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时间:2021-08-12 08:32:59 日志日记 我要投稿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导语: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下是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欢迎大家的阅读及参考。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7月4日

  骄阳似火,如同我们心中的按捺的激情。清晨七时许,就早早吃完了早餐,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待校车的到来。大家都带了许多行李,欢声笑语地谈论着,对于此行都怀着一份兴奋和期待。

  随着行李都放上了车,大家集体拍完了照留念后我们就正式登上了校车,缓缓离开了校园。看着窗外退去的风景,我有种离校回家的错觉,可是,我这是要奔赴赣州宁都参加社会实践服务。我放弃了早些回家的机会,克服了怕苦怕累的心理障碍,毅然决定参加这次活动,就是因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懵懵懂懂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们已经享受了社会提供的福利这么多年,此时不正应该要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吗?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即是青年,就要担当。

  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点是对坊中学,对坊中学是宁都县的一所普通中学,校园并不大,只有少许几栋教学楼,当我们下车时,正是学生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他们纷纷跑到走廊上,带着探许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才会对我们的到来如此惊诧。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广阔,知识是如此的博大,如果能对他们产生一点点冲向外面,探索知识的影响就足矣。

  今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有了挺多感悟。我也是农村的孩子,自小在农村长大,在农村上学。农村生活可以说是我童年的全部,但长大后脱离了农村,且家乡也日渐发展起来,对于以前的艰苦慢慢淡忘。此次来到对坊中学,发现他们现在的生活条件竟如我小学时期一般,而现在我所念的小学、中学,设施都有了很大地改进,逐渐接近市级水平。时光仿佛倒退了十几年,我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孩童,我曾无数次想过,倘若我没有努力学习,考出县外,考出省外,我就只能禁锢在乡下的圈子,领悟不到书本的真理,听不到大师的话语,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可悲的事。

  7月5日

  早晨六点,天刚刚亮,我们就已经起床,准备妥当后于对坊中学教学楼前方集合出发晨跑。六点多的对坊,并不如我想的那般宁静,许多居民都已经起床买菜煮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在中学门口,还有一对中年夫妇在打羽毛球,果真是“一日之计在于晨”,“生命在于运动”。

  大约八点多,我们就背起背包正式出发了,今天的目的地是黄石乡,到那去寻访傩文化,并在行走过程中一路发放儿童暑期安全宣传海报,宣传安全教育。黄石乡距对坊中学差不多十公里,我们一路上笑谈高歌,到了居民区就去了解情况并进行宣传教育。当地村民十分地热情地问我们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虽然语言沟通存在着障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我们更多地用肢体、用眼神进行对话。

  我们最终目的地是观音庙,看到观音庙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因为它并没有完全建好,只是坐落着一个“框架”。庙旁阁楼内住着两位老奶奶,从她们口中我们知道,这座庙有了一千年的历史了,以前是香火鼎盛,热闹非凡,可现在已成为了人迹罕至之地。在2011年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善男信女的捐款决定翻新重修,设计蓝图各项工作也准备妥当,可是在建了一半的时候由于缺乏资金等各种原因半途而废,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

  听老人带着心酸娓娓道来这段历史,心中感慨万分,我们决定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对这一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呼吁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以圆老人家的遗憾。

  最后,老奶奶还热情地拿出西瓜、花生、凉茶来招待我们,我们自然不想消费老奶奶的任何东西,只是盛情难却,人情暖心,无法拒绝。我们凑了百来块钱拿给老奶奶,聊表感谢之意。

  今日,我最深的感受莫过于黄石老乡们带来得温暖,他们对只见一面的我们,如此不吝惜地倾泻他们的热情,我亦会尽我最大的诚意以行动作有力的感谢。

  7月6日

  感觉时光突然变得漫长,好像我们团队已经在一起很久了一般。陌生感早已褪去,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我们都在一起,一起跋涉长途,一起笑闹高歌,一起寻村访户。

  今天我们同四位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还有对坊中学校长的女儿一起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前往胡屋村调查当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福利等问题。途中我发现了许多在建或已建好的楼房,低矮小屋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正在不多加快……

  在胡屋村的入口,我们还发现了一家养蚕的农户,他们邀请我们进屋去歇息,并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养的蚕,最后,队中的几位男生还帮他们采了桑叶。

  今天宁都的发布了高温预警,太阳之烈让人难以想象。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一滴一滴地落下,背上阵阵发烫,从未经历过如此辛苦的我不由得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可看着行进速度仍不减的队伍,我咬紧了牙关,坚持到了最后。不由得说这样的经历真是人生难得一遇,有那么一群人陪着你一起走过最难熬的时刻,青春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例如语言不通,交流困难,都为我们调研活动的开展增添了阻力。但还好友当地的小朋友给我们充当翻译,以不至于一句话都说不上。有些农户还特别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到家里去歇息作客,我们因为时间有限,亦不愿过多麻烦村民,就婉拒了他们,但心中的感激仍无限在放大。

  7月7日

  七月七日,上午停电,高温达三十五度以上,应该是来对坊这么久以来的最热的一天。由于昨天晚上刚下了整夜的暴雨,空气特别干净,天空几乎见不到一朵云,晴朗得让人发慌。

  耳边知了叫个不停,校区静谧无风。早晨八点半,我们分成了两队,一队前往探望孤寡老人,一队去给在地里劳作的农民送水,整装待发。我在寻访孤寡老人的`一队,我们走访了许多老人的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特殊的老奶奶,她有着深陷的眼窝,佝偻的身躯,白了一半的头发。她一个人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中,虽然子女有了楼房,也想要接她过去住,但她仍是执意留在这小屋中,也许是因为习惯,也许是想守护、纪念些什么。

  老人家年迈无力,只能勉强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她的屋内昏暗,只见一张床和几张凳子,屋角结着蜘蛛网,院子内杂草疯长。我们决定帮助老奶奶清理屋子,除去杂草。因为缺少锄头等工具,我们只能徒手而拔,拔完后两手通红,火辣辣地疼,有些人甚至出了血。事后,看着我们的战果,我们都开心笑了。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我们能干,受此激励,疲惫感都一哄而散。

  今日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能有所为,真的实实在在地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说空话、走形式。所谓的“中国梦!青春梦!”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7月8日

  七月八日,一样的高温,一样的热情。

  今日一大早,我们就坐车经过一个小时从对坊抵达宁都。到了宁都大家都非常兴奋,我们的第一站去了宁都水口塔,该塔最早建于明代,在清代时经历了翻修,塔内四口相通,曲折环扣,如入迷宫一般。不由得让我佩服古人的智慧,抚摸着青石砖,仿佛感受到了百年前的温度。探着黑暗,我们爬了近千层阶梯上到了顶层,在上面俯瞰整个大地,确实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们思索了这座塔的文化价值,由此引申到经济价值,大伙头脑风暴讨论如何让这座塔火起来,十分有意思。

  紧接着又去了宁都商贸城,我们采访了一些小店的老板,向他们请教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等知识,通过该次走访,我初步了解到,电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消费者、价格、物流几个方面。电子商务的消费者不同于传统商务的消费者,他们是高度游离的,不需要任何转换成本;而价格一直是电商的最大优势之一,为了占据市场份额,价格战不得不打;物流也逐渐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与高效优质的物流商合作也成为吸引客户的一个手段。

  而宁都因为经济欠发达,在劳动力、物资价格方面较有优势,而其他方面存在着较大阻力。

  在下午,我们又急忙赶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震撼地感受到了当年战斗的不易。

  通过今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后才能真正在你脑中扎根。

  7月9日

  随着活动的结束期不断临近,我们愈来愈相互珍惜能在一起的日子。

  上午,县里的领导来对坊中学看望我们,我们向领导汇报了近日的活动详情,老师听后十分肯定我们的实践成果,并带来了“青春三下乡”纪念服亲手发放到每个人手中。

  下午我们先前往敬老院,带去了许多水果、补品。队员们还准备了节目表演,在与一位老奶奶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在敬老院里因为年纪较大有时会被年纪稍小一点的老人欺负,老奶奶边说边落泪,我们在旁听的也感到十分难过,老人向我们倾诉了许多在敬老院内生活的感受,我们了解了老人的困难后把情况反映给了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听,还帮老人出了许多“点子”防止被伤害,希望能够对老人有所帮助。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位留守儿童的家中,当附近的小朋友看到熟悉的我们时,纷纷喊着“老师”跑来,屋内一下子就聚集了一大帮孩子。沈文涛组织小朋友们唱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歌声响彻在整间屋子中。场面太温馨,让人不由自主的展开笑颜。

  今天又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有感动有温暖有落泪。

  7月10日

  不想告别。

  总是在习惯了不舍了之后日子匆匆,好不容易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无法割连,倒是要分离的时刻了。世事总是这般规律,予你残缺,予你遗憾的美。

  回顾这六日以来,我们走过了无法估计的路程,唱过了无数首青春的歌。我们与孩子打成一片,我们给他们传授知识,他们给我们带来欢乐。我们给孤寡老人送去慰问之情,感动与辛酸并存,快乐与伤感同在。我们去村落寻找古文化,尽管尘土飞扬,骄阳似火,仍不能停止我们求知的欲望。我们深入到农村基层中去,到访每一家,了解当地的福利保障落实情况,希望用我们的力量为村民做一点事。

  我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我为对坊中学落后的条件设施而惊诧;我还记得我们去祭拜观音庙是老奶奶真诚的热情;我还记得七七事变纪念日那天我们给孩子上的那堂难忘的课;我还记得走访胡屋村做调查时听不懂方言时的窘迫;我还记得为敬老院老人表演时老人脸上的笑容;我还记得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时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太多太多,我好怕,怕我一不小心就把它忘却。我只恨我自己没有一支神来之笔,记录这每一分每一秒。

  说这几天是我自我出生以来过的最充实而又意义的几天一点都不为过,这段经历的财富值无法衡量。

  谨以此文,提醒我不要忘却。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相关文章: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精选九篇07-03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04-0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日记范文06-07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6-0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03-07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04-02

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日记07-0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总结03-31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