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核舟记全文带翻译

时间:2023-03-16 11:29:16 泰力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核舟记全文带翻译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核舟记全文带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核舟记全文带翻译

▼目录▼
【一】作品原文【七】作者简介
【二】翻译【八】核舟记教学反思
【三】作品简介【九】核舟记教案
【四】词句注释【十】核舟记教学设计
【五】创作背景【十一】核舟记读后感
【六】作品鉴赏【十二】教学随笔

  【一】作品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二】翻译: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二分左右。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和右边各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见雕花的船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可欣赏到右边窗上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左边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字,都涂了石青颜色。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高帽满腮胡须的是苏东坡,右边是佛印和尚,左边是黄鲁直。苏、黄两人正在共看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象在讲什么话。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微侧着身体,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隐现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佛印极象弥勒佛,敞开胸怀,裸露乳,抬头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与苏、黄二人不一样。他平方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一粒清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住右脚趾头,象嘬着嘴唇在吹口哨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水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这只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上名字,题的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象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字色黑。又用上一颗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红颜色。

  总计这只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箬竹船篷、船桨、茶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以及篆字印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魏子仔细地看了这只核舟后,惊叹道: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庄子》、《列子》书中所记载的能工巧匠,被誉为象是鬼斧神工的事情很多,可是有谁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运刀自如地进行雕刻,而又能刻得胡须眉毛都清清楚楚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拿我的话来告诉我,我也一定会怀疑他在说谎。可现在这

  却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从这件作品来看,在棘木刺的尖端,未必不能雕刻出母猴来。噫,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曹光甫)

  【三】作品简介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返回目录>>>

  【四】词句注释

  1.记:指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此文选作课文时有所删减。

  2.奇巧人: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3.王叔远:名毅,字叔远。明代民间微雕艺人。

  4.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5.为:做,这里指雕刻。

  6.器皿:指器具。盘,碗一类的东西。

  7.以至:以及。

  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罔:无,没有。罔不:无不,全都。因: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各:各自。具:具有。情态:神态。

  9.尝:曾经。

  10.贻余:赠我。

  11.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故事。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泛,泛舟,坐船游览。云:句尾语助词。

  12.约:大约。

  13.有(yǒu)奇(jī):有余。奇:零数。

  14.高可二黍(shǔ)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可,大约。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一说,古代一百粒排列起来的长度是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是一分。许,上下,表约数。

  15.中轩敞(chǎng)者为舱:中间高起开敞的部分是船舱。轩:高起。敞:敞开。为:是。

  16.箬(ruò)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的异形字是“箬”。

  17.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对着,面对着。

  1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

  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

  20.石青糁(sǎn)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绿色的矿物颜料。糁:涂。

  21.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用。

  22.髯(rán):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23.佛印:人名,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

  24.居:位于。

  25.鲁直: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26.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27.执:拿着。

  28.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29.卷末:指画卷的左端。

  30.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

  31.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32.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比:靠近。

  33.各隐卷底衣褶中: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34.绝类弥勒: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类像。

  35.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36.不属(shǔ):不相类似。

  37.卧右膝:卧倒右膝。

  38.诎(qū):同“屈”,弯曲。

  39.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时用以计数的成串珠子。

  40.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41.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42.楫(jí):船桨。划船用具。

  43.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44.椎(chuí)髻(jì):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45.衡:通“横”,横着。

  46.攀:扳着。

  47.啸呼:大声呼叫。

  48.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49.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50.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一说指船底。夷,平。

  51.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即1622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52.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虞山,现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53.钩:钩的形状。

  54.了了:清清楚楚。

  55.墨:这里的意思是黑。

  56.篆章:篆字图章。

  57.丹:红色。

  58.箬(ruò)篷:用箬叶编的船篷。

  59.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盈,满。

  60.简:挑选。同“拣”,挑选。

  61.修狭:长而窄。

  62.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63.游削:挥动、运用刻刀。

  64.须麋(mí):胡须眉毛,此处指极小、极细、极短等等。

  65.诳:欺骗,瞒哄。以自疑其言,突出“灵怪”。

  66.繇(yóu):同由。斯:比。明人避讳“由”(天启帝名由校,崇祯帝名由检),代用“繇”。

  67.“棘刺”二句:意为在棘刺的末梢上也未必不能够雕刻一个母猴。母猴:也作“沐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传说宋人(又作卫人)有一种技能,能在棘刺尖端雕刻一个母猴。

  【五】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返回目录>>>

  【六】作品鉴赏

  (1)文学赏析

  1、主题思想

  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2、写作特色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先是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文字虽短,作用却大,不可以没有。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从容写来,层次分明,丝毫不乱。尤其注重细部的描写,如雕栏上的对联,船头人物的姿势和神态,舟子的动作,都写得生动如见,令人既佩服王叔远雕刻之神,又赞赏魏学洢观察之细。刻者与写者,可谓是相互发明,相得益彰了。从描写看,王叔远不仅有高明的微雕技巧,而且很有见地。他表现东坡赤壁之游,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而是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与加工。譬如雕栏上的对联,右边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东坡十月写的《后赤壁赋》,而左边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是苏东坡写于七月的《前赤壁赋》中的名句。虽然季节有点不对,但用以揭示东坡泛舟时的月夜之景,却有不容抹煞的作用。又譬如所刻船头的三人,神态逼真,直如图画,但却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东坡泛舟赤壁时,第一次只有一个客人,第二次有两个客人,均无姓名,并没有黄庭坚与佛印参加,现在王叔远把他们硬扯在一起,当然体现了他的思想寄托。大约以佛印来体现东坡的禅味十足的空灵,而让黄庭坚这个挚友来安慰他的寂寞吧。

  最后对核舟所作的总结性说明,为的是加深读者对微雕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之巨的印象,同时自然地过渡到作者的议论,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微雕作品的赞美。结尾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使文章如核舟一样,显得精细而完整,令人爱不释手。

  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令人不只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段,又是极细腻的文笔。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神情不属。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2)名家点评

  清代诗人陆次云《古今文绘》:“刻核舟者神于技,记核舟者神于文。摩拟人物于纤微,意态神情毕出,何异道子写生?君曰:‘技亦灵怪矣哉!’余曰:‘文亦灵怪甚矣!’”

  当代作家、教育家秦兆基《〈核舟记〉介评》:“人们一直强调,选课文要选名家作品,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说所有名家的作品都可以入选为课文。魏学洢虽算不得名家,但他的《核舟记》却是一篇文质兼美,堪为模式”的优秀课文。”

  【七】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八】核舟记教学反思

  《核舟记》是我本学期的一节公开课,因此我的国培作业也就选择了它。

  核舟属于我国的微雕艺术作品,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借此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核舟的形象设计来解读我国传统美学的部分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外本文作为说明文学习更是一篇佳作,无论是它的说明顺序的安排,还是说明语言的运用都极具特点,加上文言文基本的要求,就成为我构建教学三维目标的基本想法。事实证明,我的目标确立是正确的,教学也达到了如此的效果。

  在具体的目标实施过程中,多媒体的展示导入成为我本节课最大亮点,几乎所有人在屏气凝神的观看,学生对微雕艺术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课文疏通与实词掌握中,我把学习活动的舞台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合作探究,登台展示,集体纠错,把整节课的知识目标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事后我觉得,唯一欠缺之处在于,我没有及时的对文中的实词,活用词,通假字,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现象进行总结,并在媒体上呈现,缺失了巩固这一环节。在自习上,我及时做好了补救。

  在实施第二板块的环节中,我的讲析似乎少了点。学生可以明白文章的顺序安排,但对核舟本身的艺术形象构建的美学特质,并不能自我获得,这一点,我没有进行放开的态度去处理,更没有把类似的艺术作品带入做深入的分析,因而学生获得的印象比较肤浅,只是大致知道了作品的设计讲究意趣美,对比美,色彩美,和谐美。但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后来《苏州园林》,《桥之美》等课文的美学知识渗透,我处理的时候淡化了,这也是从全局出发的一种考虑。

  相对来说,第三版块的教学罗列的内容较多,提问思考较为充分,学生对核舟艺术形象的理解充分到位,一些细小的问题有了触及,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分析能力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个存在的问题在于,媒体的使用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我没有在第二课时使用。我的想法是:媒体的使用不需要重复,更要讲究成本。至于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都不错。

  课后的作业,练习册的拓展作业,学生完成的都比较顺利。我想一节半课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这节课还算成功。当然教学的方式及方法无止境,我会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对每一课进行精心的准备,力求达到最佳效应。

  返回目录>>>

  【九】核舟记教案

  教材分析

  1.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公认的传统教学代表作品,也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品,生动表现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美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2.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的结构模式,突出重点。

  3.描写入微,语言精练简洁,富于想象神韵毕具。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本文内容,对描述的小核舟能表现出人物、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宫殿、器物等各种造型兴趣极大。

  弱势:初读文章感觉描述范围极广、内容较多,与材料的体积很小产生矛盾。

  措施:安排大家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重点讨论描写“大苏泛赤壁”的段落。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入微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第一、三部分

  2、揣摩文意,回答问题

  二、整体感知,研读第二部分(2—5)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

  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三、课堂小结:这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和舟情景。

  四、再读文章细品韵境。

  五、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十】核舟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朗读文言文的方法:读准字音、停顿;掌握好语速、重音、语气、语调。

  2、体会作者对于雕刻者的赞叹之情。

  重难点:

  读准字音、停顿,正确把握语速、重音、语气、语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释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名为《核舟记》(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为什么称为“核舟”?桃核有多大请比划一下.

  二、整体感知

  桃核上雕刻了哪些东西?小小的桃核上竟然雕刻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对此作者是怎么评价的?

  生齐读最后自然段——师指出问题所在并范读(重点放在最后一句话上并说明读出感叹的语调应是降调,其余语调应平和、语速应适中)

  三、深入探究

  1、作者竟然发出这样高的评价,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核舟到底是什么样子?文章从哪段文字开始介绍核舟的?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舟的那一部分?船舱刻了哪些内容?自由朗读船舱部分——指名读——学生纠正——师范读——生再读——记忆背诵

  3、作者只介绍了船舱吗?介绍了几个人?哪里的几个人?先写了谁?再写了谁?宋东坡有什么特征?黄鲁直有什么特征?

  自由朗读船头部分——师范读,学生根据内容同桌配合表演——请代表上台表演,台下同学读——学生记忆背诵

  4、其余两人在哪里?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学生根据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名配以表演)——学生纠正——记忆背诵

  5、船舱、船头、船尾,从观察角度来看都是?那背面刻的是什么?学生根据朗读方法和技巧自由朗读并背诵。

  四、总结

  雕刻者雕刻的“大苏泛赤壁”真可谓惟妙惟肖,你同意作者的评价吗?那么让我们也用这句话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赞叹之情吧!

  【十一】核舟记读后感

  《核舟记》是八年级下册一篇很特殊的文言文,它没有像大多数文言文一样写景记事,而是十分详细的介绍了一只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黎许的小核舟。

  这小核舟是用桃核雕成的,长度不满三厘米,关键这小周上有着五个人,八扇窗,34个字等等,这么小的身板上有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对这个雕刻人有着满满的佩服。

  文中说了这个神乎其神的雕刻家叫做王叔远,我到手机上一查,果然,跟所有名人的经历过程十分相似。手机上介绍他从小就酷爱木刻,经常上山尝试,总是把自己的手指划出一道道的伤口,鲜血直流。但他永不放弃,最后终于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微雕家。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发明电灯,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的。

  而这个核舟便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展现了他的所有功底,就比如,舟上雕刻的佛印手上的念珠可以清清楚楚的数出来个数,舟项上刻的一些字的笔画,细若蚊足,但却让人看得十分清楚,光这两点便令人望尘莫及。

  而就是这么一件伟大的作品,被王叔远直接赠予友人,光这份心性也就值得别人的敬佩。

  这件核舟最让我了解的部分便是它所雕刻的内容了。它雕刻了苏轼观游赤壁时的景像,这或许也是对苏轼这位著名的词人的一种纪念了。

  一艘小核舟飘漂过时间长河,来到现代,让我们一睹雕刻大师的风采。

  人应以悠闲、放松的心情去生活,《核舟记》中苏东坡虽然官场失意,可当他放下包袱,游览赤壁时,仍然可以享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核舟记》中安祥安静的气氛是最好不过的,在生活中,学习虽紧张,可心情有没必要紧张,有机会多出去运动一下,踢踢球,讲讲话,我曾经被老师大吧后,也像东坡当年一样,失望痛苦,无奈无助一下午,可那天放学后,同学位一起去踢了足球,在球场上,你会心情放松,内心愉快,并忘记不久前的失望的心情。

  《核舟记》还让我知道了技术到底可以有多精湛,多奇妙,也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开外多云。

  今后,我也应让技艺更加精湛。任何事最好都精益求精。

  《核舟记》虽是普普通通一篇介绍雕刻的文章,可也能合我们体会出很多道理,今后不管遇到什么样文章,都应该细细品味,感悟其中真谛,学到更多知识。

  【十二】教学随笔

  这是一堂文言文教学课,内容重点为理解《核舟记》的主题。

  课上正在讲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时,只见一个学生正拿起铅笔盒里的尺在比画,一边还对同桌窃窃私语。看罢,心里就窝火,我盯着那个学生,真想冲过去把那把尺给夺过来。或许是我的沉默,全班一片寂静。先前比画尺的学生手停滞在半空,抬头望着我,一脸的疑惑和无辜代替了原来的兴奋。看着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一个个疑问也涌上我的心头:这把尺有什么名堂?为何学生对此如何感兴趣?我到底该怎样处理?……对,别忙着发火,姑且问问动机。于是让那个学生谈谈玩尺的缘由:原来,他在体验“八分有奇”有多少长度。我的心头一紧:多好的一个契机啊!我可以借助这把小小的尺让学生有一次直观的感受,或许对理解文章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深入理解,掌握新知。

  于是,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环节,让学生放下了枯燥的课本,拿出了尺,自己来感受核舟的长短,并让他们想象家里的大米来感受两粒黄米的高低。教室里刚刚似凝固的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有学生边比画边自言自语说

  ——“原来有这么大呀!”

  ——“看上去是蛮大的!”

  ——“但看看上面刻了多少东西,你知道吗?”

  ——“有三个人呢!你的一个手指头就和桃核差不多,何况刻了三个人?”

  ——“胡说!是五个人。”

  ……

  听着他们的一场“舌战”,我心头暗暗高兴。我可以借他们的争论让他们体会核舟的精致,进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于是,我让学生比赛:谁在最快的速度里找出核舟上刻的所有内容?教室里一片寂静,有的只有翻书和用笔划线的声音。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没多少时间就全都找出来了。有一个学生说:“王叔远的手怎么这么巧啊?”我就趁势问:“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对核舟的赞美和喜爱。”

  “对,可不可以从其他角度去考虑?”我再问。

  ——“对王叔远技术高超的赞美。”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

  我心头一喜,这不正是我认真备课,想方设法要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文章主题吗?一把尺让我变学生苦学文言文串讲、灌输的方法为轻松、有趣的乐学;让课堂气氛变沉闷为活跃;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这不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吗?

  上罢此课,我对学生的课上做小动作的态度比较宽容。因为小动作中往往暗含着课堂教学机智的大文章。

  提起课上学生做小动作,往往就会与开小差联系在一起,从来都是教师们深恶痛绝的事。其实,有时候学生的小动作也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老师能够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正确地引导,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环节。既可避免师生间矛盾冲突,更能让学生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教师则可轻松完成教学计划,何乐而不为呢?从这个角度看,课堂里发生任何事,教师应该处乱不惊,应该顺应变化,及时改变教学计划。这样做了,课堂教学机智也就产生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和技巧,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正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的重视和运用。它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马卡连科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一堂课,哪怕老师备课备得再周详,考虑再全面,也避免不了课堂上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这时,老师就要有在瞬间作出果断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

  2、诱导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课堂教学机智的本质特征。启发诱导,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依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时,教师就要用敏锐的眼睛、敏捷的思维,因势诱导,想学生所想,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学习的最佳境界。

  3、趣味性。南宋诗人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道出了教学强调审美的趣味性和美感效应的乐学思想。此时,教师要关心学生内心需求,正确引导兴趣,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就以上这堂课的一个小环节,我在教学中借一把尺上课,却取得了比精心备课上课还要好的效果。这得归功于课堂教学机智。其实,至今我仍心有余悸:如果当时我看到那学生津津有地玩尺,在课上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或置之不理或大发雷霆,将学生的尊严不放在眼里,仍按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教学,那么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将学生活泼、多思、爱想象的天性全部给扼杀了。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要创造性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予以处理,因势诱导,有效激发和诱导学生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因此,在课上发现有学生做小动作别忙着发火。试着了解学生内心世界,顺着学生的想法走或许会别有一番洞天的。这大概就是二期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学生发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精神之所在吧!

  返回目录>>>

【核舟记全文带翻译】相关文章:

核舟记全文翻译11-02

文言文核舟记全文翻译03-31

《核舟记》全文赏析03-27

《核舟记》原文翻译03-26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02-20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赏析03-08

文言文《核舟记》翻译12-31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03-20

核舟记的文言文翻译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