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实词

时间:2024-11-28 17:30:39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热门)文言文实词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实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 篇1

  文言文实词复习:朝的用法

  朝cháo (1)动词。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引申为朝见。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左传》)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访。 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

  ③归。 江汉朝宗于海。(《尚书》)

  (2)名词。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③政事。 期年不听朝。(《吕氏春秋》)

  (3)介词。对,向。 坐南朝北。

  Zhāo (1)名词。早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2)量词。天,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文言文实词 篇2

  1、论语

  一、默写:

  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2、子曰:岁寒,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4、子贡问君子。子曰:

  2、《鱼我所欲也》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乡为身死而不受( )

  二、一词多义:

  得:1、二者不可得兼( )

  2、故不为苟得也( )

  3、得之则生( )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苟:1、故不为苟得也( )

  2、苟全性命于乱世( )

  3、苟延残喘( )

  4、一丝不苟( )

  加:1、万钟于我何加焉( )

  2、弗敢也( )

  3、加人一等( )

  是: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3、挑拨是非( )

  与: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蹴尔而与之( )

  奉:1、为妻妾之奉( )

  2、奉命于危难之间( )

  3、不知口休之奉不若人也( )

  三、古今异义:

  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古义:

  今义:

  四、翻译: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

  2、衡于虑(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二、一词多义:

  故:1、故天将降大任( )

  2、公问其故( )

  所以:1、所以动心忍性( )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为:1、行拂乱其所为( )

  2、或异二者之为( )

  拂:1、行拂乱其所为(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征于色发于声( )

  3、先发制人( )

  4、发人深省( )

  三、古今异义:

  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今义:

  征:征于色

  古义:

  今义:

  喻: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

  今义:

  四、词语活用:(写出意思即可)

  1、苦其心志( )

  2、劳其筋骨( )

  3、饿其体肤( )

  4、空乏其身( )

  5、行拂乱其所为( )

  6、动心忍性( )

  7、生于忧患( )

  8、死于安乐( )

  五、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曹刿论战

  一、通假字:

  1、小惠未徧( )

  二、一词多义:

  属:1、忠之属也( )

  2、属引凄异( )

  故:1、公问其故( )

  2、故逐之( )

  3、温故而知新( )

  靡:1、望其旗靡( )

  2、皆从风而靡( )

  从:1、民弗从也( )

  2、战则请从( )

  三、古今异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

  今义:

  7、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8、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9、衣食所安

  古义:

  今义:

  四、词语活用:(写出意思即可)

  1、小信未孚,神拂福也( )

  2、公将鼓之( )

  3、衣食所安( )

  4、惧有伏焉( )

  五、翻译: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文言文实词 篇3

  11.察(chá)

  动词。

  ①察看,观察。如: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②明察。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2.长(cháng)

  (1)名词。

  ①长度。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读zhǎng,首领,头目,长官。如:陈胜,吴广皆此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③读zhǎng,秦朝时,主管万户以上的县的官员称“令”,主管万户以下的`县的官员称“长”。如: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形容词。

  ①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与“短”相对。如:南市买辔头,背时买长鞭(《木兰诗》)

  ②时间、空间的长久,辽远。

  如: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b.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③广阔。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④远。如: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⑤读zhǎng,年岁大,辈分高的。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3)副词。

  ①永远。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经常,总是,时常。如: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

  13.称(chēng)

  动词

  ①读chèn,适合,符合,相称。如: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②称道,称赞。如: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③号称。如: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

  ④著称,闻名。如: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⑤声称,述说。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14.乘(chéng)

  (1)动词。

  ①乘座,驾驭。如: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趁着,利用,凭借。如: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2)量词。

  读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为一乘,译为“辆”。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15.出(chū)

  (1)名词。

  ①出产的东西。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

  ②国家外部或家族外部。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动词。

  ①出现,显露。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②献出,拿出。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③发出。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④与“入”相对,出,出去。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⑤流出。如:汪然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⑥从……生出。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6.传(chuán)

  动词。

  ①传送,传递。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传授,传给。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7.辞(cí)

  (1)名词。

  文辞,言辞。

  如:a.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b.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①告别,离别,辞谢。

  如: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b.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②推辞,不接受。如: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三)18.次(cì)

  (1)名词。

  层次。如: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山市》)

  (2)动词

  ①编次,编排。如: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②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9.从(cóng)

  (1)动词。

  ①跟从,跟随。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依从,依顺。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朝目标而去。如: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蒹葭》)

  (2)介词。

  自,由。表示起点。

  如:a.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b.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0.当(dāng)

  (1)动词。

  ①担任,执掌。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

  ②读dàng,顶替。如:募有能捕之者,当期租入(《捕蛇者说》)

  (2)介词。

  ①对着,向着。如: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

  ②在……时。如:当此时,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3)副词。

  ①应该,应当。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将,将要。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 篇4

  1.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安稳的,安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动词。

  养生,享受。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疑问副词。

  表反诘,译为“怎么”。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本(běn)

  副词。

  本来,原来,最初。

  如: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3.比(bǐ)

  (1)动词。

  ①并列,紧靠着。如: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个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2)介词。

  ①等到……的时候。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比起。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4.鄙(bǐ)

  (1)名词。

  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如: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形容词。

  ①(地位)卑微的,低下的'。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目光短浅的。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5.毕(bì)

  (1)动词。

  完毕,结束。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用作助词

  用尽,竭尽全力。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6.敝(bì)

  形容词。

  破旧的,破烂的。如: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7.兵(bìng)

  名词。

  ①士兵,军队。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病(bìng)

  (1)名词用作动词。

  得病,生病。如: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2)形容词。

  有病的,不健康的。如: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薄(bó)

  (1)动词。

  ①轻视,看不起。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迫近。如: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2)形容词。

  ①与“厚”相对,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如: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淡,不浓。如: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二)

  10.曾(céng)

  (1)动词。

  读zēng,同“增”,译为“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

  同“层”,重叠。如:荡胸生曾云,厥词入归鸟(《望岳》)

  (3)副词。

  ①曾经。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②连……都……,竟然。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尚,还。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文言文实词 篇5

  实词:

  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文言文实词 篇6

  一、官位升迁、任免

  (1)辟:征召(2)迁:升官(3)拜:任命,授给官职(4)举:举荐(5)擢:提拔选拔(6)调:调任

  (7)累迁: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10)除:任命授职(11)转:改任(12)摄:代理

  (13)署:委任、代理(14)典:主管(15)知:作某地的知县(16)相:作某国的丞相(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二、有才能被看重(不重用)

  (1)以“ …… ”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2)以“ …… ”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3)异:认为才能奇特(4)见知:被人所知。

  三、遭嫉妒或受迫害

  (1)害:嫉妒(2)短:说某人的坏话(3)隙:与某人有隔阂(4)刺:指责。(5)衔:恨(6)疾:憎恨、嫉忌(7)劾:弹劾,揭发罪状(8)贾祸:招来祸患

  四、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

  (1)坐:①因犯错而定罪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2)案(按):考察、审问(3)论:判罪(4)当:定罪(5)狱:案件(6)牒:文书

  五、要求辞官回家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2)致仕:请辞官回家(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六、与政事相关

  (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2)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七、时间

  (1)表瞬间、一会、不久: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以后: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

  (一)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俄:顷刻、片刻,一会儿。《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姑:暂且,姑且。《勾践灭吴》“请姑无庸战。”

  且: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聊: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旋:不久,一会儿。《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寻:不久。《虎丘记》“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暂:暂时。《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2、双音节词语

  刹那:一念之间,一瞬间。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憎衹长,欢荣刹那促。”

  俄而、俄顷:不久、顷刻,一会儿。《咏雪》“俄而雪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既而:不久。《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顷之:不久,一会儿。《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顷刻:一会儿。《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霎时:转眼工夫。《长亭送别》“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斯须:片刻,一会儿工夫。《促织》“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少间:一会儿。《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少时:一会儿,不久。《狼》“少时,一狼径去”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弹指:比喻时间暂短。司空图《偶书》“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未几:不久,一会儿。《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无日:没多少日子。《殽之战》“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无何:不久,没多久。《山市》“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须臾:片刻、一会儿。《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一瞬:瞬间,一眨眼工夫。《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有顷:过了一会儿,不久。《柳毅传》“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有间:过了一会儿,不久。《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逾时:过了一会儿。《山市》“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二)表示时间短暂且表明时态或情态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才:刚刚,另“裁”同“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刚刚。《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方:刚、正。沈复《童趣》“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一: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向:刚才。《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新:刚刚。《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乍:刚、才。《如梦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猝:立即。另外卒、倅同“猝”。《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顿: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立: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立诛杀曹无伤。”

  速:马上。《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辄:立即、就。《醉翁亭记》“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亟:急、急忙,赶快。《郑伯克段于鄢》中“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双音节词语:

  卒然:同“猝然”,突然。《孟子见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忽然:突然,表示事物来得迅速并且出乎意外。《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倏忽:表示时间短,发生突然。《山市》“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倏尔:表示时间短,突然、忽然。周密《观潮》“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八、受到诬陷

  (1)中:诬陷,中伤(2)谮: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诬陷,中伤(3)诬:诬陷

  九、赞扬

  多、嘉、称、誉、与、许、叹

  十、内心嫉恨

  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十一、责备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十二、宽容

  容、贷、恕、宽

  十三、跟京城有关的

  禁、阙、畿、京、京畿

  十四、到往某地

  如、过、诣、幸、往、经

  十五、拜访

  造、过、访、谒(见)、顾

  十六、劝说

  说、劝、规、讽、讥、谤、谏

  十七、其他分类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如(到、往)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孤(幼年失去父亲)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典(主持)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

  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用(财用、因为)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弑(子杀父、臣杀君)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9.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宫廷侍卫,皇帝近侍并备顾问应对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掌管起草文书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郎: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文言文实词 篇7

  1、适宜,合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2、应当,应该。(诚宜开张圣听)

  3、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重要,简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4、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5、要挟。(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

  6、相约,誓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9、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阳光,太阳。(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装。(儋阳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1、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2、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处所。(不知何许人也)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2、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兴建,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编撰,撰写。(修史)

  5、学习,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

  2、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3、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1、行动:大行不顾细谨《鸿》

  2、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其行廉《屈》

  3、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师》

  4、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5、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6、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7、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8、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

  

  1、缘故,原因。(事出有因)

  2、因为,由于。(因人废言因噎废食)

  3、因此,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沿袭,继续。(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循守旧)

  5、凭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6、依据,随顺。(因人成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7、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8、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小见大)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

  3、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6、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文言文实词 篇8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 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伴着b形容词:安乐、和睦c形容词:和暖d动词,音hu:拌和,混合

  会 ①会宾客大宴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回合、聚会b动词:适逢,正赶上)

  火 ①持就火炀之 ②火烧令坚 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火b用作状语: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文言文实词 篇9

  相(xiāng)

  (1)名词。

  读xiàng,丞相,宰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副词。

  ①互相。如: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②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信(xìn)

  (1)名词。

  信义,信用。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2)动词。

  ①相信。如:吾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②信任。如: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3)形容词。

  诚实,真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4)副词。

  确实。如: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隆中对》)

  兴(xīng)

  (1)名词。

  读xìng,兴致。如: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2)动词。

  ①起。如: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

  ②兴起。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③使……兴盛。如:若无兴德之言(此处“兴”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出师表》)

  ④复兴。如: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 篇10

  1.备bèi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2.薄bó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策cè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4.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5.次cì

  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同上)

  6.当dāng

  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同上)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锐不可当”

  7.道dà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8.度dù

  ①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duó,推测,估计。“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9.发fā

  ①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②把箭射出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③征发。“发闾左逋戍渔阳”(《陈涉世家》)

  ④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1.夫fū

  ①成年男子的通称。“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丈夫。“夫起大呼”(《口技》)

  ③fú,无实义。“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④fú,指示代词,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12.固gù

  ①顽固。“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

  ③本来。“人固不能无失”(《弈喻》)

  ④安守,固守。“君子固穷……”(《孔乙己》)

  13.顾gù

  ①回头看,看。“顾野有麦场”(《狼》)

  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4.故gù

  ①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论语》)

  ③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刿论战》)

  ⑤老朋友。“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5.过gu

  ①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②犯过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16.号há

  ①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②hà,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hà,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④hà,号召。“号令召三老……”(同上)

  17.间iān

  ①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②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④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iàn,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⑥iàn,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⑦iàn,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⑧iàn,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陈涉世家》)

  18.将iàng

  ①将领。“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②率领。“上使外将兵”(同上)

  ③iāng,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石壕吏》)

  ④iāng,将要。“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19.临lín

  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②面对。“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③来到。“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20.令1ìng

  ①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②让,使。“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③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同上)

  21.奇qí

  ①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②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③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2.强qiáng

  ①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②有余。“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③iāng,通“僵”,僵硬。“项为之强”(《闲情记趣》)

  23.去qù

  ①离开。“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为学》)

  24.少shǎ

  ①不多。“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②shā,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

  ③不久。“少时,一狼径去”(《狼》)

  ④shà,年轻。“陈涉少时”(《陈涉世家》)

  25.舍shè

  ①旅舍。“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②房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③放弃。“便舍船,从口入”(同上)

  ④施舍,shě。“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6.胜shèng

  ①取胜。“弈者胜”(《醉翁亭记》)

  ②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③忍受。“高处不胜寒”(《明月几时有》)

  27.食shí

  ①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②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

  28.书shū

  ①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②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同上)

  ③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④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29.属shǔ

  ①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②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③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④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⑤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0.数shù

  ①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②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③shu,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31.施shī

  ①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②,(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32.许xǔ

  ①答应。“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⑦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④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口技》)

  文言文实词 篇11

  最近,为了上好文言文单元,我特意在重温《现代汉语》一书时,做了一些笔记,现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英语里的时态,在汉语中用动词和虚词表示。

  2.“是”的特殊现象:一般来说,“是”为表判断的动词,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副词。它在动词、形容词前应该重读,表示“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

  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

  3.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例如:可以学校,应该衣服,错。

  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标准:

  (1)先用副词“不”鉴定出名词和非名词:不能加“不”的是名词,例如“不书本”,“书本”为名词。

  (2)再用能不能带宾语鉴定出动词:多数动词能带宾语,例如“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在这里是动词。

  (3)然后用能不能加“很”鉴定出形容词:大部分动词(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除外)不可以加“很”,例如“很宣传”。

  (4)不能加“很”,又不能带宾语的,可用副词“没有”鉴定:能受“没有”修饰的是动词,否则是形容词,例如“没有羡慕”、“没有雪白”,“羡慕”是动词,“雪白”是形容词。

  (5)形容词和名词有时不好区分,但是,名词可以加“有”,如“有欲望”,形容词前不能加“有”。

  5.部分副词有多样词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没”既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例如:他没(有)书。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时是副词,例如:他没来。脸没红。

  (2)“白、怪、净、老”等词,有同音词现象,但不是兼类,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表示性质:白布、怪事、净水、老人;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表示方式、程度、范围或时间等:白跑一趟、怪好看的、身上净是泥巴、老没见他。

  6.区分作为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凡是能做谓语、谓语中心,又能做定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

  A、同志们[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一致”能做状语,这是形容词。我们可以这样举例论证:“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或者,“大家表示一致的意见。”)

  B、对别人的意见不能[一概]否定。(“一概”是副词。)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区分“突然”(形容词)和“忽然”(副词)

  7.表示时间的副词和名词的区别:相似点是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这样可以区分“刚刚”(副词)和“刚才”(时间名词),顺带提下,“最近”也是时间名词。

  5

  文言文实词 篇12

  1.或(hu)

  (1)代词。

  有人,有的人(事)。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副词。

  ①表示猜测,或许,也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有时。

  如: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2.及(jí)

  (1)动词。

  ①赶得上。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等到,到了。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2)介词。

  表示动作的时间,到……的'时候,趁着。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3)连词。

  和,同。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3.急(jí)

  (1)形容词。

  快速的,湍急的。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2)副词。

  ①危急,紧急,关键。如:或王命急宣(《三峡》)

  ②赶快,快速的。如: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石壕吏》)

  4.假(jiǎ)

  (1)动词。

  ①假装。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②借。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

  虚假的,不真实的。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5.间(jiàn)

  (1)名词。

  ①读jiān,中间。

  如: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

  b.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②读jiān,期间。如: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读jiān,里面,之内。如: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④一会儿。如: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2)动词。

  ①夹杂。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②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间断,隔绝。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3)量词。

  读jiān,用于房屋。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4)副词。

  ①暗中,偷偷地。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间或,偶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6.见(jiàn)

  动词。

  ①看见,见到。如: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②见识,引申为知道,领悟。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③会见,拜见。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④读xiàn,同“现”,表现,显现,出现。如:才美不外见(《马说》)

  7.将(jiāng)

  (1)名词。

  ①武官名。

  如:a.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b.将军百战死(《木兰诗》)

  ②读jiàng,将领。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动词。

  ①搀扶。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②想要,打算。如:公将战(《曹刿论战》)

  ③读jiàng,带兵,统帅军队。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副词。

  将要,想要。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连词。

  和,与。如: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

  8.进(jìn)

  动词。

  ①做官,出仕。如: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②进献。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出师表》)

  ③进谏,劝谏。如: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9.尽(jìn)

  (1)动词。

  ①没有,空。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②用尽,使之达到极限。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已尽无齿(《捕蛇者说》)

  ③把食物吃完,用尽。如:尽其肉(《黔之驴》)

  ④全部取得。如: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隆中对》

  (2)副词。

  表示范围,全部,都。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50.居(jū)

  动词。

  ①居住。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处在,位于。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③停,停留。如: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文言文实词 篇13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二、通假字归纳: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

  (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

  (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

  (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

  (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

  (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

  (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

  (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

  (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

  (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

  (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

  (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

  (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

  (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

  (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

  (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

  (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

  (29)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

  (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

  (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

  (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

  (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

  (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

  (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晏子故事两篇》

  (4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两篇》

  (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晏子故事两篇》

  (44)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寓言四则之买椟还珠》

  (45)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寓言四则之滥竽充数》

  (4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48)屏弃而不用。(“屏”通“摒”:摒弃)——《为学》

  (三)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

  (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

  A. 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

  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

  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

  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

  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

  B. 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

  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

  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

  范围副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

  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

  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

  时间副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

  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

  情态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

  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

  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

  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

  C. 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

  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

  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

  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

  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

  D. 表结构的虚词。

  结构助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

  E. 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四)文言虚词举例

  ①、之

  (1)结构助词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语气助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

  ②其

  作副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

  ○3以

  作介词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凭借

  作连词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

  4. 而

  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

  5. 乃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

  6. 于

  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给

  7. 为

  作介词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替、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焉

  作助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表句末语气,不译

  ⑨所

  所与“以”结合表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原因

  作介词结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⑩乎

  作语气助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吗

  作介词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相当于“于”,作“对”讲

  文言文实词 篇14

  1、顾

  ①《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③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⑤副词,反而,却。

  2、归

  ①《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归还④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3、观

  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文言文实词】相关文章:

文言文实词08-28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07-15

文言文实词集锦08-03

文言文实词集锦07-08

文言文实词【实用】11-26

(荐)文言文实词11-26

文言文实词(通用)11-26

文言文实词集锦【精华】07-09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07-15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