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林徽因诗歌《深笑》

时间:2022-10-12 10:43:15 现代诗 我要投稿

林徽因诗歌《深笑》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林徽因诗歌《 深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林徽因诗歌《深笑》

  林徽因诗歌《 深笑》(中文版)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林徽因诗歌《 深笑》(英文版)

  Bright Smile

  Whose smile is it? It’s so sweet, so deep

  And so round! Strings of pearls, small ones,

  Big ones, all sparkle with innocence!

  Emerging from spring, it floats to the surface

  And brightly

  Scatters around!

  Whose smile is it? It’s like a flower blossom,

  Graceful, not disturbing a soul!

  The mindless, subtle fragrance drifts with wind,

  Whiffs over a low wall, and sojourns

  In the air

  Around the sun.

  Whose smile is it? It built this hundred story tower

  With unknown birds flying around? Whose smile

  Is it? It made tens of thousands of wind bells ring

  From the eaves of colored glazes layers

  All the way up

  Into the sky?

  作品赏析

  金乾波/唯美的空灵,无限的瞬间

  似沁甜的泉水,似悠淡的莲花,在自然空灵中洋溢着孩子般天真的笑,缭绕着生命之美的纯洁与绚烂;诗的意境,人的意境,爱的意境,生命的意境……瞬间的笑创造无限的美丽。林徽因用女性独有的柔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心思,抒写《深笑》这首小诗,彰显现代诗歌的无尽魅力。

  精致的结构

  《深笑》是一首六行节诗,全诗由问句“是谁……”领起,层层深入,复沓叠唱,充满回环之美。四个问句却只形成三个小节,在整饬中又有变化。每节六行,前四句是长句,字数从8字到11字,工整中略有参差;后两句是短句,均是2字,精短干练。每一小节,诗句都是由长到短,形成倒金字塔形,玲珑剔透,与柔美的内容相得益彰。平仄相谐,音调和美,韵角“散”“恋”“天”押an韵,轻盈灵动,富有音乐般的旋律感。

  纯真的意象

  诗歌的形象纯真文雅。首节的“清泉”,涌出水面,像串串明珠般闪着光亮,灿烂而分散;次节“花儿”,轻盈中透着细香,随风拂过,散发着生命的光芒;尾节“百层高耸的古塔”“万千转动的风铃”,向空间无限拓展。这些形象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典的意象,清新明快,古拙灵动,声色俱全,使诗歌充满古典蕴味。

  纯美的意境

  笑,是人类最美的符号,《深笑》高度展现了这种人性的纯美。第一层,笑甜,深,圆转而又天真;第二层,笑轻盈,无意;第三层,笑清脆悦耳,直上云天。诗人轻轻地吟唱,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让笑遍布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种柔美,一种淡淡的却又能牵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纯美的笑,纯美的意境,层层递进,凝聚着生命的和谐。

  凌叔华与徐志摩林徽因的关系介绍

  民国时期的凌叔华是一位气质优雅,面容慈祥温柔的人。在一些老作家的眼中,凌叔华是一位性格谦逊而又热情的人物。除此之外,民国时期的凌叔华不仅仅是一位大家所熟知的作家,她还是一位花坛高手。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民国时期的凌叔华的故事。

  民国凌叔华

  凌叔华出生于一个文墨世家,也正是这样,她在很小的时候便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最初爱上的就是绘画。记得在她六岁的时候,她就用木炭在花园的白墙上画了很多山水风景、花卉和人物图。后来经过他人的介绍拜师在画师缪素筠的手下。在她七八岁的时候,还曾拜著名山水画家王竹林为师,历经多次的拜师之后,使她的绘画技术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读书时期,她的写作才华很是超众,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不但如此,她的作品还常常会在校刊上发表。后来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也让她受到不少的影响。在1922年的时候,她成功考入了燕京大学。大学期间的凌叔华,画艺早已经到了绝妙的境地,朱光潜还对她的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虽然大学期间的凌叔华很是爱画,但是“文学’似乎是一块强有力的吸铁石一样,紧紧的吸住她,也就是这样“写作”成为了她目标。就这样她在兼顾画画的同时开始以白话执笔写作,直至后来不论她的绘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很高的声誉,并给国内的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凌叔华与徐志摩

  身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凌叔华作为闺秀派才女代表,当然是才貌出众。泰戈尔曾经认为她的才华在林徽因之上,就连徐志摩也称她是中国的曼殊菲尔。但是作为一名社交名媛,她的'一生始终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画像

  说到底凌叔华与徐志摩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使得两个人相交集。据说他们两个人在相互认识的时候,正是徐志摩失恋的时候,再加上身为才女的凌叔华年龄又和他差不多,所以二人关系进展很快。据说仅仅相识了半年多,其中的通信就有七八十封,这么算下来差不多两天一封,再加上经常参加一些聚会,俩人之间的感情就凌驾于友谊之上。

  虽然凌叔华也曾否认过自己没有对徐志摩动过真感情,但从徐志摩一方的角度来看,他对于凌叔华的那份情感似乎是要超过陆小曼的,后来他还称凌叔华是“中国的曼殊菲尔”,曼殊菲尔是一位来自于外国女作家,徐志摩对她一直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不论是关于曼殊菲尔的作品还是外貌都有很高的评价。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中国的曼殊菲尔”这个王冠,他却颁给了凌叔华,可以见得凌叔华在徐志摩心目中的位置。后来在徐志摩因为飞机失事而去世了,作为徐志摩父亲的徐申出于对儿子的了解,就在徐志摩下葬后,还曾请求凌叔华来撰写徐志摩的墓碑。

  也就是这样凌叔华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案例,即便是这样,也只是有极少的人愿意提起。

  凌叔华与林徽因

  民国才女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初开始走红,而在那个年代才子与才女的浪漫往事一直是被今人所津津乐道的。根据相关资料中我们知道林徽因与凌叔华这两位人物都曾经是那个年代北京城里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才女,同样是那个年代文坛才女,两人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林徽因图像

  关于凌叔华与林徽因之间最初渊源,我想应该要从徐志摩这里入手。据了解,徐志摩曾组织的一个文艺沙龙,名叫“新月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社团,而林徽因和凌叔华也都是新月社的成员,都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二人还经常参加社团里的一些聚会,从这里看的出来,凌叔华与林徽因之间的普通朋友的关系还是存在的。除了这个之外,这两位才女还有更深的渊源,据说凌叔华曾经还租住过林家宅子,当时的凌叔华比林徽因年长4岁,那时林徽因的父亲还曾想请她担任林徽因的家庭教师。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位才女形同陌路,互不往来,还需要我们细细推敲。

  据说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徐志摩的身上。那时年轻的徐志摩志摩遇到清纯美丽的少女林徽因,不禁为其才貌所倾倒。但那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放弃已有的婚姻,恢复单身。但是林徽因年纪虽小,但很有主见,于是拒绝了徐志摩。但是从后来林徽因写给志摩相关怀念文章来看,林徽因是爱志摩的。而凌叔华与徐志摩的相遇恰好正是徐志摩失恋的时候,加上男才女貌,经常在一起探讨文章什么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早已凌驾于友谊之上了,但是后来凌淑华指出两人之间只有友谊。

  而最终导致凌叔华与林徽因形同陌路的原因就是抢夺“八宝箱”,也正是经历“八宝箱”这一事件之后,两人就真的如同形同陌路了。

【林徽因诗歌《深笑》】相关文章:

林徽因《深笑》的赏析08-12

林徽因《深笑》原文赏析03-09

林徽因的诗歌精选08-17

林徽因的诗歌《仍然》10-25

林徽因《情愿》诗歌08-17

林徽因励志诗歌08-20

赞美林徽因的诗歌03-16

林徽因的经典现代诗歌精选03-24

林徽因的现代诗歌汇编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