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诲人不倦》教学实录附评课稿(2)

时间:2017-05-05 16:08:51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诲人不倦》教学实录(附评课稿)

  生:激将法。

  师:激励法。这里有个前提,我刚才那样讲有没有错,有时候也要象刚才我那样讲。有个前提,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一是子贡真的非常佩服颜回,二是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关系非常好。孔子非常了解子贡的性格,才可以这样说。我们看“与”,有人说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孔子确实对颜回是非常赞赏的,论语里赞美颜回的话很多,颜回确实要高出其他学生。比如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被人围困,断了粮食,很多学生都生了病,大家的情绪都很不好。孔子知道这个时候要找学生谈话了,第一个子路进来。孔子说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狼狈,子路说大概我们的主张还没有达到仁和智,子路对主张发生了动摇。孔子没有任何说法,子贡进来,子贡说可能老师的道太高大了,一般人都达不到,意思是我们能不能降低一点我们的标准。孔子说子贡啊,你的理想太低了,不够远大。颜回进来说不是我们的道,主张有问题,是社会有问题。如果主张有问题,那是我们的羞耻,这个社会有问题就不是我们的羞耻,道之不行反过来正表现了君子的 。你看,三个人里面,谁最理解孔子的思想?

  生:颜回。

  师:颜回是能够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主张的,一种核心的价值。因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一个基本的道,社会的底线就会被突破,所以这个道要坚持,不能放弃。所以孔子有很多赞美颜回的话,当然颜回也非常崇孔子,他们师生互相崇,创造了伟大的教育,伟大的思想。我非常羡慕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交谈,他们的上课方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交谈,像第10-11章,也是交谈的方式,交谈什么呢?怎么磨厉自己的品德,交谈学习心得,这两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好学深思,老师循循善诱,这两章我们不仔细研讨。下面我们看第12章,很有意思,“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子路问孔子时,孔子怎么说?有父亲哥哥在,要问问他们的意见,怎么可以听到就做呢?冉有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孔子怎么说的,“闻斯行诸”,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没的回答?

  生:因为是针对不同的人嘛,就象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

  师:是因为两个人不一样。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要压一压。孔子经常要打击一下子路,因为子路做人比较鲁莽,我们读论语时,有时候感觉孔子一点不给子路面子,“野哉,由也”,其实不是不给面子,也是孔子的担忧,他怕子路这样做事情会闯祸。我们看第12课里有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也”。这是咒子路吗?不是。孔子在担心,平时经常要压一压。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方法,也表现在论语的许许多多方面,比如有一次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因为樊迟接受能力差一点,所以就很用简单的话告诉他这个道理,颜回领悟能力强一些,所以就用深奥的话。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一个原则。孟子也说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光光要因人而异,因材而异,还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教学的方法是灵活的。这是第12章给我们的启发,我们看看第13章,也是很有意思的。子曰:“予欲无言。”他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不说话,我们阐述些什么呢。孔子说,你看上天说话吗,他也不说话。这个无言也是教学的方法吗?

  学生:是。

  师:是,无言有什么好处,我请这位同学说说看。

  师:无言就是给学生以自主的`时间,这叫无言以教。

  生:老师少说点,学生自己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有帮助,如果按照老师的那套思路走的话,学生的思维就会发展不了。

  师:理解得很准确。其实孔子经常在无言施教,有次一个孺悲想见孔子,孔子说自己生病了,等他走到门口时,他就鼓起瑟来,告诉他我其实好好的。他没有告诉孺悲为什么不见他,而是用瑟声来告诉他,你自己去想吧。为什么不见他呢,我也不说,你们自己去研究,我也无言一下。

  生笑。

  师:还有宰予昼寝,孔子很生气啊,所以说了一句我们现在说很毒的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何诛。”最后一句什么意思,我对这个宰予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不批评了,到此为止。你们说宰予会不会去想?会(生)。否则他怎么会成为孔子优秀的学生呢?而且,他是摆在子贡的前面呢。所以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所以无言比有言更有感染力。东晋有一位丞相,他夫人说怎么都没见你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啊,他说“我常自教”,我常常用自己来教育,即身教重于言教,你看上天不说话,可万物照样生长,四季照样运行,孔子以自己的品格感染学生,使文化流传下去。这节课要下课了,第14、15章其实也可看作是孔子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也可以归入无言之教。最后,我们再读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在司马迁写的《史记》最后,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把它背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投影: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下课。

  实”乃“效”之源

  ——评《诲人不倦》一课

  听过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看过各式各样的精彩表演,也感受过极其热闹的课堂氛围,却从没有一堂课能像滕世群老师执教的《诲人不倦》这样,让我感觉如此亲切,如此朴实,如此极具实效性。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可那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都极具表演色彩,热闹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滕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实”乃“效”之源,即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源头。

  一、朴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化

  滕老师在《诲人不倦》一课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串讲课模式,这是目前《<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常见的一种课型,也是当今文言文教学的普遍应用课型。在这种大型的公开课教学中,放弃缤纷五彩的“漂亮”模式,而选择朴实的串讲模式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底气。但这种朴实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且能在串讲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达成做到水到渠成。滕老师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晰而且准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对“言”的把握上,比如“习”“愤”“悱”以及对有争议的词“与”等重要实词的理解,掌握对固定结构的翻译。比如腾老师讲到“其斯之谓与”句式的特点时,在学生翻译完之后适时追问,“之谓”应翻译成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又通过“滕老师之谓也”“语文课代表之谓也”这几个贴近学生实际的句子翻译,使之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知识点加以巩固。二是体现在对文的理解上,重难点为领悟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在提到“诲人不倦”时,滕老师以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说自己常常“诲人有倦”,又引出对平常老师往往“面有菜色”的描述,如聊家常,却让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

  二、扎实: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

  《论语》教学,最难的就是要做到“文”“言”并行。而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更加注重“言”的教学,而在公开课教学中又往往要顾及到课堂所谓的“新度”和“深度”而把重点落在“文”上。但滕老师的这堂课,的的确确是做到了“文”“言”皆顾,“文”“言”并行,这一点在他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设计上有明显的体现。

  一是通过朗读检查学生是否在预习过程解决了生难字词的读音问题;二是检查学案中的两个句子翻译,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重点的实词与虚词;三是教学生通过“诲谁”“诲什么”“怎么诲”的思路来梳理课文,归纳章节;四是通过串讲以及对话的方式让《论语》中那些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并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滕老师在讲到“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我们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你们看“愤”和“悱”的偏旁都是竖心旁,这表明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接受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什么啦?

  生(齐声回答):无崖子

  师: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

  生笑。

  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到?

  生:做不到。

  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

  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

  看来,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从这一个片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言”到“文”的层递性设计,而且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

  三、厚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化

  串讲的课堂很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是串讲教学模式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但腾老师却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因为他的讲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补充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且将文本内容“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指导朗读时适时引入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帮助学生读好“子曰”,拉近了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滕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的问题并不多,归纳起来只有三个,可这三个问题却在师生对话中引经据典,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有深度与厚度,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由“文言”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一是讲第9章时,师问:“弗如也;吾与女也”是不是太打击这个同学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很自然地地引出孔子师生被围困的事例,告诉学生孔子与颜回师生相互崇拜,成就了伟大的教育。二是讲到“因材施教”原则,第12章的“闻斯行诸”时,师问: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教而无类”时,更是列举了孔子的很多著名弟子的介绍,既填补了学生知识的空白,又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无类”的内涵,并且能适时地引用孟子的话对文意进行拓展。三是讲到13章时,师问:无言有什么好处?教师投影《论语·阳货》中孺悲见孔子时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孔子“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堂串讲模式课下来,不仅没有给人拖沓冗长、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给人以行云流水、内容厚重之感。在貌似并不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对对孔子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却有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想起刘京海教授所说的,思维可以分为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两类,而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便是以隐性思维为主的。苏霍姆林斯也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认真倾听,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样常见又常受人质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不凡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教师并没有为了公开课而“作秀”,而是以一种踏实的治学态度,朴实的教学模式,厚实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展现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常态。“实”而不“华”,这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诲人不倦》教学实录(附评课稿)】相关文章:

1.《使至塞上》教学设计附评课稿

2.高中语文《诲人不倦》教学实录

3.《石灰吟》教学设计(附反思和评课)

4.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堂实录

5.《浣溪沙》评课稿和教学反思

6.名师教学《爱之链》评课稿

7.《春联》评课稿

8.《石榴》教学实录(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