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代大李杜是指谁

时间:2022-04-08 09:29:25 诗人大全 我要投稿

唐代大李杜是指谁

  李白和杜甫的友情于杜甫而言,是他 一生的幸运,对他苦悲困顿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代大李杜是指谁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李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两位大诗人李即是李白杜是杜甫。扩充一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其二人因为不凡的艺术成就被称作大李杜(区别于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人物介绍】

  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生平

  李白 (701-762年)唐朝,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诗圣杜甫简介

  (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年)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究炼字炼句的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和《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历史价值

  不仅在唐代,而且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就是杜甫了。这两位大诗人,一位作为浪漫主义的最高峰,一位作为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不仅是盛唐时代诗歌发展到繁荣顶点的标志,而且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拓展:

  从李杜谈眼界作文

  眼界宽了,世界就大了。

  董其昌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尤为在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们增长知识,增进智慧,万里路让我们实践真理。

  李白正是一位兼具读万卷书万里路的才人,从小五岁开始学习,有“五岁诵六甲”的说法,十几岁时便有了诗赋多首且被社会名流认可,读万卷书后,又到了成都,峨眉山,渝州等多地远游,祖国大地上留下了他多少足迹,带给他灵感与思考。曾在黄鹤楼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中景色优美,多了份诗意少了伤感,也让他在旅途中结识了一份美好深厚的友情。在白帝城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彩云缭绕的美景,遥望千里之遥的江陵,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在观赏美景之余,感受到了诗人胸怀宽广明亮,欢快轻松的心境和重又燃起的豪情壮志。游历中,欣赏美景,结识好友,成就他了美景独特的描写和开阔的胸襟。多本书,多个地方,造就了他爽朗大方的性格,洒脱的人生态度,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压抑的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终是在困境中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篇。

  杜甫也是这样一位可以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诗人,从小饱读诗书,在文学方面才华深厚,虽然应试不第,但诗词方面确是个厉害人物,曾游吴越,过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泛剡溪,尝游金陵瓦官寺。过了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的豪放浪漫生活,并与高适,李白结下了深厚友谊。杜甫既经历了安史之乱前那种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也经历了安史之乱那历史中最艰难的一段。他经历了作官、陷贼、流亡、遭贬,生活体验异常丰富,最后才能在安史之乱后说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的百姓疾苦,愿天下安稳,而不是一人独乐。

  如今的人们时常在网络的世界中穿行,电影,电视剧占据了我们读书的时间,要想开阔眼界大多数人还要仰仗行万里路,可是......

  看着朋友圈里“颐和园一日游”的照片,如今所谓的旅行大多是跟着行程紧密的旅行团来到每个地区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一张张经典地标的“拍照打卡”,与曾经相比少的是少了用眼睛看秀丽河山,奇松怪石,用心感受自然,体会自然,少了结交挚友,共赏山水的乐趣。这行万里路竟全无了以前的意境......

  只有真正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的人,才能拥有广博的胸襟,开阔的眼界,眼界大了,看见的并不只是自己,而是天下,眼界大了,看到了才不只是苟且而是洒脱。

  眼界大了,世界就大了。

【唐代大李杜是指谁】相关文章:

揭秘唐代大诗人王维05-28

李益是哪个朝代的09-26

李小杜去卖谷换布和醋绕口令08-19

《三国志》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06-21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07-19

唐代诗人崔颢简介07-23

经典唐代诗人作品05-29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10-19

唐代诗人王勃轶事08-21

是蓬帕杜夫人把法国推向战争深渊的吗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