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4-05-12 07:27: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1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也就是说创作者由体验唤起情感,文章是情感激发出来的,阅读者通过文章体验感情。如果文章是一个硬币,那么情感和文采就是这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鸟的天堂》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巴金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在准备这堂课时,我用心品读了大师的文章,决定采用“紧扣字词析句读中悟情”的方法突破课文。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课文中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问孩子们如果把“似乎”去掉行不行?以此让孩子们感受用词要准确,一词之差,表达的意思就全然不同,没有“似乎”的句子就变成写实,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 “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颤动”一词说明榕树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每个叶片都吐露出明亮的绿色,闪耀着生命的张力和色彩,所以作者说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2

  《鸟的天堂》一课,脉络清晰,记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教学这样的课文,就是要通过朗读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教学中我就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没想到想象不仅产生了丰富的画面,还产生了我所没想到的。

  一、在想象中丰富画面

  学习课文时,我以作者的心情为线索组织教学。在第一部分,学生不难体会作者惊讶、赞叹的心情。我先让孩子们找到形容树的词句体会,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惊讶,重点放在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写树的部分。这一段话语句非常生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也许是文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是很远,除了感受到一些美丽与生机之外,似乎没有深深地打动他们。或许是心还没有沉静下来,所以很难感受到作者这份在宁静中的美吧。

  一直以为看景读景,是非要带着这颗善感宁静的心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美丽的。为了能给学生营造气氛,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我开始动情地朗读这一段话,慢慢地,孩子们的.脸上有了一丝沉醉的气息,好像已渐入佳境。当我读完课文,他们开始踊跃地描述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

  生1:我看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像一片森林,树叶碧绿碧绿的,把河水都映绿了。

  生2:我看到大榕树的叶子非常光滑,像涂了蜡一样,反射着那翠绿的颜色,刺得我们眼睛都有睁不开。

  生3:我看到一树碧绿的叶子,树叶微微地颤动着,好像榕树正在悄悄长大。

  生4……

  听着孩子们的描述,我心中窃喜,看来这一招还真管用。记得以前学习这种画面感很强的文章,也常用这种方法,而且屡试不爽。当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文字时,才能让想象插上翅膀,调动已有的经验与积累,与作者的文字衔接起来,填充认知上的一些空白,让画面变得丰富生动。

  二、我所没想到的

  第一部分的教学取得成功,于是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又故伎重演,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周围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我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晨光中的大榕树,“…… 那翠绿的颜色,更加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突然,静寂的树林中起了一声鸟叫……”这一次学生更加踊跃,他们迫不及待地向我述说出现在自己眼前的画面:

  生1:我看到许多鸟在我周围飞,它们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的眼睛里除了鸟再也看不到别的。

  生2:鸟太多了有的甚至停在我的头上、落在我的肩上。

  生3:我仿佛看到了一场精彩的联欢会,最先飞出来的是报幕的主持人,然后鸟儿们依次出场,纷纷登台表演节目。

  我忍不住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叫好,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鸟飞出来拉屎。”哄的一下,教室里炸开了锅,刚才还沉浸在联欢会中的同学们一齐哄堂大笑起来。联欢会上出现了不和谐音符,我不由得火冒三丈,正准备发火忽然想到《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于是待学生稍稍安静我便问他们:“还记得《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吗?可别小看这些鸟粪,这可是宝贵的肥料,正是靠这些肥料提供养分,榕树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长这么大,长么茂盛。大榕树为鸟提供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鸟在榕树上生活,也为榕树提供肥料。鸟离不开树,树也离不开鸟,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巴金爷爷不由得赞叹“那‘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听了这番话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我也轻轻地吁了口气。

  课后,回顾这节课,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让学生沉静下来,潜心阅读,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文字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丰富的画面,这样才算读出真味。但是同样的想象却产生不同的结果,那是因为课堂是动态的随时有新的内容生成,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预设不够。不过就算是这样,学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甚至奇怪荒谬的答案,教师也不能发火,而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只有师生和谐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3

  执教本节课之前,我多次翻阅课标,多次学习教材,试着从中找出了一些语用练习点。比如在文本最后,也就是作者巴金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就是落实课标“了解引号的一般用法”的训练点。而这又是能统领全文的中心句,借此引申开来,观赏榕树,品析语言,众鸟纷飞,感悟写法,再以此句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写话。一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主线清晰,环节完整,一气呵成,甚爽!

  在学习众鸟纷飞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了1分多钟的小视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手段带给他们的直观形象;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更有效!教学“应接不暇”时,因为有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意思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再顺势指导“暇”的形近字,效果很好,这也从作业中反馈出来。正应了课标中的那句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回过头来看,感觉在课标的指导下,我的课堂教学基本达成了预设目标。但感觉到有几处不足:

  1、课堂用语不够精炼传神,有些拖沓

  2、课标指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何落实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

  语文教学,浩瀚若海,唯上下求索,实践反思,反思实践,方能荡舟碧波,扬帆远航。此次优质课竞赛将是我语文修炼一个新的里程碑。践行课标,永远在路上……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这篇文章《鸟的天堂》的重点是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这两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重视朗读训练,这是本课一个较成功之处,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谈感悟的方法。同时《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2、《鸟的.天堂》一课写得极有画面感,因此,这一节课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让他们观看榕树的画面;学生感悟到了鸟的热闹场面后,再播放画面,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情景朗读让学生对整个鸟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感悟。

  3、同时,在教学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去想象。“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让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鸟的天堂》一文也是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文,抓特点,对叶子的细腻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等,我的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领会榕树的远观的美,没有重视好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最后一句话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领悟它的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意。

  几点反思:

  1、备课必须要深挖教材,越细越好,上课时心里越有数。

  2、课堂上要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写作课打好基础。

  3、重视引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4、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去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5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以训练学生语感为主:

  1.形象思维训练法: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一只鸟的特写景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 品词析句比较法: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关键文字抓住屯,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通用16篇)05-27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02-11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02-0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0-18

文鸟07-06

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通用04-20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鸟天堂说课稿03-0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10-11

《鸟的天堂》语文教学反思03-20

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精选6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