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人陶渊明的详细介绍

时间:2021-03-31 15:26:30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诗人陶渊明的详细介绍

  陶渊明:我的田园我做主

诗人陶渊明的详细介绍

  这是陶渊明的中国,在人命无常的魏晋南北朝,舟楫车马沉默匆忙,人间的道路险象环生,名士少有保全者,只有山林寂静安全。此时的陶潜,还年轻,还在做着“大济苍生”的梦。

  这时候,在浔阳柴桑的天空下,你还无法把这个追梦少年的英姿和日后那个隐逸村夫的形象联系起来。人啊,怎么就从一开始对世界的满腔热情,转而变成了晚年写《感士不遇赋》的心灰意冷了呢?那些陪伴他长大的春燕,在堂前斑驳的梁柱上,已经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窗外的菊花鲜妍地盛开然后无声地枯死。虽然家道衰落,但好在有书可读。和风清穆,吹开那一页页陈旧的书行。先师的遗训不敢有忘,上古的理想铭记心上,忧道不忧贫的陶渊明那时候志向很大很大,他那时是“少时壮且励,抚剑独行游”。

  从陶渊明的诗文看,“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是喜爱“六经”并深受儒家教养的。儒家的忠孝信义伦理观念以及孔子“进德修业”的教导,都曾经对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发生过作用。在他内心深处,勤于政务的曾祖陶侃始终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偶像。陶侃所建赫赫功勋是陶渊明最向往的,他渴望有所作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从这些激情飞扬的诗句里,浮现出的是青年志士意气风发的俊朗身影。

  陶渊明二十九岁这年,谋了个祭酒的差事。这时候,正是王凝之任江州刺史,以王氏为代表的士大夫都普遍信仰一种叫作“五斗米道”的早期道教,祭酒其实就是“五斗米道”的主持。王凝之是个狂热痴迷的“五斗米道”教徒,而陶渊明偏偏又不信这些神神鬼鬼。他不堪祭酒一职,与上司王凝之的冲突不断。自傲的陶先生,容不得委心降志听命别人,受不了当小官的种种束缚,觉得这样曲杀了自己的才华。对于尊严感过强的人来说,官场确实和牢笼没有区别,这样的人做官一定度日如年、如在樊篱。现在,对于内心敏感的陶渊明来说,官事繁琐,案牍劳形,虚文缛礼,都与他喜好清省的性情不合。凶险的现实政治和浊流纵横的世风,使他满心失望。陶渊明只能退隐乡田。解归之后,又很快被召为州主簿,他却辞而不就。

  第一次仕途结束,陶渊明并未灰心。只是运气不好吧,既然“达”不成,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陶渊明归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在这六年中,他娶了翟氏,并且生了三个儿子,再加上亡妻生的长子,一共是四个儿子。他不得不考虑全家的生计问题,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又一次选择了从政。

  陶渊明三十五岁。这时候,天下更乱了。他来到荆州,投入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当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是个想做皇帝的野心家。桓玄令陶渊明起草《讨海贼表》,实际上是为了造反,陶先生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一个秉承儒家思想的正统文人,陶渊明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绝对不想趟这谋反的浑水。桓玄的种种丑行,加上行役之苦,使他对仕途感到厌恶。“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是他当时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恰恰这年冬天,母亲去逝了,于是因母丧辞职回家,丁忧三年,名正言顺。陶渊明守在母亲坟前感慨万千了许久。

  儒家用世的热情渐渐熄灭了,随着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的增多,他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晋安帝元兴二年的春天,当他第一次走上田野,开始躬耕实践。尽管为时很短,却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感,那是一种紧贴大地的真实,是远离现俗的舒展。他愈发坚信,惟有躬耕田园才是自己人生的最终归宿。

  二、

  元兴三年,政局大变。造反成功的桓玄入建康篡帝位以后,残酷专横,作威作福,引起众臣一片讨伐声。刘裕兵进建康,当了三个月皇帝的桓玄败走,从江州把晋安帝挟持到江陵。时事的变化,刘裕的兴起,使陶渊明看到了一线转机。世事弄人,正当陶渊明丧失了对于政治的兴趣的时候,刘裕赶走桓玄取得了东晋政权,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政务,一改从前腐化奢侈、政治败坏的风气,又一次勾起了陶渊明沉寂不久的用世之心。

  这年陶渊明快四十岁了,人生短促的紧迫感和建功立业的焦虑感,让他惴惴不安。再不及时建功立业,恐时不我待了。在门阀制度森严的魏晋,庶族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其实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传统儒家的教义要求饱学经书的儒者积极入世,寻求礼乐文化支配下的仕宦生涯,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建金石之功,流万世之名。可是,现实社会里充满了暗礁和逆流,世袭的士族阶层把持政局,为权力、地位、名利勾心斗角,无法给予一般士人展示政治才华的舞台,天下寒士挣扎在社会边缘,陶渊明挣扎在仕与隐之间,仕与隐在心中常常相持交战。出于对桓玄篡晋的义愤,对晋朝皇室的忠贞,他不远千里地来到刘裕那里做起了镇军参军。对刘裕虽然不敢奢望,他还是三度出仕了。

  刘裕追击并击败了把持朝政的.桓玄,杀掉晋安帝,立恭帝。这就是魏晋南北朝,世人对于这样的篡乱早已见惯不怪。在途经曲阿时,陶渊明写下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想说,如果刘裕真的能和自己志同道合,就暂时委屈一下归隐愿望而继续从政。然而,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更有舍弃不下田园生活的矛盾纠缠。最终他只能用“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的慰藉心态暂且消解自己内心的纷纷拢拢。

  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与刘裕政权同样合不来。镇军参军本非要职,不过一个小小幕僚,有似杂役。官差的劳顿对陶渊明来说毫无意义,也不感兴趣。刘裕对陶渊明表面上还算客气尊重,但同样是野心家的刘裕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战,不会真正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入幕不久,就对刘裕对仕途厌倦失望了。刘裕其人,虽有精明干练的一面,但其阴险毒辣、无信无义不减桓玄。

  他越来越怀念田园,想着要乘船归去,这种念想像严霜中的松柏那样坚定不移。

  陶渊明辞去镇军参军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投入建威将军刘敬宣幕下,任了建威参军。任期很短,就返回乡里。“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一心处两端的日子,很累很累。

  三、

  陶渊明家贫,仅靠耕种田地不足以养活自己。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不得不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天,恰逢郡督邮来县里视察,县吏就对陶渊明说:“您必须穿戴整齐,去跪迎上差。”陶渊明叹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即解绶去职,在任仅八十多天。这是东晋义熙元年发生的促使陶渊明与官场彻底决裂的一件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就是千百年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后来的《归去来兮辞》就是这个事件和这番心理的自白。纠缠在他心中十三年的矛盾终于得以解决,看他归去的脚步是多么轻快,“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心情又是多么急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的生活又是多么从容悠闲,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快乐,弹琴读书就能将忧愁驱散。农夫告诉我春天来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可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可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一告白,是说给自己听的,却从此扣动了后世读书人的心弦,令一代代中国知识人怦然心动。

  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战乱是疾苦之源,篡位是战乱之根,君权又是引发篡逆之因。几进几出之后,陶渊明最后远离了魏晋的中国官场。陶渊明走进一个无人的残破村落。他问砍柴人,这里的人都去哪儿了?砍柴人说,都死了,一个都不剩了,一家家妻离子散,一户户家破人亡。这是战乱之下的、人命无常的东晋。陶渊明忽然心里有了点隐痛,他生出无限悲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他对这个时代的失望,坚定了他自己在庐山脚下的归隐生活。

  东晋诗人陶渊明逝世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又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故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陶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9月15与世长辞。他死后,后人称之为“靖节”。故他的墓亦称靖节墓。

  他身世坎坷,出生时家道衰落,童年丧父,尝尽生活的酸苦;中年丧妻,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曾先后担任江州祭酒、桓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彭泽县令,五次出仕,五次辞官,直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他蔑视权贵,多次拒绝统治者的征召,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甚至将刘宋新贵檀道济送上门的粱肉扔出门外。他热爱生活,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农民一样在田间耕种劳动。他喜爱读书,但嗜酒如命,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他用古代圣贤的故事勉励自己;在心灵经历了痛苦的时候,他用酒精麻醉自己,暂时逃离悲惨的现实。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耕作的体验写到诗文辞赋中,在宁静的乡居生活中完成了由士大夫向伟大诗人的转变,被后人赞誉为“田园诗人”。他追求真理,归隐后他家曾遭受火灾,无房居住,但他依然婉拒刘遗民等人的邀请,不去庐山侍佛,因为他不相信佛教所说的生死轮回。在他的晚年,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更加变本加厉,他的生活更加贫困潦倒。基于对现实的思考,他向封建剥削制度提出了质疑,他在《桃花源诗并记》中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劳动的理想世界。他的思想上升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高度,对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进步影响。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没成贫下中农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并写有相当多的叹“贫”苦“寒”之句。其实他的“穷”,只是比起祖辈来要“穷”,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穷”,比起门阀世族的巨富来是“穷”。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

  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田后,诗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处,田庄别业则有西畴、南亩等处,远不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归田初,陶渊明在家饮酒赋诗,琴书自娱,生活清闲。这时的诗人,过的是舒适的文人闲居生活。50岁以后,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再加战祸绵延,境遇确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常著文章以自娱”,劳逸结合,也不是一位赤贫的农民。

  陶渊明晚年的《乞食》诗被很多人看成他沦为乞丐的重要证据。但清人陶必铨指出这是借韩信乞食的故事以起兴,故题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诗人晚年遭灾时所作,并非反映其平时生活状况。诗人写此诗的意旨,主要是让子孙后代了解他在贫困的情况下如何励志苦节。

  陶渊明的晚年,与有“五斗米”俸禄的时期相比,生活状况是有变化,但他除农业收入之外,另有教授生徒的酬资,还有显贵的馈赠。至于故人延请,新知相邀,饭局一直不少,给诗人的资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鲁迅先生就断言:“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并写有相当多的叹“贫”苦“寒”之句。其实他的“穷”,只是比起祖辈来要“穷”,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穷”,比起门阀世族的巨富来是“穷”。但是,他绝非一贫如洗,与真正的贫农相比,则要小康得多。

  陶渊明写情书口味重:想变成心中女神鞋子和影子

  陶渊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书王子?答案错误?不,答案正确!每个男人都有着很爱情的一面,带着隐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师也不能例外,别以为他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怀,他写的情书可不是盖的。

  陶渊明是口味清淡的隐士?答案正确!陶渊明是金刚怒目的勇士?答案正确!陶渊明是为家事焦虑的父亲?答案正确!陶渊明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答案正确!

  陶渊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书王子?答案错误?不,答案正确!每个男人都有着很爱情的一面,带着隐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师也不能例外,别以为他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怀,他写的情书可不是盖的。

  不信?我手里可有证据的,我们且来读一读陶渊明老师写得超级牛的大情书《闲情赋》。

  陶渊明的情书:或可以说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始祖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是哪位美眉,触动了陶渊明那一颗爱情的心,尤其是那颗为爱伤感的心。

  按照陶老师本人的叙述,这位美眉德才兼备,要论相貌,有“倾城之艳色”;要论品德,有“德于传闻”,大家都说这位姑娘品德好。

  陶渊明深深地爱上了她,这位姑娘对陶老师感觉如何,似乎有点说不清,根据陶老师的爱情自白书,他认识这位美眉,应该是在一次音乐会上,姑娘正在弹古筝,纤纤玉手拂动琴弦,也拂动陶老师的心;尤其是美眉的眼睛,顾盼生辉,似乎瞩目于陶老师,还巧笑倩兮,但这并不影响她专注于弹琴。

  陶老师没有机会上台表白,心里纠结得很,回到家,写了一封爱情告白书,别看陶老师“不为五斗米折腰”,对荣华富贵的口味淡得很,可对爱情,对美眉,却似乎不怎么讲究气节,口味也不轻。

  陶老师是个闷骚的人,他想走上台去跟意中人表白,并达成恋爱的约定,却又害臊,生怕触犯礼节,不敢表白;直接表白不行,于是想到写情书表白,又担心其他的哥们抢先,“恐他人之我先”,担心到魂飞魄散了N次。纠结来纠结去,就是没法接近美眉本人,有什么办法接近呢?

  陶渊明(资料图)

  陶渊明是口味清淡的隐士?答案正确!陶渊明是金刚怒目的勇士?答案正确!陶渊明是为家事焦虑的父亲?答案正确!陶渊明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答案正确!

  陶渊明是多情、深情、柔情、苦情的情书王子?答案错误?不,答案正确!每个男人都有着很爱情的一面,带着隐士和士大夫面目的陶老师也不能例外,别以为他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中”的宅男情怀,他写的情书可不是盖的。

  不信?我手里可有证据的,我们且来读一读陶渊明老师写得超级牛的大情书《闲情赋》。

  陶渊明的情书:或可以说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始祖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是哪位美眉,触动了陶渊明那一颗爱情的心,尤其是那颗为爱伤感的心。

  按照陶老师本人的叙述,这位美眉德才兼备,要论相貌,有“倾城之艳色”;要论品德,有“德于传闻”,大家都说这位姑娘品德好。

  陶渊明深深地爱上了她,这位姑娘对陶老师感觉如何,似乎有点说不清,根据陶老师的爱情自白书,他认识这位美眉,应该是在一次音乐会上,姑娘正在弹古筝,纤纤玉手拂动琴弦,也拂动陶老师的心;尤其是美眉的眼睛,顾盼生辉,似乎瞩目于陶老师,还巧笑倩兮,但这并不影响她专注于弹琴。

  陶老师没有机会上台表白,心里纠结得很,回到家,写了一封爱情告白书,别看陶老师“不为五斗米折腰”,对荣华富贵的口味淡得很,可对爱情,对美眉,却似乎不怎么讲究气节,口味也不轻。

  陶老师是个闷骚的人,他想走上台去跟意中人表白,并达成恋爱的约定,却又害臊,生怕触犯礼节,不敢表白;直接表白不行,于是想到写情书表白,又担心其他的哥们抢先,“恐他人之我先”,担心到魂飞魄散了N次。纠结来纠结去,就是没法接近美眉本人,有什么办法接近呢?

  陶老师设计了很多套接近美眉的方案,虽然很新奇,很有创意,我们看可不可行。

  方案一:想变成美眉的衣领。积极作用:这样就可以接近美眉的脸部,占据一定的高地,从而感受美眉脸部发出的芬芳气息。消极效果:美眉一到晚上就脱衣睡觉,作为衣领,不得不被挂在一旁忍受整整一个晚上的分离。变成了衣领的陶渊明,会抱怨夜是何等的漫长。

  (原文: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方案二:降低接触高度,从衣领下降到腰部,愿意变成心上人的腰带。积极作用:可以尽情拥抱心上人的小蛮腰。消极作用:天气一变,美眉就得换腰带,被甩的可能性太大。

  (原文: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方案三:想变成发膏,涂在美眉的头发上。积极作用:可以附在美眉的秀发上,一路下垂到肩膀,全方位覆盖。消极作用:这位美眉勤洗澡,爱洗头,好不容易贴上去了,一阵热水冲刷而来,变成了发膏的陶老师又在热气中被蒸发,变成浮云。

  (原文: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方案四:愿意变成心上人的眉黛。积极作用:可以贴近美眉的眼神,和她一起秋波流转。消极作用:就怕美眉卸妆。有些男朋友就是美眉的眉黛,让你神采飞扬一段,然后就卸掉你。

  (原文: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方案五:实在不能成为美眉身体上的服饰,退而求其次,成为美眉的床上用品,例如床席。积极作用:可以让美眉贴着自己睡。消极作用:天气一凉,垫被取代凉席,变成了凉席的陶老师又得熬到明年的夏季,美眉才会对他有需求。

  (原文: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其他方案:想成为心中女神的鞋子和影子

  接下来还有方案六,陶老师想变成鞋子,挂在鞋子专卖店里让美眉买回去,附在美眉的足部,每天跟她跑腿周旋,可惜啊,一到晚上美眉就把陶老师丢在床脚,让他孤零零地熬夜等黎明。

  还是不妥。那就变成心上人的影子,二人同进同退,寸步不离,这下行了吧?还是有导致分离的因素:一旦到了树荫下,变成影子的陶老师就灰溜溜地被树影吞噬了。言下之意是不是说被某位高大伟岸的帅哥给盖下去了呢?陶渊明没有交代,不好做结论。反正没缘分就是没缘分,做了美人的影子,还得被树影给灭掉。

  影子情人做不了,那就做美眉夜间的照明工具吧?南北朝时期没有灯泡,那就做蜡烛吧,牺牲自己,照亮美人,尤其是变成蜡烛的光线,照射着美丽的脸蛋,此生足矣!“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楹,堂屋前的柱子)”。

  可惜黑夜并不漫漫,一到天亮,美眉就把我给灭了,连灯泡都没得当。

  当蜡烛不行,那就当扇子吧,给心上美人送来清凉,可惜天气一凉,白露一到,美人就把我晾在一边了。

  最后的方案:做一把梧桐琴,横躺在美人膝盖上,为她发出美妙的音乐,“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这下如意了吧?没想到,美眉闹情绪,有时候觉得音乐太悲催,将我一把推开。

  与美眉偶遇而不得

  以上方案五花八门,从美人的用具到美人的衣着,乃至影子,无所不用其极,其终极目标无非就是和心上的美女全天候相守,二十四小时厮守,陶渊明老师的胃口不小,写的情书口味也很重,连鞋子都想做,真所谓辛晓琪所唱的:“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身上的味道。”味道很重啊。

  这些方案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学青年陶渊明急得没法,只好设想一场偶遇,于是漫步到树林,希望在青松下,芳草地上,不经心地遇到心上的美眉,然而,大多数单相思的结局都不会按照主人公设计的路子走,夕阳西下,美人不见,陶老师感觉如同没有了魂魄,就好像船儿没了浆,“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

  陶渊明情书的影响

  有人很生气 没有收录文学教辅

  一向以隐士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陶渊明,却不太配合读者对他的规范和要求,写了封这么重口味的情书,他的心上人不知道有没有看到,反正一千多年来的读者都看到了。

  有些陶老师的粉丝看着就不爽了:陶老师,你咋这样破坏自己的形象呢?扮肤浅的文艺青年呢?普通粉丝生气也就罢了,但重量级的粉丝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了。 南朝文学大家,梁昭明太子萧统,他编了一本流行上千年的文学教参,名为《昭明文选》,简称《文选》。

  这本教参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家,例如李白,杜甫,苏轼,乃至龚自珍等,都熟读过《文选》。

  因此,如果能入选《文选》,几乎等于获诺奖,等于青史留名,萧统选了陶老师不少的山水田园诗,对这首文采斐然的《闲情赋》,却加以排斥,说陶老师一生淡泊,没想到在个人感情上如此不淡定,这封情书是他老人家的“白璧微瑕”。

  陶渊明情书心理分析:男性在恋爱中对女性也有依偎心理

  读陶渊明的《闲情赋》,会想起一首歌,一首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那位男子想心上美人想得不行了,于是忽发奇想,要变成一只羊,跟在她身旁,让她每天用皮鞭抽。真是欠抽。

  男性在恋爱中张扬的是征服感,然而,男性的心理世界中也有一种“女性特质”,这种心理特质不是说男人太娘,而是说男人也有感性的,阴柔的心理世界,这种心理促发男人有时候会忧郁,感伤,怀旧,也就是所谓的铁汉柔情,例如段正淳对马夫人等人的怀旧。

  陶渊明老师在《闲情赋》的背后,就是隐藏这种心理,西北的汉子都想做绵羊了,何况诗人气质的陶老师,当然想做美人的鞋子,袜子和影子,自己想让美眉偎依,也想让自己偎依美眉。

  从这个角度而言,陶渊明的《闲情赋》可谓情书之圣者也。

  王重阳武功盖世? 曾中文武双举人 爱陶渊明

  金庸先生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因其同名改编影视作品的精典而脍炙人口,而其中长春子丘处机也为广大《射雕》迷所熟悉。可是要说到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提起“全真七子”,还得先从他们的师傅王重阳说起。《射雕》把王重阳描绘成天下武功第一人,在华山论剑中技压群雄,夺取《九阴真经》。王重阳死后,各大高手对其所遗《九阴真经》的争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那么历史上真有王重阳其人,他真的武功盖世吗?

  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据说因为他喜欢陶渊明,便改名知明。又因与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而菊花在重阳节开放,便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重阳子。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金天眷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

  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东至今山东东部传教。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讲道时,他对被宋徽宗宠信的道士林灵素弄得丧失人心的传统道教进行了改造,创立了全真教。在国难当头、“南渡君臣轻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阳举起全真教的旗帜,为的是留住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保存于宗教社会、民间社会。这实属无奈之举。

  王重阳在山东传教过程中收纳了许多弟子,其中又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七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真七子”。

  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全真道虽然是陕西人王重阳创立的,但只能说关陇文化培育出了一颗优良的种子,王重阳在关中传道的七八年里,只收了两三个弟子,没有多大作为,因为当时的关中没有适合新道思想生长的土壤。王重阳来到烟台地区传道,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发展了“三州五会”,道众达几万人。王重阳还在烟台这片土地上发现、培养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从而使全真道在全国得以振兴。

  当国难当头之时,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挺身而出,承担了存续文脉的工作,并尽己所能保护百姓,这种贡献,只能用功德无量来形容。此外,有人认为,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为后来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素材。

  古代隐士如何忙衣食?陶渊明种地孟浩然当啃老族

  三岁娃儿都晓得,吃饭穿衣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想潇洒地“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就得准备足够的柴米油盐。

  所谓隐士,须得强调是“士”,即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仕就无俸禄,怎么糊口生存?总不能为了做“贤人隐”而去喝西北风吧。苏东坡因此感叹:“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傥有济时心”。“济时心”三字,很有些麻麻的感觉,囊中羞涩恐怕才是真的。鲁迅一言以蔽之:“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所谓“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倒也不全是讥讽之词。

  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不少,或入名山大川,或居偏僻乡野,令人好奇的是,他们是如何解决生计问题做到衣食无忧的?

  陶渊明:自己种点,亲友接济点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年底自彭泽归隐后生活的写照。小日子貌似过得温馨醉人,其实也不尽然。遇到灾年,他同样挨饿受冻,“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还不如杜甫“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幸”。

  好在陶渊明无需勒紧裤腰带买房子,他原先就有“草屋八九间”;他也无需另外租地种,方宅(自留地)十余亩,足够他忙活。归隐后,生存的压力还不算很大,自己种点儿,亲友再接济点儿,差可勉强。晚年无力耕种,生活越来越困窘,他能放下身段去接受馈赠。安郡太守颜延之是他老朋友,常一起喝酒,曾以两万钱相赠,他就愉快的笑纳了。

  陶渊明是个真隐士,追求诗意的栖居,注重“隐”的本质——回归人性,而不是唱高调。当然,在没酒喝的时候,他也会吼几句“先师有立训,忧道不忧贫,贫富常交战,道胜五成颜”,但这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人之常情。公元427年,他于贫病交加中结束了生命历程,从此不再忙衣食。

  孟浩然:归隐靠当啃老族

  李白曾对孟浩然羡慕得五体投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确实,孟浩然是值得李白羡慕的,他遇到了好时代——盛唐,生在了好家庭—— “薄有恒产”,不工作,不劳动,还可以“纵情宴饮”当小资。

  孟浩然曾经京漂过,因为写了句“不才明主弃”,让唐玄宗很不爽,不追究也不录用,孟浩然只得弃仕归隐,四十岁后居襄阳鹿门山不问世事。

  他的隐士生活,全是闲情逸致:喝酒,写诗,养花,种草。偶尔去逛逛寺庙,去周围山间徜徉;来了朋友,就谈谈作诗作文的法门,商略着游仙游道的路子。大好的春天,处处闻啼鸟,他还能“春眠不觉晓”。

  起来,伸伸懒腰,抬手磨墨,写下自己一刹那间的心情。他无需忙衣食,做个啃老族就行,爹娘足以负担他的生计。

  公元740年因食鲜疾发而亡。

  林逋:售梅一树,一日之需

  北宋著名隐士林逋,字君复,也就是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那位,晚年在西湖旁边的孤山亭下居住,“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家种花植梅、养鹤豢鹿、钓鱼喂猫、赏景赋诗、拂琴访友,忙得不亦乐乎。

  他的忙衣食之法,比较雷人。《西湖人物》中说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亦可实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看来林先生也是个矫情的人,有意而为之,计算好了,不多种,也不少种,一天一棵树,卖掉这棵树的梅子,恰好够一日之费。

  这般的没有储蓄意识,挺让人费解,遇到歉收年份怎么办?沈括的二舅许洞,在林逋死后,写过一首讥嘲诗,或能从中找到答案。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吟嗽病猕猴。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嘲林和靖》)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故而得名。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林逋这人病怏怏的,像寺庙里偷东西吃的老鼠,又像树林里咳嗽的猴子。他是个势利眼,达官贵人送来礼品他就高兴得很,普通朋友一来他就变成缩头乌龟。措辞是刻薄了些,或许还有些文人相轻,但能解释林逋的衣食来源绝不止售梅一途。

【诗人陶渊明的详细介绍】相关文章:

古代诗人李煜详细介绍02-21

诗人陶渊明的简介02-15

诗人陶渊明简介03-23

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03-23

诗人陶渊明的历代评价05-18

诗人陶渊明的主要成就12-16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02-21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语录04-04

诗人陶渊明辞官隐居的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