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必修五《斑纹》教研案例

时间:2021-03-30 12:09:41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必修五《斑纹》教研案例

  一、活动策划

苏教版必修五《斑纹》教研案例

  1.教研主题

  此次教研活动的问题是“实用类文本教什么”,即“实用类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实用类文本相较于散文、小说等文本,其特点是文章的工具性、实用性强,而人文性、艺术性弱,故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教学课堂实际环节的安排与侧重,也应区别于散文与小说等文本。

  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其实质上也应归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当前的高中教学阶段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然而实用类文本在其间所占的比重却很小,教师对于此类教材的处理,常出现保守型和随意型两类。保守型者将此类教材处理得千篇一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文章用途等,鲜有变化,这样的教学流程,再加上文本的特征,学生读来,感到枯燥乏味。随意型者,对于此类教材缺少必要的重视,个性解读、随意处理,学生每堂课听来,虽然感觉新奇,但是对于文本的类型化解读缺少有效的方法与技巧,真正应试时,感觉不确定性太多,无从下手。

  有鉴于此,我教研组策划了此次专题性教研活动。

  2.教研背景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宁波中学高二年级策划开展了“实用类文本教什么”的专题性教研活动。上课内容确定为周晓枫的《斑纹》一课时教学。上课地点为微格教室。上课教师为乐双乐。参与人员为语文组高一高二教师共15人。上课形式为同一教师在同一教室在上下午分别对不同班级进行同一课时内容的教学。实际流程为:提前一周确定教材篇目,备课组与执教者集体备课,探讨交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其后几天,执教者确定教学设计,备课组群策群议,对教学内容及环节进行修正与完善,并最终确定上课方案。周二上午第三节课对501班进行教学。第四节课听课者对当堂课的教学实际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指正、建议与探讨。午间,执教者在听课者的建议下,对上午的教学设计进行改正、调整与完善,对教学ppt进行及时的修改。下午第二节课对506班进行教学。下午的第三、四节课再对第二课时的上课实际进行评课。随后进行此次专题性教研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两点说明:

  ①为何选择周晓枫的《斑纹》?一、此次的教研主题是“实用类文本教什么”。本文虽然在文体归属上有争议,但也勉强可以当作一篇实用类文本来处理。二、当前,本校高二年级的上课进程恰为苏教版必修五“科学之光”第一专题,故而选了“奇异的自然”这一板块的这篇文章。

  ②为何由乐双乐老师执教?一、乐老师是我年级的才女型教师,2011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二、该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思维敏捷,为人勤勉,积极主动。从教一年,能迅速进入角色,站稳讲台。平时善于思考,能及时总结自我上课得失,并迅速进行教学调整。

  二、活动实施

  1.《斑纹》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把握行文思路,了解文中提及的自然界各种“斑纹”。

  ⑵理解本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揣摩文中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⑶品味本文的哲理性语句,领悟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明确本文的教学定位。

  教学过程:

  ⑴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晓枫的《斑纹》,这篇文章选自她的作品集《兽皮上的地图》。周晓枫自己说过:“这本书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文章,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也有人评价说:“《斑纹》是一本能够唤醒人们沉睡记忆的书,它让我们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周蓬桦《绚丽的版图--〈斑纹〉阅读》)

  ⑵整体把握,寻觅斑纹

  ①当代文坛力将周晓枫用她“心底的温存”向我们展示的这张兽皮地图,是如何掀开那些“远逝的鲜活事物”的呢?先让我们快速浏览,聚集斑纹,画出文中直接写斑纹的语句。

  第1节:无论静止还是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混乱。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

  第6至7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

  第6至7节:多数动物不像蓑鼬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蓑鮋、鲑鱼、螺壳等)

  第9节: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

  第10节:斑纹,对称设计。斑纹无处不在。(奶牛,毒蜂;纹身,疱疹;妊娠纹,抓痕,刀伤)

  第11节: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这些斑纹是即将受孕的标记;看似无痕的雪地上其实有着细碎的纹饰;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

  第l2至14节:斑纹无处不在。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地球孤独的转动,布满黑色的古怪斑纹;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大地、地球、人)

  总结:作者从蛇的斑纹写到其他动物的斑纹,到大地的斑纹、人类的斑纹。

  ②课文题目是“斑纹”,而直接写斑纹的语句只有这些,还写了很多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与斑纹有什么联系呢?

  斑纹是蛇重要的的生理特征之一,而这些生理特征,又与蛇的习性密切相关。动物的斑纹与它们的生存方式有关大地上的斑纹与生活有关。人类的斑纹与生命有关。

  归纳概括:斑纹形形色色,光怪陆离。从蛇、蓑鮋等动物的斑纹,到人类也是斑点,从大地上的土壤到太空中的地球,从现实生活中的斑纹到人内心情感的斑纹,在作者笔下,斑纹既具体又抽象,既是客观的存在,又是象征与代码。

  ⑶教材定位,探讨斑纹

  ①这篇文章被放在苏教版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中,这个专题所选的课文都是说明文。那么《斑纹》是说明文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由学生的探讨引入下面的环节。

  ②活动一:比较阅读下面四段文字,思考它们的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

  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像狮、虎、狼、豹。

  ——《斑纹》

  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的歌唱。它们全身心地投入了,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死去的,就让它死去。现在生命鼓舞着、摇荡着到新的天堂,新的昊天,在那里,它们禁不住放声歌唱,似乎从来就这般炽烈。

  ——劳伦斯《鸟啼》

  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那些惟一能够来往天堂的飞翔使者。它伺机偷袭,洗劫巢穴,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斑纹》

  《像山那样思考》和《鸟啼》都是以动物为题材的散文,通过这四段文字的比较阅读,总结散文语言与说明文的区别:说明文本身属于散文的一种,之所以单独拎出这个概念,是因为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有具体的说明方法,有明显的说明顺序,它的语言表述重在客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而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说明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表达方式可以包括描写、抒情、记叙等。神不散是指在立意上,散文表达的主题要集中明确。

  ⑷美文欣赏,赏析斑纹

  《斑纹》这篇文章之所以在文体定位上会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篇文章的语言与我们之前读过的说明文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

  活动二:阅读下面四段文字,比较它们的不同,思考《斑纹》的文字表述有何特点,并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样的表述有何好处。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奇妙的克隆》

  随后就是放到稀硫酸里煮一下,再用清水洗。洗过以后,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脏东西得去掉了,涂上的色料才可以紧贴着红铜,制成品才可以结实。

  ——《景泰蓝的制作》

  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

  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斑纹》

  《奇妙的克隆》着眼于对事物形成、发展等原理或概念进行探讨,语言简洁明确,这类说明文是阐述性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重在告诉读者某种事物的演变过程,或是某一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是某一计划的实施过程,这类是程序性说明文。而《斑纹》是用文艺的笔调或形式写成的说明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的熏陶,这类是文艺性说明文。

  这样的语言文中还有很多,请细读课文其中一段,说说这些文字美在何处。(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随机变动例子,能品味语言的特色即可)

  “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热衷于句子建设,她自己也承认,她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完美主义使得她不想放弃每个局部,难以容忍平淡的表达,于是我们在本文中读到在如此雕琢耐心下的华美的文字。

  ⑸品味哲理,领悟“斑纹”

  除了诗意性,这篇文章的语言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活动三:研读一句话,注意其中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探究作者的言外之意。

  秋日的阳光淡淡照耀着,树叶缓缓飘逝下来。我穿着一件熨帖的羊毛衫,坐在动物园的长椅上冥想着。我不知道动物是怎样看待我这个披着羊皮的人,但我知道,我此刻的温暖是动物给的,是它们脱下了唯一的衣裳,披在了我的肩上。

  ——周晓枫《它们》

  作者注视着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的动物们,不禁生发出深刻的同情与叹息,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剥夺着动物们的皮毛、生命、自由,这种掠夺一直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进行。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

  独居的虎的猎物却是群居的鹿,死亡来临时“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是自然的现实。对“团结就是力量”的质疑可见作者的理性的思考,但我们也可看到鹿群的群居仅是有一个团结的表象而已。相互掩护是指面对死亡时奔跑的每一只鹿都可能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因而成了其他鹿的屏障。但它们并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面对敌人的捕食,它们只有逃跑,个个都想保命,那结果必然是相互推脱。所以说鹿群的团结仅有数量层面的形似却少了精神实质的神似。

  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这是在描写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之后,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增强了读者对生物界的自然规律的理解,但“仿恶自卫”的方式岂只是自然界中独有的现象,人类社会中不也时有发生吗?请记住,这“仿恶自卫”是“警戒符号”,而且是“最危险的”,它意味着人类社会中某方面出现了问胚,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

  ……

  ⑹课堂总结

  文章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斑纹,从文学的角度描绘斑纹。文章在对许多动物与斑纹相关的一些自然规律进行科学解说与形象描写的同时,还对它们给人类的启示做了引申性的阐发,这些富于个性与启发意义的阐释充满了哲理的意蕴。科学,文学,哲理,这三个词或者说这三个角度也是周晓枫这篇文章的斑纹,文章处处有这样的印记。

  ⑺板书

  蛇 科学

  斑 动物 说明文? 文学

  纹 大地 散文? 哲学

  人类 文艺性说明文? (变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