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4-02-28 07:57:09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1

  原文

  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织女也。”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译文

  郭翰夏天在庭子里纳凉,抬头看天,有一个人慢慢地落下来,那人说:“我是织女。”(郭翰)缓缓地看了看她的衣服,都没有用线缝。 郭翰问她为什么,织女说:“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织的。”

  字词解释

  冉冉:rǎnrǎn,慢慢地。

  下:落下、降落。

  徐:慢慢地。

  视:看。

  并:都。

  本:本来。

  为:原指做,此指缝制。

  卧:躺

  仰视:抬头看

  文言知识

  “为”的释意。“为”作为动词,在文言文中常见。有人把“为”一律翻译为“做”,这是不妥的'。上文“天衣本非针线为也”中的“为”若翻译为“做”,当然也可以,但欠妥,而译为“缝制”则更准确。又,“百工为器”,应译为各种手艺人制作器物;“冶人为兵”,应译为冶炼工人铸造兵器。“为”要根据他的对象准确地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译出。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吾织女也。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2

  【译文】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却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凭借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那时宗悫才14岁,却亲自上前抵抗强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故而默默无闻。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叔父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少文既高尚,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知。

  乘风破浪,出自沈约撰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作者简介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天衣无缝的文言文翻译07-19

文言文翻译01-13

文言文及翻译11-08

天衣无缝08-10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07-03

文言文短文及翻译03-13

文言文短文翻译03-16

舍我其谁的文言文及翻译03-30

吞纸抱犬文言文翻译03-07

推敲文言文翻译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