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精选6套)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考试题,借助考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一份什么样的考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考试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
一、积累运用(22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任选4 个)。(4 分)
读他(刘墉)的文章,(y óu )如和一位因历尽无限风光而变得平和谦(x ùn )的兄长促膝交谈,(l ín ɡ)听他的话语,真的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但愿,这春风,能吹得我们的心田百花盛开,(ch à)紫嫣红,结出晶莹(t ī)透、饱满充实的心灵硕果。
(摘自《时文选粹》)
2 、按要求默写。(6 分)
(1 )世有伯乐。千里马常有, 。
(2 )文章本天成。(3 ),草色入帘青 。
(4 )无丝竹之乱耳, 。 (5 )余霞散成绮, 。
(6 )有情知望乡。 (7 )池塘生春草。
(8 )云日相辉映。 (9 )梦里鹅黄拖锦线, 。
3 、名著阅读: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 分)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 。
4 、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共5 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 )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 分)
(2 )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 分)
5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 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6 、希望中学初三⑵班围绕中学生上同有害还是有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甲方说:中学生上网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且容易受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犯错误就是因为上网的缘故,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2 分)
你如果是乙方的主辩手,你将从哪两个角度来反驳?请在下列横线上作简要的陈述。
⑴
⑵
7 、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初小活动广告片段,完成有关题目。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 万元汇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 )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 )送货上门的(C )服务(D )。
(1) 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 、B 、C 、D 的 处。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明有奇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______ ”,左刻“②______ ,水波不兴”,石青之。
8 、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9 、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 .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 .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10 、结合全文,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 .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 .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 .“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11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
A .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 .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 .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就
1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
A .尝贻 余核舟一(贻:赠) B .能以径 寸之木(径:直)
C .明有奇 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D. 石青 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
13 、简答: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
14 、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5-19 题(12 分,每题2 分)
① 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 千里眼" 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
② 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④ 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
⑤ 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
⑥ 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 迅速" 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
⑦ 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记录(有人称它为" 软拷贝" )。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
15. 第 ① 段中的.加点词语" 上述愿望" 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6. 根据全文内容,在第 ② 段横线上填入概括" 图像通信" 涵义的内容。(2 分)
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 ④ 段中说" 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 联系全文内容,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 ⑥ 段说明了" 现代图像通信" 的特点。其具体表现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文说明的内容看,第 ⑥ 段在语言表述上似有不妥之处,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分)
19. 第⑦段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运用这一说明方法旨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二)阅读下列散文,回答有关问题
访 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 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 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 我说:“ 这里的好!”“ 怎么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 是的。” “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 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 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20 、文章说:“ 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为什么
21 、为什么父亲成功培植兰草“ 并不因此而得意” ,“ 反而倒有几份愠怒?”
22 、纵观全文,父亲带我到深山去“ 访兰” ,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2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 .全文短小精悍,含蓄隽永且虚实相间,既有对兰草的细腻描写和刻画,又有对人生感悟的诠释,情理并茂,发人深省。
B .文章开篇设置悬念,既激起了读者急切的期待心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 访兰” 蓄势。
C .“ 我” 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才到空谷兰草之地,崎岖的山路、直下的瀑布、轰轰隆隆的水声,既表明“ 访兰” 之艰辛,又体现了兰草生长环境之恶劣。
D .“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这句话既表现了“ 我” 对空谷兰草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 我” 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
E .文章中,“ 我” 由空谷兰草之状之味产生联想,从优美到崇高,咏物以明志,既坦陈了为人处世的意义,又反映了“ 我” 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魅力。
四、作文(30 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人赠言:
不要因为某一个梦想未曾实现,而放弃你所有的梦想;不要因为某一次努力曾经失败,而放弃所有的努力;不要因为某一个朋友曾背叛你,而怀疑一切友谊;……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新的机会、新的友谊和新的力量在等待着你。成功不在于永远不摔倒,而在于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要求:①就以上赠言,选择一个方面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屋外,是皑皑的雪。我仍zhǎn转反侧,不能入眠。我在静谧的夜里,默默qídǎo,愿我日日操劳的母亲夜夜hān然入梦,愿我日日奔忙的父亲时时身体康健。想着,想着,便沉溺在这份美好的愿景里了。
2.(2分)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学写作,使用标点符号容易犯“一逗到底的毛病”,一段甚至通篇作文一个逗号用到底。
B.钱学森的孩子们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C.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D.高科技的发展将会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今年气候异常,我市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提前进行部署和研究。
B.中考期间,市政府将继续采取“禁噪”措施,确保广大考生能静心迎考。
C.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4.(10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②,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⑤,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芳林新叶催陈叶。
⑦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⑧吕碧城在《高阳台》中写道:“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而杜甫《春望》中有两句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连续的两句:。
5.(12分)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长城”景点的小导游,小明找到了如下资料。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题目。
⑴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啊,长城!
⑵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互市的商旅蹙眉;却使历代的皇帝心安。你是民族封闭的象征啊,长城!
⑶可现在的你,敞开了胸襟!亿万游人的到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曾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⑷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选自鲍昌《长城》,有删改)
①(2分)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是什么?
②(2分)作者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在的?
③(4分)选文提到了长城的哪些价值?在你心目中,长城具有怎样的价值?
④(4分)请你来拟写一篇简短的导游词供小明作参考,小明要求其中必须包含一个有关长城的故事、成语、谚语或诗句,来引起外国友人的兴趣。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古诗词阅读(8分)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6.(2分)请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描绘开头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7.(3分)《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3分)诗的末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一、基础
1、默写或根据提示填空。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胜事空自知。,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弃我去者,;乱我心者。(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4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心领神会B。安求其能千里也/心安理得
C。执策而临之/束手无策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量齐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9分)
潇洒是一道kè shǒu()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nèi hán()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悠闲的潇洒。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kè shǒu()nèi hán()
4、请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两个)(4分)
风景包罗万象清静豪迈悠闲
按要求完成第6—8题。(9分)
今年,广州市将主办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将会成为其中的亮点。据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透露,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充分保障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已成立亚运会志愿者项目前期筹备小组,主要由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和团广州市委的.领导负责,充分利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经验和优势。假设你是第16届亚运会特邀小记者,你将参与以下活动。
6、给你一个机会去采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头你该怎么说?(3分)
7、请你为所有参与本次志愿者行动的共青团员们设计一条富有号召力的服务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8、请你来主编一期亚运小报,你的报名是什么?你将设置哪些小栏目(小栏目不少于2个)。(4分)
二、阅读
(一)马说(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答:
1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怜悯和善行的距离(17分)
①瑟瑟的空气中,我跺着脚,焦急地等在长长的队尾,诅咒着这该死的冷天,抱怨着中药房处理事务的缓慢,照这样下去,再有一个小时我也抓不到药。
②当我在长凳坐下时,注意到旁边的老头——枯瘦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个滑稽的婴儿绒帽,脸色苍青,在凳上蜷成一小团,马上要进入打盹的状态,“一旦睡着,他肯定要着凉的。”我这样想。
③一个抓完药的大妈推了推老头:“老张别睡,你儿子呢?”老头遽然睁眼,回答:“回家了。”“怎么把虚弱的老爹单独留在这儿呢?”我可怜起他来。
④一个护士问了一声,就走到旁边的房间里去,我听见她和别人的高声攀谈:“老张家真可怜,连两百块都拿不出,他儿子回去借钱了。”我是不是帮他些什么,我想。“你冷不冷?要不要我脱件衣服给你?”我问老头。老头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拒绝了。“或者,我扶你到护士房里的火炉前坐着等?”我再次提议,老头眼巴巴地往房里望了一眼,犹豫半天,说:“不打紧,我儿子很快就来了。”
⑤“你干什么?”当我还想提议时,过道里突然传来争执声,护士抓着一个汉子,汉子手里,抱着从病房里取出的一床棉被。“没见他快冻死了吗?”汉子走过来,用棉被把老头包裹起来。见他这样,护士默许了,老头抬着感激的眼,对汉子说:“谢谢,谢谢。”
⑥我像被狠狠掴了一个耳光,这里的人,几乎都在同情老头,可没人真正为他做些什么,包括我。怜悯和善行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距离。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3、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说说生活中你与文中的“我”或者“汉子”相似的经历,并谈谈感受。(5分)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一、语言积累运用。(22分)
1、根据注音写汉字。(3分)
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 )在门框里。往常他抱着冰yǔ (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lǒu(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骇人听闻的xxx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
3、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3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 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 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 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4、背诵默写。(7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自己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一诗中移情于景,表达自己感时伤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4分)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 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车行《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1分)
(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
母爱是 , 。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一、积累及其运用(2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浑欲不胜簪
2.大漠孤烟直
3.江入大荒流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例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名著阅读(5分)
7.故意吓唬别人不要在他睡觉时走近,他害怕别人暗害他。
8.阴险、狡诈,虚伪。
9.例如:割发代首 煮酒论英雄
(二)综合实践(5分)
10.(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高洁、端庄、出淤泥而不染
(3)只要文字优美,语句通顺,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1.①gǎo②zhù③chěng④tuān
12.对三峡沿途的古迹所产生的独特的感悟。
13.因为白帝城为我们打开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与古代诗人们一道去体验生命的激情。
14.以童年的误解诗句引出童年的幻想和美好的记忆。
15.诗人应具备敢于以生命向自然挑战的勇气,体验生命的'激情,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为自己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歌喉吟唱出来。
16.围绕“李白代表了盛唐一个时代,他的诗句就是唐朝极盛时期的豪迈表现”来回答,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17.例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8.①屋②考虑③睡觉④共同,一起
19.①写夜游承天寺的起因。②写夜游承天寺所见景物。③写夜游承天寺的感叹。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用比喻描写中庭景物;景物具有月夜空明、单纯的特征。
22.“闲人”既暗指政治上的闲人,同时又是大自然的主人。作者借景写情,描绘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借以排遣自己心中遭贬后郁闷的情怀。
23.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作文(40分)
24.作文(略)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一、积累(共18分)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值此之际,你想对我们伟大的党说些什么呢?(2分)
2、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滞留zhì不可置疑yí宽恕诚惶诚恐
B、迁徙tú相形见绌zhuó繁衍不可明状
C、眷恋juàn一视同仁réng仓茫粗制烂造
D、酬和hé文绉绉zhōu狼籍翻来覆去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相辅相成关怀倍至美味佳肴相形见拙惹是生非
改为改为
4、默写填空。(6分)
(1)采菊南山下。(《饮酒》)
(2)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兴亡观的语句: 。
(5)《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用美妙的比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分)
A、《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三篇文章的作者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他们均是宋代著名诗人。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名人传》传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了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也是选自同一作品。
评卷人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其境过清(2)怡然不动
(3)猛浪若奔(4)在昼犹昏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9.同样是写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同学面前发言,整天穿梭忙碌于班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对谁都爱理不理。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从农村里考来的优秀生罢了,看人家安安,比她学习也差不了多少,人缘却是比她好上几十倍。
③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地会提及。我每次都是不屑地瞥一眼。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做对比,尽管,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可是,“农村”这两个字眼,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有谁会相信呢,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淤积的更为浓重的胆怯与自卑。我的父母,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里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每当同学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父母时,我总会找最恰当的理由,飞快走开去。
④但我还是知道,父亲每个周六的下午,即便是有多么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而只为拉我这唯一的乘客。我假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在周六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下午1点,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父亲并没有质疑,他只是怜爱地说,那可得让我们家安安多走一段路了。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我所谓的给老师汇报工作,不过是为了在教室里拖延到校门口的人都走光了,没有人再会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07-07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10-26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10-31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02-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06-0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07-07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07-24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06-13
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期中考试题07-03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