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祁黄羊》导学案

时间:2024-11-30 07:13: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祁黄羊》导学案

《祁黄羊》导学案1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明确目标:(见教师目标)

  3、效果预期: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细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祁黄羊是什么样的人?

  2、自主学习:学生默读第一段;轻声读二、三段。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任务二(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2、自主学习

  回忆课文各段大意。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

  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精忠报国(岳飞 )  凿壁偷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乐不思蜀(刘蝉)  入木三分(王羲之)

  指鹿为马(赵高)

  2、结果反馈:

  (1)同桌互查。

  (2)读范文。

  3、反思导结:

  (1)修改。

  (2)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师小结

《祁黄羊》导学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 “卧薪尝胆”;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 说到祁黄羊,我们会想到——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句子: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

  二、理解“外举不避仇”以及“内举不避亲”

  (一)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2、请两个同学演一演这部分内容。

  要点一:引导学生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等词句中,领悟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点二:从悼公的话中感悟确定人选关系重大和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3、分角色读。男生读悼公的话,女生读祁黄羊的话,一生旁白。

  4、a 现在你就是祁黄羊,《实话实说》的记者来采访你。请问祁大人,常言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不报杀父之仇,却举荐仇人担任要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b 现在你就是解狐,是你亲手杀害了祁黄羊父亲。当听到祁黄羊举荐你担任中军尉的消息,你有何感想?

  c 你是祁黄羊的叔叔,听说他居然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当中军尉,你想对他说什么?

  难道祁黄羊就没有想到这些吗?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想不到呢?然而他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是体现了他做事——(出以公心)知道什么叫“出以公心“吗?事实上祁黄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解狐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 “外举不避仇”了吗?

  (二)学习“内举不避亲”

  1、说说什么叫“内举不避亲”。

  2、哪几段写的是“内举不避亲”的事?读一读他举荐儿子的有关语句。你觉得其中的哪个词语值得注意的?

  要点:引导学生从“只有”体会祁黄羊是在先举荐解狐,解狐死后又无人可以举荐的情况下才举荐祁午的。他的态度是慎重的,又是无可奈何的。

  3、悼公对祁黄羊这一举荐有什么反应?请一位同学读第10自然段。对悼公的惊讶、不理解,祁黄羊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第11自然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

  把祁黄羊说的第一句话里的“不能不”换成“一定会”好不好,为什么?比较读一读再回答。祁黄羊为什么要如此慎重地推荐替代他的人呢?

  要点:可以用第3自然段里悼公的话回答,也可以用第10自然段中祁黄羊自己的话来回答。

  引读祁黄羊的话:“所以我只是想——”,“压根儿就没想——”

  4、如果你是祁黄羊的政敌,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5、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后,他们能理解祁黄羊吗?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6、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万分。现在请小记者再来采访晋国的`百姓,听听此时他们的心声怎样了。

  是的,在悼公欣喜时,晋国百姓的心里也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出示文段】再次朗读,读出感情!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以后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四、作业布置

  1、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板书设计:

  9、祈黄羊

  外举不避仇

  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导学案3

  《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将课文进行复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法学法: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和复习的第一段入手,引出问题,而后引出第二段这个重点段落.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具体的事情,进一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祁黄羊是一个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在此基础上,第三课时让学生来复述课文.

  本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是将祁黄羊先后举荐两个人担任自己的职位,一个是仇人解狐,一个是亲人祁午.在熟知这个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他举荐这两个特殊人物所阐述的理由,这是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表面含义及深刻内涵的关键所在.祁黄羊的人物形象除了从祁黄羊的举荐理由中可以感受到,还从他的神态中也有所领悟.例如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两个"想了想""郑重",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是唯才是举的除此以外,文中悼公的表现是对祁黄羊人物的反衬.例如:"深感意外","十分惊讶"等都应作深入探究.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出以公心",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祈黄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的时候,配以解狐,其他大臣以及祈午的内心想法来想象,最后深入感悟祈黄羊那种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充分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9,祁黄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的越王勾践,的林则徐.上一课中,我们又认识了的刘备和的诸葛亮. 今天,老师再给你们引荐一位我国春秋时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晋国的中军尉,名字叫"祁黄羊"的人.

  2,师板书课题,提醒"祁"的写法.相机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小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国家,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 (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指导读通长句子.

  (4)交流生词理解情况.

  3,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三,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 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交流.

  3,根据上述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祈黄羊想辞去的是中军尉的职务.中军尉是什么职务 这个职务重要吗 哪儿看出它的重要

  2,中军尉是"负责训练军队"的,古代的中军尉相当于现在的军训部部长.当时几个大国君为了争夺地位血战沙场,不顾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强烈的欲望使他们失去了理性,失去了人性.在这么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里,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说明什么 (祁黄羊英勇善战,指挥能力很大.)

  3,春秋战国是多事之秋,弱肉强食,军事力量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军尉这个职位相当重要.中军尉的职责如此重要,祁黄羊为什么要请求辞职呢 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因为祁黄羊为了国家常年征战而腿脚落下毛病,所以为了国家的安危而请求辞职.他时刻惦挂的是国家的安危,一心为国,一心为公.)

  4,齐读这一部分,读出赞扬之情.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3,学生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词语.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把握内容,设疑引入:

  1,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完整: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 )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要求他推荐贤才,他先推荐他的杀父仇人 ( )任中军尉,后又推荐自己的儿子( )任中军尉.( )赞赏他( ),真是难得!(补充后齐读)

  2,谈话:祁黄羊向晋悼公辞职后,第一次为什么要举荐了他的杀父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第二次为什么又举荐祁午担任中军尉呢 带上这些疑问我们具体看看课文.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领悟情感:

  外举解狐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7自然段,思考:辞掉中军尉的职位后,祁黄羊是怎样向悼公举荐解狐的. 划出有关句子和重点词语,读一读,想一想,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引导交流:自由发言.(经过反复比较,深思熟虑)

  3,出示祁黄羊的话:

  (1),祁黄羊首选了解狐,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是经过再三考虑的 祁黄羊"郑重地说","郑重"是什么意思 (慎重,认真,严肃…)

  (2)此时,祁黄羊会想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祁黄羊可能会想:哎呀,中军尉这个职位真是太重要了,我得认真考虑考虑.现在的人选嘛,到有四,五个,但是最有才能的,最合适应该是谁呢 …)

  4,是的,祈黄羊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举荐解狐的,我们一块儿郑重地读好这段话.

  5,听了祈黄羊的举荐,悼公的表现是——"深感意外","意外"是没有想到的意思,悼公为什么"深感意外"呢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6,请你也用很意外的语气读好悼公的这段话.(指名读:课件出示这段文字.)

  7,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居然会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来担当这么重要的职务,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到这一消息,可能会纷纷找上门了,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 解狐听到祁黄羊的举荐, 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8,是啊,祁黄羊推荐的可是杀父仇人啊,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难道真的没有人懂他的心吗 你懂吗 说说看.

  9,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内举祈午

  1,当解狐病逝,这时祁黄羊向悼公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他又是怎样举荐的,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8—11自然段,划出有关段落和词语,读一读,看能读懂些什么.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可以看出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决定.)

  3,指名朗读这段话.

  4,悼公听了会如何 (感到惊讶.)集体读,惊讶,怎么读 指名读

  5,解狐去世后,祁黄羊有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担当中军尉的职务,消息一传出后,肯定有人会不满意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举荐仇人解狐,举荐儿子祁午,都会招致他人的不满,可他为什么还要举荐他们呢 请学生读第11小节,读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7,指导读好第十一自然段(读出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他一颗爱国的心)

  感动悼公

  1,祁黄羊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因此把悼公也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学生谈谈对悼公话的理解.

  3,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祁黄羊 (胸怀宽广,不计前嫌等)

  4,小结: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四,布置作业

  1,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祁黄羊》导学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3、祁黄羊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3、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5、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 举荐 慎重 人选 推荐 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2、出示填空: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 )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 )和( )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4: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 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导学案5

  这一介绍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辞职,不计较私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举荐人才的事,从而表现出祁黄羊处事公正、出以公心的可贵品格。

  通过故事表现人物品格,那么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为此,我这样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自读文章,看看文章中如何评价祁黄羊的。让学生对人物有个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我的问题是:钦佩?说明什么?能换个词吗?钦佩的理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那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不避仇,不避亲。这是在让学生朗读课文,深化两次举荐贤才,出以公心,一心为国。

  文章结构清晰,学生轻而易举找到两次举荐,巩固了对人物的认识,尤其进一步明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能生动描写出人物的品格,提出要求,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当然,课堂中也因老师的预设不足,让学生给难倒了。在学习外举不避仇时,部分孩子也查阅了资料,知道祁黄羊与解狐是杀父之仇,我也仅仅查到这里,说说了在古代,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等等,这是一个孩子问我“老师,他们都是为官的,解狐杀他父亲,不是要杀人偿命吗?再说他是官,不是明知故犯,更该杀头的吗?”问的老师一愣,可又不能乱说,我只能把问题还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好,那同学们你们认为会是怎么回事?”学生七嘴八舌后,我把它当成了课后作业,布置给了孩子“课下,找找资料,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如果我课前在多细心一些,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学生中再次“立威”。

《祁黄羊》导学案6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三、突破措施:

  1.小组成员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互相复述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jiǎn xiè)狐 召(zhāo zhào)开 落(lào lu là)下毛病

  压(yà yā)根儿 兴(xīng xìng)亡 上当(dàng dāng)

  (2)看拼音,写汉字。

  jìn shì jiàn bì

  ( )级 合( ) 推( ) 躲( )

  ( )步 表( ) 看( ) 关( )

  ( )力 解( ) 宝( ) 隐( )

  ( )止 教( ) 修( ) 墙(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慎重( )( ) 准许( )( )

  强大( )( ) 郑重( )( )

  2.导学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节新课《祁黄羊》,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出示课题:9 祁黄羊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行。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祁黄羊为什么举荐仇人和亲人?

  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他呢?

  ③师生交流

  从第四段中“想了想”、“郑重”可以看出什么?从第九段中“只有”、“想了想”、“又郑重”这些词语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

  悼公为什么对祁黄羊举荐解狐深感意外?这表现了祁黄羊怎样的品德?

  第十段中两处对悼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什么含义?这句评价表达了人们对祁黄羊怎样的感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必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五、课堂检测:

  1.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工作(负责 责任) 职责(重大 严重)

  (感到 感动)意外 (举荐 举动)能人

  军事(才能 本能 ) (练习 训练)军队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照样子分别写两组这样的词

  (1) 举荐——荐举(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鸡蛋——蛋鸡(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

  1.填一填

  祁黄羊举荐解狐,晋悼公深感意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A“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B“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C“……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祁黄羊外举的是__________,内举的是__________。晋悼公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 。

  (2)从上面三句话中的几个“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二、主题丛书阅读

  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魏征直言敢谏》、《司马光荐才》。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以大局为重的人物。

  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统帅(shuai suai )兴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 ),为( )着想。

  四、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祁黄羊》导学案7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示,简要说出故事内容

  2.通过人物身份、提示语等入情入境地读好对话

  3.通过其他人物的介入,想象说话,深挖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环节处理

  教学难点:

  对人物品质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竖起耳朵,练练听力。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b. 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毛泽东

  2. 猜测老师为什么要积累这两句。(忧国忧民的情操……)引到文中的“出以公心”

  3. 谁做事出以公心?(板题、读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能根据提示说说吗?(小黑板)

  4. 生练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二、 读好对话

  (一)外举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浏览,发现故事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的?(对话)今天,我们就要来读好对话,像平时生活中对话一样自然。

  1. 先请同桌之间用心地分角色朗读3——7小节两遍,一边读,一边仔细听,听同桌的朗读符不符合人物身份?

  2. 生分角色读文3——7小节。

  3. 了解情况 按提示评价

  达成共识

  悼公:春秋五霸之一,大气、威严,君临天下的风范、沉稳,语速较慢

  祁黄羊:职责虽不高可职责重大,很受重视,他很尽忠职守,办事认真、慎重,对君主忠诚有礼

  你觉得读好对话还应注意写什么? (提示语、设身处地地想……)

  随机指读(两组)、评价、再读;推荐赛读,全班分角色读

  (二)角色介入

  1. 祁黄羊推荐人选首推解狐,解狐可是他的杀父仇人哎,这消息若传入解狐耳朵里,他会怎么说?

  2. 想象说话(知恩图报、感激知遇之恩;奸佞邪恶、伺机报复……)种种想法有没有可能呀?

  3. 他难道没想过这种种可能吗?可是他依然这么做了,难道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

  4. 生说 小结:可见他之所以首先推荐解狐,是因为(解狐的军事才能出众、顾全大局、以国为重),他这么做就叫(出以公心)。

  (三)内举

  1.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解狐就因病去世了,于是祁黄羊又格外慎重地向悼公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课文8——11小节就是他们这一次的对话,请同学读好对话

  2. 指读

  3. 这次祁黄羊同样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祁午可是他的儿子啊。你听,消息传出,别人都在怎么说呀?

  4. 随机指说 (特别提示说儿子)

  5.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他。

  6. 他之所以能做事出以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完全是因为他(一心为国、忠君爱国……)

  7. 所以悼公听了也深受感动,说(导读)

  8. 再来认识一下这位可亲可敬的人物——(包含敬意地读课题)

  三、 作业

  历像他这样爱国、大公无私的人还有很多,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故事来读读吗?

《祁黄羊》导学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3、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

  一、复旧引新

  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二、精读训练

  1.细读课文,领会思想内容。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

  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2、指导复述。

  ⑴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⑵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⑶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⑷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课后作业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祁黄羊》导学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3 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 抄写词语;

  2 组词;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 按原文填空;

  6 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指导复述。

  一、复习。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病辞职。

  4.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2.齐读句子。

  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四、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内举不避亲”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举不避仇”。

  ①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②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理解“内举不避亲”。

  ①自读第8-11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②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决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5.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①自读第二段,记住有关内容。

  ②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6.小结:

  ①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再读末节。

  五、指导复述。

  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统帅(shuai suai )兴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祁黄羊》导学案】相关文章:

祁黄羊教学设计07-21

《祁黄羊》教学设计04-27

祁黄羊优秀说课稿优秀03-02

祁黄羊教学反思(通用11篇)04-23

(合集)《祁黄羊》教学设计15篇10-10

《祁黄羊》教学设计14篇(优选)11-07

四年级语文祁黄羊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 祁黄羊说课稿11-10

吕氏春秋·祁黄羊阅读附答案12-08

导学案听课心得10-25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祁黄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