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17 11:57:4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平时注意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高兴的实例。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①与幼儿讨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撅嘴和哭闹?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②你平时有不高兴的'事吗?为什么不高兴?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告诉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果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互相更了解。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生气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组织幼儿讨论后,制定本班“公约“,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并把这些内容画出来(事先画好)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4、幼儿唱歌曲《拉拉勾》。附:《生气的时候》丽丽和豆豆是邻居。一天晚上,丽丽想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可妈妈正忙着,说:“明天再讲吧。”丽丽不高兴了,她一声不响地走到墙角边撅着嘴生闷气。这时,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爸爸走过来说:“现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赛,不看太可惜了。”说着把动画片换成了足球赛,豆豆生气了,他大哭大叫地跺着脚,哭得连嗓子也哑了,还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很乱很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选择相同颜色的面团,运用搓、捏的方法制作亲亲一家人。

  2.能自主创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份彩色面团,每组一份辅助材料(活动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块泥工板,范例,幼儿姓名标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朗诵儿歌:亲亲一家人。(我的.家真温暖,有爸爸,有妈妈,我们是亲亲一家人。)

  2.我的家里有谁?

  二、出示范例:亲亲一家人

  1.这一家人有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可爱的玩偶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3.一家人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穿的衣服颜色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个子高矮不一样)

  三、探索如何制作亲亲一家人

  (一)师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面粉、辅助材料(纸片、活动眼睛、吸管等)。

  (二)师幼共同尝试捏彩色面粉

  1.先将面团分成三个大小不一的面团。

  2.将面团搓长,并在中间捏出身形。

  3.给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儿歌的形式巩固制作步骤

  先把面团分一分,然后搓长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两条小手臂。

  (四)介绍入手—份的制作材料

  四、幼儿制作

  1.教师引导幼儿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励幼儿创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后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标牌。

  五、评价、欣赏幼儿作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供欣赏的成品、水彩笔、记号笔、水粉、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观擦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整理用具。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手的用途,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2)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手的图片。

  (2)学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猜谜语引入《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是什么呢"?

  重点指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名称。

  Ⅱ第一次操作

  (2)认识自己的手,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各叫什么名字?"

  重点指导幼儿边观察自己的手边说出手的部位和名称。

  Ⅲ分享经验

  (3)介绍交流,说说手的用途。

  提问:"你的小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重点指导幼儿说说自己手的用途。

  Ⅳ再次操作

  (4)学习儿歌,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提问:"什么事情你能自己做?"

  重点指导幼儿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活动延伸

  印手印画,用手掌黏上广告颜料,将手印印在纸上。

  5、活动资源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