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静思语的语录

时间:2024-01-24 13:55:38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静思语的语录30句

  对人要诚心赞叹,而不是曲意承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思语的语录30句,一起来欣赏吧。

静思语的语录30句

1、爱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优点,如何引导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责任。

2、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3、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4、无意间的散播是非,虽然没有伤害别人的身体,但是却毁坏别人的名誉与形象,这种罪过比伤害别人的身体还严重。

5、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6、能善意掩盖他人的不良习气,弘扬其良好德性,且不评论他人是非,这样的人一定可爱又可敬。

7、人在平安的时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尔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唤醒良知、长养善根,这何尝不也是福?

8、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9、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发生。

10、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就是愚行。

11、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12、行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13、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14、人对躯体有两种看法:一、太爱自己,珍宠得过分,舍不得善加利用;二、太轻视自己,轻视得近乎折磨,以为身既是"不净物"又何必重视,因而忽略了身是"载道器"。其实,只要好好发挥身体的功能,不,但处世大业能够成就,佛道也将不远。

15、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舍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16、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著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17、阻碍他人走正路,或破坏他人发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内心的魔——自己内心起了扰乱,不仅障碍他人,也障碍自己。

18、有些人的爱只执著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19、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闲,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20、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冻时,近火虽可取暖,但太靠近却很危险;若看不开、放不下,犹如手拿烧红热铁,必然被烫伤。世间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来很美,喝起来也很清凉,但握久了手也会冻伤。

21、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22、要救世必须先救心,心诚则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开始做起,然后再以一个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响其他的家庭,则家家和睦,社会安详和乐。

23、所谓修行,即"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如修学而不精进,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心无惭愧者,行为必然不端,遑论修心养性?

24、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25、一滴水要想不干,就设法投入浩渺的大海。

26、人真的要能忍,不能忍耐的结果就是星火燎原。

27、用有形的教育转化无形的心念,用无形的精神启发力量,展现于有形的行动上。

28、修行要在人群中相互磨鍊,藉事鍊心,慈悲喜舍也是要从力行中,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29、人知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不满足,对别人要求太多,而且不肯轻易原谅别人。

30、用菩萨的智慧,教育我们的孩子;用妈妈的爱心,爱我们的学生。

【静思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静思语的语录40句11-01

静思语的语录集锦30句10-02

2023年静思语的语录30条12-16

静思语的语录锦集36句12-30

2023年静思语的语录合集39条11-30

2023年静思语的语录汇编36条09-04

精选静思的语录46句08-26

精选静思的语录40句11-30

静思的语录79条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