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1 18:49:44 六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六年级《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六年级《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1.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学习要求,一起来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怀念母亲)

  本文作者是季羡林

  介绍季羡林

  怀念母亲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二、抓住重点语句,品读

  (一)品读怀念“生身母亲”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画出来读一读,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交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

  (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知道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最亲最爱的母亲去世,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如此痛苦不堪?

  六岁离家

  临死前没能见母亲一面

  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实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

  接着交流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看你还能读懂什么?

  母亲对他非常重要。生: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亲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了作者的心头。

  是啊,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给作者带来多大的伤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愿望实现了吗?

  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时,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能不让作者悔恨、难过?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  永久的悔恨

  (二)研读思念“祖国母亲”

  师: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师:谁能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

  生: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师:此时,你最想和大家交流哪些语句及体会?

  生:“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让我知道了作者远离故乡,身居异国他乡,常常会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对她们的思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师:这句中的“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也”字,我体会到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一样,常常来到梦中。

  师:是呀,“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母亲与生身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两者同样重要。

  生:我想和大家交流作者第一篇日记中的语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从这里知道了黄昏时作者心中充满了凄凉,还有一些甜蜜。

  师:“凄凉”和“甜蜜”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生:不矛盾。

  生:“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与母亲、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不免有忧愁,有思念。

  师:他为什么又是“甜蜜”的呢?

  生:我想是作者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会想到写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他把自己的祖国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寂寞的心啊。

  在这个句中,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生:“糊”

  师: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也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这种甜蜜的凄凉。

  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时光变迁,诱惑无限   板书不变的爱意

  寻梦成功了吗,这是作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难过、伤心)读出伤心难过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作者在梦里寻母

  所以作者只能“怅望灰天”

  让我们看看作者在《寻梦》中是如何写的。(出示原文)

  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老先生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多么让人心酸,多么让人心碎。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抢答)首尾呼应。

  师: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真挚的情感,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我们要学习本课的写法,在习作中掌握运用此方法。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播放歌曲)

  生:唱歌。

  师: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感受到了歌唱者的一颗滚烫的爱国心!

  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中国心,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老师相信,每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了“我的中国心”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本想使学生的情绪马上进入一种沉痛忧伤的氛围当中。可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情绪却离文章表达的内容的氛围越来越远。我想这是因为自已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不到位去引导学生朗读去解析文章,所以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课堂上,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

  课后习题

  作业:课外拓展

  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六年级《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22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02

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6-06

人教版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02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六年级《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1-27

人教版六上《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2-11

人教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2-18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