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2 09:59:0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让幼儿尽可能的说出与图形相像的物体,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并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图形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让幼儿找出与图形相象的物体,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创新思维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带有明显特征的物品,了解图形特征。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和不同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 引课:情景游戏

  听音乐《小汽车》,请幼儿跟随教师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玩具区有各种形状的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吧!

  二 教师提问讨论

  1、师:说一说你们手中拿的都是什么玩具?什么形状?(互相说、个别说)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玩具是什么形状的?展示几种形状特殊的玩具,引导幼儿说出不同形状的图形特征和用几个图形平成的。

  2、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物品?(幼儿互相争着说)

  三 分类整理活动

  (出示多种形状的物品)

  师:咱们生活中有很多形状的物品,如果不小心把这些物品混在一起,那可怎么办?

  (引导幼儿区分整理物品,并提示幼儿用贴标签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劳动成果,并验收区分整理的物品对不对。)

  四 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

  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物品,你还能说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吗?(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讲解示范

  师:出示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降落伞,教师还继续示范几种拼法,让幼儿说说教师拼成什么?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的?

  3、引导幼儿想象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自身的特征变化一下就能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

  4、师:你还想在未来发明创造什么形状的物品,他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好处?随着疑问的设置,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想象力。

  五 操作活动

  师:小朋友们,图形娃娃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现在请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吧!教师发给幼儿不同形状的图形(每组都有若干)

  六 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在评价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我精心组织,将围绕各种各样的图形展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将会使孩子们在生活经验原有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觉得非常的成功,使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但也有不足。今后,在教学活动中应多开展这样创新思维一系列的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应少而精,突出重点、难点部分。总之,老师以一名引导者参与教学活动,使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从中体验到发散思维的乐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鱿鱼,知道鱿鱼的外形特征。

  2. 观察解剖鱿鱼,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各器官的名称。

  趣味练习

  活动概要

  - 解剖鱿鱼后,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各器官的名称。

  准备活动

  -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解剖鱿鱼(鱿鱼的内部都有什么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解剖鱿鱼】,了解鱿鱼的表面和内部的'样子。

  - 说到鱿鱼你最先会想到什么呢?

  - 鱿鱼长什么样子?

  - 鱿鱼有骨头吗?

  - 鱿鱼的身体里有什么呢?

  【展开】

  2. 观看视频【解剖鱿鱼】,说一说实验目标,实验备品以及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比较观察鱿鱼表面和内部的样子。

  -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鱿鱼洗干净。

  2)分别用眼睛和手观察鱿鱼。

  3)把鱿鱼切开观察内部。

  【活动1:观察鱿鱼的表面。】

  3. 用五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鱿鱼。

  - 用手摸一摸鱿鱼,有什么感觉?

  - 头和身体都在哪里?

  - 眼镜和嘴又在哪里呢?

  【活动2:观察鱿鱼的内部。】

  4. 把鱿鱼切开观察它的内部。

  - 鱿鱼的内部有什么?

  - 墨囊长什么样子?

  - 墨囊有什么用?

  - 它的腮在哪儿?长什么样子?

  - 生殖巢在哪?长什么样子?

  【结束】

  5.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解剖鱿鱼(观察鱿鱼)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 注意切鱿鱼的时候不要破坏内脏。

  - 了解并说说鱿鱼和章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我们生活周边有没有和鱿鱼类似的吸盘举例说明。

  活动评价

  - 对解剖鱿鱼积极的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鱿鱼的全身又细又滑,可以在水里滑着游泳。鱿鱼游泳的时候全身会吸满水变得鼓鼓的,然后在离眼睛很近的一个喷射孔里把这些水排出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及争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浮点音符。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引发孩子学歌曲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你们留念我们的幼儿园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的感情呢?

  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1—2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的节奏。

  (2)老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提问:你们刚才听到老师唱了些什么?

  教师有感情的念歌词一遍。

  (3)幼儿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拍节拍。 并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怎样才能唱得好听、优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得一样吗 ?”

  4 .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反思:

  临近毕业,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特别是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歌曲《老师,老师再见了》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我们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大班美术教案:丰富多彩的贺卡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设计贺卡,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贺卡的制作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在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贺卡的基础上,让幼儿创造性的装饰各种图案,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作品展示区 各种贺卡彩笔 各种纸卡

  活动流程:

  一)欣赏各种贺卡,进行发散思维: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1、扩散思维:了解贺卡的种类:生日卡、贺年卡、毕业卡、圣诞卡、节日卡……、

  问:你在哪里见过贺卡?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贺卡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贺卡可以传达友谊,表示相互祝福之情。

  2、发散思维:为不同的贺卡分类:(根据材料、形状、内容、图案不同进行分类)

  3、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了解贺卡的'演变:

  树叶贺卡——纸贺卡——电子贺卡(幼儿根据贺卡的不同进行讨论,说说自己贺卡的种类。)

  二)创新制作贺卡:

  1、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2、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你喜欢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4、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贺卡准备送给谁?(这么美丽的砂纸画贺卡你想送给谁?)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问幼儿你在贺卡里面画些什么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想要送给什么人。

  三)邮寄贺卡

  利用周末请家长帮忙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邮寄给你最喜欢的人。并把结果反馈给老师。

  八、 活动反思

  1、活动层层递进,孩子的感受层层深入。

  本次活动由搜集贺卡、欣赏贺卡、设计贺卡等组成一系列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看、画画、贴贴、写写、剪剪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了探索,他们的感受也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孩子们从最初的搜集到欣赏再到设计和邮寄,是一个极其自然而流畅的过程,每一次活动都是下一次活动的基础和铺垫,这与老师的精心预设与随时生成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老师要根据孩子每次的经验水平和现实表现进行调解,才会使孩子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腐烂和分解的。

  2、让幼儿知道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乱扔塑料袋。

  3、教育幼儿用纸袋或布袋装东西。

  活动准备:

  塑料袋人手一个。两盆花:在其中一盆花的泥底下有塑料袋,让幼儿观察。洗衣机一台。录象片:有关塑料袋造成的污染情况。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盆花比较,让幼儿知道塑料袋会污染土壤

  这两盆花我们一样照料,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教师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让幼儿观察,讨论。

  :浇的水被塑料袋拦住了,渗不到盆外去,泥土经常湿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烂掉了。而且,塑料袋对泥土还造成了污染,破坏了泥土的营养,花儿吸收不到好的营养,就死了。

  二、幼儿观看录像,引导幼儿发现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引导幼儿讨论: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乱丢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沟,河流,形成了水灾;动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儿参与小实验,进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自行分解的。

  1、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把塑料袋和纸一起放进洗衣机的水里转,会怎样呢?

  2、幼儿讨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经验猜测结果。

  3、幼儿观察实验,发现纸很快变成碎削,塑料袋还是没有变化。

  四、师生共同,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防止塑料袋污染环境?在生活中,我们要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或纸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乱丢,样放到垃圾箱中。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怎样防止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幼儿自己操作。

  让幼儿把防止塑料袋污染,保护环境的图片找出来,并放到认知区域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将数量为4的雪花片分别分成两份,探索各种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发现分合式中互换关系和递增递减关系。

  3、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数字、标记等、记录自己分雪花片的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本子、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做问答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你们会吗?(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探索并验证4的组成规律。

  1、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每次取出四片分成两份,每次分的数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分一次记录一次。

  2、教师指导幼儿探索。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样,分出来的两部分数量合起来要和原来的数量(四片)一样多。分好后及时记录分的结果,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相同。

  3、幼儿展示探索结果。

  教师:小朋友们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每一种组成形式,教师要用数字在黑板上有顺序的记录下来。

  教师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并让个别幼儿说一说他喜欢哪一个记录单,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比较清楚的记录方式。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数的组成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记录下来的4的'各种组成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和思考。

  教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的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左边的一行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逐一递减)再看右边一行数有什么特点?(逐一递增)

  (2)教师小结:分出来的两个数一个数减去1,另一个数就增加1,但总数不变。我们再来比较第一和第三组的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有1和3只是互换了一个位置,1和3,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

  2、教师读题:请用画圈的方式把4个苹果分成两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讲评作业。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音乐帽子若干

  2、大鼓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向老师问好。

  导语: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现在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师问个好。(老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导语:今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现在帽子在我手里,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导语: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子真漂亮。你们知道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

  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听儿歌玩游戏,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导语: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现在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导语:现在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学习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来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起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导语: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

  (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导语: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后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邀请老师玩传帽游戏。

  导语: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起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

  (邀请老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老师再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

  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3、通过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树立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重点:用不同感情表现歌曲内容,树立幼儿爱干净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难点:创编第四段歌词及用不同方式歌唱。

  教学准备:音乐(猪小弟、我爱洗澡),录音机一台,磁带,头饰(猪小弟、猪妈妈、小兔、小羊),图片三张(脏猪、干净的猪、猪小弟与小兔和小羊),教师创编好的歌词字卡,附歌词内容(小动物各用头饰表示)笑脸表情2个,哭脸1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猜谜语导入

  谜语:“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二)出示脏猪图片,进行提问。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这样一只猪,他的名字叫做猪小弟。(出示图片)

  师:你们觉得他的外表怎么样?这只脏猪要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想

  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听音乐《猪小弟》进行提问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今天学习的新歌《猪小弟》,在放歌过程中,小朋友要仔细听歌曲内容,老师会有问题。(第一遍放歌)

  提问:猪小弟去找了那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又说了些什么呢?

  (二)学唱新歌,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我们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注意要学会等待,不能着急。(第二遍放歌)

  打开歌词:歌词中提到的动物用动物头卡表示

  (三)启发幼儿用不同表情和方式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和猪小弟玩呢?(脏)小羊和小兔都不愿意和猪小弟玩,那我们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吗?我们在唱到“你的脸儿脏兮兮”和“你的身上都是泥”的之后,大家一起念“脏死了,走开”,并且要做出讨厌的表情。(第三遍放歌)

  师:老师想问小朋友,猪小弟在找朋友玩时,他的心里师怎么样的(高兴)应该怎么唱(稍快且跳跃),可以做什么动作。在歌词“去找兔子玩游戏”和“去找小羊玩游戏”贴个笑脸表情。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样(伤心)应该怎么来唱(慢且连贯)

  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哭哭啼啼回家去”后贴哭脸表情。

  (四)随音乐《我爱洗澡》做洗澡动作

  师:现在猪妈妈帮猪小弟在洗澡,我们和他一起来洗,做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好不好?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做,也可以自己做动作。

  (五)分角色表演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1、出示干净猪图片

  师:洗完澡了,小朋友们舒服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猪小弟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与幼儿进行讨论)大家想不想看变干净的猪小弟(出示图片)

  提问:这时的猪小弟在去找朋友玩,他的朋友会怎样对待他呢?变干净的猪小弟心情会是怎么样?(出示第三张图片)

  2、分角色进行表演

  师:看着猪小弟和朋友高兴的玩耍,猪小弟昨晚告诉老师让大家帮忙创编歌词,老师已经帮小朋友创编好一句(出示字卡,教师示范)。现在老师想请四位小朋友来表演,并且要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及表情,其他小朋友帮忙一起唱,并说脏死了走开,我们把黑板上老师创编的歌词也唱进去。(出示头饰)

  字卡: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游戏,手牵手,唱歌跳舞真欢喜。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可以分组进行表演,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还可以回家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创作第四段歌词,来幼儿园唱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

  2、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服饰特征和风俗习惯。

  3、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性,萌发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照片、图书、录像、实物(如葡萄干、哈密瓜、新疆衣帽、孔雀羽毛等)资料。

  2、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区域,在区域里贴上民族娃娃标记,放置师幼收集的图书、图片、照片资料和民族的服饰、特产等实物。

  3、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色音乐。

  4、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你知道那些地名?

  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引导幼儿使用幼儿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并查阅资料,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征。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他们还有哪些地方和我们不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幼儿进教师布置好的民族区域认真查阅资料,收集、了解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的服饰、特产、活动(喜欢做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师幼谈谈三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所感性却的有关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问题,并相互解答师幼共同总结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特征。

  3、幼儿分组欣赏并学习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欣赏教师做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随音乐跟教师学习民族舞蹈。

  参考资料: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明和传统。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艺术,大多数能歌善舞,他们还创造了大量的优美动人的的神话、诗歌、历史传说等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喜欢喝奶茶,主食是面粉制作的烤饼,称为"馕",拉面也是他们喜欢吃的主食之一。节日和待客时,往往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大米一起煮成饭,以手抓食。馕、抓饭、茶、奶、瓜果是必备的饮食品种。维吾尔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男女老幼都喜欢戴"朵帕"(四角小花帽)。他们的壁毯还让丝绸极富艺术特色。

  藏族藏族人穿斜襟的衣服,女的腰间扎一条彩色的小围裙,男的头戴有檐的毡帽,腰间扎腰带,劳动时喜欢把一只袖子脱下来。他们喜欢喝酥油茶,会牧马、牧牛,来客人时还会献哈达表示敬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业以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牧业生产以藏系绵羊、山羊、牦牛为主。

  蒙古族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革。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肉、羊肉及奶食为主,以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颇受兄弟民族的称赞。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杀牛宰羊,喝酒唱歌,还要举行舌尖、打靶、赛马等活动。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征惯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舌尖和摔跤当作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

  活动反思:

  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是非辨别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电视中也时常有社会公益广告宣传,他们有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后,知道人类愿意生活在美好的绿色环境中,对于脏、乱、差要积极想法整治,并将自己喜欢居住在美丽家园的心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初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鼓励幼儿创造画出美丽的家园,培养幼儿运用色彩表现美的能力。

  2、知道地球是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初步培养幼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大胆运用绘画手法和协调的色彩表现人们喜欢居住的环境。

  活动准备:

  地球仪,有关地球的录象;范例,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感知、交流------体验表现------延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1、出示地球仪,问:“这是什么?是谁的.家?”

  2、:这是地球,是人类、动植物的家。

  二、感知地球环境,交流环保经验。

  观看两段录象(美好家园和脏、乱、差的环境),组织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我们喜欢生活在花园般的地方,那儿空气清新,既干净又美丽。

  2、你不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我们不喜欢生活在又乱又脏的地方,那儿没有小鸟,没有花、草、树木。

  3、怎么样将它变得既干净又美丽呢?

  :废气、废水不可乱排放,不乱扔垃圾,多植树绿化,交通工具使用无污染的能源等。

  4、:地球只有1个,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好地球,才能生活在空气清新、干净、美丽的家园,人类和动植物才能快快乐乐。

  三、体验美丽的家园,表现美好的愿望。

  1、你想象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幼儿介绍)

  2、教师示范讲解:绿色的大地、树林;兰色的天空、海洋。绿、兰表示清洁、干净;红、黄、橙表示美丽、幸福。

  3、幼儿绘画: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并用色彩来表现。

  四、延伸活动

  1、幼儿作品、创作绘画、色彩表现。

  2、延伸活动:我们一起努力将地球建设得更加美丽。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