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戴望舒《雨巷》教后反思

时间:2021-08-12 08:28:46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戴望舒《雨巷》教后反思

  《雨巷》教后反思之一

  我觉得我最大的特点在于挖掘文本的时候,有一个强烈要求独立的自我存在。反复读文本,以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真切感受,这很重要。主要思路是自己的,这个课上起来就游刃有余了。主要思路出来以后,再参考一下网络资料,完善一些细节的东西。

戴望舒《雨巷》教后反思

  《雨巷》前面有一个环节,就是“以文解文”,用文字本身让学生感受丁香姑娘的意象,感受江南小巷的情景。这个东西不是我的,是来凤华老师08年暑期培训的示范课的东西,我们都看过了。我在备课的时候极力想超越他,但是我发现做不到。这个环节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减少视觉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体味文字本身的魅力,我觉得不能再弄什么花招了,就这样吧。绞尽脑汁之后,我不得不借鉴了他的东西。我当时很苦恼,因为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你模仿他,他模仿你,最后都丢掉了自己,这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但是这个环节上我没有办法,我只好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变化,比如丁香意象这个地方,让学生联想美丽的容易消逝的东西,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教科室张主任的肯定。比如让学生读江南小巷的文字,而不是教师读。所幸的是正式上课那次,那个女生读得声情并茂,效果很好。

  挖掘文本,必须体现强烈的自我意识。要么深刻,要么新颖,最好兼而有之。《雨巷》一课我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对“忧伤美”的挖掘。我在读这个诗歌的时候,心变得很平静。于是我设身处地地从戴望舒的角度考虑,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平静的诗?特别是在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下。而作者是依靠什么东西传达出自己的平静和从容?在这首诗里最主要的就是它的节奏,复沓句式的运用。而忧伤美的`更高明之处在于感情的拿捏。所谓“克己复礼”,“发乎情,止乎礼”都体现了儒家克制自己的感情,哀而不伤,留一点希望,留一抹亮色的创作理念。这在杜甫的诗歌里体现得比较明显。《雨巷》一诗,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西方象征主义的手法,这正是文本的独到之处。再结合单元话题“美的真谛”,我更加确认这一课的教学方向,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忧伤美。

  必须走在于别人不同的路上。与众不同比出类拔萃重要,尤其是在艺术领域,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生命。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不是技术,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不能盲目借鉴拼凑教参上的网络上的东西,一定要体现自己的求新、求异的精神。

  这堂课没有人提出质疑,是最大的遗憾。因为这首诗以高中生的水平,初读是很难读出美感的。大胆提出质疑,方能在课堂上形成观点的碰撞。学生知道优质课要配合老师讲,所以总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发言,课堂显得太顺利了一些。如果是家常课,相信会有学生提出疑问的。

  《雨巷》教后反思之二

  戴望舒的《雨巷》是表面上言情,写思慕追求一位有着丁香般美丽的姑娘而不可得,实则是象征在生活的重压下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的诗歌,是一幅写意画,是诗人意识流动中的一个境界。内容完整和明朗,形式不刻意雕琢。意境朦胧,耐人寻味。

  在讲《雨巷》时,我搜集了戴望舒以及江南雨巷的有关资料,特意选用了撑着油纸伞,身着紫色旗袍的女郎走在弯弯曲曲的江南小巷作为背景,并配之以《神秘园》的音乐烘托气氛。

  果然如我所料,学生虽还未读《雨巷》,就已经被朦胧、宁静、凄美的情境所感染,神情严肃而感伤。

  此时,我话锋一转,对学生说,让我们走进《雨巷》,去探究诗人戴望舒的真实心灵。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师生双向合作的精神,努力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机制。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师生互动是借助特定的课堂情境实现的,具有临时的生成性特点,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可是我的这节课并没有达到我预想中的这种效果。

  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目的是先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可能是粗糙的、不完整的,但它所唤起的最初的审美体验却是真实的、重要的。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展示课件,画面集中了江南各种形式不同的小巷,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描述心中的“雨巷”。

  罗生布拉特曾说:“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的效果就好。”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的积极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无内化可言,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意。使此时较为成熟的感受与自己原初的感受构成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紧接着共同探究三个问题:“《雨巷》象征了什么?”“为什么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断篱残墙被迷茫的凄风苦雨笼罩着。从这雨巷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氛,"风雨如磐"的社会面影。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当时被环境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写照。他们带着心灵上的创痛在思索着,追求着。而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地消逝的清丽不俗的丁香姑娘,不就是作者热切追求而实际上不可能得到的希望的象征吗?

  自此,学生豁然明白。

  我讲《雨巷》时一直在追求一种诗化的语言,总认为没有很好的语言,就难以把这篇朦胧诗讲到极致,但却掉入了另一个误区:语言过于唯美化,使学生无法很好的和课堂融会在一起,好像我是在自言自语,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

  另外我提出的问题也不够贴切,有时学生回答的很吃力,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启发,如:“你们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雨巷”这个环境呢?”

  记得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了两首古诗词,可是我并没有对这两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两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讲课的一个失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力图避免上述这些问题,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

【戴望舒《雨巷》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雨巷》戴望舒08-15

戴望舒诗歌《雨巷》03-23

戴望舒《雨巷》赏析05-24

戴望舒《雨巷》全文07-21

戴望舒的《雨巷》教学反思3篇05-27

戴望舒《雨巷》原文及鉴赏03-25

戴望舒《雨巷》名作赏析03-02

雨巷诗人戴望舒经典语录03-31

戴望舒《雨巷》中的凄美爱情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