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18 10:43:15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小班幼儿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感兴趣。但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身体又容易受到伤害。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之一,让幼儿了解有关保护鼻子的知识非常有必要。设计本节活动,让幼儿在“闻闻”、“说说”、“听听”等有趣的活动中了解鼻子以及保护鼻子的方法,使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无鼻子小娃娃图,消毒液、花露水、醋、牛奶、酒、臭豆腐、蒜泥分别装瓶,制成气味瓶,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说出鼻子的位置和作用。

  1、出示小娃娃,引导幼儿指出鼻子的位置。

  小娃娃五官中缺少了什么?娃娃的.鼻子应该贴在什么地方?你来帮他贴上吧!小朋友的鼻子在哪儿呢?(师: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x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

  2、说说鼻子的作用。

  鼻子有什么作用呢?(呼吸、闻气味)你都闻到过什么味?

  二、 出示气味瓶,气味真正多,知道鼻子帮助我们闻到了各种气味。

  1、观察气味瓶(消毒液),引起幼儿兴趣。

  刚才,我的好朋友给了我一瓶东西,大家帮我猜猜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呢?(看一看、尝一尝【提醒: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食品】、闻一闻等)

  2、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正确的闻味方法。

  老师将鼻子靠近瓶口被呛到(咳嗽),再和幼儿探讨正确的闻味方法: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

  3、请小朋友们用正确的闻味方法辨别气味瓶中不同的气味,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和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听故事《翘鼻子鲁鲁》,帮助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1、引导幼儿看图听故事。

  讨论:鲁鲁做的对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鼻子?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不往鼻子里塞东西、不要用手抠鼻子、玩耍时要注意避免碰撞鼻子、流鼻涕时要及时擦等等。

  教师适时引导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到这节课有着不足的地方,魏老师的点评更是让我茅塞顿开,这节课我应该让孩子多说(放开让孩子说) 多做 多练(说完让孩子练习体验),老师不要限制包办,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闻气味中,我就应该顾及到每个孩子,让他们都闻一闻 说一说。在课前准备所需东西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丰富。在教育孩子保护鼻子的环节中,我应该让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说一说结果。科学是比较严谨的,一定要让孩子先猜想在验证。魏老师到位的点评让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熊拔牙》。

  2. 知道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3.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 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重点难点

  在这节语言课中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故事,知道吃完东西不刷牙的话,就会有蛀牙;难点是让孩子知道,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小熊拔牙》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说一说:小朋友在家自己会刷牙吗?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有只小动物他不喜欢刷牙,还疼得哇哇地叫,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二、基本环节:

  分段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 教师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还疼得小熊哇哇地叫”,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 :小熊为什么牙疼?他碰到了谁?

  3. 教师 :兔大夫能帮助小熊吗?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 教师 :给小熊拔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记得满头大汗”,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兔大夫找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 教师:兔大夫又找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4. 教师:小熊怎么样了?

  四、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 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结尾,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 教师:兔大夫最后请了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 教师:最后小熊是怎么做的?他的牙还疼吗?

  五、结束环节:

  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学小熊那样,爱吃糖又不爱刷牙,这样牙齿坏掉了,还要拔牙,多疼啊!我们应该每天早晚都刷牙,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

  并示范如何正确地刷牙。

  延伸环节

  请幼儿尝试看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复述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教学反思

  今天的一节健康教育语言故事《小熊拔牙》,主要是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在听的过程中,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刷牙的危害,这样比单一的说教要效果好。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儿眼前,易于幼儿模仿接受。活动中,很多幼儿还没有体验过牙疼,也不太会刷牙,所以幼儿的印象不深,显得有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加强对幼儿的基本健康常识教育。

  小百科: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比较大和小,根据纸盒的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

  2.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将大小配对的两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装纸包装:一只特大纸盒;大小不等、形状相同的球和雪花积木若:一大一小两只塑料筐;自制示意网两张;音乐《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认识纸盒一家,两两对应区分大小

  1.教师变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请幼儿观察。师:(1)这两个盒子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2)你知道谁是盒子妈妈?谁是盒子宝宝?为什么?

  2.幼儿每人取一个纸盒,盒子包装相同的两人组成一组,分组比较,区分大小。

  (1)根据相同的包装特征两两分组。师:找一找,哪两个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较相同图案的纸盒。区分大小。师:比一比,谁是纸盒妈妈?谁是纸盒宝宝?

  (3)加深幼儿对大小的`认识。师:请纸盒妈妈们一起打个招呼,请纸盒宝宝们也相互亲一亲。

  (4)将小纸盒放进大纸盒里。再次比较。师:纸盒宝宝要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快把纸盒宝宝藏到纸盒妈妈的怀里去。

  二、情境游戏,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

  1.游戏一:运果果。教师扮纸盒爷爷,拖来一个大盒子,里面装满大小不同的球。

  (1)师:嗨哟嗨哟,我是纸盒爷爷,今年我的果园大丰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纪大了,没力气了,想请盒子妈妈和盒子宝宝帮我运果子。

  (2)师:大小不同的果子,应该怎么运呢?纸盒爷爷把要求都画在图片里了,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图一,请幼儿看图说出要求,并根据要求操作:用大纸盒装大果子,小纸盒装小果子;将大果子放进大筐子,小果子放进小筐子,

  2.游戏二:吃饼干。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种雪花片。师:纸盒爷爷为了感谢你们,给你们准备了饼干。谁吃大饼干?谁吃小饼干?一共吃几个’盒子爷爷全都画在图里了,你们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图二,幼儿看图操作:大纸盒里放两片大雪花积木,小纸盒里放两片小雪花积木。完成后,师生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三、拓展延伸,体验乐趣

  1.纸盒来唱歌。师:纸盒妈妈和宝宝都吃饱了,今天真开心,我们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摇晃放有雪花片的纸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纸盒回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l、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培养幼儿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l、小熊拔牙挂图一套。

  2、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3、小熊头饰、医生帽子、医生的药箱及相应工具。

  活动步骤:

  l、欣赏故事表演:小熊拔牙。边放音乐,教师边表演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知道应如何保护牙齿。

  2、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熊最爱吃什么?它为什么要拔牙?

  3、帮助幼儿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如,什么时间刷牙,应该怎样刷?想吃甜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吃?吃完应该怎么办?

  4、与老师一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5、指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一名幼儿扮演小熊,一名幼儿扮演医生,教师复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

  6、引导幼儿进行迁移性讲述,除了爱护牙齿,还要爱护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样爱护它们嫩?简单了解如何保护身体器官。(如眼睛看书的时候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姿势要端正;不用硬的东西抠耳朵;比把东西塞进鼻孔里等。)

  活动延伸:

  l、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2、《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3、有关儿童安全、健康故事的分享。

  附:故事《小熊拔牙》

  熊妈妈去上班,小熊一个人在家里玩耍。临走前,妈妈对爱吃甜食的小熊说:“妈妈不在家,你要洗洗脸,刷刷牙,不自己拿饼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话。小熊洗了洗脸,理了理头发,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饼干,可是已经答应妈妈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妈妈没说它,果酱呢,也可以尝一下。小熊拿出了盘子,盛一盘蜂蜜,盛一碗果酱,一口一口地吃干净。啊!好甜啊!甜到舌头根底儿,甜到牙齿根儿!咦?怎么变酸啦?哎呀呀!甜变酸,酸变疼。哎吆!哎吆!疼地小熊直叫唤!

  兔大夫正好从这儿过,听见了小熊的叫喊声,连忙走进小熊的家。“小熊张开嘴,让我看一看!”“你这个牙齿真不好,得补一补,你这个牙齿也不行,得换一换!”兔大夫拿出针管打麻药,然后有拿出钳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一 二 三!”小熊的牙齿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泪往外冒。

  小熊的牙齿终于拔掉了,擦上点儿药。“你的牙齿还疼吗!”“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护你的牙齿,要不一个一个的都烂掉!”“怎么保护它们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饼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齿刷几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让自己的牙齿都拔完,所以从那以后,他记住了妈妈和兔大夫的话,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坚持刷牙。小朋友你们的牙齿疼不疼?你想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吗?想想兔大夫的话吧!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材。语言》——表演游戏《小熊拔牙》,有删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孩子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新春佳节中相互拜年的热闹气氛,学说简单的贺年用语。

  二、活动准备

  全家福的课件、录音机和录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请幼儿看看他们每个人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幼儿回答时,还可模仿一下。

  2、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后提问:

  1)爷爷长得什么样?(白胡子、白头发、脸上有皱纹)

  2)奶奶长得什么样?

  3)这个叔叔是谁?是爷爷奶奶的什么人?

  4)爸爸旁边的短发阿姨是谁?

  5)这个长发阿姨是谁?

  6)站在姑姑边上的是谁?

  7)这个最小的是谁?

  3、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的位置。提问:

  1)照片上爷爷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2)爸爸、妈妈、姑姑站在哪里?

  3)姐姐和宝宝在哪里?

  4、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小结

  (三)游戏“拜年”

  1、说简单的贺岁语句。

  2、让幼儿互相拜年,说贺岁语句。

  3、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思想: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涂涂画画,但用色不够大胆,往往只用一种颜色,不会尝试用多种颜色。本次活动就是教孩子大胆地选用各种颜色把自己的小手涂画成手宝宝,从而培养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表现能力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运用任意颜色装扮自己的小手,培养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表现能力等。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每人一盒。

  2.已用小纸片装饰好或用彩笔画好的有眼睛、鼻子、嘴巴的卡纸小手模型各一个,没有颜色的嘴巴、鼻子、眼睛小贴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师:“哈,多可爱的手宝宝啊,小朋友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手宝宝长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装饰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制作的手宝宝,了解手的结构与宝宝的关系。

  师:手宝宝这么可爱,小朋友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画笔、卡纸)我们叫它手宝宝,那么手宝宝的脸上都有什么呢?(眼睛、嘴巴、鼻子、辫子等)手宝宝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么地方呢?(手心)小朋友的手心在哪里呢?……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有了想做的欲望时,教师可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手的结构与手宝宝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孩子制作手宝宝。

  三、教师示范制作。

  1.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要把自己的手装饰成一个可爱的手宝宝。请两个小朋友观察两个手宝宝(模型)的眼睛是画出来的还是贴上去的,并帮助老师的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师示范画辫子,提醒孩子在画的时候要把手指分开伸直,从手指的下面一点一点地往上涂颜色,直到将辫子都涂满。

  3.师:看了老师装饰的手宝宝,你们想不想来装饰一下自己的手宝宝呀? 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让幼儿为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教师示范画三条,画第一条时教师讲解示范,画第二条时引导孩子说老师画,画第三条时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画。

  四、孩子动手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手宝宝。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为手宝宝画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将没有颜色的小贴片涂上颜色再贴在自己的小手宝宝上。

  2.展示自己装饰的手宝宝,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扬。 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适时帮助能力差的孩子装饰手宝宝。

  活动延伸

  请幼儿带着自己装饰好的手宝宝到舞台上表演。

  活动反思

  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给予有创意的幼儿,模仿得较好的幼儿适当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加强对这些幼儿作品的指导工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1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1

幼儿园小班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