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望月怀远古诗及赏析

时间:2023-08-14 12:06:03 芊喜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望月怀远古诗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月怀远古诗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月怀远古诗及赏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①生:升起。天涯:远在天涯的人。共此时:同在此时共望明月。 ②情人:可指亲友,也可指妻子或尊崇爱慕之人。竟夕:终夜。 ③怜:爱。光满:月光皎洁明亮,光辉四射。露滋:露水湿衣,说明夜已深。 ④不堪:不能,不可。盈手:满手。意为月光是抓不住的,不能拿来赠远人。寝:卧室。佳期:欢娱的相会。

  译文

  苍茫的大海上,缓缓升起一轮皎洁的月华;遥远的天边,你也凝望着,静听心潮喧哗。这漫漫长夜,真令人愁怨;整夜整夜,低头抬头见你如鲜花。熄灭了烛光,满屋的月华却更妩媚可爱,披衣出门,露水沾湿了脸颊。捧美妙的月光赠给你吧,月华却从指间漏下;回吧,回吧,回到卧床,在梦中听你的醉语甜话!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唐朝开元年间有名的贤相,诗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奸臣李林甫所谮而罢相。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忠于职守、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为“开元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对扫除唐初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其《感遇》诗感慨遥深,尤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传世。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拜相,后遭奸臣李林甫排挤陷害,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作于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以后,与《感遇十二首》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古诗及赏析】相关文章:

望月怀远的古诗赏析09-14

《望月怀远》古诗阅读及赏析07-25

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翻译06-25

唐诗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07-20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11-24

张九龄望月怀远04-23

古诗望月怀远张九龄全诗带拼音版整理07-18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古诗原文及赏析10-01

李白望月思乡的《静夜思》古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