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0 12:33:03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常用(6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春雨和植物的生长关系

  2、感受和体验散文所表现的意境美、语言美,及感受散文语言的丰富性,丰富词汇:万紫千红、落、淋、洒、滴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架,音乐磁带多媒体动画课件、实验器材――玻璃瓶、有色胶片小组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运用动态课件,从全视觉出发引导幼儿观看春雨的动态,植物颜色的变化,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动物们在说什么呢?

  (二)、完整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1、无课件从全听觉上让幼儿认真倾听

  2、运用课件视、听结合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

  1)、是谁在议论春雨?他们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2)、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三)、引导幼儿讨论

  1)、为什么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等?

  2)、为什么春雨是无色的却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3)、万紫千红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用多种语言表达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丰富幼儿的词汇

  (四)、实验操作

  1、分小组进行操作:为幼儿准备四个透明杯、一个放水,另外三个放有三种颜色绿、红、黄的胶片

  2、师示范小结

  (五)、配乐完整欣赏

  提问:听完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六)、结合课件、音乐、语言指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表演角色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内容:棉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围绕“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丰富了对秋天的认识,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一个主题又结束了,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有的方面进步了,可有些方面还有些欠缺。如有部分幼儿在绘画方面能力较弱,他们不会用多种色彩来绘画,审美能力较差。还有幼儿在区角游戏后不会收拾、整理玩具,有的孩子一听到收起来的音乐就马上跑教室里去了,玩的东西也不去管了,有的孩子在那里收拾,可收拾的不整齐。只有少数幼儿会收拾的很整齐。在这两方面还需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培养孩子,使他们能在短时间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面粉、面团的特性,了解发酵粉的作用。

  2.初步学习用搓、拉、压、卷的技能制作点心,探索和出软硬适度的面团。

  3.培养幼儿制作点心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面粉、面团、发酵粉、水、芝麻、馅、各种面粉制成的点心。

  2.擀面杖、圆形筷子、盆子若干。

  3.课前组织幼儿洗手,进行桌面消毒。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引起幼儿制作点心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盆子里有什么?面粉可以做什么?你吃过哪些用面粉做成的点心呢?(教师出示幼儿说到的点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点心。

  (二)感知面粉的特性,了解发酵粉的作用。

  1.观察面粉请你们将面粉捏一捏、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面粉是什么样的?

  (1)幼儿观察,自由交谈。(提醒幼儿不要将面粉撒了)

  (2)小结:面粉是白白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它象糖、象盐、还象雪花。

  2.介绍发酵粉的作用。

  (1)出示发酵粉,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请你们看一看、捏一捏、闻一闻。

  (2)介绍作用:

  做点心时加入发酵粉,可以使做出来的点心既蓬松又柔软。

  (3)引导幼儿按一定比例放入发酵粉。

  (三)感知面团特性。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干的面粉变湿呢?

  (1)请幼儿示范,观察水量和面粉湿度的关系。

  干面粉加入少量水一揉,变成了什么?水加得越多,面团越是怎么样呢?

  (2)幼儿操作,探索和面的方法。

  鼓励幼儿边和面边交流和面的感受,如:加水时要一点一点,慢慢的,边和边加;面粉太湿就会导致太软而不成形;面粉太干就会导致太硬而不易揉捏。

  (3)了解使干面团变湿、湿面团变干的办法。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干面团变湿、湿面团变干?

  幼儿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4)幼儿继续操作,和出软硬适度,有一定弹性的面团。

  (四)学习制作花卷的技能。

  1.出示花卷,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猜猜,花卷是怎么做出来的?

  幼儿自由讨论,集体交流。

  2.小结示范:先把和好的面团拉长,搓圆后压扁,从一头小心地卷起。

  3.全体幼儿操作,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花卷的.制作技能。

  (五)自由想象、创造性地制作点心。

  你还想用面团做什么?

  1.幼儿操作:自由玩面团,鼓励他们边玩边交流,引导他们相互学习。

  2.交流经验: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

  幼儿成果:

  (1)将面团搓成球,滚上芝麻,做成麻团。

  (2)将三根搓长的面条绞在一起,变成麻花或油条。

  (3)将面团搓成圆球,用擀面杖压扁,包上馅做成包子或饺子。

  3.欣赏制作成果: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点心拿到食堂加工蒸熟,给幼儿品尝。

  活动建议:

  活动前请幼儿在家观察妈妈和奶奶是怎样做点心的。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时候,最爱做花卷、馒头等点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学做简单的点心,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本次活动不是简单满足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儿目睹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的全过程后,让幼儿亲手揉面团,运用搓、拉、压、卷等技能熟悉面粉的特性制作面食,使幼儿获得利用面粉特性进行制作的技能,从而使幼儿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幼儿制作点心,更是让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点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

  ·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敬老节的由来

  ·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

  ·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

  ·:敬老是我们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

  ·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欣赏后提问:

  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

  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

  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

  4、咚咚咚咚|咚咚|是什么声音?(用动作——捶拳捶出节奏)

  ·带着问题第二次欣赏:请你仔细听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地方吗?

  ·教师范唱,幼儿感受衬词带来的亲切感觉

  三、学唱歌曲

  ·跟着音乐练习语言节奏

  ·个别幼儿演唱衬词,其他幼儿区分哪个唱地好,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取、拨、钩、浮”等词,理解组词:又深又窄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一册28———29页。如有教学挂图4幅效果更好。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草地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会想到什么办法取皮球?

  2、观看挂图,展开以下话题的讨论:大家看到皮球掉进了洞里,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讲出关心同伴帮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火钳、钩子、竹竿等物品。

  讨论:使用这些工具怎样取皮球?会出现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词:取、拨、钩。组词:又深又窄。

  3、继续观察挂图,引导幼儿继续思考“取皮球”的办法,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的。出示手持各种工具的小朋友。①帮助幼儿观察图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种工具。②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怎样把球从洞里取出来的。启发幼儿讲出皮球浮出洞时图片上的人物表情,体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心情。

  4、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挂图内容。讲的时候要注意:

  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②什么人用什么办法把球从洞里取出来?

  ③结果怎样?要求较为完整、连贯地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教师继续帮助幼儿正确使用动词,操作活动教具。

  ④教师:刚才你们帮助图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种取皮球的好办法,真能干。但是,如果洞很深,钳子不够长,如果用钩子,钩子会钩破皮球,皮球是圆的,不容易取出来。请你们说说哪种方法最好,既简单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请一名幼儿完整地讲述提水取皮球的'经过。

  5、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多帮同伴做事情。

  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要培养幼儿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掌握科学正确的原理,其次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创设宽松情境,这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的前提。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多提一些类似: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并引导幼儿积极的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一节语言活动巧妙的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唯一不足的是应多准备一些教具,把幼儿分组作实验。参与的机会多,他们的印象会更深。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推力的作用——克服物体的静摩擦力,从而使其倾倒。

  2、感知推力的作用点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使物体倾倒)也不同。

  准备:

  1、多米诺骨牌若干。

  2、颜料、毛笔,画有图形的纸若干。

  3、宽敞平整的活动场地。

  4、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过程:

  一、骨牌推骨牌。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种很特别的游戏——多米诺骨牌,小朋友请看。”

  教师出示第一列骨牌。推倒第一块后,一块接一块,逐个被推倒。

  2、教师出示第二列骨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讨论发现骨牌的排列方法。

  3、“骨牌为什么会一块接着一块地倒下呢?”(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讨论后发现:只要推倒第一块骨牌,它就会碰到自己前面的一块,会把它推倒,就这样一块推一块,直到骨牌全部倒下。

  4、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将骨牌排列成一横排,进行游戏。

  5、老师小结。

  二、骨牌新连接。

  1、师:“骨牌排成竖排和横排都能够推倒,那么排成其他的图形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自由结伴,合作游戏。

  3、幼儿交流讨论,分析不能倒下的原因。

  4、师:“多米诺骨牌这种好玩的'游戏,不光小朋友喜欢,世界上很多的大人也很喜欢,而且他们还举行了各种有关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看图片)

  5、师生共同设计一种图案,在地板排列骨牌,观看骨牌连续倾倒的景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2-19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