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林语堂的语录

时间:2024-02-18 16:11:06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林语堂的语录汇总89句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能够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语堂的语录89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语堂的语录汇总89句

1、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发奋去接近于此罢了。

2、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3、当然,男人宁愿要免费投入怀抱的女人,他们说这样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欢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4、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5、我以为我像别人同样有道德,我还以为若上帝爱我能如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也不会把我送进地狱去。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世界不遭殃才怪。

6、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好几百个主人了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来说,我是主人,又轮到谁是主人呢?

7、发扬过去而绘画未来是容易的,检阅现在而冀获未来之光明与了解是困难的。因为在光荣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二者之间,横亘着一个山谷,你要跨过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

8、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9、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10、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11、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

12、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13、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

14、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根据个人对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对于人生之态度,是为哲学。

15、我认为一个缺乏正气的作家无论文笔多么灿烂,多么迷人,我们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16、回忆过去,憧憬未来都很容易,而能够懂得把握现在,并得到领悟与力量那就难了。

17、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1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

19、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生活的艺术》

20、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21、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22、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

23、豁达的人生观,率真无伪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幽默。——林语堂 《幽默大师》

24、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25、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称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26、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根据个人对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对于人生之态度,是为哲学。《林语堂传》

27、在很大程度上,人生仅仅是一场闹剧,有时最好站在一旁,观之笑之,这比一味介入要强得多。——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28、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饭,文如吃点心,不吃饭是不行的。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点心当饭吃,文章非庄重,而行为非常幽默。中国的幽默大家不是苏东坡,不是袁中郎,不是东方朔,而是把一切国家事当儿戏,把官厅当家祠,依违两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孙,度此一生的人。我主张应当反过来,做人应该规矩一点,而行文不妨放逸些。因为文学像点心,不妨精致一点,技巧一点,做人道理却应该认清。《林语堂传》

29、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30、如果人能用诗意的眼光来看人生,也许就会把人生中的落日时期视为最快乐的时期。他不但不会竭力延迟老年的到来,反而会积极盼望它来临,并使这段时光成为他生活最美好、最快乐的一段。

31、优雅不是标签,而是实在的乐趣: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32、人生譬如一场滑稽剧,有时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

33、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34、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35、皇帝现在深悔对反对派的惩处。也许是命运对人的嘲弄吧,苏东坡刚刚安定下来,过个随从如意的隐居式的快乐生活,他又被冲激得要离开他安居之地,再度卷入政治的漩涡。蚂蚁爬上了一个磨盘,以为这块巨大的石头是稳如泰山的,哪知道又开始转动了。

36、处贫溅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每一个革命在未得势之前,能表现出最大的力量与团结;但在既已得势,既已清除反对力量之后,则开始由内部的纷争而分裂,终至崩溃。在力图推翻别人时,人性中的精华发挥作用;在企图控制别人时,则人性中之糟粕发挥作用。"天下之理,戒然后有慧,盖慧性圆通,必从戒谨中入。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也。

37、苏东坡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他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现在又是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势。甚至在他一生中较晚的岁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他就客死蛮荒了。"

38、该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39、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苏东坡传》

40、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京华烟云》

41、豁达的人生观,率真无伪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幽默。——《幽默大师》

42、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生活的艺术》

43、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正直的福气,或是人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44、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奢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45、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46、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林语堂《苏东坡传》

47、文学上不朽的声名要靠作品给读者的乐趣而定,谁能说读者要怎么样才能满意呢?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取悦心灵的音律、感官和风格的魅力。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超越一时的文风而留传下去,必定是基于一种所谓真诚的特质,就像真宝石能通过一切考验。

48、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

49、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自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50、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51、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根据个人对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对于人生之态度,是为哲学。《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52、要做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对人对四周的事物有兴趣,要比别人有更深的感觉和了悟。要不然,谁要听你的话?…我注意到你刚才在电车上,站在车厢后面,雨淋风吹,你那痛快的感受,全表露在你的脸上。你何不把那种感受写下来?那种真的感觉如果能描写出来,就是好文章。《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53、当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保持心境平稳,不受动摇,没有恨,不生不净烦恼,总是觉得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54、不要等待,真正属于你的机遇不多,行动永远比幻想重要;不要抱怨,要直面矛盾和问题。怨天尤人只能证明你的无能;不要滥交,有仨俩知己足矣,别妄想和谁都要成为朋友;不要浮躁,有空去旅行,去读书,用环境陶冶身心,用知识充实灵魂;不要后悔,只要是你选择的,就算再艰难再无奈,也要咬牙走下去。——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55、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56、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57、苏东坡能够到处愉悦满足,就是正因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之后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兄弟姐妹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58、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钟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我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正因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联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59、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愉悦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60、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林语堂《一捆矛盾》

61、"这是一个正在奋斗的心灵。何以他的生命就较你我来得没有价值呢?"——林语堂《风声鹤唳》

62、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多会做些傻事,等你在平静的老年回忆起来,才能自觉年轻有精神。我现在四十多岁了,我但愿自己曾犯下更多年轻的错误,留待日后回忆。——林语堂《风声鹤唳》

63、女生有一种较男生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生的决定。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潜质。

64、礼貌能够改变感情的方式,却永远不能扼杀感情。

65、归根结底,咱们只能知道自我真正了解的人,咱们只能完全了解咱们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66、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愉悦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务必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职责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我的姓名。

67、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有份自由的刊物或议会,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运动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重要性。

68、文学上不朽的声名要靠作品给读者的乐趣而定,谁能说读者要怎么样才能满意呢?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取悦心灵的音律、感官和风格的魅力。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超越一时的文风而留传下去,必定是基于一种所谓"真诚"的特质,就像真宝石能通过一切考验。

69、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70、搔痒是人生一大乐趣,搔痒会感觉到说不出的舒服,有时真是爽快极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觉的搔个不休。那犹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闪耀,然而却又遍布弥漫着舒爽的气息,使你无法将你的指头按住某一行文字上指出那是它的所在,你只觉得舒爽,但却不知道舒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舒服,而知希望作者一直继续下去。

71、社会十大俗气: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72、"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73、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74、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林语堂《苏东坡传》

75、人生譬如一场滑稽剧,有时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林语堂

76、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77、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林语堂《苏东坡传》

78、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人生的盛宴》

79、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林语堂

80、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林语堂《苏东坡传》

81、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林语堂

82、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渗进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体的寄托,使水可以在这形体里流动着,生活着,获得了丰富的生命。——《人生的盛宴》

83、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

84、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85、我们也吃蟹,出于爱好;我们也吃树皮草根,出于必要。——林语堂《吾国吾民》

86、吾人但发现他不过是纯粹工匠式的模古语言,表被于这样的内容之上,其内容则为特性的缺乏事实的空虚,与情感之浅薄。——林语堂《吾国吾民》

87、此等变迁虽看似甚觉浅薄,却不妨其奥妙的意味。因为人生就是这些浅薄的现象所构成的,变换了它们,即变换了吾人的人生观。——林语堂《吾国吾民》

88、生育小孩,鞠之育之,训之诲之,以其自己的智慧诱导之以达成人,这种任务,在开明的社会里,无论谁何都决非为轻松的工作。——林语堂《吾国吾民》

89、搔痒是人生一大乐趣,搔痒会感觉到说不出的舒服,有时真是爽快极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觉的搔个不休。那犹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闪耀,然而却又遍布弥漫着舒爽的气息,使你无法将你的指头按住某一行文字上指出那是它的所在,你只觉得舒爽,但却不知道舒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舒服,而知希望作者一直继续下去。——林语堂《林语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