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11-25 13:20:03 兴亮 八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憎恶(zèng) 琐屑(xiè) 涎水(xián) 疮疤(chuāng)

  B.诘问(jié) 惦记(diàn) 胡同(tòng) 凹凼(dà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尴尬(gāng)

  D.颓唐(tuí) 糟糕(zāo) 骷髅(kū) 伛偻(y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愧作 和蔼 烦躁 噩耗 B.仲胀 惧惮 眼翳 呵斥

  C.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跋涉 赋闲 狼藉 伎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4分)

  (1)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 )了。

  A.辩护 辩白 辩解 B.辩解 辩护 辩白

  C.辩白 辩护 辩解 D.辩白 辩解 辩护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5、选出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4分)

  A.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B.通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6、下面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一是写的“苦”。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的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的代价。

  C、《背影》一文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而且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佳句。

  D、《背影》的作者朱自清说他写本文是因他离家太久,为思念父母而写,文中所写不是真实的事。

  7、“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4分)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二、非选择题(23分)

  8、填空(12分)

  默写孟浩然的《早寒有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写了一位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的朋友,后来他曾和鲁迅一起在绍兴师范学校任教。这个人物是谁?简要概括出这篇文章的内容。(6分)

  人物(2分):_______________

  文章内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4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a 走 b 跑 c 跳 d 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a抓b揪c攀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4分)

  12、找出具体描绘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的语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分)

  13、文中写父亲和“我”的对话,这些对话有什么特点?(4分)

  14、选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5分)

  15、谈完:背影一文,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想说的话(50字左右)。(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 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通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噱咙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3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17、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3分)

  18、“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分)

  19、“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4分)

  20、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21、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6分)

  答案

  1.D 2.D 3.C 4.A 5.A 6.D 7.D

  9.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10.范爱农(1分)《范爱农》追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 活片段(1分),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1分),表现了作者对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1分)

  1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阿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样写的作用是:既表达了父爱的深沉,又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关注。13.三次对话都很简短,但都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切和爱。

  14.第一次看见父亲爬月台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无限激动,流泪了。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看不见了,“我’’深感父爱的深沉,又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眼泪又来了。

  15.略

  16.C

  17.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我入睡。

  18.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19.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写信求药方,为父亲按摩,“我”在奔丧中的表现。

  20.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

  21.回忆父亲的往事 “我”孝行不孝的表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渴,____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_______。(《山海经夸父逐日》)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司马)光五六时,弄核桃。女兄①欲为脱其皮,不得。一婢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核桃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②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闻见后录》

  注释①女兄:司马光的姐姐。②谩:指欺骗。

  1.解释加粗字。

  (1)弄核桃弄:____。

  (2)女兄欲为脱其皮皮:____。

  (3)先公适见之适:____。

  (4)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呵: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1)一婢以汤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自是不敢谩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甲)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乙),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现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这几段文字选自《______》,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

  (1)粗拙(2)郝懿行: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1)全体:________;

  (2)图赞:________。

  4.第⑤段(甲)(乙)两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敬意仇恨B.敬畏怨恨

  C.敬畏仇恨D.敬意怨恨

  5.长妈妈称《山海经》为“三哼经”,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作者为何对长妈妈买回《山海经》如此强烈反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说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十分粗拙,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共8段,可分四个层次,请用“‖”画在下面。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9.归纳这8段文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1.这三段文字写了三件事,请归纳这三件事的内容(限8个字以内)。

  (1)第一件事:□□□□□□□□

  (2)第二件事:□□□□□□□□

  (3)第三件事:□□□□□□□□

  2.作者写到“文化”,钱先生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为什么老王照样送钱先生去看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取缔了。”“取缔”是什么意思?当时为什么要“取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前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扼要谈谈老王的“善”与“苦”,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①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看见发了财的收信人已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做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么人。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这是你老婆的信!”

  ②信是那位时髦女郎拆看的,看罢便大哭大嚷。那位同乡下不了台,便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将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③他向警官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还拿出其他许多同乡的地址作为证明。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④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⑤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物色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⑥只有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常常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再请他费心想想通信的办法。

  ⑦也算这些乡村运气还好,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乡突然发了善心。此公后来更发了一笔大财,那位时髦女郎读信后已立即离他而去,他又在其他同乡处得知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还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如此种种,使他深受感动。他回乡来了一次,先到县城邮局塞钱说情,请他们在此乡小南货店里附设一个代办处,并提议由信客承担此事。

  ⑧办妥了这一切,他回到家里慰问邻里,还亲自到信客家里悄悄道歉,请他接受代办邮政的事务。信客对他非常恭敬,请他不必把过去了的事情记在心上。至于代办邮政,小南货店有人可干,自己身体不济,恕难从命。同乡送给他的钱,他也没拿,只把一些礼物收下。

  ⑨此后,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了一只绿色的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⑩信客开始以代 写书信为生,央他写信的实在不少,他的生活在乡村属于中等。

  1.节选的文字重点写了什么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节选的文字看“信客”有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说真实情况,而“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同乡送给他的钱,他也没拿,只把一些礼物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节选的文字,可分为四个层次,请写明起止段落,并概括层意。

  (1)第一层(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层(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层(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层(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我眼中的父亲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

  3.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例文】

  我眼中的父亲

  江苏考生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在我的心中几乎高于一切,对他的崇拜在今天看来,甚至是盲目的,听父亲说,那时的我很乖很乖。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已不再像当初那样,把自己的思想意识都寄托在父亲身上了,在许多的观点上,我甚至开始与父亲产生了分歧。父亲也并不常常生气,只会说,女儿大了,我也老了。

  我许多次想说服父亲他没有老,但更多的时候,我竟然说服不了我自己。

  小时候,父亲常会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大马路上。那时候,我几乎怀疑父亲为何不去练举重,因为他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而今天,不用说是抱我,哪怕拎一袋重物,父亲也都会气喘吁吁,而且我发现,父亲的额头上已不如往日那么光滑,一道道皱纹清晰可见。常在他熟睡中,我试图将他们抹平,却无法。也许真的,因为我的长大,父亲老了。

  父亲很爱我,对此我从来就没有质疑过。那年冬天,父亲冒着大雪来学校给我送棉皮鞋,连饭都没顾上吃。回家路上,他执意把雨衣套在我身上,尽管为这事,我还被妈妈说了一顿如何如何的不懂事,但说实话,那天我心里真的是暖暖的。

  父亲也不乏有严厉的时候,但那大多不是为了我的分数。有那么一次,我在红灯高挂的试卷上自己签了个“已阅”。父亲那次是气极了,他的脸铁青铁青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只是他仍不曾打我,只在事后说:“你可以不优秀,但你不可以不诚实。正如潮可以不涨,但不可以不落。”只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听懂后半句的意思。

  今天的我,已经可以一个人面对许多的问题了,父亲仍然重复地说着他已经老了,但又添上了一句“我并不遗憾”。我只是不能够理解,当父亲的青春已归于历史,他会只甘于平静的回味,而了无遗憾吗?直到有一天,父亲说什么“人就是这么一代一代地更替,父母的欣慰,便是儿女好好地长大。”于是,我可以理解了那种爱的含义。我强烈地感受到:被父母爱着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简评】开头运用“白描”手法,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比描写,冷峻地写出了父亲的日渐年迈。而文中“你可以不优秀,但不可以不诚实,正如潮可以不涨,但不可以不落”一句点睛之笔,更增加了文章的凝重色彩。较有韵致的语句,体现了内敛深厚的情感底蕴。

  参考答案

  一、(一)1.入日欲得饮北饮大泽

  2.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3.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1.(1)剥

  (2)外壳

  (3)适逢,恰巧

  (4)斥责

  2.(1)家里的使女帮他用开水浸泡,剥掉了核桃的外壳。

  (2)司马光从此再不敢撒谎了。

  3.对小孩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好的品质必须从小养成。司马光幼时说了一句谎话,受到了父亲的及时教育,从此再不撒谎了。

  二、(一)1.阿长和《山海经》鲁迅

  2.(1)zhuō(2)yì3.

  (1)全身

  (2)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

  4.D

  5.暗示长妈妈是文盲,没有文化。

  6.作者一直渴望这本书,但没想到长妈妈会有办法买到这本书。事情发生太突然,又使作者太高兴,所以反应十分强烈。

  7.欲褒先贬的写法。写书刻印质量差,用意是反衬作者当时惊喜之情,也体现了长妈妈对作者无私的爱,体现了她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8.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9.记叙“我”对《山海经》的渴望和长妈妈给“我”买来了,表现长妈妈对“我”的关心,感人至深。

  (二)1.(1)老王送冰大一倍。

  (2)老王送钱先生看病。

  (3)作者关心老王生活。

  2.老王没受“文化”的影响,照样尊重钱先生夫妇。

  3.“取缔”是明令取消或禁止。当年“文化”极“左”思潮泛滥,荒唐之极。

  4.“前任”是指在现在担任某项职务的人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本是干部职务的词语,现用在送冰人,可说是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5.老王的“善”表现在:送冰块大一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去世前一天还拿了东西上门感谢。老王的“苦”表现在:谋生手段、生理缺陷、居住条件很差,载客三轮被取缔,生活更加窘迫,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三)1.具体写了一次遭人诬陷。

  2.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3.他不想让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他保护了一个家庭。

  4.这条路越来越凶险,他已经撑持不了。

  5.不拿钱,说明他善良无私;只收礼,说明他已原谅发财同乡的错误。

  6.(1)①——③写“信客”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凶险。

  (2)④——⑥写他推说腿脚有病不做“信客”。

  (3)⑦——⑧写他拒绝发财同乡安排的邮政代办的职务。

  (4)⑨——⑩写他开始以代 写书信谋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9-0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8-26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9-04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升测试题及答案10-2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9-0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0-2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9-17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及答案09-1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09-0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