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日月明》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10 16:24:40 一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日月明》教学反思(精选18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月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月明》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

  《日月明》一课包含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及三个会写字,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还要工整的写字,可以说并非易事。学习本课前,我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课标要求将课文学习目标设定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同时我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预设如下: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为了设计好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明、鲜”两字引路,学生合作学习其它会意字的思路。我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我出示了“鲜”字,问他们“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有的还说:“鱼肉、羊肉都很有营养”。他们主动的学习,带给我惊喜。当同桌合作学习完之后就是集体反馈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由扶到放的这一过程,由于我没有做好恰当的铺垫,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集体反馈环节学习其他会意字时产生了困难。

  1、模模糊糊的知道前面几个字的字形相加就是最后一个的字形了。

  2、对于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前面的字形的意思的组合就是最后一个字的意思,基本上没有领会。

  这时我立马补上,带领孩子一起理解。如教到“田力男”时,我告诉孩子们,古时候男人们都在田里耕种,女人则在家纺织,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很多男孩子骄傲地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我笑笑说:“那平时班上有体力活,我们的男孩子就要多出力哦。”一阵欢笑;教到“灭”字时,平时最调皮的任意提问:“老师,灭火要用水,为什么上边不是‘水’字呀?。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给同学们看灭的来历,图片上可以看出是拿一床棉灭火和一根树枝灭火,这平铺的棉絮和树枝就像是火字上面的“一”。

  通过反复的炒“回锅肉”,学生基本上理解到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而课后双横线中的13个生字已无需课后去单独集中想办法识记了,课文学完后,我采取了开火车的方法,复习巩固所学生字。

  最后,我把《日月明》中的会意字和《口耳目》中的象形字做了对比复习。把语文本体性的知识,连成网络链。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首先,在识字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些识字知识与识字方法,汉字中有大量的会意字,让学生掌握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生字时一定要将字音、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教。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认识并运用这些字,并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他们才会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把所学字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其次,我感受到我的语言是不够儿童化的,教学语文显得僵硬呆板。环节之间的过度也不自然。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提不起来。

  第三,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的引导却不够,特别是由扶到放的这一合作学习的衔接铺垫,我做得不够好,才会使学生后面的学习产生困难。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对于年轻教师的语文教学而言,是师生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生出现新问题,带领老师前去学习,去探索,去解决,老师又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孩子。而不是单方面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

  于我而言,语文教学之路曲折而蜿蜒,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我相信,前进的方向是光明的??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2

  《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韵文的词串压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记忆。

  我在教学此课时,我利用了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明白“日与月合起来是明”,然后进行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得蛮快的,于是我利用动作、语言描述、动画课件演示,生活情景创设等手段加强汉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孩子识字的兴趣。

  还根据课件的引导,让学生看图猜字,学生兴趣很浓,教学效果也蛮好,还进行了课外拓展,学生积累的生字蛮多的,例:三石磊,三金鑫,人云会等等。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对以后孩子的识字又多了一个识字的方法。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3

  王云树《日月明》一课共有13个生字,其中11个生字是会意字,所编排的韵文也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所以在备课时我个人认为学习会很容易的。但在实际上课时,学生的表现距离我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细分析,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因为本课都是一些会意字,在备课时认为学生借助韵文在读书过程中就能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所以对于本课的生字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其次,在处理本课生字上与以往相比过于仓促,学生认读时间短、形式单一,以至于拿出某个生字,还有部分学生不认识。

  鉴于以上不足,再来教学这样的会意字,我会做好以下工作:

  1、首先结合韵文让学生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以“明”为例,先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所表达的事物,再进一步引导太阳也好,月亮也好,它们都会发光,给人带来光明,所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结合汉字字形“表意”的特点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意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树上歇歇脚,就是“休”字。联系字义识记和分辨字形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他们就能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3、拓展延伸。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字符变得有意思起来,在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

  基本规律的同时,增强识记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这一课,学完文中的会意字,还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认识的、熟悉的还有哪些类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识字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不容易,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准突破口,带领学生扎扎实实识字,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优点

  1。运用了多样的识字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课堂上,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合作探讨学习方式,并通过一些“小老师领读、闯关游戏、借助图片猜字”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形成人人都想要参加的局面。

  2。结合识字和课文。本课的主要重点就是识字,但生字和文章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把生字和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把儿歌引导出来,最后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学生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读得顺、记得牢。

  二、不足的地方

  1。卡片的利用不够充分,孩子初步认识时拼的'不太好,可是在学完这课后,还有一些时间,可是让孩子们再重复拼一拼,效果会更好,整个课堂也会更完整一些。

  2。在课堂的结尾有拓展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把这些内容再加到课文中,或让孩子自己发现字形的变化,孩子的兴趣会更高。

  三、改进的措施

  以后会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也会不断地探索,争取上出一堂更完美的课。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5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6

  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并掌握一些识记汉字的方法。

  备课时,我考虑到本课课文没有情节,不知学生会不会感到枯燥?虽然课文短小、琅琅上口,但是学生会不会掌握后就对他不感兴趣了?要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课文感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更能以课文为砖,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喜欢识字,在课外更主动地学习汉字。

  于是我设计了教学过程:

  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我能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我故意拖长声音,灵活的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钰欣抢先举手: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他还运用了消防知识。有的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哲宇举手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明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我乘机表扬了他:哲宇真聪明,能积极动脑筋,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秘密。并拥抱了他,学生们羡慕不已,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创新意识、认真观察品质的教育。

  这节课上得很轻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只是时不时给学生们点拨一下。课堂主要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轻松愉快、自主探知。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7

  《日月明》这一课,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比较多,但是这些生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属于会意字。因此,在教学时我也紧扣这一主题,舍弃了以往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力求在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到会意字的特点,进而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一、“明”字铺路,引领学生初感知会意字特点

  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发光的日、月图片)这是什么?

  生:太阳和月亮。

  师:也就是“日”和“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你们看到的日和月都是怎么样的呀?可以看着图片说说。

  生:很亮,会发光的。

  师:真会观察!是呀,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晚上,月亮反射太阳的光亮也给大地带来了光明。那日和月在一起会怎么样呀?

  生:更加明亮了!

  师:是呀,他们俩在一起就更明亮了!所以“日”和“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那就是“明”,谁能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是明亮、光明的意思吧。

  师:你很会思考,看到了光明的日和月,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明”的意思。

  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由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要去学习许多这样的字。现在请你打开书自己读读。注意读准字音!

  在本节课中,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属于会意字,而如果单纯的对孩子讲述什么是会意字,相信不少学生会存在理解与认知上的困难,因此本节课,我打算先进行“明”字的教学,“扶”着学生在引导中逐渐发现和感受到“明”字会意的特点,由此来引路。

  在导入时,我先出示“日”“月”的图画,并伴随发光的效果,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这两物会发亮发光,带给大地光明,然后顺势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有了前面的图片感知,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而后,我出示“明”这个字,学生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然后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孩子们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理解起来应该也不至于那么抽象。这样,我想比一上课就跟孩子们说,“今天要学习会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二、字谜游戏,鼓励学生自主中识记生字

  教学片断:

  师:在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结:是呀,大家看,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在你读课文的同时,其实里面一些字的字形你就记住了,现在请你再认真的读一遍课文,等下我们进行“猜字谜”的游戏。

  生:自读课文。

  师:看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字,并且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识记“鲜”:

  师:点击出示鱼和羊的图片,学生猜猜是什么字。

  生:这个是“鲜”字,这个字里面有一个鱼字和一个羊字,因为鱼(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鲜美,所以我猜它念“鲜”。

  师:(激动)你根据鲜字的组成来记住这个字的,这真是一个记住会意字的好办法!

  2、识记本课其余的会意字

  无论是何种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都应该是一个“扶”到“放”的过程。通过一个会意字“明”的学习,预计孩子们对会意字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紧接着,我利用一个“猜字谜”的环节,通过游戏这种新颖有趣的载体,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进一步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同时记住这些生字。

  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欣喜,我发现,很多孩子会主动去思考了。比如,教学“鲜”时,我出示了一条鱼和一头羊,让学生猜字,同时说说字的意思,一个孩子立马说出了:“这个字里面有一个鱼字和一个羊字,因为鱼(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鲜美,所以我猜它念“鲜”。”表述的具体而完整,措辞恰当,并且富有逻辑性。我对孩子的的发言赞扬了一番,也以此鼓励其他孩子也能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再如教到“田力男”时,我告诉孩子们:“古时候一般男人们都在田里耕种,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很多男孩子骄傲地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学生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说的头头是道、不亦乐乎,在融洽的对话中,也达到了识记生字的目的。

  不足:“扶”和“放”梯度性体现的不够明显,放手的不够,游戏环节还是有较为明显的牵引性。游戏环节,让孩子猜字谜,都是先出示图片,如上面一个灭火器,下面一团火,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并说说理由。其实,这样的方式还是从会意字的构成方面给了学生太多提示,学生说原因,也很容易能够说出来,“放”得不明显。

  其实,我想猜字谜环节是否可以作为“扶”和“放”的过渡阶段。字谜可以猜,但不用全猜,适当的猜几个,起到提点学生去关注字的构成的作用,接着,可以适当总结学法,并以此激发学生去学习其他生字,如:“刚刚的游戏中,同学们通过观察生字的构成,联想到这个字的意思,接着猜出这个生字,这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我们反一反,老师直接把字告诉你,你能不能用刚刚的方法,说一说它的意思呢?”

  直接出示生字,再说说意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上感知字义,如果没有前面游戏环节做铺垫,学生也许不会主动去观察字的构成。这样,游戏环节的设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为了“扶”和“放”的过渡桥梁,而且学生识字的自主能动性也能体现的更加明显。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8

  教材说明中,告诉我们:《日月明》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另外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后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的主题。

  依据以上教材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识字记忆,我采用了比较传统的识字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先认字,不会的就拼读音节,这样学生很快就认识了所有的生字。我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以加深记忆。等学生们都认识了这些字以后,我让学生找找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有的小朋友很聪明的,很快就发现了很多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合起来的,或有三个简单的字合起来的。那我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问他们你也能试着编一编新的字吗?这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就说开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小组交流看谁说的字多?孩子们交流的热烈愉快。然后我提问,学生回答,组成了很多的字,看来孩子们的组字、识字能力很强啊。有的说我看见饭店的牌子上也有这样的字:三个羊,三个牛,等等。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见的会意字也都说了出来。如,品字形结构的“鑫、淼、晶、磊”。还有的说字谜让大家猜字,真是一堂生动有趣、又无拘无束的识字课啊。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9

  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并掌握一些识记汉字的方法。备课时,我想:怎样才能把枯燥的识字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汉字呢?于是我就在激趣方面入手。

  激趣先是体现在新课导入环节。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古人用来表示事物的图,并让他们写出相应的汉字,告诉他们这些叫象形字。象形识字课显然为本课会意识字做了很好的铺垫,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识记字形并发现会意字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会意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课文其他会意字。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图画的出示和我的一些肢体语言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字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本设计是先扶着学习“明”和“鲜”,再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其他的会意字。可当学生在汇报时没有结合图画和会意字的结构特点来谈的时候,我就没有更好地去引导,反而显得有些紧张由自己一人包办。因此,这时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减弱,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讲课也显得啰嗦了,以致后来时间显得较为仓促。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到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必须要细,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的策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面。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0

  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去激发,去培养。我在教《日月明》这一课的生字时,我先将生字卡片一一挂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四人一小组合作,想办法记字,孩子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只听见一会儿这个说:“我会记这个字。”一会儿那个说:“这个字是班上的名字。”学生兴趣浓厚,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又问孩子们:“谁来说说你交了哪个朋友了?”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老师,我记住了晶,我可以给它编儿歌:三日晶,亮晶晶。”另一个孩子迫不急待站起来:“我还可以给晶打个谜语: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来。”……多么富有童趣的声音!这声音源自快乐,源自喜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这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孩子求知识是何等重要!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1

  《日月明》一课由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组成,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所以在备课时,我反复阅读教材,领会其特点,设计并制作好课件帮学生理解。

  一、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上课时,当我以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我出示了“鲜”字,问学生:“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味道鲜美,羊肉味道也很鲜美,‘鲜’应表示更鲜美了。”有的还说:“鱼肉、羊肉都很有营养,‘鲜’就代表好吃,还很有营养。”他们的主动与活跃带给了我惊喜。

  二、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汉字学习为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有趣的汉字,并试着用画画、出字谜等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延伸。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见的会意字说了出来。如,“苗、灾、采、掰”;品字形结构的“鑫、淼、晶、磊”。

  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2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朗读记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读促悟的方式,在学生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理解字义,同时通过形象化的图片感知会意字,领略汉字的趣味性。

  1.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突出了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感悟韵文内容,感知会意字特点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指导写字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汉字书写的规律及间架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其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3

  《日月明》这一课,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

  一、教学效果:

  在导入时,我先出示“日”“月”的图画,并伴随发光的效果,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这两物会发亮发光,带给大地光明,然后顺势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有了前面的图片感知,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而后,我出示“明”这个字,学生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然后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孩子们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理解起来应该也不至于那么抽象。这样,相比一上课就跟孩子们说,“今天要学习会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教学生字时,我还会直接出示生字,再说说意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上感知字义,如果没有前面游戏环节作铺垫,学生也许不会主动去观察字的构成。这样,游戏环节的设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为了“扶”和“放”的过渡桥梁,而且学生识字的自主能动性也能体现得更加明显。

  二、成功之处:

  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揭示会意字特点的韵文,反复读文中识字,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记住这些生字呢?我想利用会意字的特点,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记字的方法,并且说说对字的理解,也许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识记“尖、尘”后,就让学生合作说一说怎样记住其他的字,然后汇报交流。一些字学生识记得很不错,但是其他的字,学生受原来识字方法的影响,总是说不到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上来,如:说到“众”,受从的影响,学生说上边的一个人是领头的,下边的两个人是跟在他后头的,所以众的意思是两个人跟着一个人。

  三、不足之处:

  我过多地强调了会意字,让学生读文太少,也就是忽略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果当时在设计教学时,以韵文为依托,来认识生字、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也许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

  四、改进措施:

  1、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并且要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要慢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要经常检查,使预习对学生的识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满腔热情满腔爱。不一往情深,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学生学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感情,就能深入其中,就能刻苦地研究,怎么激发他们热爱的感情呢?本堂识字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而在教学中就有了闪光点。

  在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日”和“月”分别指什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白“明”是指很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说,也许是汉字的有趣的构字规律打动了他们,学生的回答很让人惊奇。他们是这样理解的:

  灭:有人用水管浇火,上面的“一”就是水龙。

  看:用手遮在眼睛上,能看得更远。

  男:一个男人在田里干力气活,所以田力是男。

  我真是没想到,孩子的理解竟是如此接近古人的造字规律,本以为要大讲特讲的教学环节,竟是孩子如此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对于不能理解的孩子来说仍是不理解的,但至少也说明了这些构字是那么地接近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从生活中而来。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5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所以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识字量大,几乎每一课都编排了十几个生字。识字编排很有特点,往往是一篇小韵文中包含十几个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课来说吧,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可以说并非易事。为了设计好这节课,我一面反复阅读教材,领会其特点,一面又翻看了《汉字的演变》一书。一切准备就绪,我真是不知道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第二天,当我在黑板上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我出示了“鲜”字,问他们“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鲜’应表示更好吃了。”有的还说:“鱼肉、羊肉都很有营养,‘鲜’就代表好吃,还很有营养。”他们的主动与活跃带给我惊喜。学生主动学习其它会意字时,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敢想,敢说,尤其问题意识浓厚,如有的学生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平时最调皮的洪玮骋问:“老师,灭火要用水,为什么上边不是‘水’字呀?”他这一问,我还真是没想到,我诚恳地夸奖他:“你可真善于观察、思考,这个问题老师还真没想到呢?”还没等我说完,罗逸豪则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我知道!‘一’表示一个大盖子,盖到火上,火就能灭。”他们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胆地发问着实又给了我一个惊喜。一节课在极为融洽、民主,学生热情高涨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着,使教者与学者都身心愉悦。

  首先,作为一名面对新课程挑战的教师要学会去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后,再回到课堂。同时使我深深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太少,还这么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自己要多读书,多积累。因为课改下的课堂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一旦需要,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

  其次,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这一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14个会意字,而我只引导学生学习了两个,剩下的12个字,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会,也让我看到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第三,作为今天的教师应该摆脱掉“弟子不能贤于师”的说法,以及好为人师的指导。在教学中要保持一种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索的心态,尝试着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6

  《日月明》一课全部是会意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更要让他们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明白造字规律,感受我国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于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我追求的目标。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这两个字能合成一个字,你知道它读什么吗?"我故意拖长声音,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就“灭”字就有许多中说法,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有的说:“火小的时候人们盖上土,把火扑灭,上面的一横就像是土。”还有的说:“上面一横像水,因为消防员都是用水灭火的。”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消防知识,孩子们灵活的思维令我啧啧称赞。

  有的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些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一个靠在大树上躺着的人,学生看了马上笑了,因为一个简单的简笔画就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造字的伟大。

  在朗读教学中,采取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充分朗读后我就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寻找会意字,有些学生找出了一些,我又让他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这时我发现学生不能像课文那样说,比如“双”字,他们就说:“二个又字”,我又引导,后面学生才说“二又双”。

  这节课上得很轻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只是时不时给学生们点拨一下.课堂主要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轻松愉快,自主探知,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由此突破一年级学生不敢张嘴,不敢说话,找不到交际话题的难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如的语言环境下,生生互动,锻炼敢说、想说、乐说、会说的语言交际能力。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7

  1、教学主要任务完成,主要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掌控能力相较之前有进步,课堂节奏也稍微快了一些。

  2、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完成,学生虽然觉得汉字有趣,但是没能激发出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3、教学环节有遗漏之处,教学设计没有把教材中的“读读想想”放进去,这是教师考虑不周之处。教学过程中以识字和写字为重点教学,却过于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培养。

  4、教学中将“会意字”渗透在课文讲解中,没有独立提出来,没有展示这个概念,学生知道两个字可以组成一个字,也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却不知道这种字叫“会意字”。课外拓展没有做好。

  5、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较多地方不符,虽然有些地方是根据课堂情况修正,基本框架也没有变化,但是课堂效率因此也降低了。

  《日月明》教学反思 篇18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文《日月明》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教了这节课后,我体会很深,反思如下:

  一、谜语导入,激发热情

  一年级的组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第一学期,孩子们刚入学,对不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在课堂上和同学吵闹。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两个“日”、“月”的谜语,并且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日”与“月”结合组成了一个新的生字宝宝“明”,从而教学本堂课的第一个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读音,通过字意的理解来记住生字。

  在课上,很多小朋友都能很快地猜出谜语的谜底,特别是“日”、“月”这两个生字比较容易,因此在交流的时候显得很乱,没有及时组织好课堂纪律,在理解“明”的意思时,一位小朋友通过组词“明亮”理解了它的意思,因此,我也让其他小朋友通过扩词,如:“明天”、“光明”等来记住生字。

  二、整体感知,故事贯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这节课上的教学内容“会意字的构成”是非常有趣的,但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并合起来表示这个字的意思的字”就是会意字,那么识字就会变得很无趣,学生识字的愿望就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对字的构成产生兴趣了。

  于是,我利用现代版《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将本节课的所有会意字串连起来在整体感知环节,将识字的内容改成了故事而已,检查完预习情况之后,我就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边讲边出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孩子们的听讲也极为认真,都被故事吸引了。之后的学习生字,他们的兴趣也很浓厚,还在等待着接下来的故事。看来,能吸引孩子们的,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兴趣,这也告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相信在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了。

  三、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本节课上,由于教材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成,所以,我通过看图解字、编顺口溜、词语拓展等形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如:教学“鲜”时,先让孩子们观察鱼和羊的图片,孩子们想到了美味的鱼汤和羊肉,兴致顿起,再出示“鲜”时,孩子们就理解了其意思,编了这样的顺口溜“有鱼又有羊,味道真鲜美!”,记住了生字。

  而在理解“尖”这个生字时,首先请孩子们观察“尖”的字形,孩子们理解了“尖”是由“小”与“大”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还利用了“上小下大”来记住生字。但是,我觉得孩子们还小,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去体会,于是,我出示了一些“尖尖”的事物图片,并引导学生用“尖尖的( )”、“( )尖”两种形式来说一说话,既训练了孩子的说话能力,也更好的理解了生字“尖”,感受更加深刻了。

  这节课上,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教学“看”时,我没有重点强调上面的部件“手”与“目”组合时需要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孩子们也没有关注。另外,教学“看”时,我强调了手的动作,而忽略了“目”的意思。在书写时,也没有及时组织课堂纪律,很多孩子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黑板上,写的时候没有一定的方向性。

【《日月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反思11-27

日月明教学反思03-19

语文《日月明》教学反思11-11

日月明课文教学反思11-27

《日月明》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11-27

语文上册《日月明》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03-13

《日月明》的教学设计03-15

一年级《日月明》教学反思11-27

月明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