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

时间:2024-04-08 16:21: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漱、惬、码、驳、逻、辑”六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4、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是怎样去的?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资料简介

  1、背景简介。本文是作者汪晓洁在罗马的一个旅馆休息时,遇到独自游历欧洲的14岁女孩乌塔,经过与乌塔的接触和谈话有感而发写成的。

  2、关于威尼斯。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亚得亚里海滨,由118个岛屿组成,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它风景秀丽,古迹甚多,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三、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1)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4、教师梳理生字生词。

  5、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四、整体感知

  1、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1)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哪些想法和见解”。(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吗?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的游览线路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五、句段解读

  1、晚上八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明确:运用排比的写法,将“我”的“疲惫”与小姑娘的“惬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小姑娘的悠然自得,懂得用自己的能力享受生活。

  2、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明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乌塔先是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在长辈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单独出门,然后说她不同意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认为作者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14岁就能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3、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明确:乌塔这么小就有如此见解,可见她是一个独立、勇敢、有主见、不盲从、有实践精神的女孩。

  六、质疑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1)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乌塔这个外国小姑娘的形象?

  2、学生带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分别进行点拨,加深理解。

  教师明确:(1)乌塔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计划性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有责任心(如: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事前准备周密(如:这一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的孩子。

  (2)作者主要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一个有个性的.外国小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如课文中1、2自然段中小姑娘“睡得正香”与“我已经筋疲力尽”、第四段中我的“疲倦”与小姑娘的“惬意”等,这样的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乌塔的个性特点,使她的形象更突出。

  4、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2)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我们可以怎么做?

  教师明确:向乌塔学习并不是模仿她独自外出旅行,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识。

  (3)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进行辩论,各抒己见。(4)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评价。

  七、课堂小结

  乌塔姐姐只比我们大几岁,但却能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独自一人游欧洲,做自己想做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获得什么启发呢?是不是应该做出些改变呢?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意识,克服生活中的依赖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他们对“乌塔”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理解,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但同学们的发言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让我觉得有点无奈。不能带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只能在教室里进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的教育,这样教学效果有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严密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2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重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难点:

  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1)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很完整。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生:好能干啊!

  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问题?

  生:乌塔一个人出国旅行,她就不怕吗?遇到坏人怎么办?生:乌塔出国旅游要多少钱?钱从哪儿来的?生:她家的大人难道放心她到外面去吗?

  是啊,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的做法怎么看?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课文,大胆的说说你的看法。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2.小组内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乌塔独自一人旅游欧洲,你怎么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她才14岁,敢一个人出国旅游。确实了不起。

  有不同的看法吗?(生沉默)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我不会这样做。如果我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会打死我的。(笑)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妈妈知道,让她去的。(为什么她爸爸妈妈那么支持她?)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乌塔花了三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乌塔为什么要一个人游欧洲呢?

  生: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生:电视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电视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样。我上次到广州去了,看到了轮船,和电视上的就是不一样,比电视上的要大得多。还看到了大海,虽然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电视上是看不到的。

  说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去感知的。(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乌塔说: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她说得对,中国的孩子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了。要是我们也能像乌塔一样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觉得我们农村的最可怜。海也看不到,整天只看得到山。……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1)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五、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3

  人教社第七册第七单元《乌塔》一课,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本单元着重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训练,在教学《白杨》、《桃花心木》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读全文,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阅读的见解和看法,提高个人的认识。

  本文用时一课时,以下是教学思路。

  一、自读课文,引发思考。

  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向来强调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同时承担起进一步进行单元组训练的任务。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总体理解课文内容。这一过程是学生自由地读书,读前提出要求,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是:

  (1)认真读原文,把原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再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自己解决。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课文的条理。自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就比较容易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行,好不好?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学生的辩论,为领会内容提高认识做了准备。

  二、组织辩论,引导探究。

  学生的思想中无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很好。对于这两种观点,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做出评价,可以要求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到文中找出根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发言,说出看法。

  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正方观点鲜明简练,认为独自出行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增长见识;反方则担心独自出行的安全、经济负担等问题。当双方争执不下,教师应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正方同学找出的重点语句,足以解决反方同学的担心,请看:

  (1)反方观点:“小孩一个人出行多不安全呀!”——正方反驳:“乌塔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反方观点:“一个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钱吗?小学生还没有经济收入,不必急着外出。”——正方反驳:乌塔“因为年纪小,可以享受优惠,买一张全欧洲旅行联票,不到400马克。”再说,还可以勤工俭学,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3)反方观点:“小孩子一个人外出,没有大人指导,会增长见识吗?”——正方反驳:乌塔“为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乌塔“拿出一摞书,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对照着看,就像老师带我玩一样。”

  (4)反方观点:“独自外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呢?”——正方反驳:乌塔带了闹钟,“一阵‘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还懂得“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经过一番辩论,原先持反方观点的同学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担心全是多余的,乌塔已经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了我们,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再是遥远的梦。在这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发表阅读见解的过程,当然,学生所发表的见解也并非孤立地随意的说,而是密切联系课文,探究课文的过程,不仅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扎实训练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形式新颖活泼,探讨有实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要树立明确的观念,要学生学习乌塔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必须从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做起,从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入手。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应充分肯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三、总结提升,提高认识。

  激烈的辩论可以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但这辩论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总结全文时,着重点拨乌塔说的两句话:

  (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乌塔对中国家长把孩子“关”在身边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多投入到社会中去,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家长应该积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条件,否则,都不能真正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爱。)

  (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电视和书本提供的世界毕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乌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好处,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在总结提升时,需要注意的是,鉴于中国和德国国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而应该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尝试着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当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四、安排活动,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以说,《乌塔》一课的主旨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此,我们不妨课外组织“让孩子独自出行——学乌塔,家乡寻春记”的活动,活动的范围先确定在“家乡”这一小范围,可以聘请家长、老师同时参加,以小组的形式,尝试自行设计外出线路,自行安排外出设备,自行准备外出经费,设身处地地体验乌塔的感受。活动结束召开一次座谈会,总结活动的心得,并指导完成一次实践性习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习如何阅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感悟课文较深层意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大家说说看完后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你能想象吗,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立游玩了以上的各个地方!她就是乌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小姑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

  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划出后面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所在的句子,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感知交流。

  (1)读词: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

  三、再读探究

  1.简介欧洲。

  2.乌塔在欧洲都游玩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读一读。(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现在在意大利的.罗马;即将去德国的波恩;最后要去希腊;以后还要来中国。)

  3.对于小孩子单独出去玩的问题,作者与乌塔互相交流了看法,找找课文中哪几自然段是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并读一读。(6—9自然段。)

  4.默读上述四个自然段,读完师生互动。教师扮作者问乌塔:

  (1)你一个人游欧洲不怕危险吗?你的爸爸妈妈不担心吗?(“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2)你都为旅游做了哪些准备呢?(“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3)游玩所用的钱你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挣旅费,“我”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5.乌塔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回答:独立、勇敢、爱冒险……)

  6.乌塔也问了一些关于中国孩子旅游的问题,作者是怎样回答的?(学生读课文回答。)作为中国孩子,你们会怎么回答?(学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争辩

  1.教师:14岁女孩独自游欧洲,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同意乌塔的做法吗?

  2.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课堂小辩论。根据学生辩论的情况老师要随机引导、启发,使辩论步步深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必受别人观点影响。

  3.教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乌塔独立自主、勇敢智慧的精神;而至于具体做法,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同时,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克服依赖思想。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五、课堂延伸

  教师: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吗?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六、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一件事,并把它记录下来。内容要真实具体,详略有当。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5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乌塔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1) 再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再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自己解决。

  (3) 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围绕自己的观点到课文中去寻找证据,想办法说服别人。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日记:从《乌塔》想到的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乌塔】相关文章: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03-28

小学语文《乌塔》教学反思04-16

四年级语文《乌塔》教学反思04-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语文教案02-08

小学语文《乌塔》教学反思6篇04-16

小学语文《乌塔》教学反思(6篇)04-16

四年级语文《乌塔》教学反思(3篇)09-14

四年级语文《乌塔》教学反思3篇09-14

四年级语文《乌塔》的教案12-31

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