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带反思」

时间:2021-03-31 13:27:46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带反思」

  板块一:导入课题,初读感悟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带反思」

  师:同学们好!(课前,班主任已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我)我不是一位老师,这是我第二次登上讲台,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共度这40分钟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指着“都”字),这个字念什么?

  生:du(一声)。

  师: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都市。

  生:首都。

  师:什么是首都?

  生:一个国家的中心。

  师:音乐之都是什么意思呢?

  生:音乐的首都、音乐的中心。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沉默半天后,有一人举手)

  生: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

  师:很好,很会提问题,真是一位聪明的学生。维也纳大家听说过吗?听说过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维也纳是什么样子的。

  (无人回答)

  师:大家还不是很熟悉维也纳,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位于多瑙河畔。它以精妙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建筑之都”的美称,又以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化之都”,还以富丽华美的装饰被称为“装饰之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维也纳的图片)

  师:维也纳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建筑也很有特点,而这篇文章中,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的是“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文章已经发到同学们手里了,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那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呢?一会儿,我找学生分段朗读。

  (生不是默读,而是小声朗读)

  反思:我明明说的是默读,结果学生纷纷小声朗读。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还是学生习惯了拿到一篇文章先小声朗读?我想打断学生,改为默读,但既然这么多学生都听成或默认应该小声朗读,那就尊重学生的选择吧。课后细想又觉得,当时为什么不问问学生——为什么小声朗读?是听错了,还是习惯使然?

  板块二:品词析句,积累语言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词语。

  (课件出示:阿尔卑斯、北麓、多瑙河、生涯

  波光粼粼、装饰、博物馆、草坪

  街头巷尾、飘溢、华尔兹、露天

  星罗棋布、掺和、圆舞曲、镂花)

  师:我找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大家认真听,看他读得对不对?

  (三位学生朗读,出现不同的错误,同学们踊跃纠正)

  师:好,现在,我找同学分段来朗读课文。注意,这篇文章中有很多长句子,想要读得流利,就要注意如何正确断句。谁先来读第1段?

  (生读第1段)

  反思:第一次试教,在梳理文章结构时,学生感到相当吃力。比如文章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说明一个特点?文章四个方面材料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对文章结构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次试教时,我毅然采用这种相对落伍的方法——读一段处理一段的字词,概括段落大意。然而,前面几次设计,我是努力规避的。

  师:大家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话特别重要呢?

  生: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

  师:为什么觉得它很重要?

  生:它是总起的一句话。

  师:哦,是统领全文的一句话。这种结构形式叫什么啊?

  生(纷纷):总分。

  师:看来大家对总分结构很熟悉了。我们来看第一段。作者要介绍的是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但是这一段并没有提到音乐,而是介绍了维也纳的位置。这一段中有几个词特别美,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哪些词让你觉得维也纳特别美?

  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师:去掉这三个词,我们再来读一遍。

  (出示课件)

  师:加上这三个词以后,有什么不一样?

  生:让人觉得维也纳很美。

  生:让人体会到作者对维也纳的喜爱之情。

  师:对了,加上这三个形容词,文字就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如果只有小盆地三个字,文字就很干瘪,加上“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小盆地一下子就丰满了,仿佛就在眼前。“波光粼粼”这个词呢,大家想象一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微风吹过,河面上的波纹闪闪发光,煞是好看。一下子,我们脑海中就形成了一幅很美的画面。所以,我们以后在遣词造句时,也要努力给读者一种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看到、听到一样。好,我找位同学来读第2段。

  (生读第2段)

  师:这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哪个句子非常关键?

  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师:对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这一段也是一个总分结构。看“摇篮”这个词,我们都听过“摇篮曲”吧?在这里,这个摇篮是婴儿睡觉时妈妈摇动的篮子吗?

  生:不是。

  师:那这个摇篮是什么意思呢?

  生:发端。

  生:起源。

  生:源头。

  生:最开始的地方。

  师:摇篮在这里是发源地、诞生地。比如,井岗山是革命的摇篮,少年宫是我成长的摇篮。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第3段?(生举手)我找一位不举手的同学怎么样?(指着一位低头的学生),你来给大家读读?

  (生读第3段)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师:(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这也是一个总分结构。在这一段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

  生:装饰。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一样吗?

  生:(稍稍沉默后)不一样。

  师:那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第一个装饰是用音乐装饰,第二个装饰是用音乐符号装饰。

  师:嗯?是装饰的材料不一样?

  生:(笑)不是的。

  师:那这两个装饰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个是把它装饰起来的意思,第二个是被装饰好的意思。

  师:哦,您是这么认为的啊?谁还想要补充一下?

  反思:其实学生回答到这儿的时候,意思基本明白了,只是表达欠妥,我应该及时纠正这位学生的回答,引导他完成逐步精确和规范语言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接招,只好找下一位学生来补充。对于这位学生来讲,失去了一次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生:第一个是打扮的意思,第二个是打扮成的样子。

  师:谁还想再补充一下?

  生: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

  师:你太厉害了,看出了词性不同。对了,第一个是动词,是打扮、装扮的意思;第二个名词,是装饰品的意思。好了,我再找一位同学读一读第4段。

  (生读第4段)

  师:这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

  生: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师:(板书: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我们来看一个句子,我找位学生读一读,注意要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来。

  (课件出示含有“掺和”的句子,生读)

  师:掺和是什么意思?乐声和花草的芬芳能不能掺和?

  生:(纷纷)不能掺和。

  师:为什么不能掺和呢?

  生:因为一个是用鼻子闻的,一个是用耳朵听的。

  师:哦,不能掺和啊?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一片沉默)

  反思:学生为什么会沉默?是我的提问方式欠妥,还是这个问题难度过大?

  师:客观来讲,乐声和花草的芬芳当然不能“掺和”,但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想要告诉我们,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试想,在夏天的夜晚,没有视觉的干扰,我们静下心来感受这“声”与“味”的掺和,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啊!我们再来看一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师:“这几乎成了惯例”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意思表达得不一样,如果没有“几乎成了惯例”,就成了每次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了。

  师:哦,意思不一样?那惯例是什么意思呢?

  生:每次都这么做。

  师:是每次都这样做吗?

  生:是大部分情况下都这么做。

  师:是大都这么做,常常这样做。刚才那位同学说了,“这几乎成了惯例”表达了这样做很普遍。那好,现在,我把这个句子改一改。(课件出示: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经常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样是不是就表达了常常、经常这样做的意思?这两句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还不一样?为什么呢?我先找个学生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生:因为“经常”没有“几乎成了惯例”,次数更多。

  师:哦,您是觉得,“这几乎成了惯例”比“经常”的频率要高。还有谁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把“这几乎成了惯例”放到最后,重点强调了演奏的频率。

  师:您是觉得在语气上有所不同?您是觉得意思相同,但表达的语气不同,是吗?

  生:是的。

  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呢,在意思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刚才那位女生坚持认为,在表达的频率上有所不同,我也表示认可。关键在于,这两句话在语气上的不同。把“这几乎成了惯例”单独拎出来放在句末,有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虽然意思基本相同,但是在表达的语气上有强弱之分。今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要格外注意句式的变换,要用心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意思表达和语气强弱上有什么区别。能够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我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反思:“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此句不同于常规表达,是个陌生化句式。“这几乎成了惯例”置后有强调、加强语气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让学生体会不同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细微差别,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但是,在处理中却出现严重失误。

  本来,最初设计的问题是“这几乎成了惯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但是,又担心同学们会纠结于意思表达上的不同。为了把问题的答案指向语气不同,我又设计出示一个意思表达相同的句子,也就是把“几乎成了惯例”改成了“经常”,从而让学生通过对比读来体会语气的不同。结果,两次执教都出现同样的问题——学生依然纠缠于“几乎成了惯例”和“经常”在频率上也就是在意思表达上有区别。课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对惯例的理解有误,才导致犯下严重错误。“惯例”是指“一向的做法”“常规”,而我却把它理解为“通常做法”,再经过“几乎”一词“稀释”,就变成了“经常”和“常常”。事后,认真琢磨,方才悟出这样处理有些不妥。目前,我依然没有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但是我知道纠缠于“几乎成了惯例”和“经常”,哪个表示的频率更高,显然偏离了最初设定的目标。

  板块三:梳理脉理,读写结合

  师:现在,我找位同学读一读第5-7段。有同学一直在和同桌说话,我找他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

  师:这三段说的是不是一个意思?

  生:是的。

  师:说了什么?

  生: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师:(板书:音乐厅和歌剧院星罗棋布)星罗棋布是什么意思?

  生:像星星那样多,那样密。

  生:像星星和棋子一样多,一样广。

  师:星罗棋布就是,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我们来回顾一下整篇文章。文章开头第1自然段第一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是这篇文章的总述,第2到4自然段,每段的第一句话也是该自然段的总述。第5-7自然表达了一个意思,而第5段的首句呢,也是这一段落的总述。可以说,这篇文章将总分结构运用到了极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以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作者要写什么。

  生: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

  师:可以使表述更有条理,脉络更清晰。好了,我们再回到课始那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呢?概括一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了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的。

  (生根据板书概述文章内容)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作者是怎么组织这四个方面的材料的?这四个方面的材料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生沉默)

  师:大家看一看,先是说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然后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再接着说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最后又详细写了歌剧院和音乐厅,这四个方面的材料之间是有着什么样关系呢?

  (生沉默)

  反思:第一次试教时,学生提出了从大到小的关系,让我颇感意外。第二次试教时,学生全体沉默。是这个问题真的难度太大,需要放弃?还是缺乏有效的引导?

  师:是不是从大到小,或者说从点到面的关系啊?先从一个大的方面来写,然后再到具体的事物,这就叫从面到点。大家再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不从小到大或者说从点到面呢?为什么不把写歌剧院和音乐厅的'部分放到第一部分呢?为什么要把金色大厅放到最后?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呢?

  生:因为歌剧院和音乐厅很漂亮。

  师:哦,您是认为比前面的更值得写?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沉默)

  反思:两次试教,第一次,学生的回答基本与提问无关;第二次,学生集体沉默。看来,这个问题难度过大,而且我的解读过于主观、过于强势,这种主观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的手段,或许在成年读者中也很难达成共鸣、获得认同。

  师:在歌剧院和金色大厅这一部分,作者分别展现了它们的富丽堂皇,着墨较多,放到最后会使结尾更有份量。再加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是音乐圣殿,全世界的音乐家们都以能在这里举行音乐会为荣。尤其是最后一句“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观众”,更有利于揭示主题——真正的音乐之都。每年成千上万的人都往这里赶,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音乐之都啊。

  师:现在,我想问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记叙文。

  师:是记叙文吗?我再找位同学来问问。

  生:记叙文。

  反思:这一个问题也很出乎我的意外。我原本以为学生会在说明文和散文中间摇摆,没想到他们竟然给出记叙文这样的答案。我当时有点蒙,事后反思,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说明文”,真正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结果,由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五年级了,学生应该对文体有个大概的了解,不妨简单给学生作一下介绍。

  师:怎么大家都一致认为是记叙文呢?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在学习一篇说明文时,不仅要理解作者介绍的内容,还要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其中哪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一篇说明文呢?

  生:可以用总分的结构,使表达更有条理。

  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说明。

  生:可以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

  师: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篇文章中也使用了,但是,老师并没有讲到,这位同学帮我很好地做了补充。除了要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在结构上,我们还能梳理出哪些有用的知识呢?

  生: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师:很好。维也纳有许多值得说的特点,比如“建筑之都”“文化之都”“装饰之都”但是作者只抓住了“音乐之都”这一个特别来介绍。这就叫做什么啊?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不能面面俱到。在确定了主要特征之后,还要怎样来介绍呢?

  生:从不同角度来介绍。

  师:对了,还要从不同角度来说明这个特点。比如这篇文章,作者就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的。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习到写一篇说明文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第一,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使讲述更有条理;第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不能面面俱到;第三,要从不同角度介绍事物的主要特征。(课件出示)好了,谢谢大家,下课。

  反思:第一次试教时,过于紧张,过于关注自我,导致课上得糟糕透顶。30分钟后,就傻傻站在讲台上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要停上几秒钟,才能想起来下一句说什么。再加上,上课之前,学校已经讲过这篇文章,很多问题我一张嘴,学生就回答得标准答案一般,感觉像是在糟蹋学生的宝贵时间,只想匆匆忙忙走完教案了事。课后,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提了许多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内心也十分感激。修改整理后,我再次执教了这节课。在此,也特别感谢姜会雁老师,在文本解读、板块设置、问题设计上,给予了十分细致的指导。课上得不好,不是师傅的错,是徒弟实在能力有限。

  上课前,我提醒自己:放慢节奏、关注学生、注意聆听。这次,终于用时55分,“流畅”地上完了这节课——不卡壳,没短路,尽管问题多多,但总算一气呵成。“流畅”当然不是教学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但对我来讲却是首要目标。

  除了“流畅”,接下来,还应该做哪些改进呢?

  第二次试教的这个班级,70多个学生,从头到尾,只有十几个学生积极回应,有十几个学生从头到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剩余学生偶尔低头看文章,偶尔抬头看我,他们是在听我讲吗?我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对我讲的内容没有兴趣?如果学生自己学这篇文章,他们会怎么学?我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很多都是完全不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呢?当然,整节课存在很多问题:牵引的痕迹过重,教师强势掌控课堂,等等。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关键在于,怎么改?“所有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都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所谓的“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绝不仅仅是死的概念和知识,它还要变成鲜活的技术和能量,唤醒学生,点燃课堂。

  我知道,离及格的课堂教学,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但我更希望每走一程就有一程的收获,这样才能看到希望,才能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