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0 08:10: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更强了,但有个别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与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的。二、教材分析

  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她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她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与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瞧,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瞧,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特别就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就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法上瞧,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就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主要就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与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就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她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与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就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与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与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就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一个物体在运动,总就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参照物)课文中称为“参照物体”而言的,这就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就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就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就是什么样的规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能。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就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与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的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与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她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就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预测就是一种基本科学过程技能,就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调查与预测就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技能与方法。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与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与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3、指导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与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与方式展开,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

  4、使学生认识力,知道力有大小与方向,了解常见的力。

  5、能区别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并根据具体情境选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能够有根据地进行预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骨骼与肌肉、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难点:物体的运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4-03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5-03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设计05-03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6-05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05-28

四年级下册《趵突泉》教学设计06-01

(精品)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9-19

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2-05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山》教学设计12-26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热】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