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6 13:09:2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出示ppt5

  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 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莫卡的心理变化。

  2、尝试按“想、就、“捉不到、因为” 的句式讲述。

  3、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

  4、领会绘本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观察封面,引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这是书的什么?封面上面有谁?

  2.它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书的名字叫做“像狼一样嚎叫”,狼是怎么叫的?莫卡为什么要像狼一样

  的嚎叫呢?答案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次阅读,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1、师生共同阅读幻灯片,了解图书的前半部分。

  (1)狼是怎么生活,它们在干什么?莫卡看了关于狼的书后心里会怎么想?

  (2)莫卡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它喜欢它现在的生活吗?

  (3)莫卡跑出去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心里怎么想?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中间部分,了解莫卡溜出去以后发生的事情。

  (1)提出阅读要求,幼儿阅读中间部分。

  莫卡溜出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书。注意我们先看中间的几页,被夹子夹住的地方先不看,等一会儿再给小朋友看。

  (2)阅读后交流。

  莫卡出去以后做了哪些好玩的事? (尝试用“想就”的句式讲述)莫卡肚 子饿了,它捉了哪些小动物?有没有捉 到,为什么?(尝试用“它想可是因 为”的句式讲述)

  (3)继续阅读幻灯片,了解莫卡最想 做的事。

  莫卡还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它是怎么做的?

  4、默看幻灯片,了解故事后半部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莫卡做了什么?

  三、师生再次阅读图书,完整欣赏绘本内容。

  活动反思:

  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把现有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他们对现实社会中不能自由自在的关注,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些事情可不可以自由自在,其实是不可以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制定出来的规则是孩子切肤的感受到的规则,讲到后面的游戏中没有规则的,一个人是玩不起来的,但是有了一个规则之后,就能玩起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丰富词汇,掌握哨兵、边疆、瞪等词的意思。

  2、能主动、大胆的讲述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

  3、萌发勇敢、不怕累的精神品质。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能简单复述诗歌。

  活动准备:

  图片(星空、哨兵、雨雪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呢,我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起来,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想像,听起来啊更有趣。(待小朋友闭上眼睛):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已经很黑很黑了,周围是那么的安静,丁丁和奶奶还没有睡,奶奶说:“丁丁,快抬头看,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很多小眼睛,恩,是星星!” 丁丁高兴地说:“让我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了….”过了一会儿,丁丁问奶奶:“奶奶,天黑了,星星怎么不睡觉呢?”奶奶笑着说:“星星不怕累,你要学星星。”

  2、你喜欢星星吗?你想学习星星吗?可是丁丁好像和你们的想法不一样,请你们听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二、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丁丁喜欢什么?(引出儿歌名称,幼儿学说)

  三、利用图片学习诗歌

  再听一遍,(带着问题:是谁和谁在说话?哨兵是怎么保卫国家的)

  1、根据儿歌逐句设计提问。

  。。。。。。什么地方布满星星?什么地方站着哨兵?

  听到谁和谁在说话,说了什??话?

  丁丁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答(教师解释“瞪”这个词)

  2、交流讨论:为什么丁丁不学习星星,要学哨兵?还有什么原因(用文中的话)

  3、提问:你们知道哨兵是干什么的?

  4、请幼儿举手回答,师补充(站岗、放哨、巡逻的士兵,保卫祖国)

  5、提问:哨兵在哪里守卫我们的国家?怎么保卫国家的?

  解释边疆

  6、分角色朗诵诗歌:2遍,第一遍老师当奶奶,第二遍,女孩当奶奶,男孩当丁丁。

  7、完整朗诵数遍。

  四、我们也要像哨兵一样勇敢地守卫祖国。

  附:

  晴朗的夜空布满星星,

  祖国的边疆站着哨兵,

  奶奶说:“星星不怕累,你要学星星。”

  我说:“不,我要学哨兵。

  如果星星不怕累,

  为啥连连眨眼睛?

  只有哨兵不怕累,

  瞪大着眼睛,

  注意敌人的动静。

  遇到下雨下雪天,

  星星就躲进云层里。

  不管天气多么不好,

  勇敢的哨兵都守卫在山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培智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在晨会课或班会课上进行教育,而应灌输在每节语文课中,以适应培智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课下,我还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做一张贺卡,并写上一句心里话,夸夸解放军叔叔。这样就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小百科:哨兵即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现实世界中的哨兵一般并不会携带致命武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心育目标:

  在尝试性阅读活动中体验互助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自制"图夹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空白磁带。

  3.小班小朋友的来信一封。

  活动过程:

  1.教师读小班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师:"小班小朋友请咱们哥哥姐姐为他们录一盘故事磁带,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阅读活动。

  3.为幼儿录故事磁带,并欣赏。

  4.围绕心育目标讨论:

  (1)你快乐吗?为什么?

  (2)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你帮助了谁?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3)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谁帮助了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4)是帮助别人快乐,还是被别人帮助快乐?为什么?

  活动结束:

  给小班弟妹送自制故事磁带。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认识过向日葵,事先参观过向日葵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1、幼儿欣赏作品。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教师小结。

  1、色彩的感受。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

  (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3)哪种最多?(黄色)

  (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

  (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幼儿分别回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2、构图的感受。

  提问:

  (1)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花瓶)

  (2)那么有几朵向日葵,我们来数一数吧。(14朵)

  (3)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仰着头)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请小朋友用红色的箭头标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标出来,而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哪个小朋友愿意?(幼儿操作)

  3、线条的感受。

  师:我们来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跳舞……)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师:对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头,有的仰起头,有的扭动身体,漂不漂亮?你们喜欢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样听音乐扭动你们的身体,好像你们自己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充满活力的向日葵,好吗?(幼儿表现)教师小结:刚刚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向日葵,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四、认识梵高。

  师: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那么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梵高)这个叔叔就是文森特梵高,梵高叔叔是荷兰的大画家。他的画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欢。这幅《向日葵》就是他画的。老师还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梵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欢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们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画。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经验】

  1.能根据指令快步走和慢步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能按规则游戏,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材料】

  自制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牌子各一块。

  【指导建议】

  1.可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已有经验,进一步认识交通信号灯。如:红灯时,我们应该停下

  来;绿灯时我们应该快通行;黄灯时,如果我们还没有过马路时,就要立刻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步通过。

  2.教师做交警,手拿红、黄、绿灯牌,每5秒变换一次牌,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灯牌颜色,按规则过马路。

  3.重点提醒幼儿拉开距离,注意听“交警”的口令,在快走时不要与同伴相互碰撞。

  4.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重复游戏几遍并指出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主题实施策略

  1.本主题的实施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尊重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特点,珍视游戏和

  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需要。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自主的活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2.本方案以《纲要》和《指南》为指导,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注重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主动发展。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通过外出参观等方式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3.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要充分理解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帮助幼儿逐步养成专注、勇敢、乐于尝试、大胆想象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4.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则。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应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主题评价

  课程评价小组承担定期针对课程方案的执行;课程内容的实(适)用性;组织手段的运用;幼儿发展与需求;活动中幼幼、师幼之间的互动等方面收集信息。

  根据《青岛市幼儿素质教育指导》的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建立起多层面的课程监督与评价体制。本课程评价活动包含对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园本课程的实用性、创新性三个部分。由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定,均围绕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的目标要素及其幼儿行为表现进行。

  一.对幼儿的评价: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均围绕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的目标要素及其幼儿行为表现进行。

  (一)评价的目的: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二)评价的方法:评价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地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教师评价幼儿内容:1.健康领域:情绪情感、自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

  2.语言领域:语言表达、语言习惯、阅读理解。

  3.社会领域:归属感、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

  4.科学领域:探究兴趣、形状与空间、数学认知。

  5.艺术领域:动作表现、欣赏艺术作品、表现与创造。

  (四)家长评价幼儿内容:

  1.健康领域:适应能力、自我保护、动作协调灵敏。

  2.语言领域:清楚表达、阅读前书的准备、收集信息。

  3.社会领域:归属感、行为规范、礼貌交往

  4.科学领域:喜欢探究、形状与空间、数学认知,

  5.艺术领域:感受、欣赏艺术作品、创造表达以二.对教师的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业务研修能力。

  (二)评价的内容:区角材料及活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活动气氛等方面。

  (三)评价的方法:教师自评、互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教学研讨会。三.对课程的评价

  1.评价的目的:对幼儿园开发的课程进行实用性、创新性的评价,不断提升课程的质量。

  2.评价的方法:幼儿园教研负责人、教师、家长一起参与课程评价工作。及时时发现园本课程实施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