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时间:2024-02-07 17:25:10 玉华 励志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海无穷无尽,追求事物的行业。常言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才智,为了学习,为了个人的修养,为了个人的修养,为了自己的师德,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真正地实现不辱使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育教学存在问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新一轮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对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为了提高新一轮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时效性,教师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用先进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等等。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教育观念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滞后,尤其是教育观念认识不到位,已成了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受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单调、机械的教育思维影响极深,常常处于“慢半拍”状态,跟不上时代发展,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的模式、教学的内容缺乏足够了解,只是机械地套用了经验而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有的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气死人了,自尊心太强,又不懂尊敬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学习,吃饱了睡,睡醒了玩。甚至有的教师向学校要求挑选优秀的学生和班级授课,这些教师往往把教学质量归咎于他人,并为自己寻找借口,以减轻心理压力,有的教师占有欲太强,就是要兼得“鱼”和“熊掌”才能满足,把向学生授课当作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学生被动的接受者,导致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缺乏师生互动,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2、责任心不强,素质普遍较低

  部分教师没有把校本教研、教学评估、学校管理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来苦心经营,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有些教师纪律意识薄弱,随意停、调课,迟到或提前下课,教学文件不齐全、不规范,备课不充分,课堂信息量少;有的表现为教学安排随意,不遵守教学计划;这些教师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态度不端正,素质较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师德和爱心,少部分教师工作中还时而钻学校管理的漏洞,工作敷衍了事,作业批改拖拉、马虎,教学质量差,也是引起学生“不敬”的原因。

  3、教学方法不科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方法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则会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互动;依赖参考书或者作业,对教材内容缺乏理解,既教师只是采用简单的教学方法,活动过程之中又没有辅以任何教具时,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会表现出厌学情绪了。并且教师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的结构等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活动,讲课只是照本宜科,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讲授和丰富的例证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这样一来,这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学生兴趣淡薄。

  4、师德失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受社会分配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致力于教育,终身从教的事业心逐渐淡化。

  5、教学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缺乏危机感和进取精神

  如今有些教师每天坐着敲一天钟,就显得不想进取,总在埋怨自己,有时间玩游戏,打麻将,不讲教育问题,不加强学习,知识没有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教育手段陈旧,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

  比如,有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甚至要求学校选个好学生上课。这些人常常指责他人影响教学质量,或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当或招生政策不合理。但是,培养听话基础素质较好的学生,却认为现在的学生另类。

  她们觉得我独来独往,个性太强,自由散漫,品质参差不齐。在悲叹和抱怨中,他们以消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把给学生上课当作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它们以陈词滥调或枯燥乏味的语言例行公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

  6、缺乏工作责任感

  按照上级规定,教员的讲课次数应为12~14次,有的学校教员人数较多,有的学校教员人数较少,学校根据学科合理配合,有的教员学校安排他讲课,有的因种种原因不讲课。有的教师讲课不认真、课前不准备、课后不批改作业、治学态度差。有的教师自己开辅导课,自己带学生上课,赚钱等等。

  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不足,教育态度不端正,常常钻研学校管理中的漏洞,欺骗教育工作,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关心课堂教学,不重视教学,教学质量差,引起学生不满。

  7、单个老师对学生缺乏真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

  个别教师在教育学院时,缺乏与学员的沟通,对学员的性格爱好了解不多,找不到学员的闪光灯,遇到学员违纪行为,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使用讽刺、挖苦、谩骂等词语,损害学员的自尊。

  8、教学方法不正确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既不能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谈不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创新。教书育人,不能根据学生的素质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需要等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从书本上学到知识,从理论上学到知识,再加上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低,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乏力,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此,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9、教学能力不够强

  一些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较弱,阴差阳错地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但并不具备真正的教育实践能力。由于课程相关知识的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低下、教育组织能力的低下等原因,课程教育任务难以有效实施。这种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觉得力量不够,教育效果不好,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10、政府对新教师的入门级管理不够

  尤其是前几天,许多非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教师班,也有人花钱开办教师班。他们当中有许多小学文化程度,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学,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教育法,什么是教书育人,教什么是挣钱吃饭。没人能在他到达球队的时候把他踢出去。无独有偶,教育部长表示,该地区三分之一的教师处于最后。

  11、新教师成长的学校激励不足

  初任师范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需要在学校工作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先给他安排辅导老师,指导他备课,讲课,批改,辅导,有时是手教,口头教,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最后是否能出师,还要看专家鉴定。但目前95%以上的中小学没有建立师徒制,新教师代替老教师,师徒制还处于摸索阶段。

  12、教师的在职前和在职后培训是不现实的

  如今教务处的各种培训多以形式普及,培训科目,老师说三天,半天考一次,颁发结业证书。还记得2001年春节我们参加老师的岗前培训,开设了8个专题,主讲老师每天讲一次,8天全部结束,学生普遍没有效果。

  这几年来,教师通过几天的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基础,缺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知识,其效果可想而知。之后又以各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也有先天不足的遗憾。

  二、对策与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效率

  进一步明确方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打破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的整体育人观,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目,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逐步引导老师由关注“教”向“教”“学”并举以“学”为主的方向,转向在教师指导、督促和启发,教给方法,授之以“渔”和学生“以学为主”的学法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爱学”,通过“授之以法”引导学生“会学”,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要使得学生好学力行,勤学好问,挖掘了潜能,促进了发展。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体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认识,不搞简单的“一刀切”和“强制命令”,同时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竞争,指导他们合作,确保学生在在政治思想素质和学习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人,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水平,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意识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当今社会正处在在稳中有升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不断深入。因此,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个别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精力投入少,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差,学校必须多渠道、分层次、经常化地开展师德教育,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对师德行为不规范,师德表现欠佳的教师,要及时纠正,多次劝解仍然我行我素的,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以提高和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广泛活跃于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和谐、完善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让学生愿意“亲其师”,才能促使学生“信其道”。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信赖、支持,就得具有“烈火”一样的热情,真心真意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打击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优先说话权、评价权,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和榜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师教得心情舒畅,学生学得得心应手,使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更新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观念和观念,把学生当作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把学生当作市民,成为与教师平等相处的市民。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学习思维,尊重创造性思维,不要求学生完全模仿老师的思维方式。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实力为本,以人为本。

  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的伙伴。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掌握信息,教师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教学工具成为打开新知识之门的钥匙,以传授知识为重点,把德育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终身教育课。

  6、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你必须是一个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家。为此,我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改革,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新意识,与学生一起工作、一起实践、一起成长,走在学生面前,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改革创新的时效性。把握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用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武装自己,努力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提高教学效果。

  7、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对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走在前列,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理想,这些都比口头宣传要好。

  三、老师教育学生时经常遇到难题

  (一)学生的问题一时解答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1.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2. 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如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委婉地告诉学生,课后再解答;

  3. 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一定要真诚地告诉学生,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等课后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切忌有意避开问题,不予回答。

  (二)当学生沉溺于电视或网吧时应该怎么办?

  1. 经常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目前的需要和兴趣,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处理好电视、网吧和学习的关系,讲清学生过多的迷恋电视和网吧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2. 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有意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3. 及时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远离网吧,帮助学生培养高雅兴趣。

  (三)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应该怎么办?

  1. 运用暗示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课堂教学中,用目光注视溜号的学生,提示他注意听课。或者运用提问法,针对溜号的学生及时请他回答问题,牵动他的注意力回归。

  也可以用动态管理法,教师在授课时,走近学生,对于溜号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提示他注意听讲;

  2. 事后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发生,要注意运用目标牵动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立分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有集中指向性;教学设计要科学、生动、有趣、直观,通过教学艺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不游离于课堂;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介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五到听课法”,耳听、眼看、口说、手写、脑动,加强头脑处理信息能力、培养注意力,平时也要注意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四)当学生总是不完成任务时应该怎么办?

  1. 从教师的角度来解决,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学习任务量要适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少,内容精,并且在布置学生任务时侧重于创造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他们发展自身的特长创造条件;

  2. 开主题班会,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影响,如名人故事激励法、学习经验交流法,使学生明确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目的,使学生在经验交流中互相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如果上述方法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进行私下了解,必要时也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和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当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时应该怎么办?

  1. 要让学生坦露自己,让学生找到良好信任的感觉,和学生无拘无束交流和平等真诚的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2. 让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特殊心情产生共鸣,用教师的宽容和理解使学生使明白“成功来自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

  3. 对于那些缺少自立、自主意识的学生,既要紧跟疏导,要有韧劲,同时应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寻求兴趣,在兴趣中成长进步。

  (六)当学生厌学时应该怎么办?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教师要和学生谈心,详细了解分析引发厌学的原因,采用耐心的引导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少贬多褒;

  2. 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措施,创设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家庭氛围;

  3. 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利用学科的特点,施以积极的心理影响,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4. 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转变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动力,发自肺腑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七)学生经常迟到、无故旷课应该怎么办?

  1.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了解情况,如果学生确实有实际困难而迟到时,要及时帮助解决;

  2. 电话家访法。与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学生逃学课时,跟家长商量好,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 耐心引导法。当见到学生时,用一种关怀的语气询问其原因。如果他说实话,应肯定他诚实的优点,并及时给他讲述,分析逃学、旷课的危害性,鼓励他改正错误;

  4. 良知感召法。把学生旷课时间记录下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如课间、中中午放学、自习课或周末给他补课,把时间找回来。

  (八)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恶作剧应该怎么办?

  1. 要冷静对待,用一片真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教育学生要有大局观念,要自尊、自重,搅乱课堂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害人又害已。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克制,以免学生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

  2. 转移注意。在教师自己或个别学生由于突然情况即将失态时,教师要反应敏捷,果断决策,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按情况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3. 随机发挥。教师利用突发事件中的某一点,或小中见大,或由此及彼,或顺藤摸瓜,引申出深刻的意义,深化教学内容,从而化解矛盾。

  不应简单地停下讲课,严厉训斥一番了事,而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或接话分析,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导,晓以大义,以宽容的态度、渊博的学识、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

  (九)当学生打架时应该怎么办?

  1. 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打架行为,避免恶性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法保护好学生;

  2. 互相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阐明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后果;

  3. 教师要做好打架学生的调解和好工作,树立团结友爱的风气,消除隔阂。

  (十)当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应该怎么办?

  1. 应把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贯穿于广义的教育活动中,不拘泥学生一时所犯的错误上,不因为学生说谎而不信任学生,不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歧视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

  2. 要“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通过理解去激励学生,撞击出学生自信的火花;

  3. 要善解人意,靠学识来维持,靠个人魅力来升华,理解学生,也不失严格要求;平等待生,不失师者的风范;赏识学生,不失谆谆引导;

  4. 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让学生来帮助这些同学,消除品德和学习等方面的不良习惯;

  5. 要主动进行家访,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十一)当学生顶撞教师时应该怎么办?

  1. 要以民主、理解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接触,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以商量的口气与他们谈论事情,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谈心,不要公开宣布,也不要横加指责。要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赢得学生的信任;

  2. 要学会自我克制。比如:自我暗示法,心里反复默念“不要发火,要冷静,要冷静……”;转移法,当感到怒气上来时,转移视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深呼吸法,发怒时,做深呼吸;肌肉紧张法,紧握拳头再松开,紧绷脚板等;

  3. 告诉学生顶撞老师是不礼貌、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让学生知道,顶撞老师无助于解决问题。

  (十二)当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时应该怎么办?

  1.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主动和家长联系,创造家庭和睦相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气氛,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 应该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

  3. 应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导学生慢慢同化于集体之中。

  (十三)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缺乏自信应该怎么办?

  1. 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家庭环境、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反应,及时发现问题;

  2. 降温减压法。当学生受挫折时,教师用温暖入耳表示同情善言加以劝慰,让学生向教师吐露真言和事情的真相;

  3. 审查目标法。帮助遭受挫折、缺乏自信的学生审查原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超越实际,就帮助其重新修改目标。家长会是帮助学生和家长重新审查目标的好机会,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变挫折的压力为动力,树立自信心。

  (十四)对待缺少成功体验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 以鼓励为主,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需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自身,以便于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微小的进步进行表扬,即小目标,大表扬;

  2. 创造适合他们的教育情境。结合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而定,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活动的比赛,一些他们所能达到的知识水平竞赛等,一次不成功,要多给几次机会。在课堂应多设置一些简单而有益的问题,鼓励引导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肯定;

  3. 挖掘闪光点,建立自信心。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闪光点找突破。

  (十五)当学生有逆反心理时应该怎么办?

  1. 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分析他们症结所在,因势利导;

  2. 教师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表率,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 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多几句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处理好师生关系。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上进,打开学生心灵大门;

  5. 分析其家庭原因,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关于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技巧

  1、就事论事。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去翻旧帐。更不能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否则,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导致学生与你对立。

  2、寻求合作。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给学生机会去体验独立,自治权越多,敌意越少,越自立就越不会怨恨别人。和学生交流避免命令可以减少反抗。如果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要放弃与学生争辩,因为辩论只会带来反辩,特别在课堂上学生发生轻微不当行为的时候,改变上课气氛比设法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

  3、用心接纳。师生之间相互接纳与了解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向学生提出要求,使用批评与非批评的语言效果不一样。非批评的语言不涉及情绪并且减少冲突,而批评的语言引发怨气、制造紧张。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期待,用“我”字开头;回答学生的问题或请求,则用“你”字开头比较好。

  4、在愤怒时不能用侮辱的语言。在现实中班级人数多,自然需求就多,有时造成教师愤怒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经常惹你生气,教师可以宣泄怒气但不可以侮辱人,不抨击学生的品行。老师生气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听老师讲话。

  5、不给学生贴标签。贴标签就是一种伤害,贴标签的形式有:以成绩、以相貌、以家庭、以财富、以表现等贴标签。处置学生问题时要尽量避免评断和预测,评断的结果可能会使学生形成真的毛病。学生通常照着老师的消极性语言成长,变成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6、不要带有敌意的盘问。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带有敌意的盘问学生,这样学生容易接纳你,也有益于问题的解决。教师不剧烈的反应,对学生具有长远的影响力,能使学生懂得尊重、自治、自我负责,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

  7、简明扼要。教师要像剧作家一样引人入胜,学生会对喋喋不休的老师关起心门。教师解决眼前的问题时,应避免长篇大论究将来的责任和过去的经历,没有必要钻牛角尖。老师如果忽略学生的情绪而采取罗嗦复杂的解释,学习就难以进行,甚至终止。

  8、不要讽刺。尖酸刻薄的教师尤其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沟通不容许使用有害的语言。老师的工作是帮助,不是伤害。学生出现困难时,迅速的安慰,讽刺帮助不了他们。

  9、纠正指导。学生没有不犯错误的,当他们犯错误时需要的是指导,不是苛责。有效的纠正能够指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便于学生改正。适当的沟通可以改善教育,适当的沟通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沟通要真诚,而不能造作。虚情假意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让学生感到反感。总之,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当注意:激发学习、鼓励自治、支持自尊、树立自信、消除焦虑、去除恐惧、减少挫折、平息愤怒、化解冲突。

  五、结束语

  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为此,高校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培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其快速成长。只有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