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7 07:56:2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2、图片若干,小纸片每人2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分别出示其它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同上。

  二、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1、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2、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三、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小纸片上自己设计安全标记。

  四、讨论:

  1、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2、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五、小组制作标记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利用各种物品有目的地制造声音,体验创造性活动的乐趣。

  2.能分辨声音的差别。

  准备:

  1.将报纸、瓶盖、木珠、纸箱、纸杯、塑料袋、不锈钢杯等各种材料置于活动室四周,并用东西遮盖。

  2.《郊游》的音乐磁带。

  3.拉拉公主的形象,可用图片或直接采用合适的立体动画形象。

  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样小乐器合奏乐曲《郊游》。

  2.出示拉拉公主形象。我是拉拉王国的公主,你们美妙的声音吸引了我。以前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乐器。可恶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乐器变成了废旧物品,从此王国里再也没有美妙的音乐声了。请你们帮帮我们,让音乐与欢乐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吧。

  二、制造声音

  1.教师轻轻打开盖在操作材料上的遮盖物。这些东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乐器。我们来帮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声音,好吗?

  2.启发幼儿使用各种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

  3.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像哪种乐器的声音。(如摩擦纸可以发出沙球般的声音)

  三、展示交流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发出声音的。(如揉、敲、摇等)

  2.请幼儿展示自己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分析声音的'性质,将它们分为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两类。

  3.分别请声音低沉组和声音清脆组制造声音,看看声音是否和谐。

  四、模拟音响效果

  1.请幼儿讨论:怎样用这些材料来表现拉拉公主喜欢的鸟鸣声、流水声?

  2.请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利用这些操作材料表现鸟鸣声和流水声。

  3.播放《郊游》音乐,引导幼儿用自选的材料伴奏。

  4.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谢幼儿:你们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们拉拉王国的人民感谢你们。

  5.幼儿互相拥抱,庆祝胜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知道爱护树木的一些方法。

  2.知道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熊哥哥和熊弟弟》故事背景图、立体树、熊等。

  (如果有条件,可制作电脑课件)

  2.《我们的好朋友——树》图片展览。

  3.游戏特邀嘉宾(配班老师),笑脸花或星星贴纸若干。

  4.场地中心事先画好两个“对错”范围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熊哥哥和熊弟弟》

  1.出示立体熊,讲《熊哥哥和熊弟弟》的故事。

  ①故事至:“怎么办呢?”停止

  提问:“小熊很难受,怎么办呢?你帮助熊弟弟想想好办法吧!”

  (幼儿开放性回答)

  ②故事至:“熊弟弟高兴地跳起来!”停止

  提问:“熊哥哥对熊弟弟说了什么悄悄话,小熊又会怎么做呢?”

  (幼儿开放性回答)

  ③听故事至结尾……

  2.熊弟弟和熊哥哥都栽种了很多很多的树,它们不但挡住了风沙,而且使周围的环境变得优美,那么树还有哪些作用呢?(保护水土、挡沙、固林……)

  师:树到底有哪些作用?对我们周围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带小朋友参观一个展览,去看一看,就明白了。

  (因为孩子对故事的喜爱,所以我决定“从故事中来,到故事中去”。又因为故事是自己编的,所以,可以有很多的伸缩。这样,通过故事来诠释树木挡风固林的作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容易扩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的导入故事里,我设计了两次停顿,请幼儿帮忙想办法。第一次的停顿,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有搬家的、穿防沙衣的、有建一个透明帐篷的……第二次的停顿,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也是各种各样,但也有个别孩子考虑到了树木在生活中的作用。这种穿插的疑问和设置的悬念,不仅使孩子们的扩散性思维得到发展,也使他们的思路更快地进入状态。这一环节“引”出了“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有很多作用”的最初概念,由此承上启下,进入到第二个环节。)

  二、参观图片展览《我们的好朋友—树》

  1.提出参观要求:仔细观察,看不明白的可以问旁边的小朋友或者老师,如果你知道,你也可以轻轻的讲给另外的小朋友听。

  2.参观图片展览

  老师聆听幼儿的提问和回答,关注幼儿想要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

  3.回座位: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幼儿开放性回答)

  教师总结:树是我们人类以及动物的好朋友,它可以保护水土,挡沙固林,可以减少灰尘、净化空气、防止噪音,使周围环境变得优美,树木还可以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

  (第二环节主要为观看图片展览,图片的内容围绕树的作用绘制,科学性较强。特别在树木净化空气这一栏里,我用比较生动形象的图案绘制了树木净化空气的过程,如:吸进有害气体,呼出氧气、又如吸收阳光、蒸发水分、让空气湿润等等。树的根、茎、叶以及挡沙固林、保护水土的作用都用幼儿易懂易说的方式展现,便于孩子在自主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树的作用。)

  (这一环节里,孩子们和我一起观看图片展览。他们可以向别人提问,也可以回答别人的提问。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很放松、很活跃,指指点点,争相提问或回答,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几个孩子也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孩子观看图片的过程,就是一次自主学习和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里,孩子们和老师的经验被共享,孩子们在自主的观察和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着、触摸着知识,进一步了解着树的作用。)

  三、判断游戏

  师:树的作用真大呀,那我们怎样爱护它呢?(幼儿开放性回答)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对错判断”的游戏

  规则:请一个嘉宾老师,由老师说一个题目,你认为对就站在打勾的圈内,你认为错就站到打叉的圈内,由嘉宾老师宣布答案,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为增加趣味性,允许老师故意误导,由幼儿正确辨析。

  题目:

  ①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一般栽种树木都在春天。(√)

  ②城市里要多盖高楼,多修公路,树可以少栽或者不栽。(×)

  ③小玲和小芳是两个好朋友,有一天她们来到草地上玩,小玲说:“我们来跳牛皮筋吧!”小芳说:“我们两人都牵着牛皮筋不好跳呀。”小玲看了看周围,看见有两棵小树在风中摇晃,就说:“就系到小树上吧,这样我们两人都可以跳了。”她们把皮筋系上小树,玩得真高兴,问:小玲和小芳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④冬天来临,人们将树根部刷上白石灰是为了让一排排的树木又整齐又漂亮。(×)

  ⑤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以后要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⑥夏天,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这时要赶快给小树浇水,要不然它会晒死的。(×)

  (游戏一直是孩子的最爱,这里的游戏其实也就是“判断题”。在查阅了较多书籍的基础上,我精选了6个题目,主要以树的作用和保护树木为主要内容。游戏的规则要求孩子能正确判断和辨析,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喜欢刺激和好胜。)

  (本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部分,以高频率的师生互动和幼儿的高参与率为主要特点。在这一环节里,孩子通过他们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来了解树的作用以及爱护树木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这一环节中,游戏的气氛热烈欢快,孩子们更是非常投入,情绪愉悦,使他们在玩乐中增长了知识。)

  四、讨论

  1.今天我们听了故事、看了展览、做了游戏,知道了树是我们的朋友,它有很多很多的作用,那么,你是怎样爱护树木的呢?

  2.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他们还不明白树有这么多的作用,有时还有一些损害树木、破坏环境的情况发生,那我们怎么样让他们也来了解一下树有这么多的作用呢?你想一个什么好办法?

  (本环节是“动”后的一次“静”的交替,我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回答“你是怎么做的”以及“你是怎么让别人做的”。这既是整个活动的一个扩展,又是幼儿角色转换的一次尝试,变“要我如何做”为“我要如何做”,使学习完全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这一环节里,孩子们仔细地回忆,热烈地发言,有两个孩子居然站起来检讨自己曾经做过的坏事。在“如何宣传树的作用”上,孩子们更是花招迭出,有办展览的,有登广告的,有放电影的……不一而足。看来,孩子的环保意识已从内心深处变得主动和迫切。)

  活动延伸:

  1.提供展板及各种海报广告为参考。师生合作设计一份大广告,或小组各设计一份广告或展板,内容为保护树木,植树造林,题目幼儿自定。

  2.爱护小树苗系列活动:树苗小卫士,为小树松土、浇水、捉虫……

  3.继续将本活动中的图片进班展览,组织讲解团,向其他班级幼儿开放。

  活动反思:

  1.目标、内容和形式

  选材来自幼儿的生活,内容也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目标定位上也较准确,通过系列活动来了解(树的作用),来知道(爱护树的方法),来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中所采用的形式还考虑到了孩子的认知特点。整个活动过程较清晰,几大环节高低回环,环环相扣,动静交替,有机相连。

  2.师生互动

  活动通过听故事、看展览、玩游戏等几大环节来力求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幼儿能愉快地在玩乐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三环节中,师生近距离的接触以及提供(师生、幼儿)相互之间的交往机会,更使互动的频率增加。其中,老师角色的逐渐转换,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充分和积极。如:在“听故事”环节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引导着孩子们的讨论。在第二环节中,则变换为“一起看展览的同伴”,参与大家的交流。第三环节,则成为孩子游戏的“一份子”,一起遵守游戏规则,一起动脑筋,判断答案,一起喜,一起乐……

  3.关注幼儿的'“学”

  在活动设计上,老师能较好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相关因素。在紧扣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孩子学习的可接受性,考虑孩子在学习中是否感兴趣,是否愉快,是否投入……如“看展览”的环节,气氛轻松随意,老师在之前提出参观要求,便于师生、幼儿之间的经验分享,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下一环节的游戏更是热烈欢快,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判断游戏,能让孩子们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做出选择。通过辩析,找到正确的方法,从而萌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4.幼儿主体性的体现

  在整个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以幼儿为主线。从第一环节幼儿自己想办法,到第二环节幼儿自己观察、提问,第三环节的幼儿自己做判断,直至最后幼儿自己的讨论,都较好地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精髓。在这里,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通过每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老师的作用在渐渐淡化,孩子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

  附自编故事:《熊哥哥和熊弟弟》

  熊弟弟搬家了,搬到了靠近沙漠的这一边。熊哥哥早就住在这里了,不过,熊哥哥在靠近沙漠的那一边。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可是春风却把沙漠里的沙吹到了熊弟弟家的附近,熊弟弟常常被风沙迷住了眼,一说话,常有沙子灌进嘴巴;晒在外面的食物,在水里洗了好几次,吃到嘴巴还是“咯吱咯吱”地响。

  熊弟弟可真难受,怎么办呢?

  他打电话给住在靠近沙漠那边的熊哥哥,熊哥哥告诉他:“我搬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常常被风沙迷住了眼,一说话,常有沙子灌进嘴巴里,晒在外面的食物,在水里洗了好几次,吃到嘴巴里还是“咯吱咯吱”地响,可是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啦!”“你想了什么好办法?”熊弟弟着急地问,“只要这样这样……就可以啦!”熊哥哥在电话里轻轻地说了一阵悄悄话。熊弟弟高兴地跳起来,“噢,我明白啦!”

  第二天,熊弟弟就买来了好多的树苗,把它们全栽在房屋的四周。他每天给小树浇水,盼着它们快长大。小树一天天长大了,长成了大树。大树的根把自己脚下的沙紧紧地抓牢,不让它随着风四处吹散。

  到了第二年春天,熊弟弟家门口已是一片树林,再也没有风沙迷住小熊的眼,再也没有沙子在说话时灌进嘴巴。熊弟弟打电话给熊哥哥:“谢谢你告诉我的好办法。”

  判断题简析:

  ①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时栽种树木可以提高成活率,所以一般栽种树木都在春天。(√)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大多植物都选择在春天播种,在春天栽种很容易成活。所以我国有一个专门的“植树节”,就在春天来临的“3月12日”,在这一天是号召大家多种树。

  ②城市里要多盖高楼、多修公路,树可以少栽或不栽。(×)

  为了城市里的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树木一定是不能少栽和不栽的,因为树木可以净化空气、防止噪音。目前所有小区的规划都有绿化面积的设计,其一是为了美化的需要,其二就是为了保护环境的需要。

  ③小玲和小芳……(×)

  小树因为根部比较嫩,而且深入土层较浅,所以如果不断地摇晃或拉拽,小树根部容易与土壤分离,这样小树就很容易死掉,小玲和小芳这样在小树上系皮筋跳一是容易拉断树枝,另一个容易使小树根部松动。

  ④冬天来临,人们将树根部刷上白石灰,是为了让一排排的树木又整齐又漂(×)

  为树根刷上白石灰,不仅仅是让它整齐漂亮,最主要是为了防止虫害,因为石灰有杀菌作用,可以杀灭树皮表面的一些害虫,另外,刷石灰水还有防寒保暖的作用。

  ⑤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以后要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一次性木筷由木材制作,因为用过就扔,所以一次性木筷的用量很大,需要大量的木材来制作,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我们以后要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⑥夏天,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这时要赶快给小树浇水,要不然它会晒死的。(×)

  夏天给树浇水要选择早上和晚上两个时间段,这时温度不高,太阳不烈。树木可以较好地吸收水分,而中午太阳光很强,刚浇下去的水不等树木吸收就被蒸发晒干了,所以为树浇水最好在清早和晚上太阳落山后,中午不要浇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了解圣诞节相关知识。

  2、学习制作小礼品,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卡纸、剪刀、圣诞节物品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

  1、出示圣诞老人:他是谁?我们在什么节日能见到他?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吗?

  2、小结: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能见到圣诞老人,圣诞节是12月25日。

  3、出示图片: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样过圣诞节的?

  4、幼儿讨论后小结:每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屋子打扫的漂漂亮亮,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礼品,家人们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家放松、休息、非常开心。

  5、传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骑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趁着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圣诞礼物。

  二、制作圣诞礼物。

  1、袜子里的圣诞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别人,祝福其他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圣诞礼物吧!

  2、播放音乐,分发活动材料,幼儿设计制作圣诞礼物。引导幼儿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圣诞老人、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圣诞节。

  2、了解圣诞节的吉祥物,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感受中西节日的不同。

  3、通过欣赏歌曲《圣诞快乐》感受"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

  4、通过尝试制作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画心中的圣诞,折圣诞帽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圣诞》主题的图书和故事。

  2、收集有关圣诞布置的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进行圣诞节及春节的主题环境创设。

  3、铃儿响叮当VCD碟片、多媒体课件。

  4、剪刀、胶水、抹布、操作作业纸、彩色皱纹纸、图片、拉花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复习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圣诞节由来。

  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初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圣诞节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活动二:介绍圣诞吉祥物(圣诞老公公、圣诞树)的由来让幼儿了解,丰富幼儿有关圣诞节的知识。

  1、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老人的.传说。

  (1)圣诞老公公是谁?

  (2)圣诞老公公是怎样给小朋友送礼物的?

  2、播放媒体课件,了解圣诞树的传说。

  (1)老爷爷为什么会有一棵挂满礼物的树?

  3、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

  (1)从颜色、吉祥物、吃、穿、人们的活动等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文化的差距4、欣赏歌曲《圣诞快乐》

  (1)感受歌曲"四三拍"欢快的节奏,尝试进行打击乐的配器。

  自选区域活动

  区域一:美工(1)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制作圣诞树

  区域二:手工(1)做驯鹿拉的圣诞老人。

  区域三:折纸(1)幼儿通过看流程图,尝试折圣诞帽。

  区域四:绘画(1)画画心目中的圣诞节。

  区域五:科常(1)通过各个方面进行圣诞节与春节的对比,进一步学习、感知。

  区域六:排图讲故事(1)通过理解、阅读故事中的文字,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四:请"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放礼品,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如果以“放大镜”开展一个探索活动,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在设计之初聚焦的问题。

  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能够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激活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心。

  从功用来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

  2.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部分,可以发现探究的目标有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喜欢探究是前提;方法能力——探究,是关键性目标;在探究中,周围事物和现象是载体目标。本活动的环节设计紧扣这三个维度,用想象激活幼儿的好奇;用使用工具、尝试操作、积累探索能力之一的“观察”经验,伴随前两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和对放大镜等有了新的经验。应该说,这也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种解读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正确使用放大镜的经验。

  2.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3.欣赏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猜想

  关键提问:

  1.看,想象一下,这像什么?

  它是一种动物所拥有的,猜想一下,可能是谁拥有的呢?

  【设计意图:先观察然后想象,想象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再次观察,而且能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总结要素:

  *教师肯定幼儿的想象,如:这像某某,某某很漂亮,它是蝴蝶的翅膀。

  *引出产生奇妙视觉效果的工具:放大镜。如:这是高倍放大镜,它能放大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看得更清晰。

  关键提问:

  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段鸟鸣声)

  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设计先听后想象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二,幼儿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视觉效果,幼儿会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对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总结要素:

  *再次引出放大镜。如: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看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提问: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总结要素:

  *肯定并归纳幼儿在比较中的发现。

  *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辅助提问:

  *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总结要素:

  *(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镜

  关键提问:

  1.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2.操作

  观察要素:

  *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3.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样的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请看——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美链接,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当对着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就会显得美丽异常。

  五、结束

  孩子们,我们也来做放大镜,把微笑和友好传给一个人、两个人、传给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爱就会越放越大,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播放图片的同时插入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2、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图形

  物质准备:教具: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片若干,图形特征标记;画有图形绿色和三角形特征标记的空白纸一张。学具:幼儿用书31页,幼儿人手一支笔。看特征放图形:多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若干,画有1—2个特征标记的空白纸。

  1、彩色片片。

  教师:许多彩色片片来和我们玩游戏。出示多种颜色多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彩色片片,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

  教师:彩色片片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去玩游戏了。你知道这几个彩色片片哪儿是一样的?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尝试从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上去归纳彩色片片的共同点。

  请个别幼儿在方框上画出彩色片片的共同特征,师生共同检查。

  教师出示一张有绿色和三角形特征的'空白纸,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哪些彩色片片可以一起到这里来玩游戏?

  请个别幼儿取符合特征的彩色片片放在纸上,让幼儿了解:每个图形都要符合绿色和三角形这两个特征。

  2、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形画特征。观察并说说每幅图上的图形,找出并在方框中画出图形之间的共同特征。

  相邻数填空格。 点卡或数字,请你在方格中画出或写出它们相邻的朋友。

  看特征摆图形。说说方框中有什么特征标记,取符合特征标记的图形放在图片上。

  3、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21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30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