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

时间:2023-05-01 18:46:20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5篇

  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5篇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 (4)烨然若神人 ____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1)热水(2)通“披”,穿(3)腰佩(4)光彩照人的样子 (每题1分,共4分)

  【小题2】(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 (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共2分。错一处扣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被”的通假“腰”名词作动词,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 “负箧曳屣”和2句中的“则”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读懂全文,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2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一篇文章。

  一是要勤奋。宋濂家中贫穷,书看,便向别人家借,“手自笔录,计以日还”,勤抄,勤写,即使在寒冬腊月,“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懈怠,“少年辛苦终成事,莫向光明惰寸功”,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终于“遍观群书”,也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基础。

  二是要虚心。为了请教有学问的老师,作者“尝趋百里外”,向当地长辈叩问请教。俯身倾耳,恭恭敬敬,遭到老师训斥,却毫无半点怨言怒气。反而“色愈恭”“礼愈至”,等到老师和颜悦色,则又请教,如此懂事,礼貌的学生,老师怎会不喜欢呢?定会认真解答,“态度决定一切”。虚心,使得宋濂“虽愚”“获有所闻”。

  三是要实践。作者成年后,跟着老师访学。“负荚电履”,“穷冬烈日”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不能动”经历,看似倍受折磨,实际是作者自我锻炼的好机会。陆游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的知识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作者的访学生涯,对他学习的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要乐学。作者的学习条件可谓很差,“无鲜肥滋味之享”“温袍敝衣”,而同舍人“皆被绮绣”“骅然如神人”。如此强烈的对比,作者“略无慕艳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铸乎?宋濂以学习为快乐,不与人攀比,一心读书,“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开篇“余幼时即嗜学”,不错,学习要从小时候开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此意,要珍惜时光,才能如宋濂学有所成。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3

  余幼时即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jiǎ)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jiàng)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chì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p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yè)然若神人;余则(yùn)袍敝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译文赏析: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理解默写: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②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表现自己虽然求学条件艰苦却依然坚定求学,不羡慕他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③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描写了同舍诸生服饰鲜艳,如同神人,又用“,”描写了自己的服饰和心理,表达一心向学的精神。

  ④《送东阳马生序》中因为作者很守信用,人们愿意借书给他的句子是“,,”。

  ⑤《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要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理解默写

  ①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4

  古诗文阅读。(2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8分)

  (1)不敢稍逾约 ( )

  (2)益慕圣贤之道( )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腰白玉之环 (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超过(2)更(3)通“肢”,肢体(4)腰佩

  小题2:(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读,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2)因为我心中有足够我快乐的,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我的同学。

  小题3:学习要善于克服困难;学习要勤奋努力;学习要虚心,不懂就问……(写出两点给满分)

  试题分析:

  小题1:“逾、益”是常规用法的词,用词语代替即可。“支”是通假字,“腰”是活用字,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时需加以注意。

  小题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以是”“口体之奉”,“以是”是文言文中的关键连词,意思基本固定,译为“因此”。“口体之奉”意思是吃的穿的。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从文中作者无书借书抄书,无书远行百里去求师,从他的行为中,我们可知:作者对读书的爱好和渴望,千方百计读到书,不怕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勤奋学习,虚心请教等。这些都是给我们的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5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不敢稍逾约()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小题4: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小题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超过约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着 (4)到……去

  小题2:(1)以/中有足乐者 (2)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2)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小题4:示例: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专注,持之以恒。

  小题5:示例: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小题1:试题分析:①“逾约”,动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俟”,动词,等待。③“被”,通假字,通“披”,披着。④“诣”,动词,“到……去”。

  小题2:试题分析:“以中有足乐者”的含义是“因为当中有足以让我快乐的事”,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因为、当中有足以让我快乐的事”,即“以/中有足乐者”;“必无所疑乃已”的'含义是“一定要一直到没有疑惑为止”,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一定要一直到没有疑惑、为止”,即“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左右”(身边)、“援”(提出)、“质”(询问)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精勤”(勤奋、仔细)、 “至”(到)、“莫”(没有)、“抗衡”(相比)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4:试题分析:由“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等语句中可以看出宋濂、顾炎武在求学上都是非常刻苦勤奋、专注学业的。

  小题5:试题分析:甲、乙两段文字中的宋濂、和顾炎武因为刻苦勤奋,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卒或有所闻,我们无论是爱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6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A

  4.(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5.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7

  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1-4题。(12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小题1】、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B.流辈甚称其贤。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D.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③非天质之卑( ) ④生以乡人子谒余(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4分)

  ①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②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宋濂学有所成给你的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C (2分)

  【小题2】①朝廷 ②给予、赠送 ③低下 ④拜见 (4分)

  【小题3】①坐在大厦里读书,再没有奔走的'辛劳了。(2分)

  ②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言辞非常流畅、通达(2分)

  【小题4】向人求教要诚恳谦虚、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勤奋艰苦、学习要专心致志、要以读书为乐、读书不能过于依赖外在条件等。(可根据以上内容来谈,合情有理即可)(2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8

  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

  (2)四支僵劲不能动( )

  2.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山峦为晴雪所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热水(2)通“肢”

  2.C

  3.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

  4.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作者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作者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有所成。(言之有理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9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①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③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④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⑤,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③已:完毕。④斋:书房。⑤毫:笔。

  1.解释加粗词语的含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 借:_______________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_______________

  (3)如是者六七始已 始:_______________

  (2)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就: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文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人的学习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借(2)等待(3)才(4)完成(每词1分,共4分)

  2.(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中浸几次。

  3.(甲)作者学习之勤奋及从师求学之艰难;(乙)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4.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不怕困难。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0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 走: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

  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③得鱼腹中书 得:

  ⑵①色愈恭,礼愈至 至: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至:

  ③至理名言 至:

  ⑶①稍稍宾客其父 稍:

  ②不敢稍逾约 稍:

  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

  9、划分朗读节奏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11、“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1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1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二、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⑴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⑵缊袍敝衣 敝: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以”字。

  ⑴①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以: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以: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④计日以还 以:⑤以衾拥覆 以:⑥俯身倾耳以请 以: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 以:1、 2、 3、 4、 5、 6 、 7、

  3、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4、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

  A、媵人持汤沃灌 B、有司业、博士为之 C、县官日有 D、腰白玉之环

  5、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和“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

  6、区别古今词义:

  ⑴汤:古义: 今义: ⑵右备容臭:臭:古义: 今义:

  7、划分朗读节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9、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食

  判若两人 腰缠万贯 臭气相投 再接再厉

  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2、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②____

  1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14、综合全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15、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⒈借;跑 ⒉⑴①能够 ②领会 ③得到 ⑵①周到 ②到 ③最高的 ⑶①渐渐 ②稍微 ⒊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⒋C⒌修饰 计日以还 ⒍C⒎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⒏⑴刻苦好学⑵博览群书⑶虚心请教⒐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⒑嗜学 家贫(顺序可换) ⒒开放题,言之成理,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即可。12.分层在“既加冠”前。第一层:叙述作者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写得书之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第二层,叙述作者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从师之艰。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13.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14. (1)得书难:(2)拜师难

  二、⒈⑴被:通“披”,穿。⑵敝:破。 ⒉⑴①因为 ②来 ③用 ④表顺承,相当于“而”⑤用 ⑥连词,相当于“而” ⑦连词.作“因为”;介词,译为“拿” ⒊因为作者心中有读书这件乐事。⒋D ⒌勤、艰 梅花香自苦寒来⒍⑴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所得的汁水 ⑵臭:古义:原指各种气味 此指香味,音xiù今义:指一种难闻的气味,音chu。⒎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⒏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⒐B ⒑A ⒒B ⒓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⒔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⒕(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 ⒖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1

  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注释

  [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余:我。

  [3]嗜:喜欢、特别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8]走:跑。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以:以为;是:这样。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担心。.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游:交往。

  [15]尝:曾经。

  [16]趋:赶到。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25]至:周到。

  [26]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27]俟(sì):等待。

  卒:最终。

  [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29]穷冬:隆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31]舍:指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34]汤:热水。

  [35]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36]衾(qīn):被子。

  [37]拥:盖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日再食(SI):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43]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4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9]盖:发语词,用来引领一句话,常是感慨或议论之类的,属语气助词;翻译为“大概”。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2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课文下面注释:

  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致:得到。

  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5、走:跑。

  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7、以是:因此。

  8、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9、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

  11、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15、叱()咄():训斥,呵责。

  16、至:周到。

  17、俟():等待。

  18、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19、穷冬:隆冬。

  20、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2、支:通“肢”。

  23、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24、汤:热水。

  25、沃灌:浇洗。

  26、衾():被子。

  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2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9、缨:帽带。

  30、腰:腰佩。用作动词。

  31、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3、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

  3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附加练习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4.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5.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

  6.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2.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3.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4.开放性试题,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

  (反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

  5.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

  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6、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分)

  译: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分)

  译:

  小题3: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4: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等待。(2)通“披”,穿。

  小题2:(1)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小题3:对比。作者把自己艰苦求学与同舍生优越条件作对比,突出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4:示例:(1)勤奋刻苦。(2)博览群书。(3)虚心请教。(4)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4)意志坚强。(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1:(1)俟是等待的意思。(2)被是通假字,通“披”意思是穿。

  小题2:(1)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以:来。假借:借。于:向。手自笔录:亲自用手抄录。(2)负:背着。箧:书箱。曳:拉,拖。屣:鞋子。

  小题3: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是用的对比手法,把我求学的艰难和同舍生生活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突出我在艰苦环境下求学,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生活。

  小题4:要注意题干要求:“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从原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宋濂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他主动去借书、抄书,博览了群书。他还能不顾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虚心向老师请教,他把读书当作乐趣。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__

  【小题3】回答问题(4分)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2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1)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2)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小题1】(1)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2)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小题1】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善于提问的精神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BD项中“以”的意思是“来”,C项中的“以”的意思是“把”。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宋濂”的求学经历来分析他的精神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15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⑶腰白玉之环 腰: ⑷媵人持汤沃灌 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答案】

  10.⑴于:向。⑵被:通“披”。⑶腰:腰佩。⑷汤:热水。

  11.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2.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13.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

  14.开放题,只要学生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的。为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二: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云南省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相关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及翻译11-30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翻译03-29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05-08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及答案03-30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04-06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考点梳理11-18

关于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翻译04-01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阅读04-01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阅读03-30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