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2-07-20 17:54:16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云的一个成熟、大气之作。

  1、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2、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3、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人多的孤单。——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4、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5、 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6、 你的生活环境决定着你的话语权,而这个生活环境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7、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8、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9、 别人做官讲个人乡随俗,老胡来延津十年,说的还是湖南麻阳话。呜里哇啦说上一阵,知府老朱听不懂。同僚听不懂,延津百姓更听不懂。大堂上断案,原告被告说罢,他呜里哇啦说上一段,原告被告如坠云雾之中。由于相互不懂,案被断得七零八落。正因为断得七零八落,延津大治。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0、 神父在黄河边碰到一个中国的杀猪匠,劝杀猪匠说你要信主,杀猪匠说为什么要信主?你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杀猪匠说不信我也知道,我是个杀猪匠,从张家庄来去李家庄杀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1、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这条河叫"聪明"。——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2、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3、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两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两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情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4、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5、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刘震云谈《一句顶一万句》

  16、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7、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有些事你气着气着就成了另一件,而事情的原本你却已经忘记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8、 "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有几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9、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内容梗概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

  主要人物

  杨百顺

  故事中的中心人物。杨百顺想上学却被父亲用假抓阄的把戏给阴了,所以有仇父的情节。杨百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干过许多活计,开始跟他爹在家做豆腐,豆腐做了一个月,就跟老杨闹翻了,16岁离家出走,剃头、杀猪、种菜、挑水、扛活、蒸馍样样干过。杨百顺被动而又随意地改写着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坚守的东西。杨百顺可以因现实的利益而改变信仰———本来就没有信仰。信主后,老詹把杨百顺的名字改作杨摩西,倒插门后名字就变成了吴摩西,最后改为罗长礼,只有最后的一改,有一些怀念少年时代的梦想的因素。从杨百顺到罗长礼的姓名变化,杨百顺并没有一个非要达到的目标,也没有一个非要坚守的礼制,一切皆由现实的利益而取舍。

  巧玲

  一个在坎坷中长大的苦难小女孩。巧玲的亲妈吴香香为了和妯娌斗气,“打巧玲给人看。”巧玲三岁生了个拉肚子的小病,爹妈不当回事。变成大病好不容易治好啦落下个胆小的毛病,她妈“嫌弃她是个夹尾巴狗不喜欢她”。后来有了一个疼她的后爹吴摩西,却在寻找跟人私奔的吴香香的路上把她弄丢了。巧玲一个五岁的孩子被三个人转手由河南转卖到山西,一路上巧玲对老尤百依百顺。但是无论表现得如何懂事也摆脱不了被买卖的命运,当巧玲结婚后即使敢于出走也摆脱不了成为老曹老婆第二的命运。也正因此,巧玲才努力寻找自己命运的病根(延津、老尤),巧玲深深地思念吴摩西,想象的新延津成了她心里的家。

  牛爱国

  事业稳定,却因妻子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不得不离乡另谋生路,身处异乡惹出麻烦又返乡避祸,妻子与人私奔后再次出走,颠来倒去总难如愿。

  老汪

  一个教书先生,讲解《论语》因得不到知音而落泪,一生都没有遇到“说得着”的人,他只能在荒野暴走以抒解心情。老汪原以为自己不喜欢淘气的小女儿灯盏,故她掉到水缸里淹死的时候老汪也没有特别伤心,直到数日后看到灯盏留在没有吃完的月饼上那个小小的牙印,他才伤心,对着淹死女儿的水缸放声痛哭。一生都没有从生活环境和生活际遇里找到知音的老汪,在他女儿死后,也就是说从血缘这种命定的亲近关系里寻找知音的路被堵死了,他才彻底灰了心,所以他只能离开,一直向西,远走他乡,而且后半辈子一直捏哭泣的小媳妇面人。

  创作背景

  刘震云除了在北京写作,回河南延津比较多。来往比较多的,是他村那些人。剃头的,杀猪的,卖豆腐的,当厨子的,在戏班子里敲梆子的,出门打工在建筑工地爬架子的,在洗澡堂子当服务生的……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有时他听舅舅表哥一席话,胜在北京读十年书。他们村叫“老庄村”,如果非有一个界,而且作者自愿加入,属“老庄界”。刘震云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对人生的态度都是在老家形成的,这个“罗盘”至今还在起作用。他在外面迷失方向的时候,自然想到用老庄村的“罗盘”来纠正,觉得这更接近生活的本质。他的书有一半是以河南、延津为背景的。《一句顶一万句》是提到故乡最多的一本,不仅有故乡的方法论还有大量的河南地名。

  刘震云表示,由于所处环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由于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大多数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独中。他过去的作品,总觉得是自己有话要说,而在《一句顶一万句》中,“书中杀猪的老曾、剃头的老裴,还有杨百顺,他们的话都比我说得好,说得有智慧、有深度。”

  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塑造

  《一句顶一万句》值得肯定之处,正是对于若干人物形象成功的点染与塑造。对于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杨百顺和牛爱国,我们在之前的分析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有所涉及。作家对他们两位的塑造自然是成功的,能够给读者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主要人物之外,对于出现在自己笔端的若干次要人物,刘震云以不多的笔墨稍作点染,就能够使人物顿时活灵活现起来,留给读者的印象同样是难以磨灭的。比如章楚红,作家虽然用的笔墨很少,出现在他笔下的无非是她与牛爱国之间的相爱,以及通过他人之口转述的她跟丈夫李昆之间毅然决然的果断分手过程,但一个热情似火、敢爱敢恨、处事干脆利落的青年女性形象却已经跃然纸上了。再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已经登场了的那位卖豆腐的老杨,虽然很早就退出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但刘震云却通过他与几个儿子之间关系的描写,他与所谓的“老朋友”老马之间关系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把一个遇事总是优柔寡断、缺少主见而又患得患失、目光短浅的农民形象鲜明生动地塑造成功了。小说中其他的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老詹、吴香香、老高、庞丽娜、曹青娥等,也都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所充体现出的,一方面是刘震云对于乡村中复杂微妙人性世界的精到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作家一种深厚的艺术功力的具备。

  叙事方式

  《一句话顶一万句》采用拟话本的叙事方式,从一条线索捋出另一条线索,每条线索都给你一一道来。比如,小说一开篇先讲杨百顺的爹与赶大车的老马之间的关系,扯出了镇上铁匠老李的故事,而这衍生出的故事里,又扯出老李与母亲之间的纠葛,那么长的篇幅,只是为了说清一句话——卖豆腐的老杨和赶大车的老马“不过心”,或者说,“老杨跟老马过心,老马跟老杨不过心”。一直这样缠绕下去,就会迎头撞上宿命。《一句顶一万句》就是宿命的,它的叙事也遵循着“因果循环”之说,凡事皆有其固,每个人物都有其来龙去脉。这是典型的'中国世情小说的叙事模式。世间之事,“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

  叙事的方法论:整部长篇一分为二,出走和回归,既是小说的结构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小说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一结构行走,话多和话少,有话和没话,虚虚实实。剃头的老裴在要杀娘哥的路上救了杨百顺,而杨百顺在杀赶车老马的路上则又救了来喜,杀人和拯救就这么走到一起来了。还有那具有颇多争议的“一句话”和“一万句话”更是作为彼此对立的东西遭遇了,它们相互揣度,彼此纠缠不休、摩擦不断,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可是“世界性的邂逅”。事物总是以一种悖逆的方式与我们谋面。坚持一方面又要依附另一方面,离开就意味着回归,记忆是为了忘却,只有相互折磨才能使我们想起我们所生活的一切。

  表现手法

  《一句顶一万句》表现手法很独特,按照白烨所称的“言语流”小说来定义,刘震云用“喷空”的方式写作,这类似四川的摆龙门阵,像河流一样流到哪算哪。这又被李敬泽誉为“读《一句顶一万句》,常想到《水浒》,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如此奔走,这种眼光是中国小说的‘国风’”辊辑讹。应该说刘震云的这两种表达方式,其实都是找朋友必备的方式,一个是找话,一个是找人。说些闲言碎语可能会引发共鸣,结识一批、再结识一批或许可以觅到投缘之人。这样表达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而且紧扣中心,表达了在跨越了现实和历史,消融了城乡和地域之后,在这样一种局促的、混乱的流走交往之中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上难以言表的寂寞。这是一种在工于心计的社交安排之下,看似重视亲情、友情乃至族群之情的文化下潜伏的却是心灵的寂寞,以及为解脱寂寞而进行的小心翼翼的知己找寻。

  叙事语言与叙事逻辑

  小说在叙述语言上也在挑战着叙事的极限。小说的叙述语言也在不断地重复,最具重复意义的语言叙述模式是之所以出现这个人物(事件)不是因为单独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背后还有更多的牵扯,这样层层牵连……可以说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就是不断地在这种延宕的能指循环中向前延展,从而将人物沟通的困难和复杂用语言形式上的不断重复表征出来。人物的内心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细密,像中枢神经一样敏感,从一句繁衍成一万句,而即便是一万句也无法能够达到沟通,吊诡地是反而离沟通越来越远。人们不能够为沟通找到一句话,却可以为不沟通找到一万句话。与小说叙说语言不断地重复相应,小说的叙事逻辑也在不断地重复。这个不断重复的叙事逻辑就是,要不断地在内心中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找开脱之词。这可以说是鲁迅笔下阿 Q 精神胜利法的一种异形。在不是这个人物(事件) 而是其它的原因甚至原因背后的牵引中无限循环的语言滑动中,其滑动的逻辑是一致的,自己永远都是掌握了真理的人,而且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逻辑来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尽管有时候这种逻辑显得滑稽。当一种滑稽逻辑以真理的“假面”出现的时候,就将孤独的内面彰显出来,自己用一种滑稽逻辑树立起一个孤独的四面屏,将外界拦截在了外面,最后探出头来的竟是自己的“假面”,用这具假面来面对自己和人,和物,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但自己带着假面却不自知。[10]  人性叙述

  这篇小说的人物数量有多么庞大,人物关系有多么驳杂,故事情节有多么热闹,人物在时光的洪流面前就有多么渺小,人物命运底色里的灰暗就有多么浓重,人物内心就有多么荒凉。庞大的人物数量集结成的不是温暖而是寂寞,因为庞大这个形容词只限于观者的视角,真正生活着的人是个体,他们因为无法打开彼此的心门或者因为缺少某种同一信仰而分外孤独,无法结成整体。无论是最后坐上火车去远方的杨百顺、牛爱国,还是一直留在原地安于天命的老杨、老鲁、老曾,他们都被命运驱使着,一辈子都在寻找“说得着”的人。

  小说运用了类似于《水浒传》的传统叙事结构和本色的叙述语言,从市井细民到地方官员,将各色人等的人生轮流叙说、娓娓道来,对浮生百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多角度的展示,塑造了一组令人唏嘘不已的孤独者群像。 尤其是上部“出延津记”,在主人公杨百顺的经历之外,大量笔墨用于书写各类次要人物的庸常人生。这些人物有的是颇具身份的父母官和东家,但更多的是出身卑微、从事着低等行当的草民,如卖醋的、卖豆腐的、打更的、打铁的、剃头的、教书的、杀猪的、染布的、算命的、喊丧的、劈竹的、弹棉花的、赶大车的、打银器的、烧锅炉的等等。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也颇具匠心,只有主人公和少数人物是既有名又有姓的,其余人物都是在姓氏前加以“老”字予以称呼,而且姓氏几乎不重复,如此一来,“孤独”的普遍存在性便被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作品以洗练的语句、简洁的情节很好地描述了中国社会底层群众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需求:他们处在一个众声喧哗、极少有个人空间的社会中,把众人的接受、社会的要求当做自己的行为标准,努力寻求社会的认可;他们对孤独的逃避和排遣方法是寻找另一个人说出那“顶一万句”的“那一句话”,这是他们所有人一直纠缠着的心灵问题;但在他们对梦想的寻找中,可以窥见他们也有各种的生命追求和对灵魂自由的价值渴望,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他们社会底层生活中极浅的一丝色彩而已。对当代中国社会底层群众的精神状态的主潮流我们要予以关注。

  刘震云经典语录大全

  1、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2、当一个人还在把事儿往深刻里说的时候,就证明他还没有达到深刻的阶段。真正达到深刻境界的人,就开始把话往家长里短说了。就好像一个人从来没有登过这个山顶,他肯定老是说这个山顶无比美妙,什么什么特别好看,咱俩啥时候去吧。但是真正登过山顶,站在山顶的人,他开始说山下的鸡鸣和炊烟了。

  3、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一定是输家。

  4、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5、要在熟悉的世界里做好自己熟悉的事,然后适应陌生世界。

  6、当你在生活中找知心朋友困难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另外的途径,就是写作,你会发现你笔下的人物都是朋友,写作就是交朋友的过程。

  7、一辈子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把它做好,就会取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好成绩。

  8、现代人每天平均说4100句话,但其中只有10句是真话,管用。其他都是假话和废话。这是嘴对心的背叛,这是说对想的背叛。

  9、我是手艺人,靠码字赚钱。有钱人是用钱来赚钱,更有钱的人是用你的钱来赚钱。过去式党委书记说了算,现在CEO也可以说了算,金钱社会导致生活和政治结构都发生变化。

  10、跑步时,是自己一个人在与世界互动。

  11、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找。你生下来要找奶,才能活下去,长大了要找爱人,找健康、找好的工作,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最后就是找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

  12、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有几个。

  13、不可掌控是生活的一种常态,生活因此拧巴和啼笑皆非。

  14、世界上所有的狼都想装羊,而世界上所有的羊也都在装狼。

  15、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许多人没有在愚蠢的河流里淹死,都是在聪明的河流里淹死,当他们终于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河,上到岸上的时候,上面有两个字,聪明,这是90%甚至更多的人一辈子做的事。

  16、什么时候想找她,她总在等您,这就是文学的意义。

  17、真相永远不会在近处看到。

  18、写作并不是坐在书桌前才叫写作,更重要的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

  19、一个作家的名气比一个明星大是应该的,曹雪芹的名气比梁朝伟大,他虚构的人物名气也比梁朝伟大,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传播范围比梁朝伟、刘嘉玲广泛得多。

  20、人活着都不舒服,因为绝对的舒服是不存在的。很多人都是看上去舒服,但深究下去都不舒服。舒服只是在一个个不舒服之间,一个瞬间,那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快乐。

  21、世间最快的是光速,比光速更快的是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22、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狼,一种是羊,他们是吃和被吃的关系。

  23、重复的事情在不停的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我觉得细节是考量一个民族和一个人做事的特别重要的或者是最重要的标志,而不是大而不当的方面。

  24、判断一个人的素质高低:1能不能把会做的事做好;2会做的事能不能一次性做好。

  25、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26、生活也是如此,每一阶段对激情都有不同的诠释,但生活应该从不缺乏激情。

  27、不管是敲鼓或弹琴,就是踢球,写作,治国平天下,出售大萝卜,都与婚姻有关。

  28、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29、世界上所有的悲剧都经不起推敲,悲剧一推敲都是喜剧。

  30、世上有两种人最快乐,聪明人和傻子。只有像我这种既不聪明又不傻的人最难混上媳妇儿,只能找个小寡妇。而,如果想改变这一切,只有一个办法,离开这里。

  31、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32、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企盼。企盼是什么?就是理想、猜想、梦想,永远得不到的水中的肉骨头。

  33、真正的幽默既不是语言的幽默,也不是事件的幽默,也不是事背后道理的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当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时候。你突然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生存的秘籍。

  34、怀揣一个坏心思,比说错一句话,更让人记恨。

  35、真正的幽默不产生在喜剧,不产生在小品,真正的幽默产生在悲剧。

【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相关文章:

《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呢01-15

读《一句顶万语》有感04-17

《一句顶万语》读后感01-31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作文精选03-13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06-16

一句爱情经典语录05-08

每日一句经典语录05-05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范文 02-01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精选8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