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时间:2024-02-19 09:33:31 艺勋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子夜吴歌·春歌》作品介绍

  《子夜吴歌·春歌》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27首。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子夜吴歌·春歌》原文

  子夜吴歌·春歌(一作子夜四时歌)①

  作者:唐·李白

  秦地罗敷女②,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③,红妆白日鲜④。

  蚕饥妾欲去⑤,五马莫留连⑥。

  《子夜吴歌·春歌》注释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③素:白色。

  ④“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鲜:鲜艳明丽。

  ⑤“蚕饥”二句:语本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夏歌》:“君住马已疲,妾去蚕欲饥。”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⑥“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子夜吴歌·春歌》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子夜吴歌·春歌》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诗歌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写作背景

  《子夜吴歌·春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属于乐府旧题,是沿用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中的《子夜四时歌》来创作的。其中,《子夜歌》又名《子夜吴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而李白的这首诗属于“春歌”。

  《子夜吴歌·春歌》的写作背景与乐府旧题相关,反映了古代吴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民歌风情。乐府旧题是一种诗歌体裁,起源于汉代,主要是采集民间歌谣和乐曲,用于宫廷祭祀和宴会等场合。这些旧题通常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生活和情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间气息。

  李白的《子夜吴歌·春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情绪。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叙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诗歌和乐府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总之,李白创作《子夜吴歌·春歌》的背景是乐府旧题,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吴地的民歌风情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