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草原上》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6 13:09: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草原上》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上》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歌唱教学中模唱,模仿。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的学习能有感情的演唱出《草原上》。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出示草原图片伴奏音乐草原上)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可以多听一次)

  2.点题

  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草原上》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学生说说听后感受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

  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不感受歌曲的情绪)

  前奏前加解说:一个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请听(让学生边听边闭眼想象)

  4)轻声模唱

  5)师弹琴学生跟唱

  6)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改正。

  7)分组演唱第一段第一句女演唱第二句由男声演唱或反之

  第二段全班齐唱

  结束句把第二段第二句重复一次渐慢结束全曲

  8)加进打击乐伴奏:碰铃2对沙锤1对

  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伴奏歌曲

  全班加伴奏表演一次

  9)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

  10)教学成果展示: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三、音乐知识

  1.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在歌曲中找出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3.作业练习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材分析

  《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风和日丽、绿草如荫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族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是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系扩充了的一段体。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表达了草原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方法

  合作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x)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x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歌学习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小结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学生学唱积极。

  2.这两首歌曲学生很喜欢,掌握得好。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草原上的盛会》重点介绍了“那达慕”大会的两项活动:摔跤比赛和骑马比赛。文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条理清楚,文字优美,通俗易懂。

  学情分析:

  本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要使学生真切感知蒙古风俗,必须通过朗读、观看、想象等手段带领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那达慕”大会举办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理解为什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流利读文,了解“那达慕”盛会。

  难点:为什么说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

  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谈话导入:

  1、师:看,一棵棵小松树坐得多么笔直挺拔,那老师送就给大家一首歌,请竖起你的

  小耳朵认真听。(播放音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一小节)

  孩子们,这首歌好听吗?你从歌中听到了哪些景物?

  生:汇报,相机出示词语。

  骏马草原牛羊鲜花彩蝶百鸟碧水晚霞牧羊姑娘

  2、师:看,这些词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知道画的是哪里吗?

  对,这首歌曲就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你去过草原吗?请你用上这些词语

  说说你眼中的草原。

  生:练习说话,师相机丰富语言,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也可背诵《敕勒歌》)

  师评价:看,同学们,语言是有生命的,你们用寥寥数语就为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图。其实,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盛会

  “盛”是我们学过的一个多音字,sheng盛会,cheng盛饭。

  3、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去看看这——(补全课题“上的”)

  生: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学盛会:

  1、师:(点击课题:盛会)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生:盛大的集会。

  师总结:看,这种给每个字组词的'方法叫扩充解释法,这是我们解词常用的方法。

  2、师:那么,本文的盛会指什么呢?(出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地自由

  朗读1-3自然段,同桌合作完成任务条)。

  填空:“草原上的盛会”是____,这是____(填民族)人民的盛会,举办时间是____,会场设在____,每年举办____次。

  3、师:合作力量大,我看到很多同桌已经完成了任务。

  生:汇报填空,随机解词。

  (1)“那达慕”:

  师:关于那达慕,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生:这是蒙语,娱乐、游戏。

  生: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生: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旨在庆祝丰收表达喜悦。

  师:你们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2)“蒙古族”:

  A、出示课件:蒙的多音字带组词

  B、这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你了解它吗?请你介绍收集到的蒙古族资料。

  生:这是一个游牧民族。

  生:他们住在蒙古包里。

  生:他们以奶和肉类为主。

  师:对,这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3)“盛夏或初秋”:(注意:不能是一次,题目问的是具体的时间)

  师:这个时间被称为?

  生:黄金季节。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这个季节气候好、水草好、牛羊好

  师:(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出示句子:千里草原,草绿水碧,牛壮羊肥。

  请你来读一读?他读得美不美?仅仅十二个字就写出了草原的壮美,从中可以看出草原有三好:气候好、水草好、牛羊好,这正是——黄金季节。

  (4)“水草丰美的开阔地带”:

  师:“水草丰美”和前文中的“草绿水碧”的意思相同,语言之美就在于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你知道什么是“开阔”吗?(生汇报),开阔有几种解释,我们来看看:

  A、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B、思想或心胸宽阔。

  C、使开阔。

  我们把“开阔”这个词语带到句子中看一看,应该选择那种解释呢?

  (带领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

  a 、旅行可以开阔眼界。(使开阔)

  b、雄鹰在开阔的天空中翱翔。(面积宽广)

  c 、哥哥是一个思路开阔,性格活泼的人。(心胸宽广)

  学法归纳: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读书时应该开动你的小脑袋多思考,多归纳。

  师:那达慕的会场是什么样子呢?

  出示句子:“那达慕”会场设在水草丰美的开阔地带,彩旗飞扬,雪白的蒙古包星罗

  棋布地镶嵌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既壮观,又漂亮。

  练读句子: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录音笔放给孩子听,你认为哪里还可以读的更好?)

  理解词语:(出示图片),看,碧绿的草地的上蒙古包像什么?

  (像夜空中的小星星,像棋盘上散落的棋子)

  这就是“星罗棋布”。注意:这个词语不能用来形容星星和棋子本身。

  积累运用:“既壮观,又漂亮”写的是哪里?(会场)本句省略了主语。

  请你用“既......又......”练习造句,注意把话说完整。

  (5)“一次”:

  师:你从文中哪个词语提炼出来的?(一年一度)ABAC结构词,你还会哪些?

  学会积累,真棒!

  (6)小结第一部分:

  师:看书2、3自然段,请男女生合作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那达慕大会的哪些情况?

  生:时间、地点、(相机板书)

  三、抓重点词,介绍盛会:

  师:那么,这盛会的精彩之处在又哪里呢?(出示课文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4-6段,画出重点词,请你做小导游或小记者介绍盛会情况,同桌练习。

  (1)汇报词语:摔跤彪形大汉身手不凡

  骑马拿手本领有老有小

  相机解词:彪形大汉——身材特点:魁梧强壮

  学习生字:汉,学生汇报,指导书写。

  (2)相机出示视频,小导游或小记者介绍盛会:

  注意导游词和记者报道用语上有什么不同。

  相机提问:你好,导游,为什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学生汇报:因为骑马、摔跤是拿手本领。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

  (3)生:齐读4-6段。

  师:这是介绍了那达慕大会的哪方面?(板书:项目)观看了这样的那达慕盛会

  你的感受是什么?“精彩极了”(板书)

  四、总结拓展,深化爱国:

  1、你知道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爱我中华!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伴侣。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从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伴侣。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帮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预备:

  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

  老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2、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伴侣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威猛呀!再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精准,遇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

  老师巡察,把课文给同学圈出不熟悉的字。(做到生字让同学确定)

  2、老师出示课文,让同学读不熟悉的字。(同学能读的让同学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同学读。)

  3、分节读课文。

  ①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②谁最想熬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同学读通课文。)

  4、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5、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老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伴侣了,再读。

  三、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其次段

  1、(导)为什么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伴侣吗?自由朗读其次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伴侣?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真,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样的改变?同学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改变是有肯定先后挨次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挨次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感觉?(体会天气改变之快。)

  C、天气的改变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

  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状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老师立刻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呈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呈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得)→齐读。

  D、第一次、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报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预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行的鹰会说—同学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2)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伴侣?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老师、: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漂亮的草原夜色,多安静的草原之夜呀!同学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时常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报,明每天气肯定晴朗。

  (要是同学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安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殊要留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3、小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引板:预报天气

  4、其次次、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报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呀,草原上的人们只要一见到在草原上空飞行的鹰就会说:(齐读)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伴侣呢?

  2、指名说,并随机板书:指明方向

  3、这段话写得很美,老师读着读着就把它读成了一首诗,出示:

  蓝色的天涯

  闪动着的一些

  黑点

  就是鹰

  朝着鹰飞的方向走

  你或许能

  发觉

  遇到

  或许能

  找到

  (1)老师把最美的部分留给你们补充!同学填空。

  (2)读读这首诗的其次节,你体会到了什么?(试图引导体会找到方向时越来越欣喜的感觉。)

  师生对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3)齐读诗,并给诗加题目

  (4)第三次、引读重点句:鹰为我们指明白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们最终找到了村庄,此时此刻,我们确定会不由自主地,感谢地对鹰说——同学齐读重点句: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总结,第四次、引读重点句,达到、: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预报天气,为迷路的人指路,其实还能为人们做许很多多的事,难怪人们对鹰布满了感情,让我们站起来,抬起头,对着在草原上空飞行的鹰高呼吧!—同学呼: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2、把“。”改成“!”,再来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该怎么读?同学酝酿后齐呼。

  板书:

  预报天气

  草原上的鹰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伴侣。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要求同学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它能够关心人们了解天气的改变,能够关心迷路的人克服困难。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解答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预备

  一幅鹰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借助拼音,带着思索题独立阅读思索,然后进行小组争论。

  教学过程:

  一、用图导课。

  1、出示挂图。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见过它吗?

  (贴图)

  2、出示课题,看看草原上的鹰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阅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查字典。

  三、说说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弄懂了哪些。

  四、正音。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旋(xuán)、卷(juǎn)不要丢介母ü。

  “朝”是多音字。朝着(cháo)朝霞(zhāo)

  朝、逝、沙、尘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狂、汪、当、清这几个字是后鼻音,要读精准。

  五、仔细阅读课文,独立思索下列问题。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每段都写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

  3、假如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鹰能帮什么忙?

  六、组织小组针对思索题进行争论。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草原上》

  2、表演歌曲《草原上》

  3、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 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 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 sol 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 3 6 5 ― 6 2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 Ⅹ Ⅹ ―读一读 唱一唱 边拍手边读

  4、 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7

  情感目标:

  初步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从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

  技能目标

  1 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

  2 在即兴编配舞蹈 编曲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个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七度音的演唱 歌曲曲调的创编

  教学准备:

  钢琴 录音机 挂图 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风和日丽、绿草如茵。想去的孩子请轻轻的闭上眼。

  生:做好准备。

  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小伙伴携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那里绿草如茵,天湛蓝湛蓝的,朵朵的白云悠悠的飘浮在天空中,牧民们在这里悠闲的放着牧,牛羊成群。往远处望去有一个美丽的大毡房,有一个可爱的穿着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向你和你的小伙伴招着手,好像在说:“来吧,快来我家吧,快来我家做客吧。”这时,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走向了这个美丽的毡房,走进去后你们发现这里真的是很漂亮,各种各样的民族装饰品,当你们正陶醉在这些精美的物品中时,耳边突然穿来了一首悠扬的歌曲。此时老师播放《》的录音。听完后给学生1分钟时间静静的感受。

  授新

  1、聆听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 师挂出挂图,请同学们讲一讲你平时所知道的关于草原的知识。结合刚才的感受用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讲的同时师一直播放歌曲录音,让歌曲一直不断的在播放,给学生营造一种草原广阔的感觉。

  3、 再次聆听教师范唱,要求学生仔细的聆听,可以轻声跟教师哼唱。

  4、 请学生有‘走’和‘跑’来演唱歌曲,让学生首次感受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区别。

  5、 尝试演唱歌词,注意哪些字唱的长一些哪些字唱的短一些。另外提醒学生注意歌词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一副画面。

  6、 师生一起配合演唱歌曲

  7、 师:们有没有发现在演唱歌曲时有一些字唱的短一些有一些字唱的长一些,你们可以告诉我是哪些字吗?请举手回答

  生:回答

  师:他们是怎么唱的呢?

  生:回答

  师:很好!我们把这些唱的短一些的音叫做四分音符,把唱的长一些的音叫做二分音符,刚才我们也用跑和走来演唱过了。你们发现没有,四分音符后面有没有尾巴?二分音符后面又有没有尾巴?

  生:回答

  8、 师:有哪些动物呢?如果请你用乐器来表现它们,你会选用什么乐器呢?为什么?

  生:回答

  9 、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XX XX|XX XX|

  创编活动

  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师:今天所有的子表现都非常好,可是老师觉得要是你们可以完成下面这个任务的话,今天的你们会玩的更开心的。想来完成这个任务吗?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到5个孩子一个小组。分钟时间让孩子们为歌曲创编讨论,要求要有草原的特色,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你要表现的是草原。

  3、 师生讨论蒙古草原的舞蹈动作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提示:骑马的动作

  总结

  师:通过今天学习蒙古族歌曲和编创蒙古族舞蹈你们了解到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生:爽朗 豪迈的

  师:既然你们体会到了,请你们用这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做着骑马的动作唱着歌曲离开教室。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见到过草原吗?请见到过的同学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出示草原风光图片,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我从草原来》。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

  草原

  人情美

  (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色美、人情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简洁有效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骆驼祥子》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要求学生一边听师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3、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理解“一碧千里”(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茫茫”就是模糊不清,结合图画,让学生说说“并不茫茫”的意思。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体会用词的准确,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为什么?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拿出一张中国画,向学生演示讲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②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②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写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像情景切入朗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切入朗读体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现语文特点的有效途径。】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当然不会,这是联想的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这是作者描写的技巧,借牛马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5、读读背背

  ①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②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进草原,感受“辽阔美”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重点理解“洒脱”: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么词语可以换掉“洒脱”吗?(潇洒从容放松……)

  ②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④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远客)

  ②“一群马”“男女老少”说明了什么?(来迎接的人很多)

  ③“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说明了什么?(来的真快)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热情。)

  ④“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来迎接的人群为什么立刻拨转马头,而不是在这里交谈一会儿?(想早一些把客人请进蒙古包)

  ⑤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地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落下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到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从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眺望、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漫步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自在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爱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认识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回答: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鹰真的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出现在天空,这是什么原因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什么?(板书预报天气)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不飞)说明什么?(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同情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眺望,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助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么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

  三、教具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复习: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半包围结构的字:迎

  左右结构的字:朝、如、狂、传、碰。

  2.读准字音: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课文中读zhāo,还有一个读音cháo,朝前。

  传出示传来课文中读chuán,还有一个读音zhuàn,传记。

  3.指导书写:

  a)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指句读,理解欢迎。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b)朝:由几个部件组成?书写时注意什么?

  用朝字组词。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c)如、狂:说出偏旁部首的名称,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

  d)传、碰:书写注意左窄右宽。

  4.领读、齐读、接龙读黑板上的6个字,中间穿插提问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

  c)出示投影,检查认读情况。

  d)盖住拼音读课文第3自然段,增识汉字。

  e)完成课后题:2、3。

  f)布置作业:《阅读》

  《草原上》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意图

  此次活动是在幼儿通过观察马、认识马、了解马蹄的特殊作用和它的特殊声响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在音乐的背景下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马蹄声并逐步感知节奏的过程。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节奏运用一定的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

  2.学习看图谱练习节奏,感受草原上马蹄声的粗放和豪迈。

  活动重难点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运用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

  活动重点

  学习看图谱练习节奏。

  活动准备

  1.响罐、响铃。

  2.马、草原、音乐路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在农场里》

  幼儿一边欣赏ppt,一边进行歌表演《在农场里》,模仿小动物的简单动作和叫声,要求幼儿踏准节奏表现出不同动物的姿态,愉快大声地演唱。

  二、敲敲打打,小马去运粮

  1、倾听音乐,猜猜什么动物来了?

  2、边倾听《赛马》的音乐边出示马儿奔跑的ppt。

  3、“原来是小马,瞧,它奔跑的时候多神气呀!你们听,小马向我们走来了,教师用手掌击腿,模仿马的脚步声,引导幼儿一起做做学学。

  4、“除了用手来拍腿,发出马走路的声音,我们身上还有哪里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孩子们用舌音、跺脚、拍身体其他部位等模仿马蹄声)

  5、教师和孩子一起说说念念使用身体各部分模仿马蹄声。

  6、教师念儿歌:小马 小马摇着 尾巴(口技:滴笃滴笃)去玩耍。东边跑跑 西边 跑跑,(口技:滴笃滴笃)真快乐,幼儿配合用动作表现马蹄声。

  7、幼儿听着音乐(《赛马》的旋律)学学做做小马跑步的姿态,听着音乐的节奏(变快变慢)学小马走走、跑跑。

  8、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声、拍腿声还有嘴巴里发出来的声音来表示小马的马蹄声,其实,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件小乐器来,响罐。”

  三、教师示范敲击响罐,幼儿分辨节奏的快慢

  1、“你们猜猜我的小马在干什么?”(跑步、散步、喝水……)

  2、幼儿人手一只双响筒练习敲奏节奏,幼儿可以尝试创编节奏。

  3、合奏表现大马和小马。

  4、熟悉森林中的音乐路牌(什么路牌解释一下)

  5、教师告诉幼儿“今天,马妈妈带着你们一起去运粮食好吗?你们看路上我们要经过很多地方”(出示ppt,情景:“广阔的大草坪”、上“小山坡”、 “下山坡”。

  6、出示节奏谱,看看说说。

  7、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故事情景中演奏。(按ppt出现的节奏谱)

  8、教师和幼儿分大马和小马(响罐和响铃),首次合奏。———“森林中的两行脚印”。(教师使用响铃和幼儿配合。)

  9、教师引导幼儿要看着音乐路牌走哦,别太快,会迷路的,“妈妈和你们一起过森林,妈妈走的慢一点,你们要快快跟上来哦”。

  10、让幼儿听着音乐骑着马到户外去散步。

【《草原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04-06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范文04-06

草原教学设计03-27

《草原》教学设计04-05

草原的教学设计04-10

人教版五年级上《草原》教学设计03-20

语文五年级上《草原》教学设计04-09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07-25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