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1 08:21:37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综述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幼儿园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伴随幼儿成长。但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忽视。种类繁多的轮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变来的?幼儿对这些从不关注。因此我设计了《以前没有轮子》这节教育活动,幼儿通过玩各种轮子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通过没有轮子这个假设,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重要作用;通过看生动有趣的动画,了解轮子的演变,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及作用。

  2、发展言语表达和联想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轮子的异同及作用

  教具准备1、收集各种轮子(滑轮、齿轮)2、有轮子的物品(自行车、溜冰鞋、玩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15——16页

  活动流程:

  一、我见过的轮子。

  1、你见到过轮子吗?在哪见到的?是怎样的?

  2、幼儿观看各种轮子,感受轮子的特点。

  3、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二、假如没有轮子。

  1、幼儿自由反思:没有轮子会怎样?

  2、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我们离不了轮子。

  三、从前没有轮子。

  1、很早以前没有轮子,那时候,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该怎么办?

  2、引导幼儿说说,在没有使用轮子的交通工具前,人们是怎样旅行的?

  3、引导幼儿反思,在没有使用轮子的运输工具前,人们是怎样运东西的?

  4、没有轮子太不方便了,人们是怎样想到发明轮子的呢?我们来听一听《没有轮子的时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动作建议

  前奏4小节,准备动作。

  1-----16小节,蛙泳动作、2小节一个动作重复做8次。

  17-----32小节,自由泳动作、1小节一个动作重复16次。

  从头反复一次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泳部分:幼儿听音乐做相应的游泳动作。

  2、下海游泳(冲浪音乐进入):轮胎演变成冲浪板、幼儿站在轮胎上,摆一个造型进行冲浪表演。

  3、设置游戏情景,冲浪板被冲走、孩子二人或三人_个轮胎进行合作冲浪。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乐句有结构地、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2、能有节奏地游泳,在冲浪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动作的敏捷性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

  3、体验游泳和冲浪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阶段

  交待今天的角色和目的地,引起孩子游戏的兴趣

  2、引导孩子创编和学习游泳动作

  (1)提问挖掘孩子游泳的`生活经验

  (2)让孩子学会游泳的动作和记住游泳的名称。(只是手上动作)

  3、引导孩子跟着音乐节奏练习游泳

  (1)在音乐中游泳

  (2)从手动到和手脚一起动(走出游泳圈原地手脚一起听音乐游)

  (3)从固定的位置到流动的空间,练习孩子手脚的协调性(提示孩子随意游,跟上音乐节奏,不要撞到朋友,海浪的音乐悄悄进入)

  4、游戏:下海游泳冲浪,体验游泳和冲浪的快乐

  《游泳冲浪》游戏,依次撤二到三个轮胎多次进行游戏

  5、根据幼儿的情况结束活动。

  三、友情提示

  1、活动延伸:在活动之后,还可以尝试用其他运动器械来游戏(平衡木、平衡台、椅子、桌子……)。也可以把它运用到体育游戏中进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纸卷贴成圆柱体。

  2、根据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并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装饰。

  3、保持桌面、地面清洁,知道将废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重难点:

  根据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并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在生活中认识过类似圆柱体形状的`物体,如小桶、树干、热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彩纸、剪刀、糨糊、胶带、抹布。

  3、幼儿用书《圆柱体和圆锥体》。

  活动过程:

  1、出示一组圆柱体形状的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他们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尝试用正方形、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教师:圆柱体怎么做呢?请你们用哪个纸试一试。说说你们是怎么把一张纸变成圆柱体的?为什么有的圆柱体又短又粗,有的又细又长呢?如果我们需要更细的圆柱体该怎么做呢?如果我们需要更粗的圆柱体又该怎么做呢?(较细的圆柱体,可以直接卷搓;较粗的圆柱体,可以把长方形纸再加长。)

  3、引导幼儿根据圆柱体的外形进行想象。

  教师:你们觉得圆柱体可以变成什么有趣的玩具?你还可以用圆柱体制作哪些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怎么让它更像呢?圆柱体两头是通的怎么办?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用?怎么样让你制作出的物品更漂亮?

  4、幼儿参考幼儿用书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耐心制作。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5、欣赏作品并互相交流。

  教师:和同伴说说你做的什么,你用了什么比较好的方法?你制作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学反思:

  从欣赏绘画作品入手,使幼儿在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诱发想象、循序渐进、大胆构思,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导入,使儿童的画面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小百科:圆柱: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一条定直线和一条动线,当这个平面绕着这条定直线旋转一周时,这条动线所成的面叫做旋转面,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面的轴,这条动线叫做旋转面的母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ABC结构。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音乐一段、PPT课件、老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入场。

  二、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师:"刚才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个什么游戏?"你们想玩得更开心些吗?

  "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请你从音乐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乐里的这个游戏,小羊在天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第一遍)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师:"你们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吗?我看见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现出来了,张老师也找出来了,而且我还把它画了出来。"

  三、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师:"请你告诉我,我画出来的这个游戏什么颜色是老狼,什么颜色是小羊?"

  2、师:"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着上面的'游戏图来听听音乐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手中的小红点点来一起听哦。(第二遍)(边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

  3、师:"这下听出来老狼和小羊了吗啊?"小结:原来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戏图谱分析角色:

  1、师:"小羊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欢快)老狼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样?(凶猛、吓人)

  2、听音乐看着游戏图谱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玩一玩。(第三遍)(师幼一起做动作)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师:"这次我们用口型和动作来表现音乐,不发出声音哦。"听清楚什么地方师小羊,什么地方师老狼?(第四遍)(师幼无声表演,感受两种不同音乐)

  五、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1、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们做游戏,不被老狼发现(提示小羊不乱动,不让老狼发现)老狼转身的时候小羊要变成木头人哦,不被老狼发现。

  2、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独特的幼儿--鼓励幼儿变成不同的造型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第一次:教师当老狼,孩子们当小羊(面朝听课老师们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当老狼说晕了晕了的时候,两两相抱的小羊不会被老狼抓走。(第七遍)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活动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 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学习了针法齐针来绣一字,孩子对齐针针法很快就掌握了,而且非常喜欢刺绣活动,绣的时候很专注,很努力的想把自己的作品完成,只是绣起来的动作比较慢,为了更好的掌握齐针针法,设计了图形圆形,让幼儿通过用齐针来绣圆形,更熟练的掌握针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齐针来绣圆。

  2.尝试用一字绣同样的方法来绣圆形。

  活动准备:

  淡颜色的'正方形布块,针线,套环。

  活动过程:

  1.欣赏老师绣好的圆形。

  2.教师示范过程

  ①在布上用钩线笔在布的中间画一个圆,然后把布固定在套环上。

  ②用针从布的反面向正面插上来,针一定要沿着轮廓线绣。

  ③控制好阵线的长短。

  ④然后就是正反面来回绣就行了。

  3.幼儿操作。

  ①教师指导和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

  ②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在绣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手,针在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插在线球上。

  4.能力提升。

  将绣的好的幼儿作品展示,激发幼儿的动力,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有明显的示范和对比度,更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和操作,使得全班的作品有一定的提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21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04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