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池上》《小儿垂钓》教学片段

时间:2021-04-08 08:30:37 四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池上》《小儿垂钓》教学片段

  [片段一]精彩导入——唤起童心

《池上》《小儿垂钓》教学片段

  师:今天上课先请大家看一幅照片。(出示照片——一个孩子与鱼亲嘴。学生看后都笑了)你们笑什么?

  生:这个小孩怎么要和鱼亲嘴?

  师:是呀。

  生:这条鱼真大,都快有孩子大了。

  师:感觉他怎样?

  生:很可爱!很有趣!

  师:请再看一段话。(出示:弟弟一边哭,一边用手捂着眼睛,不时从手指缝里往外偷看,见爸爸妈妈并没有理会他,也就停止了哭泣,自己玩起来。)你觉得小弟弟怎样?

  生:小弟弟真可爱,想用假哭来骗爸爸妈妈。

  师:看了这两个场景,你觉得这些孩子怎么样?

  生:很可爱,很天真。

  生:很有趣,好玩。

  师:这就叫童真、童趣。(板书:童真童趣)

  【评析】出示生活场景,先指名谈感受,再综合起来理解,让学生感受了童真童趣,也仿佛看到了童年的天真和调皮。这样的导入,唤起童心,为解读古诗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咀嚼字词——感受童真

  师: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的这个“偷”字,透过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小孩胆子很小,悄悄地、轻轻地撑船。

  生:她是背着大人去的。

  生:孩子不想被人发现。

  师:那此时,这孩子是什么样的神情呢?

  生:会有点慌张。

  生:会东张西望。

  生:我感觉这个小孩既有点紧张,也很开心。

  师:为什么?

  生:紧张是因为偷采,开心是因为采到了白莲回来了。

  师:你真是走进了他的.心里去了。既然是偷采,就应该隐藏踪迹,可是他却——

  生: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开”是什么意思?

  生:分开,把浮萍分开。

  师:老师也组个词——公开。你有没有感觉到诗中有这个意思?

  生:“浮萍一道开”不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行踪,那就公开了。

  师:是的,这里的“开”既有浮萍分开的意思,也有行踪被公开的意思,可以说是“一语双关”。细细品味,就能品出韵味来,一起读一读。

  【评析】“偷”字的背后是多少神情的刻画,是多少心理的描写,是多少情趣的凝聚,要借助想象静静地品;“开”字,不只是浮萍的分开,分明暗示行踪的公开,要联系情境细细地品。这样的“品”有情趣,有深度。在品字析句中,诗所刻画的儿童形象就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童真童趣扑面而来,学生对古诗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也必将提升。

  [片段三]还原表演——体验童趣

  师:“遥招手”什么意思?做个动作表示。(生做动作)

  师:从“遥招手”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孩子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

  生:这个小孩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告诉他的。

  师:想想看,他在招手之前可能还会做出什么动作?

  生:会这样——(把食指竖在嘴边,并轻轻发出“嘘”声)

  生:也有可能先摇了摇手,接着又招手。

  师:这样,我们来演一演《小儿垂钓》,谁来扮演小孩?(一男生走上来)你这个头发太整齐,要这样(将表演者头发弄乱,生笑)还要请一位同学演路人。我还想请两个同学上来,谁愿意?(选了两个女同学)我要请她们扮演小草,看她们俩长得像花一样,今天要委屈一下,演一下野草,去吧!(两女生走到“小儿”旁边,距离较远蹲下)

  师:这叫做“草映身”吗?(两女孩会意,立刻围坐到“小儿”边上,还将长长的头发竖起)

  师:有创意!(学生表演)

  师:演得怎样?

  生:陈羿铉演得很好,表情丰富,表现了小孩的可爱。

  生:我感觉张天翼同学小草演得好,她把头发竖起来,很有趣。

  生:沈焕奇扮演路人也演得不错,问路时很有礼貌。

  师:是的,问路很好,就是“小儿”招手时,他忘记了小儿面前是“池塘”,就直接由水面上走过去了,是练了“铁掌水上漂”功夫吗?(生笑)谢谢这几位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诗。

  【赏析】“还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式,表演帮助“还原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也检验学生内化的效果。表演者通过“演”来体会,更多的学生是通过“看”和“评”获取感受,加深理解。表演前后的师生对话和评价比表演本身更有价值。上面片段中请两个同学表演“草映身”妙趣横生。“看她们俩长得像花一样,今天要委屈一下,演一下野草。”“他忘记了小儿面前是‘池塘’,直接由水面上走过去了,是练了‘铁掌水上漂’功夫吗?”教师幽默的语言更增加情趣。这样的“演”激活了文本,学生和诗中的儿童“走”到一起,体验着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