下桥把鞋捡了回来。老人叫张良给他穿上,张良更加意外,也还是跪下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走了一里多路又返回来,对着张良说:“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期此。”张良觉得老者很怪,但是在第五天一大早还是到了约会的桥上,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姗姗来迟,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还是回去吧,再过五天还在这里约会,你可要早点来啊。”到了那天,张良在天麻麻亮公鸡打鸣时就去了,可还是晚了,老人又叫张良过五天再来。五天后张良半夜就到了桥上,过了一会儿老人才到,见到张良高兴地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说着给了张良一本书,道:“可以成就帝王业。”又说:“十三年后你到济北的谷城山下来见我。”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天亮后,张良赶紧打开书读了起来,发现是一本奇书,内容精深奥妙,用了很长时间张良觉得读懂了,就开始去云游各地,游说各路诸侯、达官贵人们,可是大都不识货,到了刘邦那里,刘邦觉得张良是个人才,由此,张良帮助刘邦解脱了鸿门宴的危难,说服刘邦销毁了六国印,打破了诸侯割据,打败了西楚霸王,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王朝。十三年后,张良到谷城山,却没找到老人家,于是他在山上取了一块黄石拿回家供奉起来,待张良死后,他的家人把这块黄石和那本书作为随葬品一起埋葬了。因此后人就把作者呼为黄石公。

  为什么张良没有传给别人呢?书上还有一条类似咒语的话:“不许将此书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果所传非人,必将受其殃祸;如果有合适的人而不传者,也必定受其殃祸。”张良因此认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才,故而告之家人死后把书随葬。过了五百年的西晋,因为有人盗墓这本书才又在民间流传,因为这本书仅仅是简略的语句,没有大智慧的人根本无法了解使用,可以说都是“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因此不能理解。

  黄石公一定是秦朝时期一位世外高人、一位隐士。

  温总提到的那句话,取于“正道章第二”。《素书》共分六篇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六篇名称分别是: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义章第五、安礼章第六。

  温总提到的这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说的是一个人不论什么地位、职务、岗位,都要忠于职守,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如果你认定你的决定是正确的话,就一定要坚持,百折不挠,誓不回头。

  人们都必须要问自己,不论自己的能力大小如何,做到守职而不废了么?如果轻视或者不热爱这份工作,很可能永远不能做到专心以致极致。将小事做到极致是很多人会忽视的。如果一心只是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肯定会了无踪迹;如果甘于淡泊,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积累起来回报会不期而至。抱定这个信念永不放弃,这就叫做“处义而不回”。

  有人问我:《素书》真的那么精奥,那么有用,能成就帝王业么?那么,我们就看看张良是如何运用《素书》的要义,协助刘邦成就帝王业的.。

  《素书》里说:“阴计外泄者败”。当韩信攻打下齐国以后,他仗着自己执掌兵权,功劳盖世,帮助刘邦收复了很多地方,就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看到韩信的书信大为恼火,当着信使的面就要发作。张良看到后,知道刘邦的心情,但是他立即阻止了刘邦发作,张良知道,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江山要靠韩信去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啊。但是这种意思有点“阴”,因此不能说破,他就用大局意识暗示刘邦答应韩信的要求。因为如果不答应,韩信会拥兵自重,说不定会改写了历史的。刘邦封了韩信齐王,韩信才尽心尽力打败了项羽,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到了西汉江山初定后,许多人对于刘邦没有及时封赏心存怨恨,有些人甚至密谋造反。张良力劝刘邦首先封赏了雍齿为什方侯。这个人历来和刘邦不和,成见很深,刘邦听了张良解释“小怨不赦,大怨必生”的道理,欣然答应了。众人见到连雍齿都封了侯,自己就不在话下了,因此防止了一场内乱。

  《素书》里有一句话:“决策于不仁者险。”当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刘邦一筹莫展,这时有个叫郦食其的谋士建议:刘邦分封已经被秦朝灭掉的后代,争取这些人的支持拥戴,和项羽抗衡。刘邦病急乱投医没多想就答应了。张良认为分封这些后代后患无穷,一旦打下了天下,早晚会陷入诸侯割据的混乱时代,违背了历史潮流,于是他运用了这句话说出了这种建议是对于大事不仁的,必然造成以后的“大险”。智无远见,必有危亡之事发生。后来汉朝各王作乱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这是张良在刘邦准备废太子立如意时,运用《素书》这句话说服刘邦的。刘邦看到太子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长立幼,张良认为这样无疑会引起后代之间无休止的争斗,刘邦听从了张良的意见,没有废长立幼。

  《素书》里说:“吉莫吉于知足。”汉天下已定,刘邦论功行赏,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从《素书》里学到许多福祸、成败辩证关系的道理,懂得位高权重的危险性,所以他坚持不受,只提出了愿意受封留县,因此后世史称他为留侯。张良功名成就后,觉得《素书》中说的“绝嗜禁欲,所以除累”道理深远,这是一切位高权重之人明哲保身的原则。所以从建立汉朝后,张良多数时间称病不出,远离一切是非,几乎抛弃了全部的荣华富贵,逍遥自在地在留县度过了一生。

  张良在西汉建立后,因为学习了《素书》,保住自己避免“高鸟尽、良弓藏”的铁律步韩信后尘,可以说真是大智慧。

  自汉朝以后,社会上诗词歌赋文章逐渐曾增多,但是真正能认识宇宙大道的,几乎寥寥无人。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代的裴度等等著名臣相,除了治理国家上功绩卓著外,他们的著作、言论几乎没有见到对于宇宙大道的见解,依稀之中连皮毛都没有涉及,可见,这本书不传予不道、不神、不圣、不贤的原因了,原来这样的人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出现,也许,这就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代有贤人出的道理吧。

  道的把握,存乎一心,恍恍惚惚有其道而不知其道,证道又离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法必正心术才正,心术不正,把《素书》倒背如流也是没用的。

  现在有些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智慧无穷,须知,由于道不正而至心不正,到头来必然树倒猢狲散,大起来说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小起来说,也是能人渐去,事业凋零,最后剩个孤家寡人。

  《素书》不素,看你能不能学到一点点皮毛,如是,也会助你一臂之力的。道要正,心要正,《素书》就会传给你。

【张良用素书成就刘邦帝王业散文】相关文章:

刘邦进咸阳01-09

张良择留的故事04-22

张良与老人寓言故事11-12

刘邦进咸阳的故事10-21

刘邦沛县起兵的故事07-11

刘备和刘邦的差距05-10

刘备和刘邦的关系05-10

戏弄帝王将相的女人04-23

刘邦约法三章04-22

《庄子》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