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滕王阁序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2 07:08:16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

  敢于显示才华表现自己,为文谦恭。

  2.感情目标:

  “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3.认识目标:

  ①理解文章前三段的内容并背诵。

  ②赏析文中铺叙的美景。

  教学手段:

  问题激疑、交流讨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江南有三大名楼,你知道吗?指名回答。(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滕王阁为何如此出名?这跟唐代诗人王勃写的一篇序很大关系。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滕王阁序》。

  二、自学:

  1、自学提示:

  (1)全文共七段,请同学们给各段标出序号。

  (2)指六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3)学生自由朗读——全体齐读前三段。

  (4)学生结合《导学》译文,口头翻译前三段。

  (5)根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第一段写到滕王阁了吗?那所写内容与滕王阁有何关系?(洪州,这正是滕王阁所在地,作者这是从大处着笔,这正像拍电影,先给出一个大的背景。)

  ②第一段写了洪州地势的雄伟、物产的珍异、人才的杰出、宾主的尊贵,你能找出具体的语句吗?

  ③第一段中提到的徐孺、陈蕃和王勃是同时代的人吗?那作者在文中写他们是什么写法?(用典)此处用典你认为有何作用?(是为了说明滕王阁所在的洪州人杰地灵)

  ④试概括第一段大意。(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⑤第二段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从哪里可以看出?(“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你能对这两句话进行一个简单的赏析吗?(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寒潭的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

  ①运用对偶,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②上句颜色淡雅,下句颜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可秋天景物的特征。这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⑥第三段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又一写景名句,你能从色彩、动静、方位等几方面赏析一下吗?(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傍晚时分,桔红色的晚霞和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日清澈的江水与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连成一片。“落霞”是桔红色,秋水是青绿色,“长天”是蔚蓝色,色彩鲜明。“霞”“鹜”齐飞是动态的,水天一色是静态的,这是动静结合。上句是自上而下,下句是自下而上,这是方位的变化。总之,这两句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日图景。)

  ⑦试概括第二三两段的大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自然人文景观。)

  2.自学方法:根据译文思考、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三、互帮

  1.小组内互帮。

  2.各小组展示并记录问题。

  四、知者或教师释疑。

  五、练习:

  1.《导学》P52“基础落实”第1、2、3、5题。

  2.背诵第1—3段。

  六、帮困:

  1.小组内解决。

  2.跟踪记录。

  七、反思: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八、最小作业量:

  《导学》板块一:第一、二题及“整合常识”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四、五段的内容并背诵。

  2.体会文章所用典故的作用。

  教学手段:

  情境创设、问题激疑、交流讨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互阅作业:

  1.师于大屏幕显示答案,学生用红色笔互阅。

  2.记录问题。

  二、自学:

  1.自学提示:

  (1)指名读第四、五段,师生正音。

  (2)生自由朗读——全体齐读。

  (3)结合《导学》译文,学生口头翻译第四五两段。

  (4)根据内容思考问题:

  ①第四段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句子,何谓“失路之人”?(不得志的人)王勃当时是否得志?(不得志。因为公元672年,王勃在做虢州参军时,擅自杀了一个官奴,应当判死罪,后遇赦除名,他的父亲也因为这件事被贬为交趾令。此时的王勃,虽有才华,却是一个被赦免死罪的人。没有做官,也无从为国效力,真是一个不得志的人。)这四句表达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②第五段写了冯唐、李广、贾谊和梁鸿四个人,这四个人的经历有何共同之处?(都是怀才不遇的人物)作者写他们有何作用?(是为了表达自己有志难酬的悲愤)

  ③第五段中有四句话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你能找出来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作者引用“贪泉”、“涸辙”、阮籍三个典故,有何用意?(反用典故,表明自己遇困顿而情操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

  ⑤试分别概括第四、五两段的大意。(第四段: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第五段:感叹自己的命运,表明自己崇高的人生观。)

  2.自学方法:分析归纳、交流讨论、质疑互补。

  三、互帮:

  1.小组内互帮。

  2.各小组展示,记录问题。

  四、释疑:小组内释疑或教师释疑。

  五、练习:

  1.《导学》P52“基础知识”第4、5题。

  2.学生背诵第四、五段。

  六、帮困:

  1.小组内互帮。

  2.跟踪记录。

  七、反思: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八、因人作业:

  1.《导学》板块一:第三、四、五、六题。

  2.知者加速:《导学》板块三:“类文迁移”第13、14、15、16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敢于面对现实。

  感情目标:

  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认识目标:

  1.理解第六、七两段内容并背诵。

  教学手段:

  问题激趣、情境创设、交流讨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互阅作业:

  (1)师显示答案,学生互阅。

  (2)记录问题,学生本人在《导学》上做记录。

  二、自学:

  1.自学内容:

  (1)学生齐读第六七段——各组展示朗读。

  (2)学生结合注释及《导学》译文,小组内口头翻译第六七段。

  (3)根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六段中的“终军”、“宗悫”是何许人也?作者写他们有何作用?(用典表达自己有报国之志,无报国之门。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②你能说说第六段中“杨意”、“钟期”的故事吗?王勃在这儿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再次感叹自己怀才难用、知音难遇。)

  ③试概括第六段大意。

  ④第七段前四句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感叹盛宴难再)

  ⑤第七段交代本文写作目的的是哪几句?(“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⑥试概括第七段大意。(感叹盛宴难再,写作目的。)

  2.自学方法:分析归纳、交流讨论、质疑互补。

  三、练习:师出示问题(大屏幕)

  1.指出些列语句在修辞、字数或写法方面的特点: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修辞:对偶)

  (2)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字数:四字句)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字数:四六句)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写法:用典)

  2.以上六句的特点正是中国文学史上骈体文所具备的,本文即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师:解“骈”字形释义)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骈体文的基本特点吗?(①全篇以对偶句为主。②句式多为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③多用典故。④文章追求辞藻华丽。)

  3.背诵第六七两段。

  四、帮困: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知者或教师释疑。

  五、反思: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六、最小作业量:

1.《导学》板块三:“阅读鉴赏”第6——12题。

  2.知者加速:《导学》板块三:第17、18、19、20题。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

  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

  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③老当益壮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④穷且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昔日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府。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B.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儒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代的俊杰。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词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词宗主孟轲;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常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9——10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9.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10.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滕王阁序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滕王阁序》教案09-22

滕王阁序教案09-22

《滕王阁序》教学教案09-22

滕王阁序试讲教案09-22

滕王阁序教学教案09-22

滕王阁序优质教案09-22

王勃《滕王阁序》12-07

《滕王阁序》的地位05-09

滕王阁序散文09-08

《滕王阁序》译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