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6 11:34:2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的产生

  今天我们上语言课《空军帽》,当我问到这顶空军帽和我们一般的帽子有什么不同时?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说得特别激动,特别是关于警察帽更是你一言我一语讲得起劲。孩子们的畅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既然孩子们那么感兴趣何不组织一次“各种各样的帽子”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帽子的秘密,既有利于相公经验的积累,又能萌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于是我初步拟订了有关帽子的网络,并在当天晚上开始动员孩子回家收集各种帽子,于是有了班里的“展示台”(孩子们建议把收集到的帽子都统一放在班里的一个专台),当我们的展示台上有了一定数量的帽子时,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有关帽子的讨论,想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理解,最后根据孩子的讲述、提问加上教师的整理拟出了活动主题网络。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帽子》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讨论—一生活中的帽子

  在活动前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那些帽子,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xxx:警察帽子,戴上可以指挥交通的。

  xxx:天气很热的时候妈妈给我戴太阳帽,可以遮太阳的。

  xxx:雨衣也有帽子的,可以保护头不淋雨。

  xxx:天气冷的时候妈妈给我戴毛线织的帽子,很热的。

  xxx:医生也有帽子的,白白的。

  xxx:周老师每天开摩托车的戴帽子的……

  许多孩子都大胆发言,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气氛十分得热烈,帽子的话题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而且由于帽子是我们身边的事物,经常接触孩子们更是有话可谈。

  活动二:常识活动—一认识各种用于生活的帽子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那些帽子,不同的帽子他们的形状、结构一样吗?帽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重要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教学活动 主导目标: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帽子种类,知道帽子的基本结构(帽檐、帽身),初步懂得帽子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小结:这次活动我们选取了各种类型的帽子,目的是给孩子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和概念,为以后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中孩子们对帽子的松紧扣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平日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特别是不同材料的不同调节方式给孩子很大的兴趣启发:知道了帽子要方便并为不同头大小的人服务。另外从孩子们的兴趣看,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平日里接触不多的特殊类的帽子,如军用帽、厨师帽、医生帽等。

  当我轻松的告诉孩子们他们所感兴趣的那些帽子称为特殊类型的帽子时,汪科突然问我:“老师,什么叫特殊呀?特殊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认识特殊类型的帽子

  什么叫特殊?特殊种类的帽子它们到底特殊再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们为特殊种类的帽子呢?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概括来说他们认为这些帽子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第一它们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戴的;第二戴上特殊的帽子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谁了,知道是做什么工作的了。顺着孩子的理解,我们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特殊帽子组织活动。

  主导目标:认识几种典型的特殊帽子,知道他们的作用和特殊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或用这种材料等)。

  小结:当对这些特殊的帽子有了大概了解后孩子的兴趣点有了转移,似乎对设计发生了兴趣:

  “为什么医生的帽子不是红颜色的?我喜欢红颜色。”

  “安全帽应该把耳朵也保护好!”

  “厨师帽子上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招,为什么要高高的`?”

  孩子们对设计呈现出了一定的想法,为何不顺应着试一试呢?于是有了第四个活动。

  适合更适合教学,但孩子的情况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孩子们对设计呈现出了积极的兴趣,而对分类既觉得太难又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做了积极的调整:方案教学提倡的就是跟随幼儿,所以我们跟随了孩子的想法,进行帽子设计的相关活动;第五个活动时装秀之前原先我还安排了一个有关帽子相关服饰的教学活动,由于孩子早已表现出对表演的强烈欲望,作为老师怎能忍心拉回孩子们的兴趣呢?于是我们舍弃了或者说是暂时舍弃这个教学想法而跟随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进行时装秀活动。整个活动应该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活动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的所以他们特别有成功感和满足感,而且活动有紧紧围绕他们的兴趣,所以使得他们在整个活动中显得非常得积极、活跃和配合。这个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绘画、表演、教学等等,让孩子们能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同时让教师亲身体验到“儿童的思想看的见”真正内涵;而且这样一个老师跟随孩子的过程使师生间的尊重、合作、亲密的这种平等、互主体关系体现得更加得体。

  综观整个活动过程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都是快乐的,对老师来讲也许我们的体会更深:

  1、记住自己是跟随者的身份。如果你想让活动成功,那么教师一定要跟随孩子,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活动的主体永远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我们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使整个活动能顺利发展和完成。

  2、相信孩子的思想看的见。孩子的思想有其不同于成人的表现方式,我们得肯定孩子并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价孩子和他的作品。

  3、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包括活动的开展的计划、内容、方式、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需要的物品、孩子的反应、调整措施等等,教师必须站在高一个的台阶去综观全局,尽管有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我们应该有这种俯视态度,想的比做的更全更多,而不是井底观天。

  4、尽量选择孩子身边或生活中的事物。因为这样往往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共鸣,对于经验的积累和应用也相对容易,而且教师能更快的收集到所需材料。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前期经验的准备:

  让幼儿观察和讨论爷爷奶奶的日常活动。

  物质准备:

  收集有关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图画、文字记录)。

  环节预设:

  一.出示爷爷奶奶图片,自然引入主题。

  师: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得什么样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讲述。

  师:我们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来帮忙。

  二.我为爷爷奶奶来帮忙(角色扮演)

  师:想一想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们可以帮他们做什么,两人结伴试做一下。

  (幼儿自由结伴扮演)。

  师:我们小朋友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事情,爷爷奶奶有什么反应呢?

  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个尊敬老人的好宝宝。

  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动延伸:

  画画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表现他们的特征和活动。画完后和伙伴们交流一下,画上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如:给花浇水、擦桌子、缝衣服)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爱我的班级

  目标:

  1.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树立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班徽并说出设计的含义。

  准备:

  1.平时,幼儿经常为班级服务,如:包干区的工作、区域材料的收拾等。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徽章。

  3.各种形状的设计底图,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过程:

  1.谈话:我爱XX班。

  a..围绕“我爱XX班”,谈一谈为什么爱自己的班?

  b.讨论:我要为班级做点啥?

  c.鼓励幼儿从多方面讨论,如:收拾整理区域、自然角;扫地;餐前服务等等。

  2.为班级设计班徽。

  a.欣赏徽章,捉.问:这些徽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哪个徽章最漂亮?为什么?

  b.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底图来设计班徽。

  3.评选大家喜欢的.班徽。

  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班徽,集体讨论,共同选出一个设计方案,定为班徽。

  建议:

  1.活动后,教师布置“我爱XX班”的专栏,将幼儿为班级做的好事画下来,贴在栏中。

  2.教师将幼儿选出的班徽修改后,制作成正式的班徽,并封塑,发给幼儿,佩带在身上。并制作一只大的班徽悬挂在班级门口。

  评价:

  在介绍的过程中,能说明自己设计的班徽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直身滚、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2、学习助跑跨跳,能掌握动作的要领,敢于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2、难点:掌握在有障碍的跨跳中一系列动作的连贯性。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本领展示区、学习新本领区、竞赛区。

  2、两头不一样宽的长布一条,固定在地上,高度不一的纸箱三组。

  3、小动物、小娃娃玩具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分成两路纵队齐步走进场地。

  2、本领展示: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

  二、基本部分

  1、新授助跑跨跳。

  (1)师:今天我们消防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跨过一条宽宽的沟涧,请消防员们安全快速地跨过去。(幼儿自由练习,两头各设置一条起跑线。)

  (2)讲解动作要领,第二次练习。

  师: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跨过沟涧的。(请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并给予表扬,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点。)

  幼儿第二次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动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第三次跨跳,幼儿展示。

  请能力强的幼儿展示(可以几人一组展示跨跳),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要勇敢面对,争取下次展示。

  2、有障碍的`助跑跨跳。

  (1)出示一堵矮墙(纸箱),讨论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跨过去。幼儿讨论、示范后教师再示范动作要领:先快跑几步,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腿要抬高,步子要迈大。幼儿分两队逐一练习。教师指导点评。

  (2)第二次跨跳,幼儿自由练习,提醒幼儿可选择不同的高度来练习。从起跑线处开始。

  (3)请跨跳动作连贯、能力强、学得有进步的幼儿展示。

  3、消防训练演习,情景中巩固练习动作。

  (1)训练演习。幼儿分成两路纵队,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助跑跨跳,到达终点(绕过小椅子)后返回。教师小结、点评。

  (2)情境演习。接到火警电话,动物园里发生了火情,很多小朋友被困,我们要赶去救助他们,路上要走过迷宫(S形路)、钻过楼道、跨过矮墙,救出小朋友后返回。

  幼儿轮流出发,游戏一次后结束。

  三、结束部分

  1、师:今天的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接警救助中,大家凭借智慧和勇气,安全地救出了小动物、小朋友,并扑灭了火灾,出色完成了任务。

  2、师:让我们安慰一下小朋友和小动物吧。和他们一起跳个《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把他们送回家。

  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设计上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在:

  1、体育环境的创设方面能整体思考、合理布置。幼儿练习基本动作的场地创设为山洞、障碍物、小桥、草地,在动作的练习上体现的是钻、走S形、平衡、直身滚动作的连贯和循环,幼儿在创设的场地暗示下能有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地练习。学习助跑跨跳增设了沟涧和矮墙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貌似独立的练习区,其实是整个小小消防员演习场景中的一个部分。场地布置可分区也可整合,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戏,乐在其中。

  2、在材料的投放上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第一次探索助跑跨跳挑战点为宽度。教师设置一条宽窄不一的沟涧,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宽度去尝试反复练习。第二次助跑跨跳的挑战点为高度,教师设置一堵高低不一的矮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高度的跨跳,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3、借助游戏情境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而非一次次枯燥机械的练习。跨越沟涧、矮墙,让孩子们先尝试、示范,在总结孩子们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幼儿迅速掌握了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