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莫高窟》教学反思(分课时)

发布时间:2017-12-08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和“莫高窟”是中国西北一个文明遗产所在地不一样,“《莫高窟》”是一个文本,设计教学前,我对这个文本略加分析:

  这是一种介绍、说明性的文本,即它的类,是比较宽泛的说明文;与之同类相似的,是《兵马俑》,宽泛地讲,也包括《九寨沟》这样的风景点介绍的文本。

  这个文本的整体特点是:以空间结构为顺序,采用与叙述不同的共时解说(即各段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总-分-总结构。其“分”而具体写的部分,分别讲了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部分。

  在彩塑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游客赞美)相结合,突出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维妙维肖这三个关键词。

  壁画结构与彩塑基本相似,关键词是宏伟瑰丽、内容丰富多彩、精美、灿烂辉煌。

  藏经洞部分的特点是:面积不大、藏宝丰富、命运坎坷。其中的失宝,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余秋雨比较著名的《道士塔》一文,虽考证并非严格,但因感情充沛而深得人心。

  就课文而言,结构清晰,脉络井然。很多语段、句段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范本。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的词串,由词语入手,通过读——理解——再有感情读这几个环节来完成词语的教学。然后引词入段,在读准音,读通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彩塑”和“壁画”构段上的共同之处:都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渗透概括段意的方法:用文中的总起或总结句来概括。“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构段方法,就是希望在阅读中悟到写的方法;第一次引导他们找文中句子概括段意之后,在学习后面几个自然段时,他们一下就知道去找总起或总结句来概括了段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打破了常规的第一课时最初环节的设计,导入揭题后,我进行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通过读——悟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来想象、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学生抓住“492”这一数字知道莫高窟的洞窟很多;从“悬崖绝壁”一词知道了莫高窟的洞窟在高处,还想象到古代劳动人民为建莫高窟付出很多艰辛,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干;从“四周布满沙丘”一句知道莫高窟身处茫茫的戈壁大漠。学生对“蜂窝似的”体悟不出什么,我就利用媒体,一出示蜂窝,学生马上就领悟到“蜂窝似的是说洞窟又多又密。”至此,我抛出“现在,你知道莫高窟这一名称的来历了吗?”学生争相发言,答案非常正确:“这些洞窟修建茫茫的沙漠,在又高又陡的绝壁上,故称其为莫高窟。”最后,请学生找出总起句来概括出段意。

  文中的“飞天”“帛画”“刺绣”离学生生活较远,我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图文结合,让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些词语,还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很自然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莫高窟》一课用总分总的结构向读者分别介绍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藏有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如何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瑰宝产生民族的自豪感呢?备课时,我反复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和《莫高窟》,上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随着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莫高窟中惟妙惟肖的彩塑和壁画中的人物从昏暗的洞窟中向我走来了!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看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

  于是,我搜集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震撼人心的视频、文字资料,做了精美的课件,力求体现语文课中蕴含的文化味。因为我很想带着学生经历一场心灵的文化苦旅。课前,还带着学生读了余秋雨散文《道士塔》。课堂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和婀娜多姿的飞天图片、流失海外的精美文物及适时补充的余秋雨对莫高窟的独特解读,再加上契合文本意境的音乐,把学生带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学生用动情的童音朗诵描写彩塑与飞天的段落,把穿越千年的彩塑和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可是,整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没有自始至终完全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教者、学者、作者的情感没有完全融入一体,因此,上课感觉没了平时的轻松,反而有些累。这是心累。记得,从上课开始,我就很着急,总担心课前预设的内容太多,容量太大,一堂课无法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可每一部分都是我精心预设的,我不舍得舍弃,结果可想而知,拖堂了将近10分钟,这是最不能原谅自己的!由于怕担心既成事实,在课堂上急着赶教学任务,不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致使我不能很从容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相机引导、点评。静静地反思整堂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 有些环节的设计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范围。

  如看多幅彩塑图,仿照第二节练说。我本来的意图是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说话能力,要求他们在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时,关注这些彩塑的长相、神态,学生练说时卡壳!其实,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课前预设这个环节时,也曾经让级组语文老师练说,她们也不怎么会,我本想删除这个环节,可这是个训练点。唉,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还是有难度,究其原因是,他们对彩塑中的“天王、菩萨、罗汉、力士”等角色分辨不清,事实上,老师也难以分辨,这一点,我考虑不周。真后悔,课前我应该忍痛割爱啊!这里浪费了将近五分钟时间哪!

  二、 教学容量过密,四十分钟无法容纳

  《莫高窟》一文陈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久远,没有切身体会,四十分钟时间必须上完整篇文章,本身时间就够呛,再加上我补充的三段资料与三十多幅图片,还有一个难度较大的仿说练习,一下子把课堂时间塞满了。势必就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和静思默想的时间,这对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理顺表达思绪有一定的难度,致使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也有些怯场。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四方面努力:

  1. 设计遵循学情,方能循序渐进

  教学上,我不喜欢跟风,对“拿来主义”很鄙夷,因此我常常醉心于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中,总想给予学生有深度的东西。原先我一直认为:当我用深邃的思想影响学生时,我的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远离肤浅,变得深邃起来。因而有些设计我会不自觉地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后,在反复研读教材、精心预设教学环节时,我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的思考题不能过于艰深,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的。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渐提升。

  2. 内容去“粗”存“精”,方可挥洒自如

  面对庞杂的教学信息,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大胆地取舍。精选的教学信息,必须用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四十分钟时间,干扰的信息少了,学生就能专注所学内容,静心思考,才能灵光闪现。这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是师生同生共长的绿色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的心是自由的,尤其是老师,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从容地给予学生指点,从而挥洒自如地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比如:今天的课堂中,学了第二节后的练说应该去掉,可以增加学生朗读、体验的时间。在体会壁画宏伟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壁画的面积,自由说说壁画上的故事,这样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宏伟瑰丽”的理解。

  总之,我还要感谢这次上课,它让我重拾曾经丢失了的东西,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