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时间:2021-03-15 11:56:40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48分)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醣体,白天配醣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醣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醣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醣体,在夜晚配醣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会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 )(3分)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指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醣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下面是一则有关“五丁开山”传说来历的文言文(有改动),阅读后回答4—6题(12分)

  五丁开山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 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 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

  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诈 诈:欺骗 B.许于蜀 许:答应

  C.有穴见大蛇 见:通“现”,出现 D.蜀道通 通:通达

  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然道难 然惧五丁勇 B.以谢罪 以手揽之

  C.愿许之 五人欲诛之 D.许于蜀 朝坠金于其后

  6.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6分)

  (1)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3分)

  (2)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3分)

  (二)古诗词鉴赏(8分)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3分)

  8.补写出空缺部分(任选其中三个作答)。

  (1)扪参历井仰胁息, 。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庄生晓梦迷蝴蝶, 。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当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达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意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量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因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9.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 )( )(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10.“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 (4分)

  “读”的语境词义:

  11.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共10段文字的另外4组内容概括出4个要点来。(4分)

  (1)

  (2) 要理解势利的人

  (3)

  (4)

  (5)

  12.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5个字以内)

  (4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知道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3.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知道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知道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14.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15.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4分)

  16.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